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8年01月03日訊】去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動能一直延續到了2018年。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的產值最高將增長16%。而韓國、中國與台灣將是成長最多的地區。
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值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年增20%,營收、設備及矽晶圓出貨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估計,成長動能將延續到2018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在明年半導體這個數字,大概都是在4到這個6%,那甚至有些研究機構它預估到,有將近到16%的成長。特別是在一些通訊,像是5G,IoT還有像是智慧汽車,我們覺得這些都是半導體行業會帶來,爆發性的成長。」
像是2017年熱門的物聯網、5G、車用電子、AR/VR及人工智慧,將成長到2025年。在晶圓廠投資方面,預估將成長7%,達到600億美元,晶圓代工、3D NAND、DRAM為主要支出動力,材料市場則有4%的成長幅度,台灣將維持最大材料買主。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整個半導體的製造業來看,台灣仍然是扮有一個,全球很重要的一個供應鏈的角色,我想特別是在所謂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這兩個部分,我覺得其實幫整個的所謂的IC製造業,特別像是美國的IC設計業,或者是中國的IC設計業,成為一個很好的製造的基地。」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產業研究資深經理曾瑞榆:「我想2018年比較不一樣,對DRAM來講就是,韓國廠商開始會比較,多的新的產能,進入市場。然後來,來這個應供應商跟需求端的一個平衡。」
2018年半導體預估成長最多的國家前三名為,韓國($16.88B)、中國($11.33B)及台灣($11.25B),由中國($7.59B)成長最多,韓國($17.89B)、台灣($12.62B)較2017年下滑,主要是受外資投資中國影響,不過全球成長趨勢,仍朝正向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堯、李晶晶台灣台北報導
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值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年增20%,營收、設備及矽晶圓出貨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估計,成長動能將延續到2018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在明年半導體這個數字,大概都是在4到這個6%,那甚至有些研究機構它預估到,有將近到16%的成長。特別是在一些通訊,像是5G,IoT還有像是智慧汽車,我們覺得這些都是半導體行業會帶來,爆發性的成長。」
像是2017年熱門的物聯網、5G、車用電子、AR/VR及人工智慧,將成長到2025年。在晶圓廠投資方面,預估將成長7%,達到600億美元,晶圓代工、3D NAND、DRAM為主要支出動力,材料市場則有4%的成長幅度,台灣將維持最大材料買主。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整個半導體的製造業來看,台灣仍然是扮有一個,全球很重要的一個供應鏈的角色,我想特別是在所謂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這兩個部分,我覺得其實幫整個的所謂的IC製造業,特別像是美國的IC設計業,或者是中國的IC設計業,成為一個很好的製造的基地。」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產業研究資深經理曾瑞榆:「我想2018年比較不一樣,對DRAM來講就是,韓國廠商開始會比較,多的新的產能,進入市場。然後來,來這個應供應商跟需求端的一個平衡。」
2018年半導體預估成長最多的國家前三名為,韓國($16.88B)、中國($11.33B)及台灣($11.25B),由中國($7.59B)成長最多,韓國($17.89B)、台灣($12.62B)較2017年下滑,主要是受外資投資中國影響,不過全球成長趨勢,仍朝正向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堯、李晶晶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