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熱點互動直播

【熱點互動】黨組織進外企 公司老闆怎應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0月24日訊】【熱點互動】(1678)黨組織進外企 公司老闆怎應對?

日前,在中共十九大記者會上有中共官員稱,目前在華外企中有70%都設有中共的黨組織。中共想要加強對企業的控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近幾年來在這方面的努力變得更加激進和活躍。早些時候就有媒體披露,中共想要入股高科技巨頭,比例騰訊和阿裡巴巴這樣的公司,並且參與公司的決策權。那麼如果中共直接介入公司管理對於公司的運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民企、外企是否慢慢會向國企靠攏?長期下去對中國的經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主持人: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直播節目。

日前在中共19大的記者會上,有中共官員稱,目前在華外企70%都設有中共的黨組織。中共想要加強對企業的控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近幾年來這方面的努力卻是變得更加激進、活躍,早些時候就有媒體披露,中共想要入股高科技巨頭比如騰訊和阿裡巴巴等,並且參與公司的決策權。

如果中共直接介入公司管理,對於公司的運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民企、外企是否會慢慢向國企靠攏?長期下去對於中國的經濟會有什麼影響?今晚,我們請兩位嘉賓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一位是在現場的時事評論員橫河先生,橫河你好。

橫河: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是通過Skype和我們連線的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先生,謝教授你好。

謝田: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節目開始,請看背景短片。

據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10月19日報導,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齊玉在當天的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上透露,截至2016年底,中國14.7萬家國有企業中有93.2%建立了黨組織,273萬家私人企業中有67.9%建立黨組織,10.6萬家外商投資企業中已有70%的在華外企建立了黨組織,達到7.5萬家。

齊玉聲稱,在企業中設立中共的黨組織,有利於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對於在華外企而言,黨組織能夠幫助他們及時瞭解中國的政策,化解勞資糾紛等。

「美聯社」在報導相關新聞時說,中共一方面承諾更自由的市場、支持企業家,另一方面加強對國營和外國公司的管控。外界認為,自由市場及政府嚴管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對矛盾。

美國《華爾街日報》本月引述不具名消息來源稱,中共互聯網監管機構正討論收購社交媒體巨頭騰訊、新浪微博和優酷土豆等網互聯網公司1%的股份,藉此直接參與公司的決策。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您在節目中間和我們互動,談談您的觀點,您可以通過電話也可以給我們發手機短信,或者在YouTube上觀看我們的直播、在YouTube和我們文字互動。

橫河,我想先問問你這個問題,我們看到中共對於企業的控制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國企有黨組織大家可能都覺得很正常,但是外企設黨組織是不是一貫就有?另外,近些年外企設黨組織現在已70%,這個數字是不是近兩年一下子就翻了幾番擴大了呢?

橫河:對於外企當初設黨組織是貫有的事情,有好幾類,外國投資在中國的企業和外國獨資的企業裡面,黨組織一貫就有。

主持人:就是合資和獨資都有。

橫河:對!都有。我想,合資企業比較容易,獨資企業比較困難。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外資進來以後沒多久就開始設立黨組織了,只是那時候是悄悄的,聲音不是特別大,現在有紀錄的是2004年,比較大的是零售企業,家樂福是2004年成立黨組織的;2005年,沃爾瑪深圳總部設立了共產黨組織。

主持人:這個我們都不知道。

橫河:同年,在瀋陽兩個超市裡面,因為它有總部,總部還沒有商店,總部都是辦公人員,最先設立,然後在瀋陽也有,這是報導出來的。這種情況很多,但是有兩點,一是中共方面並沒有把它當作重大事件吹噓,也沒有花很大力氣要求。因為按照《公司法》是「應該」、並不是「必須」設立黨組織;從道理上是按照《公司法》的規定。

《公司法》是國家制定的法律,在《公司法》裡頭加上「建立黨組織」這種不倫不類的條文是很奇怪的,但這幾年確實是加強了,特別是今年,我們看到是加強了。原來是可有可無,現在要求都要有。這是其一。

第二,黨組織誰養著?這個問題現在比較明確了,是這家公司需要養著黨組織。這就讓人很受不了!因為共產黨是一個寄生的組織,它自己不產生生產力,所以共產黨本身它是依附在中國整個很大的機體上,各級組織也都是依附在中國整個的軀體上面,所以是中國人民埋單。現在到了外企以後就地吸血,它沾到哪裡就在哪裡吸血,到了外企就不由中國人民養著;由外企養著。在外企設置黨組織是一項很重要的變化,原來人員是兼職的,現在逐漸增加專職的。

主持人:專門就是做黨方面的這樣一個代理人。

橫河:就像我以前聽到「職業革命家」,我說還有業餘和職業之分?!職業的就是拿外國經費的,以前共產黨幹革命就拿外國經費嘛!這裡就是要有專職,特別是大企業,這對於外企來說就是比較大的事件。

