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很多,端午節的飲食除了人人熟知的粽子和雄黃酒以外,也講食療養生、增強運勢。端午節的養生餐吃些什麼呢?
端午節食俗 吃「五紅」
一些地方端午節的菜色帶有「五」字以應「重五」(五月五日)之「五」,同時符合陰陽五行相生的特色。端午節處於仲夏的開端,從四時節氣養生來說,中醫有夏季養心的說法,心色赤,紅色食物入心,當令新鮮的紅色菜富含有鐵質可補血、養心,所以黃曆五月吃紅色食物正當時。民間流傳的端午吃「五紅」正是符合了五行養生的智慧。
南方的老城市如揚州、南京以前就講究「五紅餐」,實際上沒有定式,只是要符合當令食物、食材本色是紅的條件,也說變通作法,經過料理後是紅色的。
常見的是五紅餐是「莧菜、蝦、紅油鹹鴨蛋、烤鴨、雄黃酒」。西瓜則是盛夏當令水果。
【紅莧菜】 紅莧菜是代表性的一道「長壽菜」。莧菜盛產於夏季又稱做長壽菜,因營養價值高,鐵質比菠菜多一倍以上,紅莧菜的含鐵質更多,能補血氣。蒜頭炒莧菜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端午節家鄉味。

【蝦】 蝦是優質蛋白質的一種來源,脂肪含量低,且具有豐富營養,最知名的養分就是蝦青素。蝦青素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優越,對於抗發炎、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調節免疫力、抗肥胖、保養皮膚等都有幫助。蝦的維生素B12和維生素E比家畜肉來得更高,有助於造血和維護紅血球輸血功能。另外,蝦類當中也有微量的礦物質牛磺酸,有助於提振精神。這樣看來,蝦的確是在炎炎夏日中保護心臟血管、保持好精神的良好食物。
但是蝦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吃多了容易引起痛風、慢性腎臟病、高血脂症,有海鮮食物過敏症的人也要留意。南北朝時代的《齊民要術》就教導人怎樣泡製鹹鴨蛋。可見中國食用鹹鴨蛋的飲食文化傳承久遠。中醫認為,鹹鴨蛋清肺火、降陰火的功能比未醃製的鴨蛋更勝一籌。鹹鴨蛋滋陰養血、補虛勞,還可治小兒消化不良的症狀。鹹蛋黃油有明目養眼的功效。
紅油鹹鴨蛋具有排毒、解毒的功能,可以去痧消暑、驅瘟解毒,避免褥夏的疾病。是夏日食補與食療佳品。
【烤鴨】 《本草綱目》記載,弘景曰︰「黃雌鴨為補最勝。」但是李時珍說鴨尾巴不能吃。
烤鴨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蛋白質含量比率遠高於其它畜肉,而且烤鴨中的氨基酸幾乎全部都是人體所需要的。不過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等症狀的人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適合夏天食用,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因為水分含量多,吃西瓜還能利小便、降血壓。紅西瓜富含茄紅素,對改善血管功能、降低中風風險有功效,也可減少膽壞固醇的威脅。西瓜紅肉和西瓜皮之間的部位,維生素C含量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