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再忽悠?中共各省爭立GDP增長軍令狀

2023年02月12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13日訊】在經歷幾十年來最低的經濟增速後,2023新年伊始,中共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強調今年的首要任務是拚經濟,各省更是信誓旦旦立下一個比一個高的GDP增長軍令狀。到底是中國經濟真的前景一片光明,還是地方政府在誇海口呢?來看專家的分析。
中國各省近期舉行地方「小兩會」後,紛紛公布2023年的GDP增長目標。大部分省份訂在5%到6.5%之間,有12個省市在6%或以上。
最高的是海南,提出今年經濟預期增長目標9.5%。西藏8%,緊隨其後。前四個經濟大省,廣東、山東、浙江和江蘇,都把GDP增長目標定在5%以上或左右。
各地方政府經歷三年疫情清零後財政捉襟見肘,卻信誓旦旦立下經濟高增長軍令狀,引發外界對中共唯GDP論政績考核死灰復燃的猜測。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現在大家都在揣摩聖意,知道現在『一尊』特別需要的是你給我一個高數據,然後給我一個高預期,然後忽悠老百姓。大家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都想,希望能夠在新政府產生的時候,然後能夠得到一個升遷的機會,那這個時候大家就踴躍的往上加速。」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陷入泥潭,公布高GDP增長目標可以增加市場預期,吸引消費和投資。
中國新年假期結束後,從中央到各地方,也都強調把拚經濟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黨媒全力配合,宣傳「開年即開跑」,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認爲,中共試圖通過高增長目標,向外界營造重回經濟建設的氛圍。
1月18日,中共副總理劉鶴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和美國財長耶倫見面,就有意釋放中國不搞計劃經濟,堅持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信號。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它是基於這種基調,這種國際關係下制定的一個這樣相對樂觀的目標。但是關鍵的東西就是,國際關係是否能夠維持在劉鶴跟耶倫見面這種比較溫和,比較樂觀的一種國際關係下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黃大衛(Davy Jun Huang)表示,中共四面樹敵,和西方國家關係緊張,經濟大環境存在諸多不可控因素。
黃大衛(Davy Jun Huang):「外貿來說主要是跟國際關係、國際貿易,還有跟歐美市場需求的關係。它跟中國的外交關係,這個非常大的密切相關。最近你看這個芯片的制裁,還有現在那個氣球的事件可能也導致中美關係可能又會有很大的麻煩。」
消費、外貿、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中國新年後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目前經濟發展主要動力,是推動消費加快恢復。
從全國31省的中共「小兩會」列出的目標來看,提振消費也是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核心。
黃大衛(Davy Jun Huang):「內需方面來說,在放開三年清零之後,肯定會有一波相當大的反彈。但是這個反彈之後,咱們還是要回到它的經濟基本面有沒有改變。這點目前我們來看居民的收入沒有說明顯增加,因為經濟增長沒有什麼活力。第二方面,失業率也是一個大的問題,所以應該來說,經濟問題目前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東吳證券分析各地公布的投資和社零目標增幅比例後,認爲地方政府實際上對刺激消費的信心並不足,仍寄希望於投資。
中央雖然押注消費復甦,但為了做多手準備,也表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應該繼續。
統計顯示,目前廣東省2023年計劃重點建設項目1530個,投資1萬億元;河南梳理出1萬個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基建投資2萬億元以上。還有成都、長沙、大連等多個城市,也已宣布開工建設一批重點項目。
但這些巨額投資,也將帶來更爲龐大的地方債壓力。滾雪球式的地方債最後是否會引爆危機,又和經濟息息相關。
大陸財經媒體也承認,2022年大陸多省的債務增速快於GDP和財政收入增速,償債負擔加大,可持續指數將繼續下降。
編輯/李明飛 採訪/ 駱亞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