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07日訊】朋友們好,今天是3月5號星期五,歡迎來到唐靖遠傳奇匯,我是唐靖遠。
中國的青銅時代,一般都被認為是跨越了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商朝時期,被視為中國青銅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時期。但實際上,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朝代的青銅技術出現過極其燦爛的文明,其製作之精美,科技含量之高,不但遠邁前朝,甚至超過了現在。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來討論的話題:失落的大秦青銅科技。
1974年03月,陝西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幾個村民,在秦始皇陵東面大約1500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
當時一個叫楊志發的村民多了一個心眼,他在收工後把幾塊陶俑碎片送到了當地文物部門,結果就此揭開了震驚世界的被稱為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的帷幕。
隨著大量的人和馬的陶俑出土,考古專家一面在驚歎於兵馬俑的精美與卓越的技藝的同時,一個聯想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既然有這麼多兵俑和馬俑作為秦始皇的陪葬品,那應該也會有馬車的存在。
果不其然,這個猜想在數年後獲得了證實。1978年6月,考古學家在秦始皇陵封土堆西側大約20米處,無意間發現了幾塊工藝極其精湛的零飾件,經過考證,可以確定這是馬頭上的裝飾物,於是考古學家確認這裡很可能又是一個大型的陪葬坑。
1980年底,這是又一個震撼了考古學家的年份,經過發掘,在這裡出土了一組兩乘的大型彩繪銅車馬。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學界譽為「青銅之冠」。
這組銅車馬剛出土的時候並不是完整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中,被封土壓成了3000多塊大大小小的青銅器碎片。隨後專家們花費了近8年時間,才將其修復出來,並完整的重現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
當這組銅車馬被復原之後,專家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僅面對的是一組技藝精湛、造型精美的藝術品,還面對著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巨大的謎團,而這些謎團直接撼動著我們今天的現代人對人類科技路線的基本認識。
這一組銅車馬有兩輛,前面一輛叫高車,後面一輛叫安車,都按照秦始皇御用車隊中原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車蓋以及車輿內外都彩繪著精美的紋樣。
專家發現,這兩乘車加起來總共超過5000多個零部件,而且所有零部件全是用青銅鑄造成型。而最先引起專家注意的是,兩架車都有一個巨大的傘蓋,高車傘蓋呈圓形,安車的頂棚蓋呈龜背形。
尤其後者,這是供皇帝乘坐的帶車廂的頂棚蓋,其面積達到2.13平方米。令專家們震驚的是,他們發現這麼大的一件銅製品,竟然是一次性鑄造而成。
為什麼專家們被鎮住了?因為他們測量發現,整個頂棚蓋最薄的地方僅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過4毫米。而這麼一個又大又薄的銅製品,是在擁有某種一次性銅液澆灌技術的前提下才能製作出來。
那麼一個謎團就隨之而來了: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即便是人類已經擁有了號稱最先進澆鑄技術,卻無法模仿複製出一個大小、厚薄完全一樣的大型弧形青銅蓋。
也就是說,大秦工匠掌握的技術,放在今天仍然是遙遙領先的最先進技術。那麼,2000多年前秦朝人是怎麼做到的?這個絕大的文明之謎,令專家們絞盡腦汁也不得其解。
事實上,隨著研究的深入,銅車馬湧現出了更多令學者專家們困擾不已的謎團。
剛才我們提到了,這組銅車馬是皇家御用的物品,因此用黃金白銀來進行裝飾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專家們在每輛馬車上都發現了約有7公斤左右的黃金白銀飾品,可以說是處處彰顯著皇帝的氣派與尊貴。
專家們發現,馬脖子上的項圈就是由42根金管和42根銀管以焊接的方式製作而成。當他們用24倍放大鏡仔細觀察才發現,金管和銀管之間的焊接點僅僅只有頭髮絲粗細。
這讓專家們再次目瞪口呆、大惑不解。因為我們都知道,金和銀的熔點是完全不一樣的。金的熔點高達1064℃以上,而銀熔點低很多,只有960.5℃,秦人是如何將它們焊接在一起的呢?要知道,2千多年前的秦人是沒有放大鏡,他們是如何能夠做到如此精細的焊接而不出紕漏?
