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空調怎麼辦?看古代9大避暑神器(視頻)

2018年08月17日網聞
每到炎夏,就面臨這麼一個問題,室外熱得像蒸籠,室內冷得似冰庫,冰火兩重天都是煎熬。辦公室的中央空調超強力,冷風呼呼吹,讓人天天打噴嚏。但是,不開空調,那肯定更受罪。

很多人都想過這麼一個問題,在古代的夏天,沒有空調,沒有冰箱,甚至沒有電風扇,那日子要怎麼過呀?

我查了很多資料,結果越查越敬佩古人的智慧,其實在那沒有空調的5000年裡,古人生活得很愜意。讓我們來看看古人都有哪些避暑妙招吧。

古人9大避暑妙招

一、自然環境


北宋葛元懷在《夏日》中說:「樹下地常陰,水邊風最涼。」水邊自然涼爽,所以每到夏天,皇宮貴族們也會轉移到山清水秀的地區居住,比如清朝紫禁城外的西苑、南苑、暢春園、圓明園等多處「夏宮」,還有最有名的承德避暑山莊。

平民百姓們也會去林間樹下乘涼,泛舟垂釣,欣賞風景,順便吟詩作對。
炎夏時,皇宮貴族會轉移到山清水秀的地區居住,圖為承德避暑山莊。(頤園新居/Wikimedia Commons)


炎夏時,皇宮貴族會轉移到山清水秀的地區居住。(視頻截圖)


二、床上用品


古代有很多關於用石頭做床的記載,床上還會用到瓷枕,枕面上釉,睡起來很涼爽。南宋李清照曾在《醉花陰》中寫到:「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想要更舒服一點的話,床上也可以鋪設涼蓆,據說唐代宮廷貴族使用的是以象牙織成的象牙席。一般人家床上會用蘆葦葉或竹子編成的涼席,便宜實用,一直延用到今天。小時候家裡夏天床上和沙發上都是竹蓆,晚上不開空調也可以睡得很好。


古代使用瓷枕和象牙席讓睡眠涼爽舒適。(視頻截圖/大紀元合成)


三、建築設計


北京的四合院老房子都很有講究,坐北朝南,防止西曬,而且屋頂和牆體厚重,冬天可以擋風避寒,夏天可以阻擋熱氣。

明代將都城遷去北京以後,宮內屋檐的長度和角度都做了統一的設計,在夏至前後遮陽,到了冬至前後陽光滿室,冬暖夏涼。

還有一些專門設計用來避暑的房子,比如漢朝有清涼殿;清朝有「水木明瑟」殿。據記載,能工巧匠們製造出了一種像水車一樣的風扇,稱為「水激扇車」,借用水能推動一個輪子的扇葉,給室內煽風;還有一種可以把水源引到屋檐上,讓水自然往下滴,在房子周圍形成一道道水簾子,好像下雨一樣,而且降溫效果極佳,非常享受。

四、掘地三尺


還有一種土辦法,就是「掘地三尺」。因為地下淺層的溫度相對恆定,所以能達到自然的冬暖夏涼。

因此先秦流行「窟室」,也就是洞穴一樣的「地下室」。明清的時候用「空調井」,就是在室內挖一口特別深的井,上面用帶孔的蓋子蓋好,夏天就有冷氣從地下面出來。

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而且,空調井除了可以給房間降溫,還可以作為地下「冰箱」,將冰塊和食品放進井內冷藏。

五、冰


古代是沒辦法造冰的,但是他們可以冬天儲藏冰留到夏天來用。周代的《周禮》就記載有專門管理藏冰的凌人一職。到了明清時期,冰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了,《大清會典》中記錄紫禁城周圍有18座冰窖。

而且,中國很早就有原始冰箱了,像是戰國時代的出土文物青銅冰鑒,還有後來越來越精緻的各種冰櫃,不僅可以用來冷藏食物,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相當於一個移動空調。

六、冷飲


有了冰,各種冷飲甜點就不難做了,比如冰米酒、酸梅湯、銀耳蓮子湯、杏仁豆腐等等層出不窮,還有冰淇凌呢!

不過,古人最推崇的消暑方法還是靠調節身體內部的平衡,比如食用西瓜、苦瓜、黃瓜、綠豆等食物,都有清熱去火的功效。


七、中醫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夏冰》上記述︰「傷寒陽毒,熱盛昏迷者,以冰一塊置於膻中,良,亦解燒酒毒。」膻中穴就在胸口的正中間,下次遇到有人中暑的話,可以試試救急用。

一般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宮中的御醫就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加入到飲食中服用,防患於未然,還會製造一批防暑的錠子藥,可以做成避暑香珠、扇墜等等隨身攜帶。據說還有特別管用的防蚊蟲的珠子,可惜大概失傳或者流落民間了。

八、熱飲


《本草綱目》稱:「茶,苦、甘、微寒、無毒」,「去痰熱、心渴⋯⋯下氣消食。」《荊楚歲時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消惡」。

其實年紀大一點的中國人不管春夏秋冬都會喝熱水,是有道理的,夏天喝熱茶可以降溫排毒,吃熱食會出一身大汗,從而帶走體內積攢的熱氣和濕邪,之後再洗一個熱水澡,清爽得很。

九、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唐代詩人白居易詩中說: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

但是人心態上的轉變真的能影響到身體嗎?西方社會用科學方法證實,中國人常說的著急上火、大動肝火其實很有道理。人的負面情緒都會讓身體呈現不正常狀態,生氣、煩躁、驕傲、鄙夷、妒嫉等等會造成體溫上升,如果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就能達到心靜自然涼了。

清朝的康熙大帝平時很注重修身養性,夏天大暑的日子他不用扇子、不摘帽子、甚至不用開窗,因為內心清淨,並不覺得熱。而且他還說夏天不能貪涼,暑天的熱氣被封鎖在身體內,不能散發出來,會導致秋天腸胃不調。

用宋代文人溫革《瑣碎錄》所引的詩來總結,就是:「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

相關視頻:



——轉自《大紀元》 (作者/愛麗)

(責任編輯: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