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技術換市場 在華外企苦果難咽

2017年08月13日社會
【新唐人2017年08月14日訊】最近有外國媒體報導,除了被中共直接打劫的美國公司本身,華盛頓幾乎所有人都在抱怨中共強迫外國公司放棄技術,來換取市場準入的做法。那麼,中共為什麼要這樣做?照此下去,外企能在中國長期生存嗎?而選擇屈從又會給它們帶來什麼後果?看看專家的分析。

《華爾街日報》8月9號報導,中共利用外國公司看好中國市場經營業務,不斷施壓它們遵守中共審查制度,以及將技術轉讓給中國的要求。無論是想重返中國的谷歌,還是對中國市場寤寐求之的臉書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接受比以往更加嚴苛的中共審查條款。

報導指出,除了美國公司本身,華盛頓幾乎所有人都在抱怨中共強迫外國公司放棄技術,來換取市場準入的做法。

英國《金融時報》3月的報導說,中國歐盟商會發布有關中國製造2025及產業對策的報告,指出中共近來通過的一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要求歐洲企業需要以先進技術換取近期市場准入,這讓外國車企面臨巨大壓力。中國歐盟商會批評這種做法會威脅到外企生存。

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中共政府就是靠中國人多,市場潛力很大來要脅世界其它國家的技術移轉、奪取技術轉到國內的企業,讓國內的企業強大,是一個以鄰為壑的貿易政策。」

旅美經濟學家夏業良:「這種辦法,其實就是一種海盜的做法,就是在知識產權方面,不是依賴於自己的科研能力,而是抄捷徑,投機取巧,用比較小的代價、比較短的時間來竊取人家長期投入的科研成果。」

《華爾街日報》說,這些公司能在中國撐多久也是個問題:高科技企業越來越意識到,最終它們的所有產品都會面臨生存威脅,一旦它們達到一定比例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公司又強大到足以和它們抗衡,它們的技術就會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被國有化,或是乾脆被撇在一邊。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現在有很多公司也意識到,在給中國技術轉讓讓步的時候,並沒有真正換來技術,而是讓自己的技術成為被中國公司學去了,或者仿造去了,換來是它們的技術扶持了中國本土自己的產業,而把它們自己重新給踢出了市場,中國自己的公司現在被政府扶持起來,反過來在西方社會和這些公司競爭,所以這些大公司實際上是嚐到了難以下嚥的苦果。」

英國《金融時報》早前的報導說,以大陸的高鐵發展為例,西門子(Siemens)等西方跨國公司依照許可證協議交出了技術,結果卻發現中方合作夥伴轉身就成為它們在海外市場的競爭者。

近期蘋果下架「翻牆」應用程序的決定,遭到一個關鍵消費群體的反彈。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一名教授的調查顯示,在20-30歲的中國互聯網用戶中,最多有20%的人依賴這些程序,其中許多人是從iPhone商店中購買。

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表示,外企短期上配合中共,能夠繼續在中國維持運營,但長期來講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

俞偉雄:「屈服的結果就是商譽受影響,長期也得不到任何的好處,退讓的結果會讓中國經濟步步緊逼,最後就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夏業良:「中國(中共)的做法使得西方很多公司要背離自己的商業準則、背離自己的商業倫理,那這樣的公司不是一個有尊嚴和價值的公司,因為它可以用自己的價值和原則作為交換的條件,去跟別人利益交換,這種做法傷害公司,也傷害個人,整個這個做法是一種慢性自殺的行為。」

旅美經濟學家夏業良表示,全世界的商家、各個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堅持原則、堅持商業倫理底線,那最終屈服的是中共,而不是其他國家。

採訪編輯/易如 後製/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