另外,黨組織的負責人必須在企業高層裡面有一個重要位置,比如在董事會或其它什麼會要有一個重要位置;不是指黨員,因為企業的雇員當中肯定有黨員。黨組織的負責人不形成組織,但是以組織的身分在外企裡面要有發言的權力。這幾點是這幾年比較強調的,也是這幾年對外企的滲透和控制已經到了相當程度,國企就更不用說了。

主持人:謝田教授,剛才橫河先生談到對外企的控制。8月,路透社報導,在國內的歐洲十幾家公司的主管開會,很擔憂這件事情。據說現在要求公司修改協議,哪怕是合資公司,要求讓黨組織的人進入董事會,甚至能夠有決策權。您覺得這種狀況對公司有什麼影響,現在到底控制到什麼嚴重程度?

謝田: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進入董事會或進入高級管理層的話。因為我們知道,黨組織的書記也好,或者是黨組織的負責人,應該是從黨的內部產生的,他聽命於黨;在公司裡面,他並不是首先當了公司的副總裁、總裁以後再去入黨,而是把黨幹部直接放到公司管理層位置。就是說,本來這個人可能並不適合或者並沒有當高級管理人員的能力和資歷,事實上就是削弱了公司的經營和管理能力。

我想,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各國以及美國的商會肯定也一直在抵制,歐洲商會、美國商會現在也似乎聯合起來消極抵制、拖延。剛才橫河先生提到,事實上中共一直就有這個要求,現在看來有70%設立了黨組織,還有30%拒絕設立,這些可能是讓中共比較頭疼,但我想他們還會繼續拖延下去,繼續消極抵抗下去;通過歐洲領導人。像這一次美國總統川普訪問中國,他們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表示他們的極度不滿,頑強抵制是肯定的。

主持人:談到可能對公司產生的影響。橫河先生,我們看到媒體報導中舉的例子,美國有一家消費公司在中國的企業(我不知道是合資或是獨資),設了黨組織之後,黨組織日益活躍,甚至開始建議企業在什麼地方投資、辦什麼場,因為那地方有引進外資的計劃。結果這家公司就只好同意了。這樣一個例子。您覺得如果真的開始更改協議,這樣的事情會不會越來越多?如果越來越多,對公司的運營和效益會產生什麼影響?

橫河:這是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就是以共產黨的身分到外資企業去擔任職務,他貫徹黨的路線。還有一個問題,具體的官員都是當地黨委派的,還有當地黨組織和當地的經濟利益在,因此,只要形式存在,形式是第一位的,沒有形式,只能下文件,下文件可以不理。因為外企不是黨組織,可以不受它指揮,但是一旦命令是從企業裡的黨組織發下去,然後在董事會裡面提出來。

主持人:而且這個人在開會的時候提這個建議。

橫河:這樣的話,公司裡面就沒有祕密可言,就連決策過程都是一清二楚,都知道誰反對,就可以單獨做他工作。這樣的話,就跟當地政府和當地共產黨組織的利益,甚至跟當地官員的個人利益聯繫上了,企業就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錢去投資當地官員的政績工程,甚或是進了私人腰包的工程,不得不參與,這是指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也有,現在人們很擔心的是全國性的雄安新城和一帶一路。

我們原來講過,一帶一路是政府的方向。私企從純運作來說一定要賺錢,因為私企就是資本動力,就是要賺錢、謀利潤,到西方去買比較成熟的公司利潤可以確保,但是一帶一路是沒有資金,政府投資肯定不夠。國企可以接受命令,它也不在乎賺錢不賺錢,但是還是不夠;最活躍、最能賺錢的是私企,所以怎麼把私企拉過去就是一個問題了。

一旦私企的決策層裡面有代表共產黨的利益,這種政治性的投資可能就會增加;不得已增加。這樣的話,實際上就把私企最活躍的因素,逐利、追求利潤的因素變成更接近於計劃經濟了,至少是部分向計劃經濟轉;當國家需要的時候,這家企業就有義務向那個地方投資。就可能引導一部分資金往那裡去,這樣就改變了私企的性質,也會降低私營企業的效率。還不僅是外企,包括國內的私企也會出現同樣效應。

主持人:謝田先生您怎麼看?如果企業因為黨組織的存在,不得不作一些政治性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可能並沒有多大的投資回報率,這樣下去會不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經濟效益甚至競爭力?

