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1月11日訊】最近,比亞迪非常火爆,網上到處都能看到比亞迪超越Tesla的消息,那麼,比亞迪到底是靠什麼占據了優勢呢?同時,雖然2022年,Tesla的股票蒸發了將近七成,可我們發現,有知名投資者卻一直在逆勢加倉Tesla,這向市場釋放的是又什麼信號呢?比亞迪和Tesla相比,一個搶占了更多市場,另一個卻獲得豐厚利潤,到底誰比誰更強?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Tesla奇蹟
幾天前,網上熱傳一段影片,一輛Tesla汽車衝出了美國加州1號公路,從將近76米、相當於30層樓高的一個懸崖墜落下去,原本救援人員猜測,車裡的人生還希望渺茫。但沒想到的是,車上4名乘客,父母輕傷,兩個孩子幾乎沒有傷勢。參與營救的加州消防局海岸消防隊表示,他們到達的時候,兩個孩子穩穩的坐在他們的座椅上,是Tesla救了他們的命。雖然這場不幸的車禍,又算是意外地給Tesla的安全性做了個宣傳,但是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Tesla作為電動車的龍頭企業,卻經歷了極為不平常的一年。
2022年Tesla市值蒸發近七成
我們看到,過去一年,Tesla在中國大陸的負面消息就沒消停過,前不久剛因為安全隱患,被要求要召回幾十萬輛汽車。此外,2022年的上半年,在中共動態清零下,Tesla上海工廠的生產還曾一度中斷,到了去年底,中共突然「躺平式」的疫情開放,又讓Tesla中國工廠再次面對動盪。雄心壯志的馬斯克,在面對中共的混亂政策時,恐怕也只剩一聲嘆息了。還有就是,儘管Tesla目前仍是市值最高的電動車品牌,但市值在2022年卻在迅速蒸發,和2021年11月市值最高點1.25萬億相比,蒸發了將近七成,目前市值只剩下3,800多億美元。
而且,馬斯克也因為Tesla股價下滑,身價腰斬,一年內大跌了1,250億到1,405億美元,全球首富的寶座也拱手相讓了。
要是列一個2022年最慘企業和最慘企業家排行榜的話,相信Tesla和馬斯克,都會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了。
Cathie Wood持續加倉
而且,就在大家關注Tesla股價之際,雪上加霜的一條消息又在大陸洗板了。大陸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宣布了電動車的銷售量,2022年,比亞迪累計銷量是186.8萬輛,同比增長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85.7萬輛,同比增長212.8%。
於是,關於「比亞迪銷量擊敗Tesla」、「一哥易主」等標題,一時間在大陸網站頻頻洗板。
儘管宣傳火力不小,但是對Tesla或者馬斯克來說,這還構成不了威脅,但是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攪擾的卻是投資者和股民的心。究竟是抄底Tesla還是再等等?市場會不會再有什麼黑天鵝事件出現?這些是投資者正在考慮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就在市場猶豫觀望之際,美國知名投資者、方舟投資行政總裁凱瑟琳·伍德(Cathie Wood)卻仍然在逆市加倉Tesla。
在截至1月7日的一個星期內,伍德合計買入了25.5萬股的Tesla股票,價值2,799萬美元。在截至去年底的最後兩個星期,伍德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也分別增持了2,882萬美元和1,060萬美元的Tesla股票。
我們不做投資建議,也不推薦任何股票,但是這個現象可以看出來,就在Tesla最走霉運的時候,凱瑟琳·伍德還敢這麼大膽下手入股,相信不會只關注Tesla的銷量,一定是看到了Tesla存在的投資價值,趁機抄底。
低價電動車威脅Tesla市占率
根據Tesla在去年10月19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2022年前三季,Tesla累計營收,是571.4億美元,按年增長58.3%;前三季淨利,有88.7億美元,增幅是177.3%,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14.54億美元,同比增長56%;期內淨利潤,為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在經濟面臨衰退,需求下滑的市場上,Tesla還能錄得這樣的成績,那麼,真的會在下一步就從高速成長的狀態下「躺平」了嗎?相信市場會有理性判斷。
除了看盈利,對於新能源車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來說,還要看未來的研發潛力。以電動車行業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在電動車智能化的技術上,Tesla目前無疑是全球最領先的,但在這方面,Tesla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像是蘋果、索尼,這些本身具有強大研發能力和智能科技水平的科技公司,也都紛紛躋身造車領域。
當然,除了技術之外,價格也是一個硬性指標,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價格更是搶占市場的主要推手。有報告指出,目前Tesla在市占率上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低價位的電動車。
根據市調機構S&P Global Mobility在11月29日發布的報告,截至去年第三季,Tesla在美國電動車掛牌量的市占率為65%,低於2021年的71%和2020年的79%。儘管仍是美國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但是隨著競爭對手推出更多更便宜的車款,Tesla的市占率正在逐漸縮小。
調查機構S&P說,Tesla在美國的領先地位,主要受到5萬美元以下純電動車款的威脅,因為Tesla在這一價格領域,沒有太多的耕耘。
從Tesla的官網價格來看,4個系列的產品中,僅有MODEL 3的起價低於5萬美元。
比亞迪靠的什麼占優勢?
