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真相】80歲被逼掃街 梁啟超夫人文革受辱

2021年11月24日共產黨百年真相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4日訊】在北京西山,有一座臥碑,後面種著一棵白皮松。來祭拜碑主人的後人中,有文學家、建築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可謂滿門奇才。這裡到底長眠著什麼人呢?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年真相》節目。我們今天和大家說起的這位女性,一生無私奉獻,養育出三院士、九才俊,卻在文革中晚景淒涼。她就是近代「維新先驅」梁啟超生命中一位重要的女性——王桂荃。
和梁啟超的盛名相比,王桂荃可以說是鮮為人知;和梁家兒女出生名門不同,她的早年也頗為心酸坎坷。王桂荃原名王來喜,1886年生於四川省廣元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出生後,她母親就去世了;4歲時父親也去世,繼母把她賣給人販子。幾經轉賣,王來喜最後被京城的官宦之家李家買下做丫鬟。
1891年,23歲的李家大小姐李蕙仙,和19歲的梁啓超結婚,王來喜也一同跟到梁家。她性情溫順,做事勤快,深得梁氏夫婦的喜歡。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和家眷先後出逃日本。王來喜雖然不識字,但勤奮好學,她很快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東京話,成了李蕙仙的得力助手,並負責家務方面的對外聯繫。
1901年,李蕙仙在東京誕下梁思成,夫婦倆都非常高興。但是,梁思成從小身體羸弱,夫妻二人又不約而同地擔心起來:結婚10年,思成前面只有一個姊姊思順,梁家人丁實在太少了。
兩年後,在李蕙仙的主張下,梁啟超把王來喜收為通房丫頭,並為她起了大名王桂荃。而王也不負厚望,先後生育養大四子二女,分別為梁思永、梁思忠、梁思懿、梁思達、梁思寧和梁思禮。
但是,就像《紅樓夢》中的平兒和襲人,雖然成了通房丫頭,她們的身分依然是僕人,主僕有別,王桂荃也是如此。從梁啟超給兒女們的家書中看,王桂荃一般被稱為「王姑娘」或「王姨」,孩子們也不喊她「母親」或「媽媽」。
然而,沒有名分的王桂荃依然無私付出,被梁啟超另眼看待。他曾對最心愛的長女梁思順說,「她(王桂荃)是我們家庭中極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分你們許多責任,你不妨常常寫些信給她,令她歡喜。」梁家子女對王桂荃的感情也很深,包括李蕙仙所生的三個孩子——思順、思成和思莊。
民間流傳著一段軼事,說梁思成小時候,有一次考試成績不好,李蕙仙氣急了,用綁了鐵絲的雞毛撣子打他。王桂荃嚇壞了,一把把梁思成摟到懷裡,用身子護著他。當時李蕙仙還在氣頭上,收不住手,雞毛撣子一下下地抽在王桂荃身上。事情過後,王桂荃拉住梁思成,用很溫和、樸素的話教育他,讓他好好讀書。
而梁思莊的女兒吳荔明,也在《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一書中寫道,「雖然她(王桂荃)不是我的親外婆,但她和媽媽思莊的感情如同親生母女,待我也如同親外孫女。」有一年在天津,十多歲的思莊染上白喉,住在醫院裡,王桂荃日夜守護在旁。思莊的嗓子化膿,病情嚴重。一天,她對著王桂荃大叫,「我要死啦,快叫爹爹來吧。」王桂荃又心疼又著急,她精心照料,思莊終於轉危為安。
不幸的是,那時候,王桂荃的親生女兒,也就是梁啟超的四女,也染上了白喉。由於要護理思莊和別的病孩,王桂荃分身無術,四女因照顧不周夭折。吳荔明說,「四姨死時已經10歲,這對婆是一個很大的刺激。為了不影響公公的事業,她偷偷地躲在廁所裡流了不知多少淚,她強忍悲痛依舊每日承擔著大量的家務勞動,不但不怨媽媽,反而更加疼愛媽媽。」
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病逝,終年55歲;不到5年,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56歲。根據吳荔明的記錄,梁啟超沒留下多少遺產,當時,兒女們大多還在讀書,經濟上還不獨立,最小的孩子梁思禮才5歲。是王桂荃苦心把家維持下來,繼續把兒女都培養成才,並想方設法把思禮送去美國深造。
