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中南海:王軍和鄧家女婿們誰更富有?

2019年06月20日中國時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20日訊】前中共左王王震的次公子王軍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海外大小華文媒體幾乎都關注過,英國BBC中文網以《「最富有紅二代」中共太子黨核心人物王軍去世》為題,將王軍的生平事蹟做了非常詳細的報導。
文中介紹 說6月11日去世的王軍是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前中共八大元老之一王震的次子,屬於太子黨的核心人物。據中國媒體報導,2007年王軍從中信集團退休後,出任中國天然集團董事長。
中國天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於英屬維爾京群島,並以香港為核心開展業務。公司主要股東為中國大型國企保利集團屬下的保利投資有限公司以及美國的投資基金。一些海外媒體將王軍稱為最富有的紅二代。
王軍到底有多富,當然沒有局外人能夠說得清,也許他本人生前自己都說不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來,畢竟太過龐大了。
一篇2007年上傳的網文《從中信集團到中國天然:王軍華麗變身的背後 》,現在在中國大陸的公開網站上仍然還能夠查得出來 。
文中說:最近《財經時報》一則報導《中信原董事長王軍復出建新公司50億投入新疆》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力。報導稱,近日,一家名為中國天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天然」)的企業,在新疆大展身手。
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家公司近期宣布在新疆大舉投資,計劃投入高達約50億元人民幣。這個「大買家」背後,正是一年前從中信集團董事長任上退休的王軍。
此番再次出現在資本市場上。眼下,他的投資目標,瞄準內地煤化工、煤電、銀行、房地產等項目。
中國天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於英屬維爾京群島,並以香港為核心開展業務。公司主要股東為中國保利集團(國資直屬中央大型企業)屬下的保利投資有限公司以及美國投資基金PEM.GROUP。
我們知道,王軍在06年退休之前,一直是中共高官,按他正常的收入來算,我們可以推算出他的個人財富。
2006年時,王軍宣布退休,並對媒體稱「退休後將做草坪師」,但僅僅一年時間,他就以掌控數十億巨資的豪富身份現身,變身之速,令人驚歎。
這家所謂的外資企業,到底王占有多少股份,它真是外資企業還是中國大陸資本出口轉內銷?反正我相信它是純粹的外商投資企業。
我認為它的身上還是有權貴背景。他的投資目標是內地煤化工、煤電、銀行、房地產等項目,這些行業都是內地普通企業所極難染指的。在新疆時,他受到當地政府高官的接見。
需要推測的是,什麼是王軍官場和商界通吃的祕訣?答案仍然是背景。
夜話中南海:王軍和鄧家女婿們誰更富有?
王軍的遺體告別儀式,6月14日在廣州殯儀館白雲廳舉行。 (新唐人合成)
作為王震長子和榮毅仁接班人中信集團第三任董事長,王軍在中國官場人脈之深,非他人可比,難怪在退休後他再度閃電般現身,不過,這次他代表的是西方壟斷資本和國內權貴資本的利益,他理所當然要為它們謀利奔走。
《財經時報》報導還稱,「中國天然身為港資,卻能控股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這是中國天然拓展計劃中的懸疑之一。另外,該銀行向新疆廣匯集團出售近10%股份,後又向巴基斯坦哈比卜銀行轉讓近20%股份,中國天然如若控股,股份從何而來,也耐人尋味。」
按我個人的理解,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以後,中共漸漸走上權貴資本主義不歸路,當年葉利欽在顛覆蘇聯後推行的私有化模式,在中國得到原版重演。
繼一切向錢看,國企私有化工人下崗分流後,除了少數壟斷巨頭得到熊貓般保護外,大批國有企業一夜間被廉價私有化。
而那些得到特別保護的壟斷巨頭,我更願意稱其為特權壟斷企業,是部級廳級權貴企業,顯然地,說它們是國企非常勉強——它們的業績經營是和國內民眾無關的,真正能支配它們的,還是某些權貴集團……。
像中信集團,人們習慣於稱為「紅色資本家」,但在我看來,它其實是權錢通吃的權貴企業。
不過,就算如上中國大陸內地網站上披露出來的,遠不只是王軍及整個王震家族已經化公為私的巨額財產的一部分,說王軍是中國最富有的紅二代仍然不太貼切,後綴「之一」兩個字應該就準確了。
眾多中共太子黨成員,特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後代們,無論是鄧家還是葉家,無論是薄家還是王家……,全部都是在二三十年前即已經步入了「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的行列,「富可敵國」的程度不分伯仲,很難說誰是「首富」,誰是「二富」「三富」……。
比如筆者多年前即多有文章介紹過的,整個中國的黃金白銀貴金屬,銅鋁鎳鈷加稀土的出口進口,曾全部掌控在鄧小平長女婿和二女婿手中,再加上鄧三女婿當年保利公司的軍火生意,所以說鄧家和王家誰比誰更富,我都信。
1993年王震死亡的當月,被當時江澤民身邊人員諷刺為「毛遠新第二」的鄧小平三公主鄧榕,以毛毛筆名撰寫的《緬懷鬍子叔叔》一文。
當時是以整版篇幅醒目剌眼地刊登在1993年4月4日的人民日報上。她在文章裡將王家三兄弟,恨不能形容成西方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劍客」,說王兵、王軍、王之三人「個個有膽有識,在朋友中口碑甚佳」。
王軍在鄧小平二次復出前夜,曾對鄧榕開玩笑說:「我們這麼樣冒着風險為你爸爸通風報信,等你爸爸出來後,我們也得要個一官半職的呀。」
鄧榕回家向父親轉述,鄧小平笑着說:「可以,可以,現在要什麼都可以。」
再強調一下,如上內容當年都是白紙黑字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
後來,王震果然進了中央政治局,日後又撈上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副主席等職務,賴在黨、政高位上一直到死。而他的三個兒子則成為包括鄧小平子女在內的全部「紅二代」中暴富最早者。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鄧小平請榮毅仁出面,組建日後被稱之為「十大官倒公司之首」的中信公司時,即同時讓鄧榕讓此信息通報給王震,於是王震的二兒子王軍被委以中信總公司副總經理兼中信公司深圳公司董事長。王兵則出任中信深圳公司副董事長。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時的王家兩個公子分別是從軍隊總參和海軍系統進入商界,而且日後仍然還都保留着軍籍,甚至過分到一九八八年恢復軍銜制時雙雙都抗上了一副大校肩章,中共政權當時的軍商合一、軍商不分,王震的兩個兒子是始作俑者。
夜話中南海:王軍和鄧家女婿們誰更富有?