更為驚人的是,馬脖子下懸掛的纓絡,以及馬頭上象徵皇家標誌的纛,全是採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銅絲製作而成,直徑僅有0.1-0.5毫米。專家們用放大鏡反覆觀察,依然未能發現銅絲表面有任何鍛打痕跡。
此外,馬頭上以銅絲組成的鏈環,是由銅絲兩端對接焊成,對接面合縫嚴密,而這些銅絲直徑僅有0.5毫米,而且其粗細非常均勻。如此纖細的銅絲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製作出來的?採取了什麼樣的工藝焊接的如此完美?目前尚無任何一位專家能夠給予解答。他們只能憑空猜測秦人可能使用了類似現代的拔絲法。
但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是,現代對銅製品的拔絲法是靠機器來完成的,往往要經過許多道工序。然而兩千多年前的秦人沒有電,他們是使用了什麼樣的技術,或藉助了什麼樣的工具能夠抽出了如此纖細、均勻、性能良好的銅絲?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即便是前面負責開路的高車的傘蓋,也非常不簡單。這個傘蓋雖然沒有安車的頂棚蓋那麼大,但卻是可以自由拆卸的鉸鏈閉鎖結構,而在傘柄和傘蓋的連接處,居然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銅齒輪。
這種設計的結果就是,整把傘可以隨時取下來插在路邊,供主人休息時遮陽避雨。同時,傘蓋和傘柄一旦拆解開,傘蓋就立即變成一塊堅固的盾牌,而傘柄是中空設計,裡面可藏利刃,傘座旁邊就是箭筒。所以,這柄大傘實際上也是冷兵器時代的一套單兵作戰裝備。
銅車馬的鑄造工藝,說明2千多年前的大秦王朝,已經擁有極其高超的青銅技術。要知道,那個時代沒有精密車床,更沒有現代化的冶鑄設備,大秦的工匠們僅憑一雙巧手,就能鑄造出如此精美複雜的金、銀、銅大小規格不同的車馬部件,並組合成一件超凡偉大的藝術品,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
而秦朝的青銅高科技,並沒有局限在這兩輛銅車馬上。在武功鼎盛的大秦時代,這種高科技同樣展現在了帝國最重要的武器上面,這就是舉世無雙的秦劍。
在龐大的兵馬俑現場,總共出土了大約四萬件各式兵器,幾乎全部用青銅製成。尤其讓人驚訝的是,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鐵劍的普及,其中尤其以楚國和韓國的鐵劍最為著名。
《荀子•議兵》說楚「宛鉅鐵矛,慘如蜂蠆」,《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也有記錄秦昭王的話,說:「吾聞楚之鐵劍利」。
我們都知道,鐵劍比青銅劍的硬度要高,那為什麼秦國依然使用青銅劍,而且還擊敗六國統一天下?這說明秦軍的青銅劍在武器裝備對抗中是居於上風的。
在秦劍的身上,給後世留下了兩大謎團。
第一個就是秦劍的長度。
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長度均在81-95厘米之間,而在春秋戰國之際,青銅劍長度普遍只有50-60厘米左右,只有戰國晚期一些諸侯國的鐵劍可以達到超出70厘米的長度,但與秦軍的青銅劍相比,仍差著一截。
劍身長,當然應了「一寸長一寸強」這句話,更容易先刺中對方,可以占據格鬥優勢。但問題在於,銅的硬度比鐵要差,太長的青銅劍很容易就被折斷。
秦軍是如何做到擁有長劍身的同時,又能夠保證足夠的硬度與韌性的呢?這裡面的祕密就在於銅和錫的比例。
我們都知道,往青銅劍中加入錫,可以改變劍的硬度和韌度。錫的含量少了,劍的柔韌性很好,但硬度和鋒利度不夠;錫多了,鋒利度提高,但卻容易折斷。
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青銅配比是銅占73—76%,錫占18—21%,鉛占0.17—2.18%,而且秦劍的表面和內部還不一樣。其劍刃部分含錫量高達30%,但內核部分卻保持著20%左右的含錫量。
也就是說,秦劍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這顯示秦劍採用了二次鑄造工藝,就是先鑄造比較彈性的劍脊,再二次鑄造比較硬的劍刃。
如此一來,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測試結果證實,秦劍的硬度硬度相當於今天的中碳鋼,而韌性大致相當於一塊現代技術製造的玻璃。
這個技術,即便放到現在也可以說是領先世界的。
第二大謎團是秦劍的抗腐蝕之謎。1994年3月,考古專家在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每把劍身上都有八個棱面,用現代儀器測量後,發現這八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這批青銅劍有19把,劍劍如此。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這批青銅劍劍身光亮平滑,劍刃紋理細膩無交錯,雖然深埋地下兩千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毫無生鏽的痕跡。
專家經過一系列的化驗後解開了這個謎,他們發現所有的青銅劍上都被鍍上了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因為在岩石中含量很低,提取十分困難。
而且,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超過1800℃。發現鉻鹽可以防腐是近代的事情,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了鍍鉻的專利,而且都需要使用電鍍的方法。
那麼,一個無法解釋的謎團就出現了:兩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知道鉻具有防腐的功能的?那個時候沒有現代化學物理學,他們是怎麼提取這種稀有金屬,並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將這種金屬鍍到劍身上的呢?