梁家子女九人,被後人稱讚「一門三院士,九子皆英才」。其中,梁思成是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學家,和思成同時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禮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其他兄弟姊妹也各有所成,比如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梁思忠曾就讀美國西點軍校,回國後任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梁思莊是著名圖書館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等等。
子女各個成才,離不開他們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家庭栽培,其中,就包括王桂荃無私的付出。但是,王桂荃並不是一個一心只撲在家務事上的家庭婦女。她很用功,一直到老都不斷地接受新鮮事物,每天看報、聽廣播,關心時事,可以和子女們交談,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她也很有生活情趣,喜愛旅遊,平日在北京會到各公園走走。1957年,她已年過七十,卻隻身一人興致勃勃地從北京去杭州遊西湖,歸途中還特意去黃山看看。在和梁啟超的長期相處中,她還形成了幽默的性格,常講笑話和各種故事給孫子們聽。
當年,思成學建築,思忠學軍事,思永學考古。她非常風趣又得意地對別人說,「我這幾個兒子真有趣,思成蓋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裡,思永又去挖房子。」
王桂荃活得很灑脫,與子孫們的感情也很好,晚年本來應該很愉快也很幸福。1950年,因為多個孩子都到北京工作,王桂荃賣掉天津梁氏故居的新樓和小樓,把家搬到北京,買下了西單手帕胡同甲33號的四合院。每逢她過生日,梁家就要聚會,有時在她家,有時在西單附近的四川飯店。
到1958年,大躍進開始了,王桂荃大約是順應中共的號召,開始接受租客。2020年,一位名叫李彤的作者,在《北京青年報》發表文章,記錄自己當年租住在梁家四合院的日子。他和王桂荃同住一個院子近十年,可以說是老人最後日子的見證人之一。
據李彤回憶,王桂荃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揮動著大掃帚,在院子裡嘩嘩地掃地。天氣好的時候,她常常蹲坐在東耳房外,和保姆一起擇菜。李彤親眼看到,她終生保持勤快。
時間來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原本平靜的四合院生活。6月5日,黨媒《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標題為「做無產階級革命派,還是資產階級保皇派?」這「保皇派」一詞,就是從康有為、梁啟超那裡借題發揮。而王桂荃被戴上了「保皇黨梁啓超的老婆」這頂大帽子。
8月下旬,北京34中的紅衛兵衝進院子裡「破四舊」,抄了王桂荃的家。當時,已經80歲高齡的老太太,被拉到院子裡批鬥,要求交代先夫的「罪行」。她剛說了句,「我先生鬧革命的時候……」就立即被呵斥說,「住嘴!他哪鬧過什麼革命!」同年11月,在孫中山誕辰100周年的大會上,周恩來發表講話,再把梁啟超當作反面人物點名。
王桂荃的處境更糟了。她被剝奪四合院的房產權,被趕出自己的臥室,住進院裡一間陰暗的小屋;每天早上,她還要在街道的監督下,扛著掃帚去掃街。而當時,梁家後代也都在文革中受盡迫害,自身難保,沒人能顧得上她。
1968年,82歲的王桂荃孤零零地死去。關於她臨終前的淒涼,我們找到一些描述。她的小女兒梁思寧曾經寫紀念文說,「母親在被抄家後患晚期直腸癌,因為年老和無人照應,兄嫂沒同意施行手術。」「她孤獨地躺在病榻上,忍受著極大的痛苦,卻不見一個子女來看望她。」「老人臨終時只留下一句話:『我知道孩子們不能來。』她含著無限的悲傷離開了人間,至今連骨灰都無法找到。」
她的外孫女吳荔明也說,「去世時,婆孤單一人,她多麼希望能再看一眼她的兒女們啊,但兒女們不能來床前告別,因為他們不是『反革命』,就是『反動學術權威』,無一倖免。」
一生勤懇、無私付出的王桂荃含恨去了,留給兒孫們無限的悲傷。1993年,在梁啟超誕辰120周年時,梁家後代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紀念王桂荃。大家商量後,想在北京西山,梁啟超和李蕙仙合葬墓的邊上,種一棵母親樹,寄託思念。
但那時,曾被狠批的梁啟超,他的墓地又成了文物保護單位,後代想在那裡種棵樹,都要經過中共大小官員的層層批准。終於,1995年4月,梁家人在梁啟超墓邊上種下一棵白皮松,並立下一座臥碑。碑文中,子孫們刻下「梁啟超第二夫人」這幾個字,肯定王桂荃在家中的名分和地位。
碑文還寫道:王夫人豁達開朗,心地善良,聰慧勤奮,品德高尚……在家庭中,她畢生不辭辛勞,體恤他人,犧牲自我,默默奉獻。摯愛兒女且教子有方,無論梁氏生前身後,均為撫育子女成長付出心血……梁氏子女九人深受其惠,影響深遠,及子孫輩。……願夫人精神風貌長留此園。
觀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