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無心無力保自治 寧把港人作炮灰

2019年03月22日評論

美國開始重新審視美港關係,早已寫在牆上,路人可見,唯獨特區當局似乎從來沒看到,或者故作鎮定,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

去年十一月,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及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北京不斷侵損香港的自治及言論自由,因此是時候重新檢討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特區當局的即時反應是反唇相向,直斥美國會指控失實而且結論偏頗,實屬干預香港內政,卻不去直面兩制差異逐步縮窄的問題所在。特區政府嚴詞駁斥美國國會,態度堅定不移,其實不外心存僥倖,寄望國會主張與政府政策分庭抗禮,兩者互不從屬,而在三權分立的總統制下,美國的對外政策都由總統主導,不一定聽命於國會。
不過現實與寄望是兩回事。美國總統和國會不錯經常互相監察制衡,共和黨和民主黨過節更數之不盡,但稍有政治常識的該知道,「美中經濟及安全審查委員會」是跨黨派的國會組織,其報告代表共和黨、民主黨的兩黨共識之餘,也代表兩黨會如此引導民意。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正好為總統特朗普掃除障礙,因為共和黨在眾議院雖然是少數派,但只要他認定中國侵害香港高度自治,因此需要重訂香港政策的話,都定必得到國會的多數支持和美國社會認可。
可見,特區當局輕視美國國會故然是錯,更錯是沒看到蛛絲馬跡,國會報告只是美國政府建立政策新共識的第一著。多年來,美國政府對北京侵蝕香港自由和法治早有微言,可見諸歷年的美國國務院報告,而隨住「美中經濟及安全審查委員會」去年的報告出籠,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至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一再宣諸於口,直言擔憂香港自治權不斷萎縮。再到剛發表的2018年《全球人權報告》,美國再次警告「一國兩制」日漸變質。
到今天,由國會到政府,都異口同聲指特區政府的連串行為(取締民族黨、拒發工作簽證給香港外國記者協會副主席馬凱、剝奪四人參選立法會的資格、譴責戴耀廷的言論),不僅是卡壓港人多項自由表達的權利,也同時構成美政府檢討美港關係的觸發點。美國政府和國會相關組織近日邀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兩名民主派議員(郭榮鏗及莫乃光)訪問華盛頓,不外是美國重估形勢和策略的又一著,好戲還在後頭。
遺憾的是,特區一味政治正確,不懂以理服人,也顧不得火上加油,大搞「咪高峰外交」,大罵美方誇張失實,干預內政,毫不警覺自己的躁動舉動,又一次顯示香港對外界批評的反應態度,與大陸何其相似。
更遺憾的是,特區當局只懂罵人不懂自省,更不懂進退得失,彷佛不知道美國對港政策完全是美國內政,他是否把香港與大陸區別對待,給你獨立關稅地位,全視乎美政府認為「一國兩制」是否已經變質。你可以不滿意他人的批評,卻斷不能不拿出事實和論據説服對方,解決具體分歧,爭取美國繼續善待香港,更絕對不容凡事忠字當頭,順口開河了事,自以為滿足痛罵美國的口舌之欲,便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卻把七百萬人的福祉作賭注。
特區當局或許認為,中美貿易談判與獨立關稅地區一事無關,就跟華為太子女孟晚舟的引渡事件一樣,可以分開處理,因此表現強悍一點,甚至強烈對峙,也不至連累中美關係的大局。不過,香港與華為不能混為一談,因為孟晚舟還可以按照加拿大法律要求得到人道對待,華為也可以按照美國法律申訴得不到公平對待,但香港憑什麼法理去剝奪美政府更改其香港政策的權利?若指控美政府是基於錯誤事實得出錯誤結論,就算美國法院受理,難道法官會拿一黨專政以言入罪的政治標準,去評判美國政府斷定特區扼殺言論自由是無理取鬧嗎?
更關鍵的是,中美貿易爭議與華為問題分頭髮展,是要提高雙方貿易談判的成功機會,免受更棘手議題所拖累,但同時也就承認華為是更難解決的問題,它在美國的前路亦更坎坷難測。特區高層要走華為的坎坷路,從一開始便是捨正路而不由,為自己製造困難,因為與其努力護短,倒不如全力撥亂反正,港人才不致當炮灰,也才有望保住獨立關稅區的地位。
——轉載《自由亞洲》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