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南巡一直被中共視為改革的裡程碑,官方宣稱,中國的經濟從此高歌猛進。這樣的宣傳充斥中國的網絡和出版物,也影響到人們的既定思維。但是,這個「裡程碑」究竟意味著什麼,其實是大可質疑的。我寫了三篇關於鄧小平南巡背景的文章,其一是《1988:鄧小平闖禍又失勢》,其二是《1989-1991:「六四」後鄧小平如何受氣》,其三是《1992:鄧小平南巡與江澤民轉舵》。這三篇文章都是為本文作鋪墊,通過介紹鄧小平南巡前後被中共掩蓋的真相,說明鄧的南巡是被陳雲、江澤民逼出來的。下面分析鄧小平南巡之後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這種後果的發生與今天中國的政治局勢以及經濟的每況愈下又為何息息相關。
一、習近平否定鄧小平路線
最近《多維新聞》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外宣媒體推出了「鄧小平南巡30年」系列,把江澤民當年否定、批判鄧小平改革路線的行動完全曝光;為了批判江澤民當年的錯誤立場,甚至公開了鄧小平那時的困境。這實際上表明,江澤民已經在中共高層失勢。《多維新聞》有中共國家安全部的背景,而國家安全部長期以來都是江澤民親信曾慶紅的勢力範圍,現在《多維新聞》出面批判江澤民,說明中共高層的風向已經迫使這種背景的官媒必須做出背叛江澤民的舉動了。1月20日中共理論喉舌《求實》雜誌評論員的文章《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提到,習近平在中共內部從四個方面實施了打擊。此文提到的習近平上任後在反腐敗的旗號下清算鄧–江路線的四個方面,就是下文引號裡的四句話,其含義十分隱晦。筆者在此稍加注釋:
第一,「剎住了一些多年未剎住的歪風邪氣」,主要是指中共上下全黨腐敗,上到江澤民、曾慶紅家族,下到底層官員,幾乎無官不貪,中共各級官員們終日在酒宴裡喝得昏昏沉沉,時常在賣身女的床上打滾;第二,「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就是貪官撈錢以後把財產轉移國外,買外國護照綠卡,辦親屬移民,準備隨時「跳船」,屢禁不止,數萬億美金的資產陸續流入外國,官員們把中國當作撈錢的「聚寶盆」,把外國作為貪污以後的永久藏身地;第三,「清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指的是中高層官員們抱團互保,現在大部分這樣的團伙遭到了打擊;第四,「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這是說,過去中低層官員有上面保護傘的保護而為所欲為,在地方上自成體系,為害地方,現在習近平逼著下級官員不得「怠政懶政」,雖然收效有限,但至少基層官員不得不有所收斂。
這些現象正是鄧—江所謂的改革路線的組成部分。雖然不能說,這樣的結果是鄧小平這個改革的「總設計師」事先設計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後果是中共改革路線的必然產物。可以說,中共的經濟改革雖然有表面上轟轟烈烈的「成果」,但同樣也有上述極其惡劣的後果。在中共的專制之下,民不可論之,唯官可究之,官若不究,民徒奈何。
如果單純從中共權力鬥爭的簡單邏輯去看,很容易落入「對錯論」,即誰對誰錯,其隱含的假定是,不同路線之間必有一對一錯。但如果從鄧小平南巡後30年的歷史來看,實際上,在所謂的派系鬥爭論、政治路線鬥爭論背後,有一條中共的失敗宿命逐步展示的軌跡,其實這軌跡與路線「對錯」關係並不大,而是中共的政治經濟方針本身就存在著自我毀損的「基因」或「致癌細胞」。
二、鄧、江路線的中國式市場經濟究竟是什麼制度?