謝田:首先,一旦黨組織的書記或黨支部書記進入董事會,我覺得在董事會開會作決策、任免總裁CEO可能都很困難。比方說,這個人代表黨的意見,他表示他的想法,他中意誰當總裁,如果其他人反對他的意見不就是反黨了嗎?在中國,有了「反黨」的帽子或實質上出現,你還怎麼辦呢?!黨不光是大於企業,它大於國家也大於法律。實際上等於把整個企業的控制權、經營權全部交給黨的書記來做了,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是政工幹部,是黨的幹部,他不是企業家,沒有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這樣,企業就已經不是為了股東的最大利益而努力的機體,變成一個政策性的東西,我覺得這是非常滑稽的。

剛才你提到有一個作用,說它是要做好勞資方之間的鈕帶是吧?

主持人:對!中共官員說,黨組織可以化解勞資糾紛,幫助企業即時了解中國政策。這是中共官員提的黨組織的好處,您怎麼看?

謝田:了解政策我們想肯定是啦!因為黨的政策他們肯定會藉此了解,這倒不是問題。至於說化解勞資糾紛,黨的代言人他究竟站在誰的立場上?他如果是董事會的一員,本來是應該站在股東的立場上、站在資方的立場上,是站在雇員階層的對立面的,你說他怎麼可以作為一個中間人來調解、化解勞資糾紛?他如果是代表勞工一方,他根本就不應該進董事會。他自己又想當管理層,又還想聲稱自己可以代表工人階層、勞工的利益,這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共產黨常用的欺騙伎倆之一。

主持人:是。這方面我也想問一下橫河先生。「化解勞資糾紛」聽上去好像感覺跟西方公司的工會有一些類似的職能,我不知道您怎麼看黨組織和工會有什麼異同?

橫河:本來就是多此一舉,中共自己有御用工會──總工會。在共產黨的統治、領導下有三個群眾組織:工、青、婦,「工」就是總工會,「青」就是共青團,「婦」就是婦聯。總工會本來就是起這個作用的,雖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御用的工會,不管怎麼說,它還掛了工會的名,本來調解勞資糾紛就應該是工會的事情,當然最好是成立獨立工會,但是中共不讓成立。總工會放在那裡也可以起這個作用,為什麼共產黨的組織直接來插手,取代總工會的作用呢?也就說明它的目的不是調解勞資糾紛。

如果調解勞資糾紛,工會在外資企業裡面早就設立了,而且工會負責人都是共產黨的幹部,以前就是黨組織的代表派一個到公司董事會或什麼領導層裡面去,黨組織的代表就是工會主席,要派進董事會的就是這個工會主席。所以更直接了當,他既是工會的,要代表工人利益;又是共產黨,要代表領導集團的利益。完全是對立的!說明他不需要調解糾紛,因為等於是工作重疊,重複工作那是不需要的。

另外,「理解黨的政策」其實也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呢?號稱是法治國家嘛!對於外企的管理應該有法律和各種經濟的規章、制度,是政府發布的;不是黨發布的。黨為什麼要讓外資更好的理解呢?無非就是黨的政策老變,一變讓你早點知道。

講起來好像是為企業好,但實際上暴露了中國一個大問題:共產黨在這裡取代了各種政府的規定和各種法律,哪怕是在外企的運作上,都是以共產黨的政策作為指導因素,相對法律和各種政府規定變化比較小,出了規定以後得好幾年才能根據形式去改;政策可以天天變。所以,讓人家了解黨的政策的變化,實際上是非常荒謬的理由,而且暴露中共一個很重大的問題:所說的和所做的不是一回事。

主持人:所以我覺得這對於外企恐怕有點無所適從啊!謝田先生,畢竟外企有很多西方人,接受的都是自由、民主、平等的教育,如果黨組織更加激進參與決策甚或管理,會不會造成文化的衝撞?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外國公司的老闆能接受黨組織的領導嗎?

謝田:肯定是不會接受!首先我想30%的那些公司肯定一直在可能是悄悄的、默默的但是很頑強的抵抗、抵制到今天,所以才沒有出現。

我補充一下剛才說勞資糾紛的問題。勞資糾紛不是通過工會協調解決的,真正的糾紛是要通過法院法庭來解決,因為一方是勞方,一方是資方,工會代表的是勞工一方,它是不能參加進去協調自己的。

回到剛才的問題。在決策過程中,西方人已經習慣以股票的持股數、股份,根據股權你有投票權。董事會是民主機構、民主制度,按照投票決定,事實上也是民主的過程,中共加入董事會能不能按照民主過程行事呢?肯定不願意。中共政府可能投入1%,它肯定不希望只有1%的投票權。

中共在國家層面、中國社會層面都沒有給予中國老百姓民主,它會給予這些企業家在董事會裡以真正民主選舉的方式做決定嗎?肯定是不可能。中國連真正民主選舉的文化也沒有!所以這些西方的高級管理人員肯定是面臨著巨大的困惑,會產生巨大的抵制,並且這些事情一旦成立、一旦做起來,他們可能會返回到西方在歐洲、在美國的母公司,會涉及到很多的股東。

