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天行:麥克阿瑟的鏈鎖赤龍與「不沉航母」(下)

2021年02月19日時政評論
接上篇
攜蔣制共 挽救台灣
在1950年朝鮮戰爭之前,麥克阿瑟連續提出兩份《備忘錄》,首次把台灣比作一艘十分理想的不沉的航母,一旦落入共產黨手中,共產勢力可能很快威脅到日本以及其他小國,美國在遠東的戰略就會被抵消或壓倒。但杜魯門政府不這樣認為,對蔣介石採取撒手政策。因此,毛澤東積極準備攻占台灣,第一次進攻失敗後,他專門抽調精銳部隊組成了第九兵團加強備戰演練。7月底,趁著美國與聯合國被迫應對北朝鮮侵略大韓之際,中共向距離廈門港不遠的金門島輪番轟炸。在福建沿海,共軍集結了幾十萬部隊、一百萬噸的木船和登陸船。朝鮮戰爭的突然爆發,從側面「幫助」麥克阿瑟說服了杜魯門,重新認識到台灣的重要。不管共軍是想玩圍魏救趙還是想趁火打劫,都讓杜魯門不得不重視麥克阿瑟的太平洋戰略。於是,在得到杜魯門命令後,歸屬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第七艦隊到達了台灣海峽,阻嚇了中共進攻台灣。
7月31日,麥克阿瑟從日本飛往台灣會見蔣中正總統,進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閃電式訪問,考察台灣防務和國民黨軍隊實力。確定美國援助中華民國政府,作為堅強的反共軍事基地。
1950-7-31,遠東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自東京飛抵臺北,蔣中正總統前往迎接。(網路截圖,原圖為美國政府檔案照片)
麥克阿瑟訪台愉快,他在回憶錄中寫道:「見到了上次戰爭中我的老戰友,蔣介石委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他那抵制共產主義統治的不屈不撓的決心引起我由衷的仰慕欽佩。」其實,在他此次訪問台灣之前,從未見過蔣。他稱蔣是他的「老戰友」,是因為在抗日和抗共的戰場上,他們的確稱得上是並肩戰鬥的老戰友。
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政策分歧也在此凸顯出來。杜魯門不贊同聯蔣制共。8月末,麥克阿瑟在一份致海外作戰退伍軍人協會的公開講話稿中說:「對太平洋地區鼓吹綏靖主義和失敗主義政策的人認為,捍衛福爾摩沙(台灣)就會疏遠亞洲大陸,這簡直錯到沒法再錯」。杜魯門對綏靖之說很憤怒,想讓國防部長約翰遜撤掉麥克阿瑟,但遭到拒絕。結果,約翰遜被找了個理由撤掉了,換上了馬歇爾。(當年,馬歇爾對蔣介石冷淡,沒有給予應有的財政援助,及一系列失敗的調停,被視為是導致國民政府敗退大陸的關鍵原因。)
9月,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後,北朝鮮軍被切為兩段,迅速潰退,聯合國軍一直追至鴨綠江邊。中共在10月中派主力部隊進入朝鮮參戰。11月美軍在元山登陸,毛澤東急忙把準備攻打台灣的第九兵團精銳部隊調入朝鮮作戰。在長津湖之戰中,第九兵團四個加強軍只剩了一個後備軍還有戰鬥力,其餘各軍死傷慘重,被撤回國。朝鮮戰爭結束後,第九兵團被永遠撤銷了番號。事後,有兩名共軍將領成了失敗的替罪羊。
朝鮮戰爭使得美國開始大量軍事援助蔣中正的中華民國政府,並將共軍主力吸引到了朝鮮戰場,從而解除了台海危機,讓台灣擺脫危機並獲得了長期和平發展機會。因此,麥克阿瑟訪台與蔣中正會談,也成了台灣具有命運轉折意義的會面。
鏈鎖赤龍  寶島扼喉
杜魯門因撤職麥克阿瑟而大失人心沒能連任成功,1953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將軍成為新任總統,麥克阿瑟的戰略主張也得到重視。艾森豪威爾政府不再承諾不使用核武器以及不越過三八線,在朝鮮半島開始強硬反擊。中共見勢不妙不敢再利用和談玩耍技倆,停戰協議得以在半年後簽署。隨後在10月,美韓簽署了《韓美共同防禦條約》,正式確立雙方的軍事同盟關係,建立仁川等軍事基地,提供大量武器以及完善的作戰指揮系統,以保護韓國的安全。
美國與東南亞國家開始結盟反共。中共想集中力量對付台灣,一邊極力阻撓台灣加盟,一邊頻頻與國軍在沿海發生軍事衝突。台灣沒能被東南亞諸國接納締結條約,但美國單獨與蔣中正協商,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毛澤東因為懼怕美軍的實力而不敢衝破防線,不得不停下了攻打台灣的腳步。麥克阿瑟則一直利用他的影響力呼籲對台援助,直至生命終結。
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東亞至南亞形成了防禦共產黨的第一島鏈。這個島鏈是指北起日本群島,南至菲律賓等群島的鏈形島嶼帶之間的廣泛海域,包含大韓民國和台灣。台灣在第一島鏈中間,是關鍵點中樞,扼住了東海與南海咽喉,也是前往遠洋的便捷之路。中國大陸籍船隻長達三十年無法在大陸南北港口間通行,後來採取繞行太平洋的方式,通航南北。直到1979年,美國尼克松政府與中國共產黨政權建交,終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大陸船才恢復了在台灣海峽的航行。
維基百科 第一島鏈示意圖
老兵不死  只是消失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西方親共的左派,尤其是擁抱中共的美國熊貓派左右了政府,忽視了共產黨本質的邪惡,在全球化經貿的旗幟下對中共開放輸血,對台灣態度回到了類似杜魯門時期。中共趁機滲透各國,第一島鏈可謂銹跡斑斑,幾近斷裂。
川普政府上任後,面對中共日益囂張與深入的全球滲透擴張,開始強力反擊。第一島鏈的修復和加強成為美國重返亞太、遏制紅龍的首選。台灣作為「永遠不沉的航空母艦」被重新提起和重視。這一切都讓人想起天才、自信、在杜魯門眼裡桀驁不馴的麥克阿瑟將軍,他在鑄就第一島鏈上無人可比的特殊貢獻。
七十年過去了,拯救世界需要重新鎖住張牙舞爪的紅色惡龍。我彷彿聽到麥克阿瑟將軍當年鏗鏘有力的演講:「老兵不死,只是消失! 」又好像聽到他的豪言「我一定會回來」。是的,在滅共的戰場上,他不死的精神會再次歸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