他在中國並不出名,但法國總統、印度總理見他都要提前下車步行,他自己反而謙虛的不得了

2017年05月12日社會奇聞

新官上任卻沒有「火」


2012年1月10日,北京的冬天正在肆虐,太和殿金色的琉璃瓦上依舊是寒風凜冽,這一天,故宮迎來了他的新掌門人:單霽翔。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這位新上任的院長卻意外的沒帶來一把火,在首次的媒體見面會上,單院長說:「我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的古建築群都是木結構,最怕火。」「好在我的名字裡有『雨』,我準備好『水』了。」

看似幽默的回應,背後卻大有深意,在接下來的五個月裡,他只默默地做了一件「小事」:
走遍故宮9000多間房間,踏破布鞋20餘雙。他頗為滿意地說:600年來,只有2個人做到,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祕書。

如果你想知道故宮有多少文物,他會精確地告訴你:1807558件,精準到個位數。

承載著中國文化精深的故宮不容許任何不切實際的大動作、大工程,稍有不慎,便是毀滅性的打擊。

不隨意「燒火」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敬畏,對文化的敬畏。而單院長的使命便是:還故宮以尊嚴。

文化面前,沒有特權


故宮裡有1500多名員工,每天有830多輛私家車停放在宮牆之內,進進出出,對故宮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隱患。上任後的單院長決定讓車搬出去。

「包括我的車,也不能停在裡面」
「沒有車,故宮這麼大,從南到北,到時從南到北趕會議,您能跑得動?」祕書急了。

單院長認真想了想:「用電動車如何?」

2013年4月,法國總統奧朗德參觀故宮,按故宮要求將車輛停在了午門前,步行參觀,自此以後,所有的國賓再無例外。

當年10月,印度總理辛格訪華,也要來故宮參觀,因為他年事已高,有關部門希望故宮能破例一次,讓其乘車進入。

單院長堅決不准,最後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辛格在午門前下車,換乘電瓶車。

這便是文化的尊嚴,在文化面前,哪怕是權力,也需要對其敬畏。

有差別就會有遺憾


參觀博物館是一件善心悅目、陶冶性情的事,可要是參觀的過程被區別對待,又弄得狼狽不堪,那也很糟心,參觀也需要尊嚴。

過去,買票的觀眾只能從午門兩邊的小門進場,擁擠不堪;而中間的大門則只對不買票的貴賓和來賓開放。

有位東北老漢清宮劇看多了,吵著要走中間的大門,說好不容易來次故宮,也想過把皇帝的癮。
工作人員不讓進,對老大爺說:「您不能當皇帝。」

單院長知道這一事情後,決定將三個門都打開,「誰願當皇帝誰當皇帝,誰原意當大臣誰就當大臣。」

打開中門後,觀眾進場也變得暢快多了。
只要有差別,就會有遺憾。在故宮面前,每一條文化的大門都對觀眾敞開。

有尊嚴地參觀


故宮是不缺觀眾的,去過故宮的人都應深有體會:買票、安檢、存包、進場就折騰了一個多小時,人擠人、肩蹭肩,弄得是汗流浹背、狼狽不堪,才進到裡面來,整個人都不好了。

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單院長決定拿端門廣場開刀。

過去端門廣場一側的房子出租給了有關部門,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辦了一些格調不甚高的展覽,比如太監展、宮女展、武則天展、刑具展等,20塊一張票,可看完出去的人都破口大罵。

而這些展覽並不是故宮打理。

單院長決定收回「失地」,將這些房子清理出來,清理後幹嘛呢?改為售票窗。故宮一下就開出了32個窗口,成為世界上售票窗口最多的博物館。

參觀故宮是個體力活,不吃飯、不喝水,連走帶跑一天也看不完,可參觀久了、累了,卻發現沒地方休息,只得坐欄杆上、台階上,這和故宮的氣質頗不協調。

單院長要讓遊客有尊嚴地參觀。

於是,他們開始製作座椅,一把座椅3500元,「為什麼這麼貴?因為是實木的,要結實,椅子上面要方便清洗,底下要便於打掃,不僅要坐著舒服,還要和周圍的環境協調。」

一次便做了1400把,分散在故宮的各個角落,觀眾可以隨處休息。

一個人是否受到尊重往往在細微處就可看出,這一點,故宮值得我們點讚。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網絡圖片)


在第四期的《朗讀者》上,我們有幸看到了這位親切溫和的故宮「看門人」。主持人董卿問道:「故宮現在應該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了,是嗎?」

「對。」單院長自信地說,「那麼所說五大博物館,就是包括故宮博物院、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美國的大都會、俄國的聖彼得堡的冬宮阿爾米塔什博物館。」

「正好聯合國有個五個常任理事國,正好一個國家一座,所以我開玩笑說,沒有一個強大的博物館,是不能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

就像董卿所說:「這就話背後其實自有真意,因為你沒有一個強大自信的文化,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世界的強國。」

幽默的背後是一種自信,一種文化的自豪以及信心滿滿。而正是這位老人,讓故宮的文化發揚光大。

梁思成說:「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會產生屬於自己的建築。」而故宮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建築,是集中華傳統文化之大成者。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尊嚴。

當然,尊嚴並不是高高在上、不可攀登的,它也可以是很接地氣的。

而在單院長的內心深處,最想看到就是讓故宮「活」起來,而活起來的關鍵是讓更多的人懂得故宮的價值,尤其是年輕人。

在四年多的時間裡,他已數不清自己開了多少個講座,很多時候一講就是三個小時,一次在騰訊講,文件太大,有1700多張照片,講壞了人家兩台電腦。

「能把騰訊這個IT巨頭的電腦用壞,也是一種光榮啊。」單院長打趣道。

他還捧紅過《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評分達到了驚人的9.4分,甚至超過了《琅琊榜》和《舌尖上的中國》。讓那些默默無聞的匠人進入大眾的視野,自此成為男神。


故宮的冬景。(網絡圖片)


——轉自《文化潮》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