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能源新動向 核能有潛力?

2022年02月10日財商天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2月10日訊】進入2022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似乎在增多,從目前的股市情況來看,投資可能會比2021年更艱難。在去年,大陸的A股市場,風電、光伏兩大產業可謂是炙手可熱,誕生了一大批牛股。然而,2022年以來,這兩個板塊卻遭到了資金的持續拋售,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累計蒸發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那麼,是否今年不宜投資綠色能源呢?
另外,最近有消息說,中共發改委正在調整能源發展方向,中共政府可能會大力發展核能。那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讓我們先來看看「股神」巴菲特近期的舉動。據彭博社1月20日的報導,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計劃斥資39億美元,投資風力、太陽能發電項目,該項目很可能會是美國最大的單一風電項目,將會提升愛荷華州的清潔電力占比。
伯克希爾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在聲明中表示,相關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名稱為「Wind Prime」,將帶來2,042兆瓦的風力發電、5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足夠支持大約60萬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根據愛荷華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愛荷華州有41%的能源需求來自風能,而在2006年的時候,這一比例只有5.1%。
其實,近年來,「伯克希爾」一直通過中美能源公司投資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中美能源公司估計,在2021年,該公司每年為愛荷華州的客戶提供88%的可再生能源。
在此之前,巴菲特通過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持續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目前,該公司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資產所有者之一,截至2020年底的投資額為340億美元,其中風電資產占據了大部分。
據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披露的文件顯示,運營和建設中的發電能力包括38%的風能和太陽能、32%的天然氣、24%的煤炭、5%的水電和地熱,還有1%的核能及其它發電能力。
有投資者評論說,巴菲特對風電、光伏的投資,預示著風電、光伏所代表的清潔能源依然是未來的大趨勢,或許能給持續調整的A股風電、光伏賽道帶來一些積極的信號。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風電裝機容量是全球最大的。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截至2021年11月,中國風電並網裝機容量超過3億千瓦,是2020年底歐盟風電總裝機的1.4倍、是美國的2.6倍,已經連續12年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其中2020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猛增,比2019年增加了將近180%。有分析認為,掀起這一波風電搶裝熱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政府相關補貼在2020年年底到期。
而中共政府的相關補貼,曾遭到美國的投訴。比如,美國貿易代表估計,中國風力渦輪機和相關設備與部件的製造商,僅在2008年,就得到了中共政府數億美元的補貼。
一些分析認為,新能源仍然是優質的產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單純從行業景氣度來看,未來風電、光伏或許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但是,大部分個股在2021年的漲幅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透支了未來的增長空間,所以,仍然需要警惕高估值的風險。

高能源價格與碳達峰的衝突

大家知道,中共政府近幾年也在大力推行綠色能源,並提出了碳達峰的目標,就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20%,2030年達到25%,而到了2060年,這個比例要達到80%以上。
根據中共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0年底,在電力總裝機容量中,風電和光伏兩者的占比已經達到了24%。
不過,從實際發電量看,在2020年,中國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的占比只有9.68%。去年5月時,中共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提出2021年這個比重要達到11%左右。
在2021年前5個月的數據中,火力發電依然是中國電力生產的支柱,占到全國發電量的73.7%,其次是水利、風力、核能和太陽能發電。其中風力發電增速最快。
不過風能、水能、太陽能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非常不穩定,需要依賴氣候的變化,一旦老天不作美,就可能出現缺電問題。
在去年下半年,中國出現了幾輪停電風波,大家知道,習近平下令碳中和達標,地方政府不敢不做,但是同時,還要保障供電,而現在煤炭的價格繼續上漲,接下來很可能還會漲。也就是說,中共當局一方面想要保綠水青山,另一方面,還要保居民供電和工業用電,但這個矛盾在短期內很難調和,因為中國發電70%都是靠火力發電,「市場煤,政府電」之間的矛盾,在「十四五」期間,是解決不了的。那麼,現在看來,中共或許不得不選擇發展核能。

發展核能?

最近,有從中共發改委透露出的消息說,中共政府可能會大力發展核能。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2021年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中提到,在「十四五」以及中長期,中國核電將在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序發展的新階段轉變。
報告還說,核能作為接近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將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會按照每年6到8台的節奏,實現規模化批量化發展。預計到2030年,核電發電量,大約會占到中國發電量的8%。
事實上,在80年代中期,中共就開始建設核電站,1994年的時候,大陸首個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開始商業運營,此後,中共逐步加快了核電廠的發展。
截至2020年末,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到接近5,000萬千瓦,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位於第一位的美國和第二位的法國。2020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目前,中國已經有62台核電機組,其中在運機組達到49台,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沿海地區。
美國,作為全世界第一大核能國家,1969年時,第一台核電機組開始投入商業運營,在2012年,美國達到了核能裝機的頂峰,之後,隨著一些機組的退役,美國的核電裝機容量開始下降。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數據,截至2020年末,美國的核電裝機容量下降到9,650萬千瓦。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到2030年時,中國很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核能的第一大國家。
不過,去年11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發布了2021年《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認為在2020年,核能在全球的總發電量的比例,創下了歷史新低,而且,從2012年以來,國際上的核能發電量已經首次呈現了下降趨勢。綠盟認為,數據顯示,核電正在逐年衰退,不敵再生能源,屬於夕陽產業。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劉仲恩也認為,在過去十年中,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都在大幅下降,但是核電卻是越發展成本越貴。

核電是清潔能源?

那麼,核電到底是不是綠色能源呢,目前,還頗有爭議。比如歐盟,在對核能的態度上,成員國就一直分為兩個陣營。不過,幾天前,歐盟剛剛把核能和天然氣認證為可持續能源,但是,德國卻始終反對這樣做,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那麼,核能的風險以及成本究竟如何呢?
煤電會污染空氣,還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壞氣候,相比之下,核電似乎乾淨很多,至少表面上是這樣,核能發電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在許多國家,核電都是方興未艾的產業。
但是,一些批評人士,並不看好這種新型反應堆。他們認為,一場核事故,就有可能導致一方土地幾百年裡無法居住,比如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以及2011年的福島,一次誤操作,或者一場自然災害就足以釀成令人慘痛的後果。
一些在核能監管和輻射防護方面的專家也認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
大家記得,去年6月份,CNN就報導過中法合資的台山核電站,存在「迫在眉睫的核輻射威脅」,中共當時的應對辦法,就是多次修改檢測標準。目前,中國雖然是核電發展的大國,不過,在技術安全方面還令人堪憂,所以,中共的核電發展道路究竟如何,有待觀察。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陳思雨 顧問:李庭千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