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9月18日訊】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華的開端,此後不到半年時間,東三省淪陷。中共史稱,蔣介石「不抗日」,把東北「拱手相讓」日本。但張學良晚年坦承蔣介石替自己背了幾十年黑鍋,並承認自己是共產黨。
2017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7週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與張學良統轄的中國東北軍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此後不到半年時間,日本陸續侵占了東三省,史稱「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與「七七蘆溝橋事變」並稱,被視為日本帝國全面侵華的標誌性事件。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是指1937年7月7號日軍侵略北平(今北京)蘆溝橋,蔣介石派兵北上,決心應戰,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所謂的蔣介石「不抗日」,一是說:「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把東北拱手「相讓」日本,全數退入關內,導致東北淪陷﹔二是指:「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期間的幾年中,蔣介石只安內不攘外,積極反共、消極抗日。三是說:蔣介石「七七事變」後,一直躲在重慶,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跳出來摘桃子。
這三種說法,都是中共歷史教科書和中共官方刊物上一貫採用的口徑。
由於受中共宣傳影響,蔣介石一生揹負著「不抗日」的罵名,直到2006年3月,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開了蔣介石日記,人們才知道蔣介石拖延向「日本開戰」的苦衷,中國大陸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正面評價。
《抗日領袖蔣介石》一書記載,蔣介石早已洞察日本侵華的野心,在1927年就開始了暗中備戰,不僅從德國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和兵工設備,還聘請德國軍事、經濟、醫療、鐵路管理、化工等領域的數十名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來華,建立軍校培訓軍官、整軍練兵、建設國防。
儘管如此,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中日雙方仍差距懸殊。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加緊了備戰步伐,他原本構想組建80個德式精裝師,在1939年反攻東北,收復日軍占領的失地,但因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只完成了30個師的兵力裝備,若干軍備建設還沒有完成。
儘管沒有達成預期目標,但蔣介石10年的積極備戰成果是顯著的,為抗戰打下了初步基礎,因此才能在抗日初期,頂住了日軍的猛烈進攻,並在其後展開了對日持久戰。
而所謂當時的「不發一槍」,後來被稱之為「不抵抗政策」的策略,則是東北軍閥、時稱「少帥」的張學良下令。
2014年9月,張學良生前唯一授權的口述歷史《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記錄,張學良晚年多次公開向各界(包括電視台、歷史學家、報人、東北同鄉)承認:「那個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是張學良自己由以個人意志、個人判斷下達,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卻為此背了好幾十年歷史「黑鍋」。
張學良對《張學良口述歷史》作者、美籍華人歷史學家唐德剛表示:
「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於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裡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絕對不是的。」
《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的主編、中國知名近現代史學者楊天石表示,張學良不抵抗有幾個原因:
第一,他不知道日本人的陰謀很大,以為是小打小鬧的騷擾性質,給你故意惹事,造些麻煩,張學良想,我當然可以不理他。因此,張學良自稱是對日本的「判斷失誤」。
第二,他認為東北軍打不過日本軍。不僅武器上打不過,更重要的是張學良了解日本軍隊的精神素質,認為日本兵是武士道培養出來的。所以他在口述裡講得清楚,說日本人真厲害呀。他佩服日本兵作戰勇敢,不怕死,認為東北軍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事實上「918」事件當晚,蔣介石正在從南京到江西的軍艦上,9月19日,蔣到了南昌上岸後接到上海傳來的消息才知道東北出事了。張學良當時並沒有向蔣介石報告。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還曾講了一句:「也可以說我就是共產黨。」但對於他何時申請參加中共,被批准為共產黨員的事情,張學良本人卻絕口不提。
據楊天石透露,事實上,張學良不僅要求參加中共,而且中共中央已經批准了。但共產國際不同意,莫斯科不同意。莫斯科的意見是,張學良這種軍閥子弟,不能入黨。
