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09日訊】作為一個北京人,我親身經歷了30年前在北京所發生的事情,多次到長安街、天安門參加遊行和集會,並用相機記錄了1989年六四前夕的一些場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照片直到30年後的今天才得以面世。
當年從4月中下旬開始,有大批的學生和民眾不斷從各地趕到北京,各行各業的民眾自發聲援學生;北京市民更是竭盡所能幫助當地和外地的學生及民眾;其它省市也有民眾集會聲援;大家都是一心為了國家,希望與政府對話,表達訴求:反官倒,反腐敗,爭取民主。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民主之神」像,高約10米,是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八所藝術院校的學生趕製而成;再用三輪車從中央美術學院運到天安門廣場,並徒手搬運組裝完成。「民主之神」像5月30日揭幕,6月4日凌晨被拉倒。(蔣一平提供)
越來越多的學生及民眾匯集在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雖然數以萬計,卻沒有人打架鬧事,甚至連小偷也沒有,也不需要警察。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友善。
然而中共政府並不想傾聽民意,中共喉舌也一再歪曲事實,挑撥是非,激化矛盾。最後中共居然動用坦克機槍血腥鎮壓了這場愛國民主運動,製造了一起駭人的大災難。
從1989年6月3日夜間起,在中國大地發生的那場大屠殺,震驚世界,也暴露了中共殘暴與邪惡之極的本質。
也許昔日的照片已不再清晰,色彩也漸漸褪去,但是,在人們心中,「89六四」無法忘記。
其實,中共自篡權奪政以來,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人民施暴,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欺騙世人。
至今已持續20年的對信仰「真、善、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更是這個星球上從未有過的罪惡。與此同時,中共仍然企圖全力掩蓋所製造的一樁樁驚天慘案。事實已無數次證明,中共的存在是中華大地最大的災難。
自古人間善惡終會有報,歷史終將大白於天下。我們每一個人只有守住心底的善,才不會被歷史所淘汰。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br/>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長安街。(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中南海新華門前下半旗。(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中南海新華門前。(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方飄揚的「中國魂」旗。(蔣一平提供)

<br/>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香港民眾捐贈的帳篷。(蔣一平提供)

<br/>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長安街。(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民主之神」像。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長安街。(蔣一平提供)

1989年六四前夕北京天安門廣場,自願救援的醫護人員待命。(蔣一平提供)
(待續)
──轉自《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