自從1988年至今,中共高層先後掌控局勢的人包括鄧小平、陳雲、江澤民、習近平等主要角色。江澤民先投靠陳雲,所以江屬於鄧小平南巡時準備打擊的「敵人」;鄧南巡後,江在鄧的槍口下被迫投靠鄧小平,大體上沿著鄧的政策方向走了下去。過去35年中,鄧小平的改革決策被陳雲否定過;陳雲因經濟路線被鄧小平的南巡否定而一蹶不振;而鄧—江路線最近也被習近平部分否定了。我在關於鄧小平南巡背景的前三篇文章談到,鄧小平失勢又得勢,陳雲得勢又失勢,其中的關鍵在於,鄧小平和陳雲都沒有料到自己的決策將有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決策者的「英明」從來是被吹出來的,他們逃脫不了意想不到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這是指決策者的行動會出現與其意圖相反的不利後果;這樣的後果並非決策者行動之前希望發生的,但意想不到的後果卻不可避免地讓決策者陷入被動。中共的經濟改革過程中屢屢發生這樣的情形,鄧小平的市場化改革也是如此。
鄧小平根本不懂市場經濟,他那所謂的「總設計師」稱呼,其實是對他的最大諷刺。正因為鄧小平不懂市場經濟,他根本無法理解,中共沿著他的路線發展出共產黨資本主義這種怪胎式制度,不僅是中共全面腐敗的溫床;甚至可以說,共產黨資本主義恰恰是靠全面腐敗才「成就」出來的(我去年11月19日在《大紀元》的文章《中共的歷史決議就是大翻盤》,說明了共產黨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特徵;如果要了解其中的具體細節,可以參考我2016年6月22日在《中國人權雙週刊》發表的文章《中國模式:共產黨資本主義》)。
共產黨經濟制度本來是由國營企業壟斷的,那麼,國營企業能在市場經濟中運行自如嗎?顯然不可能。市場經濟的靈魂是優勝劣汰,經營失敗是正常情況,經營者必須後果自負。由於國營企業的主管是上級任命的,其資產是公有的,他們不會像市場經濟下私營業主那樣管理國有企業,一切都以小心翼翼、保住官位為要務。而要讓共產黨的官員能夠推動市場經濟,只有兩條路,一是把國營企業變成他們的私產,二是讓他們能快速積累大量非法財產,作為金融資本投入市場運營。江澤民從90年代後期開始所做的無非就是這兩條,通過「改制」把幾十萬國營企業轉變成廠長書記的私產,允許腐敗讓各級官員迅速撈到了大筆錢財去投資。
自從朱鎔基1997年操盤推行全國的國企私有化之後,大部分國營企業變成了共產黨的廠長經理們私有的私營企業,幾千萬國企職工被當作社會包袱甩掉了。於是中國經濟不再是公有制為主了,計劃經濟也行不通了,因為計劃經濟的指揮機器要靠公有制之下的國有企業來執行,中共後來乾脆把主管計劃經濟的國家計委也取消了。這樣,中共的經濟制度就和西方國家開始接近,也以市場經濟為主了。但西方大部分專家至今不懂,中共的改革所形成的經濟制度根本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而是共產黨資本主義。
三、全面腐敗:鄧小平南巡意想不到的後果
如果從中國改革以來的制度層面來看,鄧小平和陳雲都關心發展經濟,那為什麼陳雲失敗了?因為他頑固地相信,計劃經濟下才能正常地發展經濟;然而,計劃經濟乃是必然失敗的制度。鄧小平則認為,市場經濟才能推動經濟發展,這比陳雲的看法高明一些;鄧小平的錯誤在於,他想堅持的共產黨統治下的市場經濟,會從另一個方向動搖中共的統治,那就是全面腐敗。而全面腐敗的必然後果之一就是大規模資產外逃,這應該也是鄧小平鼓吹市場化改革時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全面腐敗實際上是中共改革「成就」的前提,又是其「改革不斷推進」的必然產物。中共的市場經濟由當局操控,凡是能插手經濟活動的官員都能從中找到腐敗的機會。所以,全國大腐敗,全黨大腐敗,就是江澤民時代和胡錦濤時代的最大特點。
西方國家從來沒有被共產過,一個人無法搶奪他人財產來致富,西方企業家的財產是家族多年逐漸積累起來的。中國在1997年以前官員和民眾都沒有什麼家庭財富,然後短短20年裡,就有一群人暴富得達到西方國家富人幾十年、上百年積累財富的程度。這樣的財富積累像強盜發橫財一樣,其中的奧祕很簡單,中共官員們的財富來源非偷即搶。
中共官員當然希望共產黨的統治繼續下去,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官員在腐敗中前仆後繼,就組成了一支中共的掘墓大軍,而他們同時又是中共統治機器的螺絲釘和撐杆。我曾經用一個裝酒的大木桶來形容中共反腐前的經濟狀況,官員們就是酒桶的一塊塊木板,但每塊木板都自己生出來無數的洞,讓桶裡的酒不停地往外流,都流到國外去了。其中的原因十分明了,非偷即搶弄來的財富,留在國內是刑事犯罪的鐵證,轉移到國外去才心裡踏實。
四、改革的「成果」:大規模資產外逃