資料圖片:王震(左)1982年在海軍東海艦隊視察(Public Domain)
1983年3月,中信公司等六大股東合股成立了一個中國海洋直升飛機專業公司(簡稱中海直),王兵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不過該公司自成立之後一直都是「不務正業」。
當時中國大陸曾有一句話形容皮包公司,「除了飛機大炮,樣樣都作」。而王兵的公司是「飛機大炮,樣樣都作」,什麼都敢買,什麼都敢賣,諸多業務的重頭就是走私軍火。
因為王兵當時的行為實在是太過招眼,王震在世時的深圳有關部門,也曾想摸摸「老虎屁股」,但當時尚未下手王震便到了深圳,把當地政要罵得狗血淋頭,清查王兵的打算也就再不敢有了。
在前述鄧榕紀念她「鬍子叔叔」的文章中,為使王家三兄弟在他們的父親死去後仍能勢力不減,鄧榕不惜把鄧家,特別是她本人與王家的關係之「鐵」,赤裸裸地躍然紙上。
文章中的原話是:「我和王家三兄弟,便成了無話不談,無事不商,困難之時甚至可以兩肋插刀的莫逆之交。」
正是因為有鄧榕的「兩肋插刀」作保,此後的王家兄弟,特別是這個剛剛去世的王兵,為人處事比自己父親在世時更加無所顧忌,在深圳公然持槍綁架,而被綁架者居然還是中共「官二代」之一,中共前國家副主席烏蘭夫的孫女婿,時任深圳東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顯旋。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之前,在討論王震即將交出的國家副主席位置的繼任人選時,鄧小平向江澤民轉達王震的提議:應該在「黨外人士」中安排。
江澤民徵求各方意見後,向鄧小平報告當時擔任民盟中央主席的費孝通在黨外人士裡德高望重,鄧小平的回覆是他已經接受了王震的要求,抬出了榮毅仁。
其中幕後的交換條件,就是榮老闆把整個中信公司拱手讓出,王軍升任中信總經理,還有另外一項,那就是王軍撈得中信公司實際一把手職位後,即把對保利公司的控制權全部交給賀平……
夜話中南海:王軍和鄧家女婿們誰更富有?
左圖:鄧榕;右圖:薄熙來(資料圖/Public Domain)
筆者本專欄數年前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鄧家駙馬爺們 》一文中介紹過無論日後的鄧林和妹妹鄧榕之間是否仍然長期存在「政治分歧」,她們各自的丈夫在身體力行她們父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偉大號召問題上絕對是步調一致!
鄧榕的丈夫賀平,說起來是鄧家後代第一個涉足商界的。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共專門對外從事軍火生意的保利公司,正式以中信公司子公司名義,對外掛牌之初,才從美國回國不久的賀平,即開始以中共軍總參謀部裝備部副部長身份兼任該公司副職。
王震的二公子王軍則以中國投資信託總公司副總經理名義兼任該公司總經理。當時鄧、王、楊三家的長輩,還沒有在政治上鬧分裂,所以楊尚昆的女婿王小朝也被延攬進去,與賀平同任副總經理。
先後在該公司擔任要職的太子黨成員還有姬鵬飛兒子姬軍、葉劍英兒子葉選廉等。
鄧小平的孫女婿吳小暉被習近平下令打入天牢後,本專欄刊登播發過《不是習仲勳的兒女太好,而是因為鄧小平的後代太壞》一文。
文中告訴讀者和聽眾,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是提到對高幹子女們的評價時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中共高幹子弟中有兩種傾向,一種是認為生活中失去的太多,要盡情享樂來彌補;一種是認為時間耽誤得太多,要加把勁學習、工作,不斷完善、充實自我。
其實,持所謂彌補態度的中共高幹子女們在他們的父輩重新得勢之後的一貫表面豈止是盡情享樂,完全是在向國家,向社會大眾瘋狂無度地索取。鄧小平活着的時候,他們不但在經濟上進行瘋狂索取,政治上也貪得無厭,王震的幾個兒子和鄧小平的幾個女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近日,多家外界媒體均都注意到了生前是正部級幹部的王軍死亡後,不但沒能像過去葉劍英的公子葉選寧那樣哀榮備至,也還遠遜於生前只享受正師級待遇,而且還因為追隨趙紫陽犯有政治錯誤的陳毅之子陳小魯的治喪規格。何以至此,將是我們下篇文章的分析和介紹內容。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責任編輯: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