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0月30日訊】中國汽車行業進入隆冬,不僅大型生產廠家利潤下降,小企業還出現了倒閉潮。專家認為,除了中國經濟下行,民衆購買力下降外,中共對車企的補貼政策,也是主要原因。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27號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大陸汽車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16.6%。前6個月,18家主流車企,只有2家淨利潤增長。同時,50多家汽車上市公司中,有16家同比下滑幅度超50%,有的甚至超90%。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陸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其上半年度的報告顯示,營業總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9.05%;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了27.49%。
而吉利汽車的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跌了40%。
另據中汽協數據統計,大陸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即使在銷售旺季生產和銷售量的跌幅也仍然都維持在雙位數,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而海馬、眾泰、力帆等是所謂自主車企則紛紛曝出經營危機,面臨倒閉。
大陸金融學者、企業觀察員何軍樵:「汽車經銷商4S店半年時間倒閉了3600多家,毫無疑問說明銷售終端市場出現了問題,那出現的問題很簡單,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正在起很大的變化,增量是增不了,存量還在去庫存,大的汽車企業還在去庫存。」
中國的汽車倒閉潮去年已經開始,大陸媒體稱今年是汽車倒閉年。7月份不只是老牌車企紅星汽車放假,曾揚言永不倒閉的大陸汽車零件製造龍頭---信義集團,也被高達8億元的債務壓垮,正式宣布破產停工。
小車企業的倒閉更是隨處可見。
專家認爲,造成大陸汽車企業紛紛倒閉的原因,除了中國經濟下行,民眾消費力下降外,中共對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是主要原因。
何軍樵:「汽車廠家想吃國家補貼,存在著一窩蜂的現象,而實際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質量是非常差的,根本談不上什麼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電瓶車披了一個小轎車的外殼,而且很小,大了它也承載不了,就造出這種市場上又銷不掉的,又能騙到國家補貼的、大量浪費成本的這樣一種產品。」
原定於10月30號至11月1號,在上海新國際舉辦的上海新能源汽車自動化技術展覽會,因為預計參展的60多家,有30多家已經關閉,而不得不推遲到明年。
何軍樵:「特斯拉在中國已經投產了,中國的所謂新能源汽車幾乎就沒有一個像樣的,所以國家開始對這一塊察覺到了這樣一個情況,很多廠家也騙不到補貼了,補貼吃不了,造了車也賣不出去,尋常的家用車銷量也非常差,又在走貿易戰的情況下,外資紛紛撤出的情況下,所以很多汽車廠家紛紛倒閉。」
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照道理,汽車應該是供不應求的。美國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認為,汽車倒閉潮的出現,反映出了整個中國經濟的嚴峻狀態。
美國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整個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過去是靠出口,出口不行了就靠投資,投資不行了就靠所謂的消費,汽車就是消費的一環,實際在其它的經濟成長動力都下滑了之後,消費也沒法維持過去高成長的狀態,因為消費的成長很多也是跟過去的低利率、非常寬鬆的貸款有關。」
俞偉雄表示,中國出現的汽車倒閉潮也與美中貿易戰有關係。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