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2日訊】6月22日今天(黃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各地華人流傳著不同的習俗和傳說,比如吃粽子、掛菖蒲、吃「五紅」「五黃 」等等, 反映了陰陽五行和養生之道,人們不知「道」已在道中。
端午:一年中至陽之時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是一年中天地的陰陽循環走到了至陽之時,也就達到了「物極必反」轉捩點。中國古人很早就觀察到了午月(黃曆五月)陰陽相爭的現象,《談征‧事部‧端午》中記載:「端午者……五月陽極……五月午時,正陰陽沖會之時,所以謂之端午。」
意思是說,端午這一天,天地陰陽相爭,陰陽沖會,人活在天地間,當然也會受到影響。
《禮記》教導人對應之道,說:君子要「齋戒」,虔誠莊敬,清淨身心,戒欲守身。這是順應天地變化之道,保護身心的方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Shutterstock)
粽子裹的陰陽之像
中國人代代相傳的端午民俗,反映了五行之道。「門楣束艾作神人,團粽盤中節物新。」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食物,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它還有一層含意——粽葉中包含著陰陽之理。
晉朝平西將軍周處的《風土記》記載,當時吃粽子的民俗:「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像也。」
吃了端午粽,一年中陽消陰長態勢就分明了。從吃粽子的民俗,反映了中國古人對陰陽消長的敏銳觀察,展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艾草菖蒲純陽制伏陰毒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每逢端午節,人們會在門楣上掛蒲艾。蒲艾是艾草和菖蒲這兩種植物,它們的功用不僅是裝飾門面而已,還具有藥效。中醫名典《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極熱,升陽氣和殺菌功效很強;又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見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實本質強壯,具有百陰不侵、百寒不侵的至陽之性,因而成了端午節驅毒、殺菌、辟陰邪的「先驅」。
端午節一到,百毒之蟲都出動,人們如何應對呢?南北朝的風土志《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這天,人們趕早在雞鳴前出門去採艾草,「懸於門戶上以辟邪氣」,或是「以五彩絲繫於臂上,辟兵厭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
端午節要用菖蒲水洗頭洗澡。周朝《大戴禮》記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端午節午時,人們取用菖蒲水來沐浴淨身防毒害。另外,五月五日,在酒中加入菖蒲根屑和雄黃製成雄黃酒,抹在手足、額上可驅毒蟲。
圖右為菖蒲。菖蒲至陽,先於百草而生。圖為端午節時的蘭湯洗頭體驗活動。(全景林/大紀元)
端午節吃「五紅」「五黃」
端午節處於仲夏,民間有一種吃「五紅菜」的食俗,這對應了夏天養心的五行之道。從中醫學來看,夏天是「養心」的季節,因為夏天五行屬火,火氣通於心。《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傳統中醫的五行食療法強調「紅入心」,可以補心。
因此端午節吃「五紅」正符應了中醫食補的原理。「五紅」的五也和「端五」的五相呼應。
各類食材帶有紅色的品項很多,各地特產不同,因地制宜取用的五紅菜也不盡相同。蔬菜水果和雜糧豆類、魚蝦、肉類等等,都是端午「五紅」餐的選項。
端午節前後鮮嫩的黃魚是端午節「五黃」餐的上選之一。(大紀元)
此外,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傳統食俗,特別在江南的江浙杭州一帶。一般首推黃鱔、黃魚、咸蛋黃,其它還有黃瓜、黃豆、黃梅等等。
從《本草綱目》看,上述這幾種「五黃」食物的特性,多具有排毒或解毒的食療功能,適合炎夏排毒清理身體之用。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說:「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黃顏色的食物多具有養護脾胃、強壯身體的功效,很適合用作炎夏季節的開胃食物,以提振食慾,促進新陳代謝機能,補充元氣。這也符合傳統中醫學的五行養生觀。
「午時水」
端午這天午時的水特稱「午時水」。端午節的「午時水」在許多方面受重視,自古享有盛名,浴蘭湯用的也是午時水。晉代楊泉《物理論》說:「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故而「午時水」也能反映天地陰陽的訊息。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說(黃曆)五月五日重午日(即端午節)的水也是一種「節氣水」,具有防疫、驅毒的療效,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克制毒性的藥丸,例如「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
李時珍還說,五月五日午時若下雨,實是「神水」,是上天所賜的寶物,得趁午時趕快把竹竿砍下來,瀝取竹節中的水,飲之可以「清熱化痰,定驚安神」;用來作藥,主治「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為丸服」。
從陰陽相生相剋的特性來看,午時水最適用於制伏陰毒、清熱、安神,在漢醫藥學上受到肯定。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人講究的「天人合一」觀點,以及古來的創造發明和五行養生之道的應用。後代人在傳承這些文化習俗中,可以說「不知道已在道中」。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