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3月24日訊】3月23日凌晨1點41分,許多台灣民眾在睡夢中被規模6.6的強震驚醒,有些人甚至嚇到逃到室外避難。地震來時該怎麼做才安全?有4種行為最危險。
地震突然來襲怎麼辦?只有一個做法最可靠
半夜睡夢中,如果突然發生地震,怎麼做才對呢?1. 趕快拿著手機,逃到室外後,在社群網站報平安。
2. 就近躲在衣櫃旁的「黃金三角」,直到地震結束。
3. 趕快下床去打開房間門,再找掩蔽,以免門框變形被困在室內。
4. 繼續留在床上,採趴跪姿,並用枕頭保護好頭頸部。
正確答案是選項4。
高雄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蔡宗翰指出,若是地震時人在床上,絕不能冒然下床,因晃動的速度可能讓人跌倒而受傷。正確做法是直接在床上採趴跪姿,並用枕頭保護好頭頸部。
蔡宗翰表示,地震時,不管人在哪裡,最正確、可靠的作法是依照「DCH」原則: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
地震發生時,先雙肘雙膝著地呈趴跪姿,避免人被震倒;並用雙臂保護頭頸部,以免遭掉落物砸傷。若身邊有桌子,就躲在桌子下掩護,並雙手抓住桌腳。
若身邊沒有桌子,視周遭情況到相對堅固的柱子旁、附近沒有大型家具或只有低矮家具的牆角,就地或靠邊執行DCH。並遠離可能倒下或掉下來的大片玻璃、燈具、家具等等。
地震時要進行「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可躲在桌子下,並雙手抓住桌腳。(新竹市府提供)
地震當下 這4種行為最危險
蔡宗翰指出,地震時跑到戶外、躲在「黃金三角」、跑去開門,以及刻意去關爐火等舉動,是最危險的行為。危險行為1. 地震時趕快奪門而出。
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是趕快逃到屋外,但這過程中容易受到掉落物和飛散物品的傷害,而且此時很難站穩,逃難過程中易跌倒。即使逃到屋外,也可能會有物品掉下來而被砸傷,例如花盆、招牌。
有些人雖然在地震當下會先留在原地,但晃動時間一長,容易不安而想逃到戶外。「不用」,蔡宗翰強調,還是留在原地等地震結束。他解釋,地震不大就不需要走出去,如果地震真的很大,也很難順利走出去,反而增加受傷風險。
危險行為2. 躲在「黃金三角」
「黃金三角」是指當建築物倒塌,天花板垮下並撞擊在大型家具上時,下方會形成一個三角空間,可以容納人躲在裡面。這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有建築物倒塌實驗及「911事件」的經驗做基礎。但是,蔡宗翰指出,「問題在於實驗方式跟911情境,與地震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當地震大到會讓建築物塌陷時,通常的情境是:室內物品先掉落、大型家具傾倒或位移,並以傾斜狀態漸漸倒塌。
911事件則是建築物結構被瞬間破壞,建築物一層層壓下來;實驗是以爆破建築物的方式,引爆建築屋的柱子,造成天花板直接壓下來。這兩者雖然都會產生「黃金三角」空間,但是這樣的空間是不可預期的。
以廚櫃為例,若天花板壓下來,難以判斷會在廚櫃的哪一面形成生存空間。而且,人要從地震當下的位置,移動到大型家具的旁邊是有難度的;如果地震太強烈,也很難移動。
因此,在無法預先知道地震強弱、倒塌方向下,地震時執行DCH的生存機率,高於躲在黃金三角。
危險行為3. 因擔心門變形而跑去開門。
會造成門框變形的地震震度至少在5級以上,這個震度也是出現傷亡的開始:人被掉落物砸中或在移動中摔倒受傷,最嚴重是促出現房屋倒塌。
因此,去嘗試開門的過程中,會使自己暴露在危險環境中。假如門框真的變形打不開,使人受困,也不會立即威脅生命安全。
危險行為4. 刻意回廚房關爐火。
地震時,如果人剛好在瓦斯爐旁邊煮菜,可順勢關火。如果人不在廚房,不宜為了關火又跑回廚房,應先做就地避難的動作。
不同情境下地震 如何保護自己?
地震來時,如果人正在洗澡、開車、搭電梯時,都有辦法保護自己。洗澡、上廁所:洗澡時地震,因身上有沐浴乳、地上有水,急忙移動容易滑倒而撞到頭部。無論人在浴室、廁所,地震時仍以就地避難為主,並遠離可能破裂的大片玻璃、鏡子、洗臉槽。若身邊剛好有臉盆、毛巾等,也可以用來保護頭部。
人在百貨公司、賣場:以就地避難為原則,保護好頭部,儘量避開貨架及可能會掉下來的燈具。
看電影:視空間大小,可蹲坐在座椅前或在位子上就地彎腰,並用手保護頭部。千萬別一驚慌就立刻衝往出口,反而更容易因推擠而受傷。
搭乘手扶梯、電梯:若人在手扶梯上,要握緊扶手防跌倒。如果人在電梯裡,則是趕快按下每層樓的按鈕,讓電梯能儘速停在最靠近的樓層。
萬一因搖晃使電梯故障而困在電梯裡,蔡宗翰提醒,現在電梯都設有通風管道,非密閉空間,只需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即可。
開車:將車子慢慢靠邊後再停下來,並留在車內,不要冒然下車,因車體算是有保護的空間。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