我可以想見,一旦中共強力推行的話,那很多很多股東在美國、在歐洲可以對這些公司進行起訴,既然是中共介入,中共投入了1%的股份就想要控制這家公司的話,他們完全可以要求扣押中國在歐洲和美國的國有資產,要求法庭判決,起訴中共。事情做到最後我想中共肯定是收不了攤、收不了場。

主持人:剛才謝田教授談到1%的入股。橫河,那就談到另外一種方式,現在中共要入股科技巨頭如騰訊、阿裡巴巴等公司,以入股1%作為交換,安排一個人到公司的董事會。我的問題,一是為什麼中共現在要對科技公司進一步管控?我們都知道,其實這些科技公司的人很多時候是根據中共的意志行事,比如阿裡巴巴也好還是王健林也好,他們都花了很多錢扶貧等等。為什麼中共覺得這些還不夠,還要進一步通過入股的方式控制這些公司?

橫河:這些公司其實已經控制得非常厲害了,比如華為,華為公司有黨委,級別已經到黨委了,下面有56個支部,就是黨支部,人數最少、比例最少的是小米,小米有8,000職工,一百零幾個黨員,是最小的一個。華為大概是最大的一個,這可能跟它的性質有一定的關係,其它如阿裡巴巴都是有黨組織,很多早就設立了。

主持人:但中共現在好像說是在科技巨頭,就是網路巨頭。

橫河:對,網路巨頭,我覺得它是想試驗一下。這些巨頭因為發展得很快,中共現在最想控制的是網路公司,傳統的製造業它可能不是這麼擔心,因為網路公司更容易對輿論產生影響,而對中共的統治,一家製造業工廠和一家網路公司的影響力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所以中共首先想在這個地方控制,在其它地方可能悄悄的也沒有人知道,也不會引起震動,在這個地方就會引起震動。但是那些,黨組織已經設在裡面了,它也能指揮,但是總比控股要多一層手續,或者是更困難一點,它總得有一個途徑。

別看中共有很多潛規則,這些規則也是訂下來的,潛規則也是潛在那個地方,要拿到檯面上來說,比如它1%的股份,但它實際上的決定權可能就很大了,這就是潛規則,但是它必須要有1%的股份控股,然後名正言順地按股份來投票,可能它的投票權要比它的股份多很多。中共現在用這種方式來控制對統治最重要的輿論陣地。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主持人:是不是還存在這些公司也可能整體的收益比較大,可以有更多的資源為中共服務,在金錢上或是政治投資上?

橫河:這倒是可能,但是我覺得這可能還不是第一位的。剛才謝田教授講到一個問題我覺得挺重要。這些公司都不是純粹的中國公司,實際上是在美國上市的,美國也有很多股東,像新浪微博,微博就在美國單獨被起訴了,這個事情也是很簡單的,廣電總局上次不是出了一份通知嗎?哪幾家公司包括微博在內,沒有政府發的可以放電影的執照,美國的持股投資人馬上就有聯合訴訟:你在上市的時候沒有提到你不具有政府的允許,去進行一些操作,增加了我們投資的風險。所以在美國就起訴了。如果突然增加了1%,又加上這麼多,增加1%的股票之後,這個錢從哪裡來?股民就要擔心了,不是某一家公司拿一筆錢撥過去就可以的,股民就要去查這個錢哪裡來的。因為是上市公司,就面臨著很多海外訴訟的問題。

主持人:潛在的海外訴訟。

橫河:這肯定會有訴訟。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公司當外媒打電話去調查:你們有沒有設立黨支部,有沒有放董事會成員?他們不願意回答問題,因為一回答就是官方回答,就是這家公司的官方回答。這裡的律師不會閒著,馬上就會組織集體訴訟。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不適應國際上的事務,不僅僅是在言論上、思想上或者文化上,還有法律上的問題。

主持人:其實面臨很多問題。謝田教授,我們看到現在要加強控制外企也好、民企也好,如果黨組織真的是進一步進行控制,是不是這些企業會向國企靠攏,長期這樣下去對於中國的經濟是不是會有影響?

謝田:這些企業如果不是專業經理人員做決策,而是不得不接受黨組織或黨委的決定,首先它就已經蛻變了,已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組織;已經變成了一個政策機構。我們知道政策機構政府的投資效率、運作效率是最低的。我們也知道中國現在不光是國家控股的問題,它要把黨組織派進去,等於企業變成了黨的企業,就實現了當初共產黨要共產、共妻和全世界經濟的這樣一個目標了。

主持人:因為我們時間到了,很抱歉!非常感謝二位今天的點評。感謝觀眾朋友們的收看,下次節目再見。

推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