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16日訊】國人飲食習慣多元化,造成稻米供過於求,農糧署輔導農民轉作種植雜糧,還推出「大糧倉計劃」,推廣國人多食用國產雜糧。和多家飯店業者合作,端出各式各樣的雜糧美食,帶您去看看。
顏色鮮艷的五行蔬葉切丁炒香,加入清水燉煮,最後加入台灣自產的台東紅藜,鮮甜營養的「台灣紅藜火鍋」即刻上桌。
飯店副主廚 林美君:「炒香之後你只要加入白開水,然後把它煮滾,然後再加入我們蒸熟的紅藜就可以了,紅藜算是植物裡面富含非常高質量的蛋白質,它可以取代肉類。」
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祕書 陳啟榮:「(紅藜)它不但是台灣的原生種,而且在養生的成份在鐵在磷在很多養生的機能性上,比起進口品好很多。」
紅藜不只用來煮養生鍋,還可以加入麵糰做成令人食指大動的麵包;連各種口味義大利披薩,夏天最佳甜點冰淇淋,都可以加入國產雜糧來製作。
飯店協理 江夢怡:「由我們的台灣大雅區所盛產的小麥做成的麵粉,然後由麵粉做成的麵糰揉製成一個非常香Q烤成薄脆餅皮。」
冰淇淋業者 沈柏欣:「加入一些台灣的爆米香,米麩在裡面一起製作冰淇淋,然後有那種懷舊的感覺。」
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祕書 陳啟榮:「國產雜量跟進口比起來,具有新鮮、非基因改造,還有養生等非常多的好處。」
農糧署表示,台灣每年進口的黃豆、小麥、玉米大約有800萬噸,而國內目前產量才50萬噸,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希望透過計劃讓國人認識國產雜量優勢,進而多加利用來幫助台灣小農。
新唐人亞太電視邱添喜台灣台中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