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秦鵬政經觀察

【秦鵬直播】天使或惡魔?最有爭議的諾貝爾獎得主伯南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11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時事天天聊》。今天是美東時間10月10日,京港台時間10月11日。
今天焦點:天使或惡魔?最有爭議的諾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俄羅斯75枚導彈襲烏克蘭,普京密友:這只是「第一季」。
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成為獲獎者。消息引發軒然大波,有人說,這是個「大諷刺」。
俄羅斯用75枚導彈突襲烏克蘭,普京密友、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稱,這只是第一季。川普(特朗普)此前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可行嗎?

天使或惡魔?伯南克成最有爭議諾獎得主

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名單,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因為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以及另外兩名學者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菲利普‧戴維格(Philip Dybvig),並沒有出現在媒體此前呼聲最高的經濟學者的名單上,此前很多人認為一些勞工經濟學家應該得獎。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認為,伯克南獲獎是當前世界面臨大經濟危機時,被選出的一個「政治正確」的人物,也有的媒體直接說伯南克得獎是一個「大諷刺」,因為他們認為正是伯南克造成了2008年之後全球資產泡沫。
那麼,伯南克到底是零利率和量化寬鬆的天使,還是寬鬆貨幣的惡魔和高通脹之父?他應該為今天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困境負責嗎?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早在伯南克任職美聯儲主席的時候,就是一個備受爭議、看法兩極化的話題。
實際上,裡根時期,擔任美聯儲主席的經濟學獎保羅沃爾克,也被很多人看作是持續增長和低通脹的天使,但是也被另外一些人看作是高利率和衰退的惡魔。
但是,我認識的一些金融家朋友卻認為,伯南克獲獎肯定是受爭議,但是其他人得獎可能同樣受爭議。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伯南克是學者出身,他幾乎在美國最頂尖的大學轉了一圈:在哈佛度過了自己的本科生活,隨後又在旁邊的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他的興趣是研究大蕭條,博士論文就是大蕭條方面的話題。畢業之後,他到了西部加州硅谷旁的斯坦福大學,在那裡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認為金融系統失靈相比貨幣流動下降,才是造成大蕭條的更本質原因。之後,他跳槽到了東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發表了著名的金融加速器模型的論文BGG,又成為學校的經濟學系主任。
在普林斯頓期間,伯南克禮賢下士,引進了很多著名經濟學家,包括後來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成為他的著名的批評者的克魯格曼(Paul Krugman)。這個人因為成功預測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聞名於世,並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很多人知道他,可能是因為川普當選前後,他激烈地批評說一旦川普當選美國經濟會崩潰,以及後來他盛讚拜登,功勞遠勝當年裡根總統。這裡我們不評價他,我只是覺得美國這個地方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太有包容性,就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經評價說,他的一個美國同事是奇才,但是如果在中國可能就沒有辦法生存了。
2002年,伯南克被布什總統提名進入了美聯儲,擔任理事。2006年,他又接替了傳奇人物格林斯潘出任了美聯儲主席,直到2014年。卸任後,伯南克進入了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2008年,他因為全球金融危機,成為世界最受矚目的人物,推出了著名的量化寬鬆政策(QE)。
但是,伯南克在美聯儲的感覺,卻一直像一個「陌生人」。因為長期研究大蕭條,他對危機一直存在著憂慮。2003年,在加入美聯儲之後的第一次演講——全國經濟學家俱樂部的演講中,他就警告說,儘管經濟正在復甦,但通貨緊縮和嚴重的經濟衰退依然可能出現,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聯儲應該對其有所應對。不久之後,他又在兩次演講中重申了這個觀點。但是,這在很多經濟學家來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比如,當時的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軍人物,1995年諾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就在2003年的一次演講中公開宣稱:「經濟危機的核心已經被解決了」。
