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基:武漢肺炎把中國軍、政體系的顢頇無能表露無違

2020年02月15日評論
雖承平日久,中國卻是世界上少有的最愛發出開戰威脅的國家。民間泛濫成災的戰爭嘴炮如果不算數,官方在台海的戰爭威脅可是當真的,不久前對香港也是頻頻威脅動用軍隊。可是,儘管酷愛開戰,開戰後的中國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卻從來沒人能夠想像。
這次新冠疫情,由於只能投入醫護這類高端勞動力,大批普通兵力不僅於事無補,反而需要自保,因而中國軍隊逐次以約200人、約400人和4000多人的規模投入。但是,面對局勢的完全失控,已不止是中國軍隊已涸澤而漁,整個國家實際上也將全國公共醫療資源搜刮殆盡,傾巢而出,可以說是一次悲慘的人海戰術,考慮到醫護自身的防護始終未解決好,這更是一次自殺式的集團衝鋒。
這當然已經是一種事實上的戰時狀態。雖然民族主義狂熱的小粉紅又為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亢奮起來,但他們全然不知正是中國的制度才能產生很多正常國家根本不會有,需要動不動舉國犧牲的「大事」,但從實戰檢驗的角度看,中國軍隊應對嚴重生物危機的實力已經真相敗露,解放軍的實際戰力,相信很快會出現神話破滅。
中國舉國體制的作用在抗疫情中徹底破產
現代社會早已是分工細密,需要高度科學化管理水平,更需要高度激發社會組織能力的複雜肌體,中共卻迷信唯一權威專斷統治下的網格化、原子化、垂直管理、高度服從、視個體利益如草芥的治理模式,同時迷信黨組織及其動員和滲透力,依賴幹部人海戰術,迷信警察和軍隊成規模動用兵力,強行操控社會,不惜平民代價換取整體局面的好轉。
這一套在這次疫情中豈止捉襟見肘,完全就是徹底破產。中共基層幹部傾巢而出,連高校教師都動員進去了,醫護增援抽空了外地大量醫院,連護士學校的小姑娘也倉促上陣,還半有償半強征地動員了大量所謂「志願者」,以全社會多數社會功能停擺的代價,卻只為實現一個看似簡單,卻基本不可能的目標:將已確診病例盡數收治,將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同時強行凍結全社會人員一切移動(實際上是全民軟禁的標準),以求病毒不再擴散。
疫情反映整個社會道德崩潰
這個過程中,中共這種機制之粗糙,其隊伍作風之野蠻,令人瞠目。民眾的基本自由幾乎歸零,每家兩天一張出門證,無證出門弄不好要挨打,不帶口罩也可能挨打,城管滿街追捕擅自開業者,網警繼續圍剿和拘留傳播真實疫情和底層困境者。同時,部分公眾或拒戴口罩或反對禁閉,衝突不斷,各村鎮之間以鄰為壑,視鄉鄰為禍水,類似種族隔離的地域、戶口歧視甚囂塵上,有的病毒攜帶者也無知無畏,有的感染者絕望之際惡意撒播唾液,整個社會道德崩潰,關係緊張。
在一些地方政府眼裡,這就是他們認知中的「戰時狀態」。繼某市以後,北京昨天(2月13日)也宣稱進入「戰時狀態」。然而這個「戰時」卻顯然是中共官僚文宣慣用詞藻而已。中國此次疫情,如果嚴格按類似國外緊急狀態的傳染病防治法等法規,是完全可以,也理應由政府宣布某地區或更大範圍進入緊急狀態,從而便於政府採取一些應急政策和措施的。但中國的法治水平近年一落千丈,特別是官僚在效忠文化與高壓下推諉自保,因而只見形同虛設的啟動應急響應,而不可能出現法治化的緊急狀態,社會防疫措施自然也無不依賴行政強迫,諸如武漢人在外地陷入流離失所、無衣無食的絕境等奇觀屢見不鮮。最可笑的是,各地政府動用海關和警力扣押搶奪援助或採購的防護物資,劫掠式地所謂「徵用」或毀壞民間財產,已頗有幾分亂世盜匪橫行的味道。只可憐那些裝甲押運本市物資的武警絕對想不通,他們荷槍實彈要防的居然不是境外敵對勢力,也不是內部階級敵人,而恰恰是同屬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的異地戰友。
中共慣性製造外敵以淡化內政的失敗
地方政府如此輕率無知地濫用「戰時狀態」,不禁使人懷疑中國如果真地需要進入戰爭,那時的政府宣示,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其法律意義。碰巧,此次疫情,兩岸因緊張的關係而缺乏互動,但因應賴清德的訪美,大陸又虎軀一震,不顧國內一片混亂,也要趕緊派出艦機再次而且兩度繞台巡航,發出戰爭警告。
在國內這種情勢下,這支軍隊還能找什麼仗?可明知打不了,對美台靠攏(這其實也是大陸自找的)又於心不甘,而且再度迷信自己手裡那幾根大棒,擺出「老子就是家裡不過了,也不能讓你們如了願」的架勢。
其實,特朗普還是很給中共面子了,如果真要乘人之危,局面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但中共這次的對美態度中,又透出一種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緒,對美國的幫助和議論百般不滿,以至出言不遜,冷嘲熱諷。緣由其實不難分析,如果美國不是敵人,中共當下的很多意識形態和民族主義邏輯就不攻自破。
可是外界明明看得出來,中共不要說戰爭,就是社會治理水平也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此番疫情即使平息,真正令人絕望的絕不是病毒的可怕,而是中國政府的無能無德,外資中產加速逃離已屬必然。以後,中共要回到毛時代,回到冷戰狀態,享受大愛無疆,眾志成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感,享受出門要開介紹信的自由,就更方便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