我在今年1月19日《新唐人電視台》的「方菲訪談」中講過中共外匯的「一女二嫁」問題。中共從90年代到現在,吸收了3萬多億美元的外商投資,通過外貿順差積累了1萬多億美元的外匯,還借了2萬多億美元的外債,合計6萬多億美元,但現在中共的外匯儲備只有3萬多億,還了外債就沒外匯給撤資的外商。中國如果沒有大規模外匯外逃,現在應該有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現在中共的3萬多億外匯儲備與上述6萬億美元外匯吸收相比,少了3萬多億美元,這些外匯哪裡去了?這少了的3萬億美元就是貪官轉移到境外的錢財。習近平上台後,2014年到2015年是貪官財產外逃的高峰,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會跑掉幾千億美金,以後就逐漸被卡住了。如果鄧小平–江澤民的經濟路線延續到此刻,那貪官們可能已經把中共的外匯儲備掏空了,中共的經濟也就混不下去了,老百姓遇到的通貨膨脹將比現在嚴重得多。
很多人只看到中國經濟曾經的繁榮興旺,燈紅酒綠,覺得鄧小平、江澤民的路線好,那隻看到了表面;鄧小平、江澤民的路線會和1990年代初期保守派陳雲的路線一樣,最終導致中國經濟因為全面腐敗和貪官資產大規模外逃而垮下來。從貪官的角度來看,鄧小平路線當然是成功的,因為他們發財了;但從國民的角度來看,中國改革路線表面的成功裡隱含著失敗,因為貪官掏空了中國,經濟發展被貪官引導到房地產泡沫的歧途上去,然後經濟走向一蹶不振,而民眾一段時間裡虛幻的財富感便隨之消融。
習近平上台後,從高層權力鬥爭到反腐敗,從反腐敗到嚴控經濟,目的都是一個,挽救被鄧小平–江胡路線導入岌岌可危狀態的中共統治。本文開頭第一節所分析的內容,就是這種企圖的具體化。習近平在高層權力鬥爭中發現,大批高官都嚴重腐敗,又是他的政敵,於是他就用王岐山當槍,用反腐敗的名義,實行了高層和中層的大清洗,他由此鞏固了自己說一不二的地位。但習近平同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後果:腐敗被遏制了,官場被管控了,大規模資產外逃被堵住了,經濟也垮下來了。
五、習近平能力挽狂瀾?
自從江澤民歸順鄧小平以後,江澤民的路線基本上就是鄧小平路線了。現在習近平清算江澤民路線,是因為江澤民路線造成了嚴重後果。但從中共的政治需要來考量,習近平不能把帳算到鄧小平頭上,那會動搖中共意識形態的根基,所以就必須把帳算在江澤民頭上。江澤民並不冤枉,他的路線之下,全面腐敗和大規模資產外逃都是事實,江澤民家族積聚的巨額資產以及目前從香港往新加坡轉移資產,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由於江澤民路線惠及一大批中共官員,這些人都敵視習近平,因為只有江澤民路線才能給他們發大財的機會,才能照應到他們的既得利益;而在習近平路線之下,他們生活得很難受,所以無時無刻不在盼著習近平完蛋。如果習近平下台,為了迎合官場上多數人的需要,接替者會另起草一份歷史決議,主要講相信幹部相信黨,調動官員們的積極性,就像鄧小平上台以後為被老毛整慘了的老幹部平反那樣。那各級中共官員肯定額手相慶,他們終於在習近平的壓力下哈著腰熬出頭了。這是中共內部恨習近平的勢力日思夜想所盼望的局面,不過,他們恐怕沒指望了,因為習近平從此不下台了。
從鄧小平時代到江、胡時代,中共的宗旨就是江澤民的一句話「悶聲發大財」。其本質是用允許腐敗來維持政局表面穩定;同時,讓共產黨官員通過改革發財,這樣中國的經濟活動就圍繞著官員們發財的途徑來運轉,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禍害深遠。中共之所以會陷入房地產泡沫的困境,就是因為土木工程是中共官員們發財的重要途徑。
習近平批判了鄧小平、江澤民的經濟路線,就能挽救中共的統治嗎?其實現在我們已經看到,自從去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經濟開始不斷下滑。習近平所能做的,只不過是給中共政權暫時續命,但中共的病入膏肓是宿疾,治不了的。從今年開始,我們可能會逐漸看到,中國經濟在一點一點地、方方面面地崩塌。當然,中國是大國,大國的崩塌過程比小國會慢一些,因為大國地方大,這樣的崩塌從經濟最差的東北地區慢慢擴展,這個過程會相當長。
習近平遇到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是,他以為,回到陳雲派喜歡的「初心」,不用腐敗作為各級官員的行為動力,也照樣可以推動經濟,但習近平看到的結果卻是官場普遍的懶政、怠政。而習近平以中國經濟必然突飛猛進為假設,以為經濟「崛起」之後就有資格幻想軍事崛起和政治崛起,於是點燃了中美冷戰。如今中共經濟自身的衰退「基因」加上外部環境的緊繃,逼得中共在冷戰的軌道上欲進不能,欲退不可,反過來又遏制了「崛起」之夢。
很多人不相信習近平的夢會破滅,他們的依據是改革不可逆轉,經濟發展必然步步高,這樣的願望是不少人的心理支撐。筆者想說明的是,必須看到中共改革路線形成的深層背景和多方面後果。中共不改革,早就活不下去了;改革了的中共,會被腐敗的官員們整垮;如果真遏制了腐敗,中國經濟就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困局;而中共在冷戰軌道上不得不進行的擴軍備戰,則是拖垮經濟的另一要素,這是蘇共的宿命,也是中共的宿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