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6月18日訊】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稱「八音」,也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音包括編鐘、特鍾、鐃;石音包括編磬、特磬;土音包括塤;革音包括鼓;絲音包括古琴、古瑟;木音包括柷、敔;匏音包括笙、竽;竹音包括簫、笛、管、篪。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是朝廷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揚,主要是為了適合宮廷生活或祭祀的需要。
到漢朝和唐朝以後,中國通過西域和國外的交流頻繁,阿拉伯和印度的音樂以及樂器大量流入,漢唐時邊疆開放,勇於吸收外地文化,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土音樂採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得以綿延流傳之外,在民間公開場合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
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琵琶條》中提到:「琵琶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四弦像四時。」說明瞭琵琶的形象與天地人、陰陽五行以及季節是相對應的。
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其形象一直保留至今,沒多大差別。現在福建南曲(即南音)和日本的琵琶,在形象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敦煌琵琶譜》(公元933年),顯示唐朝時,琵琶在神州有重大發展,在李唐皇室的治理下,琵琶是當時熱門的樂器,在各種節慶、舞蹈等節目,都需要琵琶的伴奏來助興。當時影響後來頗大,此後中土琵琶亦分為多個派別,彈奏方式也變為橫抱、以撥子彈奏,而非歷史上流傳的「傳統琵琶」──直項圓形,與外來的「曲項梨形」有差別。傳統的「琵琶」主要為直項、圓體、四弦、豎抱以手彈挑演奏的彈弦樂器。
古代琵琶曾有四相13品、14品、15品等。常用技巧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
……未見其人,先聽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而其琵琶聲已先微露那內心的隱痛;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巧。
其中「轉軸撥弦三兩聲」,是寫正式演奏前的調弦試音;而後「弦弦掩抑」,寫到曲調的悲愴;「低眉信手續續彈」,彈的是曲調舒緩的行板。攏、捻、抹、挑,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宮廷中製作的一個名曲。「綠(即六)腰」也是當時人間風靡的一個曲調。
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寫它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到突然而起的疾風暴雨,再到最後一劃,戛然而止,詩人在這裡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有形的視覺效果。
這裡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沒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悽、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裡,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太宗時,西域國進貢一胡人叫羅黑黑,善彈琵琶。每次一曲演奏下來,那琵琶的弦線與手中的撥子,會顯得加倍粗壯。皇上每回總是尋思,實在不想看到番人勝過中土人士,連樂器演奏技巧也不想輸哪!
於是,設置酒饌,大宴附屬於唐朝的各幌國使臣,舉行琵琶演奏高峰會,讓羅黑黑隔著布幔、帷幕,仔細聆聽,一個曲調,演奏一遍下來,他就能記得一清二楚。然後告訴那些參加的胡人說:「此種曲調,我的宮人也能彈。」
於是取來大琵琶,就在帷幔下,令羅黑黑依樣畫葫蘆的彈奏起來,一曲終了,不遺一「音」、不漏一「拍」。胡人都信以為真,認為是個深宮宮女在彈奏呢,連連驚嘆拜辭而去。事後,西域大小諸國都傳遍了、聽聞了,認為一個宮女就這麼了得,那其他的人,更無法想像了,因此,歸附納降稱臣的,有數十國之多。
王沂這個人,平生根本沒學過音樂,更分不清啥是弦樂、哪叫管樂。
忽然有一日,白天睡起覺來,到了晚上才醒,醒來之後,向家人索取琵琶,無師自通的彈奏起來,更創作了數支曲調:其中一名《雀啄蛇》,一為《胡王調》,一叫《胡瓜苑》。
家中親友和左鄰右捨都很納悶,無法理解到底是咋回事,可人人聽了之後,沒有不傷心流淚的。他的妹妹興奮極了,於是請他教學,才教了幾個音節,可她馬上就忘,幾次三番,依然如此,到頭來總也教不成曲呢。
看來,在古代和音樂結緣的人,可是「得天獨厚」哪,那羅黑黑不僅琵琶演奏技巧一流,能使絲弦變粗、撥子壯大,那記憶力更是驚人呢,為唐朝大展國威,成就「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局面哪!那啥也不是的王沂,竟然白天睡了個大頭覺,夜裡醒來就開竅了,就福至心靈的會彈奏、會創作琵琶曲了,實在不可思議!