據介紹在西安事變之前,中共、張學良的東北軍、楊虎城的西北軍這三方,要組建一個西北國防政府。這是一個反蔣介石政府,旨在聯合蘇聯推倒南京國民政府然後抗日的政府組織。
史書記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不到兩個月,中共就在中國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分裂祖國的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公然分裂中國。1927年到1937年10年間,共產黨一直在蘇俄的指令下,在本國幹這分裂祖國或者跟政府對抗的事情。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武裝軍事政變,將蔣介石劫持扣留,蔣介石衞士排67名警衞全部被殺。對此,中共在建政後大肆宣揚張、楊為「千古功臣」是民族英雄。但對中國來說卻是罪人,這一點張學良晚年也已意識到。
當年蔣介石為了集中精力抗日,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並發動了對中共的5次圍剿。中共中央紅軍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後被迫逃亡,最終逃到陝北重新建立了根據地。
當時國民政府蔣介石擔任西北剿匪總司令,東北軍的張學良任第十七路(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為副總司令,共同承擔剿滅中共的任務。
面臨着國民黨數倍於己軍力的包圍,中共為了求得生存空間,採取了不少策略,其中之一就是策反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最終取得成功。張學良甚至成為了中共的「特別黨員」。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也坦承自己是共產黨員。
從已披露的資料看,張、楊發動政變,並非僅僅是迫使蔣抗日,而是「張學良決心殺蔣並已選定殺蔣人選」,並將成立「西安聯合國民政府」(或西北國防政府),與中共共同執掌權力。政變的幕後策劃者正是中共。
在西安政變發生當天,毛澤東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稱,西安政變是「根據張、楊、共三角聯盟抗日反蔣的協定而發生的,中共中央已積極推動張、楊堅決與蔣分裂」。
出人意料的是,西安軍事叛變之後,全國各界一片抗議和譴責之聲,蘇聯為了自身利益也勒令中共不得殺死蔣介石。中共遂換了另一副面孔,並得到了蔣介石的原諒和許諾。
90年代張學良在美國定居,2001年去世。他生前在《西安事變反醒錄》中寫道,自己對共產黨認識不清,十分後悔。晚年虔信基督教,1990年6月1日的90歲生日時,張學良引用《聖經》中的話說:「我是一個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
(記者古風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
2017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7週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與張學良統轄的中國東北軍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此後不到半年時間,日本陸續侵占了東三省,史稱「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與「七七蘆溝橋事變」並稱,被視為日本帝國全面侵華的標誌性事件。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是指1937年7月7號日軍侵略北平(今北京)蘆溝橋,蔣介石派兵北上,決心應戰,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蔣介石揹負「不抗日」罵名
所謂的蔣介石「不抗日」,一是說:「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把東北拱手「相讓」日本,全數退入關內,導致東北淪陷﹔二是指:「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期間的幾年中,蔣介石只安內不攘外,積極反共、消極抗日。三是說:蔣介石「七七事變」後,一直躲在重慶,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跳出來摘桃子。
這三種說法,都是中共歷史教科書和中共官方刊物上一貫採用的口徑。
由於受中共宣傳影響,蔣介石一生揹負著「不抗日」的罵名,直到2006年3月,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開了蔣介石日記,人們才知道蔣介石拖延向「日本開戰」的苦衷,中國大陸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正面評價。
《抗日領袖蔣介石》一書記載,蔣介石早已洞察日本侵華的野心,在1927年就開始了暗中備戰,不僅從德國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和兵工設備,還聘請德國軍事、經濟、醫療、鐵路管理、化工等領域的數十名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來華,建立軍校培訓軍官、整軍練兵、建設國防。
儘管如此,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中日雙方仍差距懸殊。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加緊了備戰步伐,他原本構想組建80個德式精裝師,在1939年反攻東北,收復日軍占領的失地,但因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只完成了30個師的兵力裝備,若干軍備建設還沒有完成。
