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多國央行「收水」 中國反其道而行

2021年09月04日財商天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9月04日訊】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為了支撐被衝擊的經濟,持續出台了各種刺激措施,尤其是美國,不僅推出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刺激政策,也採取積極的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向市場「放水」。不過,時至今日,美國經濟快速復甦,但是通脹壓力卻居高不下,美聯儲官員也開始討論緊縮政策。
而美國的政策變化對全球來說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在8月27日,各國都在聚焦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希望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中找尋美國政策變化的信號。而鮑威爾講話結束後,美國股市隨即上漲。那麼,這個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為什麼這麼重要?鮑威爾的講話到底給出了什麼信號?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央行接下來又將採取怎樣的政策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話題。

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 為何被世界關注?

今年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和去年一樣是在線上舉行,會議日程也只有8月27日一天。
這個會議,可以說是全球央行的年度盛宴,來自各國的央行行長以及重要人物都會出席,在會議上了解全球經濟現狀、洞察未來政策走向、商討金融對策等等。
自1982年開始,這個年會一直由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主辦,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了。會議之所以被稱為傑克遜霍爾,是因為會議每年8月都會在懷俄明州西北部大提頓山(Grand Teton)的城市——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召開。
而這個年會的來歷,據說還有一個典故,說是當年堪薩斯聯儲要舉辦一個貨幣政策論壇,其中一位研究主管戴維斯為了提高論壇的知名度,就想邀請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出席。因為知道沃爾克喜歡飛繩釣魚,戴維斯便投其所好,選擇在釣魚度假聖地——傑克遜霍爾舉辦論壇,結果成功邀請到了沃爾克。
從沃爾克開始,在之後的30多年裡,歷任美聯儲主席,比如格林斯潘、伯南克、耶倫和鮑威爾,都會參加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並通過會議向外界傳達接下來的政策意圖。因此,這個年會,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聯儲下一階段政策走向的風向標,也被譽為是貨幣政策拐點的「晴雨表」。
今年全球央行年會的主題是「不平衡經濟中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辦方邀請了幾十位央行行長、政策制定者、學者和經濟學家。由於當前正值美聯儲即將開啟減債計劃的節點,所以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美聯儲何時、以何種方式收緊貨幣政策。而市場最為關注的,無疑就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開幕演講,他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反復琢磨,並牽動市場神經。而在這一次的鮑威爾講話之後,美國股市短線拉升。

為何鮑威爾講話後 美國股市上揚?

那麼,鮑威爾到底說了些什麼,被市場視為利好消息呢?
在講話中,鮑威爾對比了疫情前後美國的總體經濟狀況,包括收入、消費、通貨膨脹、就業等多個方面,並闡述了美聯儲下一步的政策打算以及採取這一政策的理由。
鮑威爾談到,去年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是美國有紀錄以來最短暫且最嚴重的,兩個月內就導致大約3,000萬的工人失業,但復甦的速度也超出了預期,在四個季度之後,產出就超過了之前的峰值,比以前的經濟復甦周期縮短了一半以上。而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是政策推動的結果。
我們知道,從疫情爆發以來直到今年3月,美國兩屆政府共推出六輪經濟刺激措施,累計動用了史無前例的5.54萬億美元的財政資金。而在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在去年年初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到了0~0.25%的超低水準,並啟動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從去年年中開始,美聯儲按照每月1,200億美元的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並刺激經濟復甦。
其結果就像鮑威爾在講話中提到的,與典型的經濟低迷時期相反,美國的個人總收入不減反增,家庭支出大量從服務轉向製成品,而旺盛的商品需求和重新開放的力度和速度導致供應短缺和瓶頸,尤其是家用電器、家具和汽車等耐用品,結果耐用品的通貨膨脹率上升,成為目前通脹激增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截至7月的過去一年中,總體和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脹指標(PCE Inflation)分別達到4.2%和3.6%,遠高於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
但鮑威爾也指出,通脹飆升主要是耐用品和能源造成的,僅耐用品一項就貢獻了大約1個百分點,能源價格又貢獻了0.8個百分點。不過從經驗來看,這些上漲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在疫情爆發前的25年裡,耐用品的年通貨膨脹率遠低於零,為每年負1.9%。隨著供應問題開始逐步緩解,除汽車以外的耐用品通貨膨脹現在已經放緩,並可能開始下降。
不過,鮑威爾也表示,美國的這種經濟復甦是不均衡的,雖然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和消費支出完全恢復,但餐飲、旅遊等服務業的支出仍然低於趨勢水準大約7%。雖然近幾個月來,勞動力市場的前景顯著改善,總的招聘速度達到歷史新高,失業率也降到了5.4%,是疫情爆發以來的低點。但是,失業率仍然過高,勞動參與率的復甦仍然遠遠落後。在疫情爆發之前的兩年,美國的失業率一直低於4%,而通貨膨脹率則在2%或者以下。
所以,鮑威爾強調,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貨幣政策的工作是促進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尤其在目前,勞動力市場仍然存在大量閒置,而且疫情仍在持續。所以,美聯儲會密切關注各項經濟指標,並且繼續以目前的速度購買資產,也就是繼續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直到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的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鮑威爾還表示,今年開始縮減購債是合適的,但這並不是加息的直接信號。
也就是說,美聯儲會將削減購債作為收緊政策的第一步,而不會馬上加息,從而減輕了市場上的過度憂慮,因此被視為利好消息。因為美聯儲一旦採取行動的話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尤其是2013年的「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仍讓人記憶猶新。當時,美聯儲突然宣布退出刺激計劃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幾個月的震盪,市場顯然不希望這樣的「縮減恐慌」再次重演。
但是無論如何,美聯儲縮表,也就是中央銀行減少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行為已經箭在弦上,那麼其它各國央行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全球央行緊鑼密鼓 計劃撤出寬鬆政策

