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港人的國際關係啟蒙老師、《追龍》預言家倪匡

2022年07月14日時政評論
作為讀過衛斯理全集的人,一直潛意識地把倪匡當作跨學科融會貫通的啟蒙老師之一。而這些學科,也包括了本行國際關係。
第一本讀的衛斯理小說是《妖火》,中一時從中學圖書館借閱,然後逐漸半借半買地讀完全套;特別是後期出版的那些,幾乎是出一本買一本。後來網絡時代,衛斯理全集在網上隨處可見,就算到了今天,依然時不時心血來潮,上網隨便找一個衛斯理故事重看一遍,就像探望老朋友。而衛斯理的周邊小說,如非人協會系列;倪匡的武俠小說,如《六指琴魔》;他親友續寫的,如倪震的《少年衛斯理》和葉李華的《衛斯理回憶錄》,基本上也讀過。這種貯藏收藏品的感覺,是寶貴的兒時回憶。
回憶既是對這些作品,也是對舊香港。
喜歡衛斯理小說,卻和科幻完全無關。事實上,一直覺得倪匡最擅長、最感興趣的內容也不是科幻。他每次寫起舊中國的武林、三教九流,就彷彿判若兩人,特別用心,明顯不少來自個人半親身經歷或耳聞;那些科幻元素、外星人,反而更似向專欄交代。我們很少看到科幻小說有那麼多幫會、武俠元素,這兩者的交合,倪匡幾乎只此一家。
我喜歡福爾摩斯,更多是喜愛維多利亞英國時代背景;喜歡衛斯理,多少也一樣。倪匡筆下的舊中國充滿神祕的魅力,什麼青幫、碳幫、金沙幫,還有大量篇幅的苗疆、西藏,比起純正武俠小說、神怪小說更有社會意味。衛斯理時代背景的一大主題正是1949年的巨變,令這些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倫理、人情味都被連根拔起,不少江湖中人被清洗,也有向政權投誠再協助訓練特務。
這段歷史非常警世,而且對今天特別實用。
衛斯理全盛期的香港,正是港英的黃金時代。而倪匡的國際視野,也充分反映在香港應有的國際化身上,這也是一般科幻小說鮮有觸及的。衛斯理本人那種金正恩式的通曉無數語言、詹姆斯·邦德式的世界各地都有接頭人,正正反映了那時候「八方風雨會中州」的舊香港。因緣際會下,中國各地各種奇人雲集一個小城,再連結各自的外國、外星勢力,正是衛斯理小說的基本背景。
在衛斯理的香港,有從印度土邦來到的土王隨從,有泰國降頭師的徒弟,會主辦世界扒手大會,也是國際特務集中地。衛斯理的故事有發生在歐洲袖珍小國安道爾的古堡、南太平洋的神祕小島、格陵蘭地底科研基地、中東不產石油的軍火貿易酋長國等冷僻地方,題目觸及在巴西搞分離主義獨立、炸開黑海令俄羅斯得到出海口、尼泊爾王室與文萊王室的祕聞等。這些,全都是國際關係非常有趣的冷題目。至於美蘇冷戰爭霸,更是貫穿了前期幾乎全部小說,雖然多少有模仿詹姆斯·邦德色彩,但也逐漸發展出富香港特色的冷戰觀,值得再三研究。
倪匡熟悉歷史,將歷史揉合科幻也是他的強項。中國歷史傳說或文物如兵馬俑、聚寶盆、成吉思汗陵,西方古代歷史如埃及木乃伊貓、瑪雅文明滅絕之謎等,他都提供了另類解釋,無疑腦洞大開。至於《頭發》把人類四大宗教始祖化身「ABCD」,更是神來之筆,已成永恆經典。
直到重看幾次之後,衛斯理那些情節(包括其中實在不少的漏洞、犯駁)都不再感到新奇,卻更能欣賞倪匡對人性、和對某個政權一針見血的洞見。例如小說有不少角色都直接是中共高層或其他共黨高層,除了有名有姓的毛澤東、林彪、鄧小平(「老人家」)、賀龍(即衛斯理七叔)、羅瑞卿(即衛斯理好友鐵蛋)等,還有朝鮮金日成、赤柬波爾布特都出過場。
不過最精采的,還是倪匡對整個中共特務體系的刻畫,入木三分。例如有特務高層非常平易近人,充滿魅力,對香港人的自由民主理念非常理解,口中會說出「理想誰沒有呢」一類說話,但依然深信自己利益至上的唯物主義能夠控制一切。這令人想到這些年遇到的人和事,根本就是現實的白描。
又如他講述一些獨裁小國的王室成員操純正牛津英語,接受西方高等教育,有幾個博士學位之類,但會坦言民主會破壞他們既得利益、為什麼要支持,這也是現實寫照。衛斯理再三強調「最討厭特務(其實就是國安),無論來自哪個陣營,因為他們沒有任何人性道德」,這教條深深影響了我,也深深教化了國際關係的一代人。
而須知,倪匡年輕時也做過公安,都是切膚之痛。
不過說到對政治以外的人性最有洞見的,倪匡還有更深入的作品:一本是我這裡曾多次推薦、講述「情感勒索」的《背叛》;另一本,自然是大家都在定期重溫的《追龍》:
「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無知的行動,可以令大城市徹底死亡。不必摧毀大城市的建築物,不必殺害大城市的任何一個居民,甚至在表面上看來,這個大城市和以前一樣,但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毀滅死亡。人人都知道他們的言行,會使城市毀滅,他們卻不這樣以為。」
這段話,相信大家已經毫不陌生,但每次讀來,都是一字一淚。而且《追龍》結局也提醒大家,「別以為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通過努力而達到目的,事實上,世上有太多的事,再努力也達不到目的。」這正是智慧老人的先見之明。至於故事再三強調的訊息:「如果有可能,趕快離開這座快毀滅的城市,別存半絲半毫幸念,趕快,盡一切可能!」是什麼意思,就自行意會好了。
衛斯理回到屬於他的無邊世界,這是一種解脫。根據衛斯理小說,他起碼提供了十多種可能性,讓我們未來再能夠遇到倪匡。這一點,他的讀者肯定心領神會。可惜翻遍倪匡所有小說、文字、節目,都沒有一處訴說「這個城市」可以逃離毀滅的氣數,畢竟世事總有不能強求之處。
感謝倪匡帶給我們的一切,但願在某個《天書》的平行宇宙再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