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為何中國曾經萬邦來朝

2020年12月20日馨香雅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訊】生活中很多人的煩惱來自於上下級之間的相處,上級往往抱怨下屬為什麼不聽我的,下級往往覺得上級為什麼不理解我尊重我,雙方各有怨恨,輕則配合不力,重則不和而去,甚至引起官司紛爭。其實這種問題從古至今都有,古時把它叫做君臣之道。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文化中對君臣的認識,中國文化一直認為天人合一,認為人間的秩序,能夠達到繁榮昌盛,是因為符合了天道。在這一點上即便是皇帝,也是奉天承運,皇帝被稱為天子,上天的兒子,代表上天的旨意來統領百姓,當天子的作為符合天道的時候,會有百姓擁護,國家強盛;當天子背離天道的時候,自會有人來討伐、代替他。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末代皇帝是夏桀,夏桀荒淫無度,有大臣勸他有所收斂,但是他認為自己的國君的位置是上天給與的,於是不屑一顧地說:「我就像太陽那樣,太陽會消亡嗎,只有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然而夏朝很快被商朝滅了。歷經了商湯的勵精圖治,商朝末代君王商紂王又荒淫殘暴,商朝很快被周朝代替了,對於夏朝和商朝,既然上天選擇了他們為王,為什麼還會讓他們滅亡呢?
周朝人認識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意思是:周雖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邦國,但是他的使命是一直要不斷跟上天命對他的要求啊,因為上天不會親近任何人,只會幫助有德的人,因為「德不配位,必有餘殃」。所以歷代聖王明君都會修養自己的德行,來配合天命。從這個角度來看,君臣只不過是職位上的劃分不同罷了,但德行要求是一樣的。都是如何盡職盡責,引導百姓過上一種更好的有秩序的生活。
而維持秩序,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王道,一種是霸道。王道是從自己做起,修己而安人,「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通過修養自己的德行,讓人心悅誠服。霸道是用武力征服別人,讓別人恐懼於暴力而不敢反抗。
《論語》中寫:「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國家的秩序,靠法制禁令來管理,以刑罰來約束百姓,百姓會因求免於刑罰而服從,但不知羞恥;如果一個國家的秩序,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約束,百姓不僅知道羞恥,遵紀守法,還會走上正途。這兩種方式也可以稱為禮治和法治,其實禮和法都是為了維持一種秩序,所不同的是,「禮禁於未然,法懲於已然」,得到禮教化的人,會涵養自己的德行,把不符合法的言行舉止融化在無形之中,而法是對超越法度的言行去進行懲戒。
中國文化一直倡導禮治的精神,而這種王道讓中國曾經引領世界的文明,曾經萬邦來朝,現在的日本沖繩是曾經的琉球,而琉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眾多周邊小國對中國俯首稱臣,像越南朝鮮菲律賓等都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為什麼王道的精神影響如此深遠,因為中國文化認為,光明內心的道德是此生的目的,而光明自己的道德,到引領眾人光明內心的道德,是此生的方式。所以會從身修,家齊,國治,到天下平,而平天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所有人,都能夠走上正途。《禮記》中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講信修睦,選賢與能。」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君王在天下為公的理念下,選賢良有才能的人,提升百姓的道德修養,讓人們不僅僅是親愛自己的親人,而是關愛所有的人,讓男女老少都能夠各有所安,人們之間和睦相處,從而走向世界大同。
在這種方式當中,君王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君王的所作所為,百姓都看得見,民心自有一桿秤。唐朝的唐太宗就非常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什麼時候水能載舟,什麼時候水會覆舟呢,君有君道,臣有臣道。關於中國文化還有哪些,我們下期和您接著分享。
(責任編輯: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