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8年09月30日訊】一個高中肄業的農民,因為寫了一封信,和中共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遭遇了相似的厄運。今天的「百年紅禍」特別報導,來看道縣屠殺紀實文學作者譚合成講述「小彭德懷」的故事。
中共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由於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給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指出大躍進中的問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成「反黨集團」,撤銷職務,之後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鬱鬱而終。
而在他的家鄉湖南省,一個邊陲小縣城道縣裡,也有個年輕人同樣因為一封信,幾乎複製了彭德懷的命運,因此被稱為「小彭德懷」。
《血的神話》作者譚合成:「道縣有個人,他是1967年8月21號被殺的,殺的時候32歲。他的罪名是『反動富農、道縣最大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小彭德懷』。就一個農民,怎麼會成為『道縣最大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呢?」
《血的神話》作者譚合成長年調查文革中道縣屠殺的真實情況,「小彭德懷」的故事引起了他的興趣。
譚合成:「這個故事為什麼我想說一說呢?從這個故事裡面你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就是從前共產黨的階級鬥爭是怎麼弄的。任何一個政治活動,都是上面拋出一個樣板,然後層層按照這個樣板抓人。」
據譚合成紀錄,「小彭德懷」真名叫廖普展,是橋頭區樂福堂公社泥口灣大隊人(現屬壽雁區)。他1935年出生,高中肄業,是個農民。算來廖普展在中共1950年土改時才16歲,無職無權,只是粗通文墨,卻被同時扣上三頂大帽子。
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寫的那封信說起。
譚合成:「24歲的時候呢,他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就是反映這個大躍進的一些問題。這個信寫得非常客氣,充分的肯定了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呢,就說了一些那個松勁啦,浪費比較多呀,就反映了農村一點點皮毛問題,而且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實際上呢,這封信怎麼分析都沒有問題。」
24歲的廖普展寫的這封6000多字的信,譚合成在《血的神話》修訂版中全文刊載。廖普展謹慎而委婉提出的問題包括:農民忙於大煉鋼鐵而影響播種,最終造成糧食減產。此外,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存在擁擠嘈雜,吃飯時間不統一,服務人員不便工作等問題。還有,公社統一養豬,死的多,長得慢,派購任務重,不如把豬分散給私人養,建立獎罰制度等等。
大量官方文件披露,道縣當時的實際情況,比信中所寫嚴重得多。但廖普展寄信之時,卻不是個好時機。
譚合成:「因為當時彭德懷正好被揪出來了嘛,(中共中央)把這封信就轉到道縣,讓道縣處理。道縣這個縣委書記石秀華拿了這封信如獲至寶,就親自寫了個按語。寫完這個以後呢,就馬上對他批判鬥爭,把他作為道縣最大的『黨外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給他在59年揪出來了。」
廖普展這個級別最低的農民,在道縣反右傾運動中受到了「最高待遇」,位列169名批判對象之首。1962年,三年大飢荒過去,道縣縣委對這169人進行甄別平反,沒被平反的7人中又有廖普展。1965年社教運動開展,廖普展全家升格為「階級敵人」。
1967年,道縣出現殺人風,廖普展在劫難逃。
譚合成:「1967年殺人的時候,這個公社領導就發話了,說我們公社如果不殺廖普展,就再沒有第二個可殺的了。所以他殺的時候,還連累了一家人被殺。殺完他以後,村裡三個單身漢看見廖的妻子年輕漂亮,想娶她為妻,大隊就用那個抓鬮,誰抓著了就歸誰。」
幸虧廖普展妻子的弟弟聞訊從其他大隊趕來接姐姐回家,幾經周折,總算趕在姐姐被迫嫁人前,將她及兩個孩子救回。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葛雷
中共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由於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給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指出大躍進中的問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成「反黨集團」,撤銷職務,之後在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鬱鬱而終。
而在他的家鄉湖南省,一個邊陲小縣城道縣裡,也有個年輕人同樣因為一封信,幾乎複製了彭德懷的命運,因此被稱為「小彭德懷」。
《血的神話》作者譚合成:「道縣有個人,他是1967年8月21號被殺的,殺的時候32歲。他的罪名是『反動富農、道縣最大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小彭德懷』。就一個農民,怎麼會成為『道縣最大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呢?」
《血的神話》作者譚合成長年調查文革中道縣屠殺的真實情況,「小彭德懷」的故事引起了他的興趣。
譚合成:「這個故事為什麼我想說一說呢?從這個故事裡面你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就是從前共產黨的階級鬥爭是怎麼弄的。任何一個政治活動,都是上面拋出一個樣板,然後層層按照這個樣板抓人。」
據譚合成紀錄,「小彭德懷」真名叫廖普展,是橋頭區樂福堂公社泥口灣大隊人(現屬壽雁區)。他1935年出生,高中肄業,是個農民。算來廖普展在中共1950年土改時才16歲,無職無權,只是粗通文墨,卻被同時扣上三頂大帽子。
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寫的那封信說起。
譚合成:「24歲的時候呢,他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就是反映這個大躍進的一些問題。這個信寫得非常客氣,充分的肯定了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呢,就說了一些那個松勁啦,浪費比較多呀,就反映了農村一點點皮毛問題,而且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實際上呢,這封信怎麼分析都沒有問題。」
24歲的廖普展寫的這封6000多字的信,譚合成在《血的神話》修訂版中全文刊載。廖普展謹慎而委婉提出的問題包括:農民忙於大煉鋼鐵而影響播種,最終造成糧食減產。此外,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存在擁擠嘈雜,吃飯時間不統一,服務人員不便工作等問題。還有,公社統一養豬,死的多,長得慢,派購任務重,不如把豬分散給私人養,建立獎罰制度等等。
大量官方文件披露,道縣當時的實際情況,比信中所寫嚴重得多。但廖普展寄信之時,卻不是個好時機。
譚合成:「因為當時彭德懷正好被揪出來了嘛,(中共中央)把這封信就轉到道縣,讓道縣處理。道縣這個縣委書記石秀華拿了這封信如獲至寶,就親自寫了個按語。寫完這個以後呢,就馬上對他批判鬥爭,把他作為道縣最大的『黨外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給他在59年揪出來了。」
廖普展這個級別最低的農民,在道縣反右傾運動中受到了「最高待遇」,位列169名批判對象之首。1962年,三年大飢荒過去,道縣縣委對這169人進行甄別平反,沒被平反的7人中又有廖普展。1965年社教運動開展,廖普展全家升格為「階級敵人」。
1967年,道縣出現殺人風,廖普展在劫難逃。
譚合成:「1967年殺人的時候,這個公社領導就發話了,說我們公社如果不殺廖普展,就再沒有第二個可殺的了。所以他殺的時候,還連累了一家人被殺。殺完他以後,村裡三個單身漢看見廖的妻子年輕漂亮,想娶她為妻,大隊就用那個抓鬮,誰抓著了就歸誰。」
幸虧廖普展妻子的弟弟聞訊從其他大隊趕來接姐姐回家,幾經周折,總算趕在姐姐被迫嫁人前,將她及兩個孩子救回。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