此外,考古專家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這把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慢慢恢復了平直。
這是當代只有航天科技才擁有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墓藏裡,令很多人都震驚於中國古代科技的發達,遠遠超出現代人的想像。
而所有這些考古發現的奇蹟,都共同組成了一個更大的謎團:大秦的青銅高科技如此卓越,是從哪裡來的?在它之前的戰國六國,沒有看到這樣的成就,而在大秦迅速覆亡之後,這些科技似乎也隨之而去,並未完整繼承下來。要不是因為村民挖井偶然發現了兵馬俑,我們今天都還完全無法知道,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曾經擁有過如此跨越巔峰的青銅科技。
於是,一個猜想就應運而生。有人根據東晉王嘉的《拾遺記》中記載的秦始皇與宛渠之民的一段奇特會談認為,秦始皇很可能遇到過外星人,而秦朝這種難以解釋的卓越科技可能與受到了外星人的幫助有關。
在《拾遺記》裡面的這段對話是這樣的:「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
不少人對此理解為,這裡提到的「淪波舟」可以潛行海底,類似於今天的潛水艇,因此這些宛渠國的人很可能是外星人,淪波舟也可能是一種UFO。
這種解讀有道理嗎?我覺得可能值得商榷。
當然,我不是否定外星人的存在,事實上我對如此龐大的宇宙、數不清的星球中,只有地球可以存在智慧生命的說法一直視為井蛙之見。更何況,現在已經有太多的證據證實外星人就在地球上頻頻出沒。
在這裡我們先拋開《拾遺記》的真實性不談,我們姑且就事論事,因為秦始皇這段奇特的對話並沒有完結,後面還有更重要的內容。
書中接著記載了這位宛渠國來人的話,他是這麼說的:「臣少時躡虛卻行,日游萬裡。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裡,以萬歲為一日。」
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御空飛行,可日游萬裡。等年老的時候,坐在原地就可看見天地以外的事情。我的國家在距離咸池這個地方還有九萬裡,那裡的時間以這裡的一萬年為一天。
然後他還提到那裡有龍有鳳,有各種奇珍異寶,而且他還曾經看到堯帝出生的時候,冀州這個地方出現了天子氣等等。
從這些敘述來看,我倒是覺得這個宛渠國人不像外星人,而更像是一個古代常見的修道人。
我們都知道外星人的長相其實和人類差異是非常大的,如果這是一個奇形怪狀的外星人,還會說中國話,書中卻沒有對他奇異外貌的描寫,豈不是很奇怪嗎?
其次,他提到自己可以御空飛行,這與修道人常說的白日飛升沒有兩樣;他提到自己可以坐見天地之外的事,實際上很可能就是大眾早已熟知的人體特異功能中的一種,叫做遙視功能。包括他說自己會望氣之術,能夠進入不同的時空,這與過去常說的「天上方一日,地下已千年」不就是一回事嗎?
要知道,在過去的中國,這種奇能異術之士可以說是很常見的,歷代史不絕書,從《後漢書》一直到《明史》,都專門開闢有「方士傳」。尤其對秦始皇這種傾心向道,多次派人尋找仙人的皇帝來說,身邊出現幾個有點本事的修道人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與其說秦始皇遇見的是外星人,還不如說他遇見了一個修道人更說的通。道家本來就有鑄劍的傳統,早期很多鑄劍大師同時也是修道人。比如那個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就是因為得到劍術大師越女的指點幫助,才建立了一支戰鬥力超強的軍隊,以及擁有了領先的鑄劍技術,最終成功復仇。
當今遺留下來的勾踐的佩劍,同樣也是寒光四射歷經千年而不朽。所以如果秦始皇得到了哪位修道人的幫助,從而繼承下一部分超常的科技,至少從情理和邏輯上都是說的通的。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你說的什麼修道啊,特異功能等等,聽上去似乎不太科學。其實就像我們今天討論的這些內容,它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科技的路線並不是只有從西方工業革命以後才出現的實證科學這一條路。
不光是中國,過去很多失落的文明都被發現擁有與現在不同的科技發展路線,比如西方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美洲的瑪雅文明等等,都不一樣。
其實秦朝被挖掘出來的高科技還有很多,比如兵馬俑的燒制技術,也是現在無法複製的。而更引人遐想的是,兵馬俑事實上只不過是秦始皇陵外圍的陪葬品,已經都體現出了現代人望塵莫及的科技,那真正皇陵裡面埋藏了多少更不可思議的祕密,也許只有等到未來才會知道了。
好的,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了,謝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