儘管沒有達成預期目標,但蔣介石10年的積極備戰成果是顯著的,為抗戰打下了初步基礎,因此才能在抗日初期,頂住了日軍的猛烈進攻,並在其後展開了對日持久戰。
張學良承認蔣介石替他背黑鍋
而所謂當時的「不發一槍」,後來被稱之為「不抵抗政策」的策略,則是東北軍閥、時稱「少帥」的張學良下令。
2014年9月,張學良生前唯一授權的口述歷史《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記錄,張學良晚年多次公開向各界(包括電視台、歷史學家、報人、東北同鄉)承認:「那個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是張學良自己由以個人意志、個人判斷下達,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卻為此背了好幾十年歷史「黑鍋」。
張學良對《張學良口述歷史》作者、美籍華人歷史學家唐德剛表示:
「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於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裡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絕對不是的。」
《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的主編、中國知名近現代史學者楊天石表示,張學良不抵抗有幾個原因:
第一,他不知道日本人的陰謀很大,以為是小打小鬧的騷擾性質,給你故意惹事,造些麻煩,張學良想,我當然可以不理他。因此,張學良自稱是對日本的「判斷失誤」。
第二,他認為東北軍打不過日本軍。不僅武器上打不過,更重要的是張學良了解日本軍隊的精神素質,認為日本兵是武士道培養出來的。所以他在口述裡講得清楚,說日本人真厲害呀。他佩服日本兵作戰勇敢,不怕死,認為東北軍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事實上「918」事件當晚,蔣介石正在從南京到江西的軍艦上,9月19日,蔣到了南昌上岸後接到上海傳來的消息才知道東北出事了。張學良當時並沒有向蔣介石報告。
張學良承認自己是「共產黨」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還曾講了一句:「也可以說我就是共產黨。」但對於他何時申請參加中共,被批准為共產黨員的事情,張學良本人卻絕口不提。
據楊天石透露,事實上,張學良不僅要求參加中共,而且中共中央已經批准了。但共產國際不同意,莫斯科不同意。莫斯科的意見是,張學良這種軍閥子弟,不能入黨。
據介紹在西安事變之前,中共、張學良的東北軍、楊虎城的西北軍這三方,要組建一個西北國防政府。這是一個反蔣介石政府,旨在聯合蘇聯推倒南京國民政府然後抗日的政府組織。
史書記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不到兩個月,中共就在中國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分裂祖國的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公然分裂中國。1927年到1937年10年間,共產黨一直在蘇俄的指令下,在本國幹這分裂祖國或者跟政府對抗的事情。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武裝軍事政變,將蔣介石劫持扣留,蔣介石衞士排67名警衞全部被殺。對此,中共在建政後大肆宣揚張、楊為「千古功臣」是民族英雄。但對中國來說卻是罪人,這一點張學良晚年也已意識到。
當年蔣介石為了集中精力抗日,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並發動了對中共的5次圍剿。中共中央紅軍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後被迫逃亡,最終逃到陝北重新建立了根據地。
當時國民政府蔣介石擔任西北剿匪總司令,東北軍的張學良任第十七路(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為副總司令,共同承擔剿滅中共的任務。
面臨着國民黨數倍於己軍力的包圍,中共為了求得生存空間,採取了不少策略,其中之一就是策反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最終取得成功。張學良甚至成為了中共的「特別黨員」。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也坦承自己是共產黨員。
從已披露的資料看,張、楊發動政變,並非僅僅是迫使蔣抗日,而是「張學良決心殺蔣並已選定殺蔣人選」,並將成立「西安聯合國民政府」(或西北國防政府),與中共共同執掌權力。政變的幕後策劃者正是中共。
在西安政變發生當天,毛澤東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稱,西安政變是「根據張、楊、共三角聯盟抗日反蔣的協定而發生的,中共中央已積極推動張、楊堅決與蔣分裂」。
出人意料的是,西安軍事叛變之後,全國各界一片抗議和譴責之聲,蘇聯為了自身利益也勒令中共不得殺死蔣介石。中共遂換了另一副面孔,並得到了蔣介石的原諒和許諾。
90年代張學良在美國定居,2001年去世。他生前在《西安事變反醒錄》中寫道,自己對共產黨認識不清,十分後悔。晚年虔信基督教,1990年6月1日的90歲生日時,張學良引用《聖經》中的話說:「我是一個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
(記者古風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