2006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2年之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很多人批評他沒有及時預見到這次危機。但是,也有人認為,伯南克只是格林斯潘的接盤俠,因為老格任上為了刺激經濟,一直採用低利率政策,這催生了房地產市場的巨大泡沫,也導致了向次級抵押市場的迅速發展。而且,格林斯潘還對各種金融創新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極少有監管。所以,火只是在伯南克時代被點燃了。
在拯救危機的時候,伯南克有兩個決定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其中之一,是在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破產之後,用美國納稅人的錢拯救了一批私人機構。包括,幾乎和雷曼一起死亡的美林證券,AIG(美國國際集團),甚至包括被認為是引發金融混亂的華爾街中流砥柱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批評者認為,美國政府是用納稅人的錢拯救了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卻沒能拯救那些為此失去住所和工作的民眾。
然而,在伯南克2015年出版的對8年美聯儲主席生涯的回憶錄——《行動的勇氣》一書中,他追憶2008年在讓雷曼倒下後卻不得不救下美國國際集團(AIG)的抉擇道,「如果我們行動了,誰會感激我們?但是如果我們不行動,又有誰會(行動)?」
這樣的行動,確實讓伯南克裡外不是人。批評主張政府干預的評者則認為,伯南克和當時的財政部長鮑爾森只針對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動手,太縮手縮腳,使危機無法被迅速撲滅。而主張讓那些機構破產的人則認為,援助那些貪婪的大型金融機構完全是對市場的扭曲,這樣很可能在未來助長它們的道德風險。
而且,2008年,是美國的大選之年,救助私有機構無異於「政治毒藥」。但是,也有支持者認為,作為一名學者,他是信仰自由市場,痛恨那些利用市場牟利的金融寡頭的,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卻不得不去拯救那些自作自受的金融寡頭。作為世界上最了解1929年到1933年大蕭條的起因與教訓的人之一,他竭盡全力不讓美聯儲再一次犯下上世紀30年代曾犯下的錯誤。
2008年金融危機,伯南克的另一個舉動,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那就是,危機過後,如何復甦經濟?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包括當時的美聯儲副主席(同時也是後來的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芝加哥聯儲主席查爾斯‧伊文思(Charles Evans)、紐約聯儲主席威廉‧達德利(William Dudley)在內的一眾大佬都支持這種方案。
但是,伯南克的選擇是採取了量化寬鬆。因為他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帶來通脹,而這就像是毒品,一旦用上了就很難停下來,對經濟的傷害可能是致命的。在綜合考慮了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這兩個目標之後,伯南克選擇了比較中庸的道路,通過量化寬鬆,把通脹維持在了一個相對溫和的位置。
當然,這也引發了兩極化的批評。干預派指責,這過於謹小慎微了。比如,「大嘴」克魯格曼就公開批評美聯儲採取了「可恥的」消極態度,而伯南克本人則是一個「軟骨頭」。而與此同時,經濟自由派則批評伯南克扭曲了經濟的自我調節。
金融危機後,美國通過量化寬鬆(QE)導致資產負債表快速擴張,主要資金運用方向是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總規模為4.25萬億美元,接近危機前(7,500億美元)的6倍。
2008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量化寬鬆的使用幅度過大,以及多年接近零利率,在短期內幫助美國和全球經濟復甦的同時,也被認為長期來看對經濟弊大於利。過去十幾年,全球有天量的低利率資金,讓金融機構和不同國家可以大量借款,投資於那些受利率波動影響較大的資產,這就導致了現在美聯儲加息之後,很多企業和國家出現了金融風險。比如,最新暴露出可能破產的瑞信證券。
當然,我認為現在問題的大棒不能完全打在伯南克身上。因為,2013年中,伯南克離任之前釋放了QE退出的信號。耶倫2014年初接任後開始減少並停止資產購買、五次加息、持續縮表,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但實際上幅度都小得可憐。鮑威爾2018年初繼任後,連續加息四次並縮表,幅度較大,但2019年為了應對貿易局勢緊張的衝擊,他又三次倉促降息並重啟擴表,中斷了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進程。到了2020年之後,為了應對疫情造成的危機,美國政府採取了大撒幣政策,則是現在美國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伯南克得獎,也許是諾貝爾經濟獎委員會希望提醒全球關注大蕭條,尋求解決方案。不過,我們必須認識到,現在我們面臨的滯脹和經濟衰退危機,是前所未有的,融合了政府激進大瘟疫、物流危機、俄烏戰爭、能源和糧食漲價等多種因素,是非常難以解決的,之前看似的靈丹妙藥,已經不好使了。
那麼,這種情況下,如何看待各種經濟大事扎堆,跨國公司將倒閉、國家要破產?亂世保值,黃金真是最佳選擇嗎?我今天早上在《新聞大家談》和藍述先生有一個節目,大家可以看一看,更詳細的,我以後還會跟大家分享。

