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各個器官和部位都在雙腳有著對應,這就是「足部反應區」。按摩足部反應區,可以調節身體相應部位的機能、改善病痛,並提升身體的自癒力。
鑽研中醫與腳底按摩40多年的足部按摩專家鄭英吉教授和「腳底按摩之父」吳若石神父一起,經過長期研究與驗證,整理出完整的足部反應區的理論和按摩方法。「健康1+1」專訪鄭英吉教授,並通過系列文章帶你了解腳底按摩的祕訣。
腳底反應區:對應五臟六腑等全身部位
在足部反應區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腳底反應區。把雙腳腳底合併起來,正好是身體臟器的縮影。腳心上方有心臟、肺部,腳心下方有腸道,腳跟有骨盆,而在腳趾上則能找到大腦和眼睛的對應處。
足部反應區之腳底反應區,對應大腦、頭部器官、五臟六腑等部位。(健康1+1/大紀元)<br/>
腳底反應區包含:大腦、額葉、顳葉、腦垂體、小腦、眼睛、耳朵、舌、甲狀腺、氣管、食道、頸部、斜方肌、肩關節、上肢、肘關節、肺、心、肝、膽、脾、胃、胰臟、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十二指腸、小腸、盲腸、上行結腸、橫行結腸、下行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骨盆腔內器官、尾骨。
腳背反應區
疏通淋巴、保養胸乳部、改善橫隔膜,就按摩腳背吧。
腳背反應區,對應淋巴、胸乳部、橫隔膜、牙齒等部位。(健康1+1/大紀元)<br/>
腳背反應區包含:鼻、牙齒、上顎、下顎、聲帶、喉頭、扁桃腺、頭夾肌、氣管、食道、肩關節、內耳迷路、胸乳部、橫隔膜、肋骨、上身淋巴、腋下淋巴、胸管淋巴(右腳:右淋巴幹)、軀幹淋巴、腹部淋巴、鼠蹊淋巴、腰痛點、薦椎痛點。
腳內側、腳外側反應區
腳的內側和外側,也有著重要的反應區。脊椎、子宮、攝護腺在腳內側;腳外側則有卵巢、膝關節和小腹肌肉放鬆點。這兩處也有淋巴反應區、坐骨神經和腰痛點。
腳內側反應區有脊椎、子宮、攝護腺;腳外側反應區則有卵巢、膝關節等。(健康1+1/大紀元)<br/>
腳內側反應區包含:直腸、內側坐骨神經、內髖關節、腹部淋巴、鼠蹊淋巴、內側骨盆淋巴、膀胱、尿道、陰道(女)、陰莖(男)、子宮(女)、攝護腺(男)、內尾骨、薦椎、腰椎、胸椎、頸椎、鼻。
腳外側反應區包含:軀幹淋巴、外側骨盆淋巴、外側坐骨神經、外髖關節、卵巢(女)、睪丸(男)、尾椎、膝關節、肘關節、上肢、肩關節、肩胛骨、薦椎痛點、腰痛點、小腹肌肉放鬆點。
(未完待續)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