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陰性仍被困上海方艙 烏克蘭人:我想回國

2022年04月15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16日訊】在展覽中心改造的上海方艙醫院內,一位被隔離的烏克蘭人說,她寧肯回烏克蘭戰區,也不想待在方艙、等待清零。
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週四(4月15日)採訪到一名在上海方艙隔離的烏克蘭人簡‧波魯博特科(Jane Polubotko),她已經在上海居住了八年。
因為上海的COVID-19疫情措施,她現在被隔離在一處方艙醫院內,那裡住了4,000人,她是唯一的一個外國人,138是她的代號。
「這裡的設施條件不是很好。沒有淋浴,已經有18天沒有洗澡」。她說,這裡的燈24小時都開著,沒有任何隱私。
她過去三次的測試結果都是陰性,但她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這裡。
「這種不確定性——缺乏溝通——只會增加集體焦慮,不僅僅是我感到沮喪、焦慮和憤怒」,波魯博特科說,「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被迫待在這裡,我們實際上對社會沒那麼危險。」
對波魯博特科來說,現在是時候離開中國了,即使她的家鄉在烏克蘭,正好位於戰區。對她來說,戰區似乎比看不到盡頭的清零等待要好。
「我只想離開這裡。我迫不及待地想回烏克蘭。」她說。
北京一直為其清零政策辯護,稱它可以拯救生命。但清零政策更是一項政治任務,當局不會輕易改變。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延中說:「中國(中共)的這項(清零)政策,你不能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證明它的合理性。
「當最高領導人自己對政策進行個人押注時,政策上的轉彎可能會破壞他的個人領導力,甚至給他的政權合法性帶來問題。」他說。
另一方面,北京稱,擔心醫療系統被COVID-19病患擠垮所以才要清零,但事實上,清零政策限制了醫院提供常規醫療服務的能力。中國社交媒體上有很多病人被拒治療、延誤病症甚至死亡的視頻和求助信息,人們質疑,清零政策造成的次生災難超過疫情本身。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蒙克研究所(Munk)亞洲與全球事務資深研究員王慧玲(Lynette Ong)表示,上海是中國的富裕地區、老百姓受教育程度較高,嚴苛的限制措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引致中共官員們避之不及的政治不穩定。
她說:「一旦人們開始質疑,他們就會公開或隱蔽地表現出某種抵抗,而這本身實際上可能會演變成另一個社會動盪的根源。
「任何形式的陽性案例或死亡率都意味著官員沒有履行職責,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會非常不利,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他們)採取各種措施,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有時甚至是愚蠢的舉動。」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