俄羅斯導彈襲擊基輔 普京密友:只是「第一季」

今天的另一個大新聞,是俄羅斯為了報復克裡米亞炸橋事件,俄軍大舉空襲了烏克蘭首都基輔與奧德薩、哈爾科夫等各大城市,造成慘重死傷。世界上主要國家批評俄羅斯犯下「戰爭罪」。根據最新的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部門的數據,俄羅斯導彈襲擊已造成11人死亡,至少89人受傷。
關於這個事件,我想談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普京的目的。
我們注意到,這一次,基輔和其它八個地區的11個民用基礎設施站點遭到破壞。而之前,俄羅斯在入侵的最初幾週沒有炮擊基輔中部,相反,主要針對郊區和製造先進武器的軍工廠。
這意味著什麼?說明,普京之前望保持市中心完好無損,因為他想在5月9日,即蘇聯戰勝納粹德國的周年紀念日在那裡參加閱兵式。但是,他的第一階段行動的目的沒有達到。
這一次,在威脅使用核武器被斬首嚇阻之後,普京失去了更多選項,只能採取這種行動來發洩不滿,以及試圖造成烏克蘭民眾恐慌,並壓迫烏克蘭政府進行談判。
第二,普京能夠達到目標嗎?
從現在看,不僅不可能,而且還會適得其反。比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週一宣稱,烏克蘭不會被俄羅斯大規模空襲「嚇倒」。
烏克蘭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Olena Zelenska)在推特上發文讚揚了烏克蘭的堅韌不拔,並附上了一段烏克蘭平民在地鐵中避難時一起唱歌的視頻。
「他們試圖恐嚇和破壞我們——但烏克蘭人唱歌」,她寫道。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萊巴,則在推文中說:「普京唯一的策略是對和平的烏克蘭城市實施恐怖襲擊,但他不會摧毀烏克蘭。」
而襲擊對平民的傷害,也會讓俄羅斯在國際上更大地失去道義力量,比如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的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指出:「利用懦弱、令人髮指的飛彈無差別攻擊平民目標,已讓情勢進一步升級。」
「歐盟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這些針對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令人髮指的攻擊……這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且這種針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行為構成戰爭罪。」
另外,俄羅斯導彈失準,還擊中了德國駐基輔大使館的簽證處,雖然因為很早之前就撤出,無人辦公沒有導致人員傷亡,但是德國政府還是向俄國的襲擊表達「最強烈的譴責」。對烏克蘭電力設施的攻擊,還導致烏克蘭宣布將停止向歐盟出口電力,這無疑也將升級歐盟和俄羅斯的敵對狀態。
最新消息,白宮稱,拜登與澤連斯基進行了交談,並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防空系統。歐盟議會主席也稱,歐洲「應該而且可以在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方面做得更多」。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卡裡姆‧艾哈邁德‧汗(Karim Ahmad Khan)則表示,他相信俄羅斯犯下的戰爭罪行將有一天會被清算。這些消息,對俄羅斯來說都不是好事兒。
第三,普京下一步能做什麼呢?
導彈襲擊之後,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密友梅德韋傑夫說:「這只是播放了第一集。」「還會有更多集。」
普京也警告說,會有更多「嚴厲」的襲擊。在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他說:「(我們)對烏克蘭的能源、軍事指揮和通信設施進行了遠程、高精度的空中、海上和陸基武器的大規模打擊。」
「如果繼續試圖在我們的領土上進行恐怖襲擊,俄羅斯的反應將是嚴厲的,並且就其規模而言,將與對俄羅斯聯邦構成的威脅程度相適應。沒有人應該對此有任何懷疑。」
現在的問題是,我認為,普京依然不可能使用核武器,那麼結果可以預見:一方面戰爭會繼續,俄羅斯會增加對民用目標包括基礎設施等的更大打擊;但是另一方面,在北約等加大支援下,俄羅斯並不會占到更大便宜。
第四,俄烏戰爭將如何解套?
10月7日,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說,如果川普在任,那麼,俄烏戰爭本來可以避免。確實如此,川普時期試圖聯俄抗共,對普京有很大吸引力,他更願意做中美鬥爭中那隻旁邊看的猴子。但是拜登上台之後,繼續把俄羅斯看作比中共威脅還大的敵人以及在阿富汗撤軍表現出來的混亂,讓普京誤以為和中共結盟,可以自保以及實現他的大俄羅斯夢想,於是鋌而走險。
但是,既然戰爭已經發生了,普京又錯過了3月底、4月初布恰慘案爆光之最佳的談判期,那麼解決衝突唯一的解決方案,現在就是普京下令撤出烏克蘭。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普京承認失敗,這對普京這樣一個強人來講,是一個不可能接受的結果。而反過來,要以領土交換和平,則是烏克蘭無法接受的。所以,雙方的僵局目前還看不到出路。核戰爭的陰雲密布依然籠罩在世界上空。
《秦鵬直播》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推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