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爆或延續俄烏戰 專家解析美中俄動機

2022年09月30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30日訊】「北溪」管道突遭破壞,是天災還是人禍?歐盟已展開調查,學者預期,北溪管線漏氣或延續俄烏戰火,並進一步牽動印太安全情勢發展,下面將分析俄羅斯、美國、中共的可能動機。
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週五(9月30日)接受新唐人採訪時說:「北溪管道(被破壞洩露),然後俄國徵兵,然後俄國現在這4個地區假公投的事情,(若無意外)無疑的會延續這場戰爭,印太跟俄烏的犄角之勢是依然存在的,所以台灣要小心 。」
自9月26日以來,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北溪1號2號天然氣管道被發現至少4處地方不明洩氣,疑似是「蓄意行為」造成。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博雷利(Josep Borrell)28日表示,輸氣管線疑似被蓄意破壞,而導致漏氣。
「現有全部訊息都顯示,這些外洩現象是故意行為的結果,並非巧合。」他在聲明中說,「任何蓄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將得到強力和一致的回擊。」
另一方面,美俄也互相指責,普京被懷疑發動能源戰,俄方則質疑美國捕風捉影。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告訴新唐人,破壞北溪管道需要國家級軍事行動,他說:「誰最想在它的效果上,去製造歐洲這些國家本身,難以度過這個酷寒的冬天,對這些國家產生非常嚴重的一個能源短缺、工業下滑、通貨膨脹、能源價格飆漲的這樣一個結果。就是一個最可怕的嫌疑人。」
自媒體時事評論人江峰說:「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可能,就是俄羅斯用一個簡單的,(俄國)可以關掉閥門就不必炸掉管道的理由,讓自己從北溪管道爆炸,嫌疑犯的身分中脫身,『我不可能炸自家東西』,就這簡單的理由;(俄國)並有可能以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製造爆炸為理由,來報復性的來炸毀這條新的波羅的海管線,炸毀挪威到波蘭的波羅的海管線,從而摧毀歐洲的替代能源供應的希望,逼迫歐盟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屈服。」
明居正教授分析,俄國、中共和美國都可能因此獲利而有動機,但美國的利益與動機不足以去採取這行動,歐洲已轉向與挪威大量購買天然氣;相較下,中共動機反而比較大,藉此延長「俄烏-印太」兩大戰略犄角之勢,獲得在亂局中操作機會,得以在美歐與俄國之間,回到相對的「快樂第三人」角色。
明居正說:「(目前看)這戰爭打下去對中共是有利的,美國對中共的戰略壓力會減輕。第二對中共來說 ,中共最習慣就製造矛盾製造混亂。 (三)俄羅斯對我中共的這依賴度會增高的,因為你輸到歐洲的(油)氣減少了。」
宋國誠說,「俄烏戰爭如果拖延下去,對哪一個國家是最有利的?」他預期,俄烏戰爭升級將牽動印太地區各國,加速軍備競賽,令外界憂慮中共開戰。
(新唐人亞太台/責任編輯:陳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