說到價格,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Tesla在中國的市場環境,馬斯克在2021年年初接受美國傳媒採訪時就曾提到,Tesla的競爭來自中國。剛才我們提到,比亞迪電動車在2022年的全球銷量超過Tesla,那麼,為什麼比亞迪會贏了Tesla呢?
如果單純從銷量來比的話,那比亞迪毋庸置疑是贏家。但是,只看銷量的話,難免會有些只求規模,不看效益。因為盈利,才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硬指標。
根據比亞迪在2022年10月底發布的第三季財報,去年前三季營收,為人民幣2676.9億元,比2021年同期成長84.4%,前三季淨利,為人民幣93.1億元,年增281.1%;而Tesla在2022年前三季,累計營收是57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是4,146.6億元,前三季淨利,是88.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643.7億元。相比的結果是,Tesla的淨利是比亞迪的將近7倍。
可以說,比亞迪搶占了更多的市場,而Tesla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如果一定要拿比亞迪和Tesla相比,那麼比亞迪確實是有兩個優勢,是Tesla不具備的。
首先,比亞迪背後,有中共補貼撐腰,幾乎是傾舉國之力來支持發展電動車行業。尤其是比亞迪日前發布的高端系列,提到所使用的四電機獨立驅動技術研發了20年,這背後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是很難做到的。
而在市場方面,大陸地方政府狂發消費券,鎖定的消費重點之一就是新能源車。另外,大陸財政部等三部門2022年10月26日還公布,將延續新能源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並且延續到2023年底,讓多數購車者可節省上萬元。從這些操作可以看到,官方在積極幫助企業做業績。
與此同時,中共還發出禁令,禁止軍隊及政府使用Tesla汽車。這些政府干預,自然給Tesla在中國的市場銷售製造了一定的難度,而給本土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大家知道,中共對Tesla的養套殺套路,相信現在已經是到了最後一環了。
我們接著說比亞迪的第二個優勢,那應該就是價格因素了。打開比亞迪的網頁,可以看到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車都有,其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核心價位,大致是在10萬到20萬元人民幣之間。
相較於Tesla的高端路線,低價位不僅在經濟不景氣的大陸受到歡迎,對歐洲市場來說,也比較有吸引力。比如,德國最大的租車公司Sixt,未來6年要採購大約十萬輛比亞迪電動車,但要說哪個國家的租車公司,有能力採購十萬量Tesla,相信就只有富得流油的杜拜、阿聯酋這樣的國家了,所以,相信價格因素讓比亞迪加分不少。
不過,隨著中共在2022年年底取消了新能源車補貼,中國國產車的低價優勢也正在消失,因為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國產車基本都漲價了,而Tesla卻在強大的利潤保障下,選擇了逆市降價。
有媒體披露說,扣除來自中共官方的補貼和政策優惠,除了Tesla之外,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大陸新能源整車企業,能夠實現真正的獲利,包括近期市場聲勢最強的比亞迪,以及新聞話題最多的「造車新勢力」在內。
雖然在2022年,比亞迪的成長要比Tesla更為突出,但在未來智能駕駛的賽道上,比亞迪卻存在著技術短板。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比亞迪的智能化中還缺一個支撐,就是國產化。比亞迪沒有像Tesla一樣進行研發,而是採購了英偉達智能化解決方案,並選擇和華為智能駕駛合作。
不能國產化的風險在於,新能源車在電控系統、激光雷達、自動駕駛等各方面都需要晶片。雖然大部分電動車使用的晶片不在禁令之內,但是不排除美國的禁令範圍會不斷擴大。
此外,據BBC報導,去年8月31日,美國對向中國出口的英偉達A100和H100等人工智能晶片發布了「禁令」。雖然這兩款晶片不直接用在電動車上,但對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人工智能(AI)算法的訓練卻是至關重要。
我們看到,大陸新能源車多年來都是靠著政府補貼和市場資本在燒錢續命,支撐營運,但現在,中共當局是真的沒錢了,官方補貼逐步退出已是必然,加上自己沒有核心技術,一旦國際環境有任何變化,新能源車就會被打回原形。因此,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如何解決自產高端晶片,將成為大陸車企和時間賽跑的一個生死課題。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沺欣
編輯:宇文銘、蔚然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關注「財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