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沒有硝煙的戰爭: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

2017年12月27日社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7日訊】有一本暢銷書叫《糧食戰爭》,書中揭示了,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僅僅在於軍事,經濟、金融等領域,在農業領域,同樣展開了沒有硝煙的戰爭。多年前,就有「236個中國農民的生產力不抵1個美國農民!」的言論,事實證明這不是危言聳聽,最可怕的是,目前差距還在拉大。

據陸媒報導,早在2011年就有調查顯示:中國的農業人口為6.7億,而美國的農業人口僅為284萬。中美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之比超過了236︰1。因此,有人驚呼,「236個中國農民的生產力不抵1個美國農民!」

但美國確實以不到300萬農業人口,成為世界糧食出口第一大國,還占了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一半。

報導稱,許多中國人可能並不清楚,號稱「農業大國」的中國,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2015年,中國累計進口包括大豆、小麥、玉米、大麥在內的糧食及谷物粉1.2億噸。

中國農業為何不敵美國農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小農經濟與資本經濟的競爭。

美國的家庭大農場,都在1000-10000英畝之間,1萬英畝以上的農場也非常普遍。1萬英畝相當於中國的6萬畝,而中國只有內蒙古、東北等地才見到千畝以上的家庭農場。一般農民種植的土地,只有區區幾畝幾十畝,最多也就上百多畝。

另外,美國農民種地收入的40%來自政府補貼,也就是說只要種地,這40%就是純利潤。

用數據說話,經營1萬英畝大農場的美國農民,每年有200多萬美元的淨利潤,分攤到6萬畝耕地上,每畝僅33美元,即約合219元/畝,這樣低的土地效益,中國農民是根本不會去幹的。中國農民在城裡打工一天就能掙到。而美國農民為什麼能撐下來,因為有政府的補貼。

除了農業不敵美國,中國的養殖業相比也為之遜色。

中國的養殖業產能占全球50%,但養豬成本卻大大高於國外。2015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價只相當於人民幣4.0-4.5元/斤,而中國的成本價是6.0-6.5元/斤,一度還達到7.0-7.5元/斤。

除了糧食,中國的肉製品也大量進口。2015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進口肉類總量244.79萬噸,其中,進口牛肉48.53萬噸,進口羊肉23.26萬噸、豬肉133.71萬噸、禽肉39.3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進口的牛羊肉便宜到只合12-13元/斤,是中國大陸購買活牛羊的價格。

報導稱,這場「餐桌上的危機」,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嚴重威脅到民生和國家發展。而且這其中的「內憂」要遠遠大過於「外患」。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中國本來就不多的耕地被消失,被污染。

英國有個「羊吃人圈地」運動,中國有個「房吃人圈地」運動。中國房地產的發展的代價之一,是消失了3億畝耕地。

還是用數據說話,中國人均耕地是美國的1/13,加拿大的1/18,連印度人均土地都是中國的1.2倍。中國比美國多十億人口,但美國卻比中國多近十億畝耕地。

除了被房子「吃掉」了大量耕地,無度的工業化發展也使得耕地受到嚴重破壞。

自2005年就開始到2013年結束的中國土壤調查,歷時8年,最終只在2014年4月時發布了一份僅有5頁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而且對土壤污染的說明情況極其簡單。

這份僅有的官方報告顯示,中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鎘的超標率達7.0%,成為耕地中最常見的污染物。一塊地,如果被污染了,要稀釋掉土裡的毒素,可能要等上百年。

而這些在土壤中積累的重金屬最終被農作物吸收,糧食果蔬帶著重金屬的殘留進入中國人的餐桌。

報導稱,在有關部門仍在大談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時候,耕地質量的紅線卻早已失守。

(記者唐風報導/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