其實,他們都是神特別眷顧的好人、高道德操守的人,在輪迴轉世中,一再的接觸古樂、一再的受到上天的青睞,因此累積了這方面的專長,也許好多世是隱性的,到了這一世卻是顯性的,所以在音樂方面表現突出。
如今那名揚四海的神韻藝術團,有自己專屬的演奏樂隊,那可是「中西合璧」的哪!東西方迥異的樂器,無論音色、音階、節拍、技法……等等,相差十萬八千裡的東西,竟然能合作無間的奏出曠古以來最和諧、最入耳、最富感染力的曲調,不僅表達了無限的歡樂,也抒發了無窮的風韻幽思與寬闊的草原英姿……!這些都讓老外瞠目結舌、不得其解、怎麼也想不清楚。不信?買票看看,試試你是否研究得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學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軲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戈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結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軲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人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鵑啼血猿哀鳴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砍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
中華神傳古樂器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稱「八音」,也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音包括編鐘、特鍾、鐃;石音包括編磬、特磬;土音包括塤;革音包括鼓;絲音包括古琴、古瑟;木音包括柷、敔;匏音包括笙、竽;竹音包括簫、笛、管、篪。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是朝廷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揚,主要是為了適合宮廷生活或祭祀的需要。
琵琶的出現及風行
到漢朝和唐朝以後,中國通過西域和國外的交流頻繁,阿拉伯和印度的音樂以及樂器大量流入,漢唐時邊疆開放,勇於吸收外地文化,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土音樂採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得以綿延流傳之外,在民間公開場合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
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琵琶條》中提到:「琵琶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四弦像四時。」說明瞭琵琶的形象與天地人、陰陽五行以及季節是相對應的。
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其形象一直保留至今,沒多大差別。現在福建南曲(即南音)和日本的琵琶,在形象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敦煌琵琶譜》(公元933年),顯示唐朝時,琵琶在神州有重大發展,在李唐皇室的治理下,琵琶是當時熱門的樂器,在各種節慶、舞蹈等節目,都需要琵琶的伴奏來助興。當時影響後來頗大,此後中土琵琶亦分為多個派別,彈奏方式也變為橫抱、以撥子彈奏,而非歷史上流傳的「傳統琵琶」──直項圓形,與外來的「曲項梨形」有差別。傳統的「琵琶」主要為直項、圓體、四弦、豎抱以手彈挑演奏的彈弦樂器。
古代琵琶曾有四相13品、14品、15品等。常用技巧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
「琵琶行」中描繪的演奏技巧
……未見其人,先聽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而其琵琶聲已先微露那內心的隱痛;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巧。
其中「轉軸撥弦三兩聲」,是寫正式演奏前的調弦試音;而後「弦弦掩抑」,寫到曲調的悲愴;「低眉信手續續彈」,彈的是曲調舒緩的行板。攏、捻、抹、挑,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宮廷中製作的一個名曲。「綠(即六)腰」也是當時人間風靡的一個曲調。
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寫它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到突然而起的疾風暴雨,再到最後一劃,戛然而止,詩人在這裡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有形的視覺效果。
這裡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沒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悽、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裡,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唐張鷟《朝野僉載》裡有關琵琶的故事
太宗時,西域國進貢一胡人叫羅黑黑,善彈琵琶。每次一曲演奏下來,那琵琶的弦線與手中的撥子,會顯得加倍粗壯。皇上每回總是尋思,實在不想看到番人勝過中土人士,連樂器演奏技巧也不想輸哪!
於是,設置酒饌,大宴附屬於唐朝的各幌國使臣,舉行琵琶演奏高峰會,讓羅黑黑隔著布幔、帷幕,仔細聆聽,一個曲調,演奏一遍下來,他就能記得一清二楚。然後告訴那些參加的胡人說:「此種曲調,我的宮人也能彈。」
於是取來大琵琶,就在帷幔下,令羅黑黑依樣畫葫蘆的彈奏起來,一曲終了,不遺一「音」、不漏一「拍」。胡人都信以為真,認為是個深宮宮女在彈奏呢,連連驚嘆拜辭而去。事後,西域大小諸國都傳遍了、聽聞了,認為一個宮女就這麼了得,那其他的人,更無法想像了,因此,歸附納降稱臣的,有數十國之多。
王沂這個人,平生根本沒學過音樂,更分不清啥是弦樂、哪叫管樂。
忽然有一日,白天睡起覺來,到了晚上才醒,醒來之後,向家人索取琵琶,無師自通的彈奏起來,更創作了數支曲調:其中一名《雀啄蛇》,一為《胡王調》,一叫《胡瓜苑》。
家中親友和左鄰右捨都很納悶,無法理解到底是咋回事,可人人聽了之後,沒有不傷心流淚的。他的妹妹興奮極了,於是請他教學,才教了幾個音節,可她馬上就忘,幾次三番,依然如此,到頭來總也教不成曲呢。
結語──聚焦「神韻樂團」
看來,在古代和音樂結緣的人,可是「得天獨厚」哪,那羅黑黑不僅琵琶演奏技巧一流,能使絲弦變粗、撥子壯大,那記憶力更是驚人呢,為唐朝大展國威,成就「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局面哪!那啥也不是的王沂,竟然白天睡了個大頭覺,夜裡醒來就開竅了,就福至心靈的會彈奏、會創作琵琶曲了,實在不可思議!
其實,他們都是神特別眷顧的好人、高道德操守的人,在輪迴轉世中,一再的接觸古樂、一再的受到上天的青睞,因此累積了這方面的專長,也許好多世是隱性的,到了這一世卻是顯性的,所以在音樂方面表現突出。
如今那名揚四海的神韻藝術團,有自己專屬的演奏樂隊,那可是「中西合璧」的哪!東西方迥異的樂器,無論音色、音階、節拍、技法……等等,相差十萬八千裡的東西,竟然能合作無間的奏出曠古以來最和諧、最入耳、最富感染力的曲調,不僅表達了無限的歡樂,也抒發了無窮的風韻幽思與寬闊的草原英姿……!這些都讓老外瞠目結舌、不得其解、怎麼也想不清楚。不信?買票看看,試試你是否研究得透!
【附原文】琵琶行並序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學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軲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戈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結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軲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人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鵑啼血猿哀鳴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砍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