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13日訊】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暫停由美國購買農產品,而轉向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阿根廷農業部週二(9月10日)發布消息稱,中共將首次允許從阿根廷進口牲畜飼料豆粕,而此前阿根廷已經向美國購買了大批大豆轉手賣出,大賺一筆。
阿根廷農業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兩國官員將於9月11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簽署協議。
阿根廷植物油行業商會和穀物出口商會(CIARA-CEC)總裁古斯塔沃・伊迪戈拉斯(Gustavo Idigoras)稱:「這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不過,這筆交易仍需要經過兩步工廠授權程序,因此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出貨。
阿根廷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Mauricio Macri)表示,這項協議將擴大農業部門就業,為阿根廷農民創造更多的機會。
阿根廷供應商也認為該消息「非常及時」,將為最近幾個月來受到重創的阿根廷經濟帶來轉機。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而中國則是最大的豆粕消費國,其龐大的養豬業需要飼料豆粕。但多年來,中共為保護國產壓榨行業,一直拒絕向阿根廷開放市場。
路透社引述市場消息人士的話稱,中美貿易戰為阿根廷助力,促使中共擴大豆粕進口來源。
去年7月6日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中共對美國進口的大豆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令進口大豆價格陡漲,連鎖效應殃及國內飼料生產及養豬業。
早有分析指出,貿易戰中,中共打「大豆牌」難奏效。
中國進口大豆主要用作加工畜禽養殖產業、水產業飼料的豆粕。受貿易戰衝擊,豆粕作為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中國價格節節高升。雖然中共已轉向巴西、阿根廷等國採購大豆,但仍未能滿足國內需求。
《油世界》的研究顯示,就算中國加大購買阿根廷豆粕,因阿根廷本地大豆產量不足,仍需購買美國大豆壓榨,才能滿足中國的需求;因此即便向阿根廷採購,也避不開美國大豆,只是換了一條路,仍得間接進口美國大豆。
據《彭博》報導,早在去年7月中方對美國大豆加徵25%報復性關稅後,中國進口商便紛紛轉向巴西等價格較高的生產國採購,而大豆生產國阿根廷趁機大舉進口美國大豆,數量遠超其他進口國。
期貨和期權經濟公司INTL FCStone Inc.的大宗商品風險經理Matt Ammermanne更表示,阿根廷為國內市場購買美國大豆,並將自己的大豆出口至其他國家,因為進口美國大豆「有錢賺」。
事實上,需求缺口如不能填補,隨時會引起中國加工廠豆粕「斷糧」,累及國內養豬業,進而導致食品價格上升、通脹加壓等連鎖副作用,不利經濟大局。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方一面制裁美國大豆,一面卻又不惜代價,用儘直接或間接手段買入美大豆的詭異局面,令中方的關稅措施仿如「搬石砸自己腳」。
(記者蕭靜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