事實上,當整個金融市場都在為美聯儲收緊政策做準備時,全球已經有部分央行開啟了加息周期。
8月26日,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75%,成為疫情爆發一年半以來,第一個加息的亞洲主要經濟體。這是3年來韓國央行首次加息,主要原因是消費需求上升、房地產市場過熱以及家庭負債飆升帶來的通脹壓力上升,再加上出口反彈帶動了經濟的強勁復甦。韓國第二季經濟同比增長5.9%,為10年來最快速度,其製造業在7月連續第十個月擴張,但是年輕人大舉借債,讓韓國央行擔心金融動盪。分析師預計,韓國明年將繼續加息至1.25%。
而在韓國升息之前,拉丁美洲、中歐及東歐的一些國家央行,今年已經開始陸續升息以抑制通脹,比如智利、巴西、俄羅斯和墨西哥等國家都先後「搶跑」,掀起了新一輪的加息潮。捷克央行在今年夏季兩度升息,匈牙利央行則領先其它歐盟國家,在8月24日第三次升息。
而一些發達國家的央行也在朝緊縮行列靠攏。加拿大央行,已經削減購債規模,可能在2022年升息;新西蘭央行,近期因為國內緊急實施防疫封鎖而暫緩升息,但仍預料會在年底前升息;與此同時,挪威央行暗示,儘管近來感染人數上升,但不會改變下個月首次加息的計劃,所以,挪威可能會是10國集團(G10)中率先上調借貸成本的國家。
不過,在多國央行緊鑼密鼓規劃撤出疫情寬鬆政策之際,長期被低通脹困擾的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離收緊政策還比較遙遠。例如: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Philip Lane))表示,刺激計劃至少將持續到明年3月底。而這種政策分化,也意味著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可能比持有歐元區資產獲得更高的回報。
不過,儘管受到變種病毒的影響,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數據顯示,日本和歐元區的製造業活動都在擴張。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在9月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0%的全球CEO對未來3年的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信心,而在今年年初時,這個比例只有42%。
不過,中國的經濟前景卻很不樂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官方製造業PMI降到50.1,非製造業PMI也大幅降到47.5的收縮區間;而財新的8月製造業PMI也降到49.2的收縮區間。這些數據不僅低於預期,也都創下自去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所以,在其它國家準備收緊貨幣政策之際,中國卻要反其道而行之,轉向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策劃:財商經濟研究所 撰文: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財商天下:https://www.youmaker.com/channel/3f698fe3-4dd8-409a-83b7-5c85d28ec68f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