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8日菁英論壇
【菁英論壇】逼銀行背鍋地方債 大崩潰降至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9日訊】中國的地方債危機一直是一個很令中央政府頭疼的問題,中共財政部門的官方回復也是很明確的,中央不救,誰家的孩子誰抱?可是不救真的行嗎?最近有消息說,中共計劃讓國有銀行給地方政府提供25年的長期貸款,而且前四年既不還本也不還息,以此解決地方債問題。但是,這樣的做法將給金融系統帶來多大的風險?中國銀行系統能承受得了嗎?
地方債黑鍋讓銀行背? 央行高層敏感時刻大換血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根據高盛大概今年4月份的一個數字,中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大概是150%,那是非常非常高的一個水平,比日本90年代泡沫破裂的時候還要高。但是這還不是整個中國債務的問題,整個中國所有的債務加起來占GDP的比例是283%,對一般的市場經濟國家來講,這個數字基本上經濟就已經崩潰了,但是在中國仍然沒有崩潰,他們有他們所謂的「制度優勢」吧。現在的問題是地方債務到底有多少?我們看過很多不同的數字,其中一個是說9萬億美元,大概是60多萬億元人民幣,但實際上我們看到過的最高估計大概是120多萬億元人民幣,這是地方政府,不算中央政府,120多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欠債,因為它除了地方政府的債券以外,還有融資平台的各種債,還有很多隱性債務,因為中國地方政府特別會幹這種事情,它通過各種操作,實際上是以地方債的、債務的、政府債務的模式來投入經濟的發展。
高盛的一份報告裡說,現在中國地方政府基本上要用15%~20%的財政收入去償還債務的利息,就是光償還利息就要用這麼多錢,所以它基本上是已經扛不住了。而問題在於政府能不能破產?在很多國家,地方政府是可以技術性破產的,但在中國不行。中國如果地方政府也變成了技術性破產的話,中國社會就亂套了,因為那裡是一個行政主導的社會結構,而且是行政權力絕對主導的社會,一旦政府沒有錢,或者出了一些問題,咱們隨便想一想就知道,城管、公安這一系列的維穩專政體系,如果發不出工資,工資凍結了,公務員不工作了,那個地方的社會將變成什麼樣?這在中國社會是不可想像的。這也是中國地方政府有恃無恐的一個原因,我就借錢,你中央敢不管嗎?最後你一定得管吧!
石山表示,最新傳出來的一個消息,沒有獲得正式的證實,因為中國方面也不置可否,就是說要求各個商業銀行向地方政府做類似商業貸款的一個長期貸款,據說有25年,非常長的一個貸款,而且是前四年或者前五年,既不還本也不還息。這個問題就是地方債務中央財政不救,中央財政不背這個包袱,那這個包袱誰背?就讓銀行背。
那銀行當然不願意背,最近央行高層正在換人,換掉了郭樹清,很快要換易綱,郭樹清以前是銀保監會的主席,後來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黨委書記,他們這兩個人要換掉,可能要換潘功勝上去,這絕對不是在計畫之中的。按道理來講,中國人民銀行,也就是中國的央行,它的這個行長,或者是黨委書記,最少應該是中央委員一級的,最起碼也是候補委員一級的。潘功勝十九大還是候補委員,到了二十大連候補委員都不是,計畫要退的,很明顯原來定的不是潘功勝接任。
我認為當北京要把這個鍋叫銀行系統來背的時候,銀行官員不幹,因為郭樹清也好,易綱也好,還有中國人民銀行,甚至外匯管理局,原來那一批專家都是很專業的一批人,很明顯,如果銀行背上這樣一個包袱,未來會出非常大的問題,不光是銀行的問題,中國經濟也有很大的問題,所以他們可能反對。但是現在的中國,現在北京的模式是,我給你個命令,如果你不執行,那我就換人,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潘功勝在這個時候上來,然後郭樹清下去,然後很快易綱下去,可能換一批聽話的上來。
逼銀行救財政後果嚴重 銀行債券將成垃圾債券
大紀元時報主編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通過銀行來救地方政府的財政,對中共來說,它的成本是最低的,等於是把中國的經濟倒退回改革開放之前。但對銀行來講,可能是致命的傷害,對宏觀經濟來說,甚至可能是一種自殺的行為。我記得90年代的時候,中國銀行業掀起了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運動,就是要落實鄧小平的指示,鄧小平的指示當時只有一句話,就是說「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當時我在香港,香港的很多同事都在笑,說這算什麼中央精神,因為他們不知道中國的銀行的那個實際情況。因為以前,中共建政後到改革開放之間這段時期,中國的銀行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銀行,中國那段時期只有一家銀行,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改革開放後才辦了國有商業銀行,以前的銀行說穿了就是中共財政部的一個執行部門,是政府部門的一個部分,負責政府財政運作的具體執行工作,銀行的錢就是政府財政的錢,這個情況到了80年代改革的時候就改變了,銀行是銀行,財政是財政,不能夠混為一談。
如果現在強迫這些商業銀行給地方政府借貸,其實就是把銀行的錢給地方政府用,而且四年不用還息,等於把銀行的利潤強行轉移給地方政府財政。2022年中國銀行業的整個利潤大概是2.1萬億元人民幣,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大概是1.35萬億,如果中央要求給地方政府長期放貸,就是高盛透露出來的要給9萬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60萬億元人民幣這個規模,給地方政府這個無息借貸。那我們就以少規模算,就算只拿20億元人民幣給地方政府,這筆錢按1%的這個利息算,每年就有2000億,如果我們按2%的利息算,就有4000億,這是銀行它的利息損失。還有機會成本的損失,這一部分錢如果都給了地方政府,那就給不了別人,也就沒有辦法貸給企業了。2022年中國的銀行給社會融資的貸款總額也就是32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拿這20萬億給地方政府填窟窿,等於是大大的收緊了銀根,中國經濟就會急速的下滑,所以用銀行的貸款給地方政府還債,其實是飲鴆止渴的做法。
郭君說,我相信是高盛獲得了一些相關的消息,就是說中國政府有利用銀行的這個貸款來應付地方的那個財政危機,因為中國政府如果真的這樣去做,從技術上來說呢,會對商業銀行構成巨大的一個壓力,別的不說了,銀行的利潤它會大幅度下跌,資產盈利率也會下降,甚至出現負數,是說甚至發生全面的虧損。商業銀行它的營業目標其實就是利潤,這是美國金融業的最高目標,賺的錢越多越好。當然中國政府是一個不可抗力的因素,銀行沒有辦法反抗,華爾街和中國的這些商業銀行有很多業務的合作和往來,如果中國的銀行出了大問題,美國資本當然會有反應,他們不僅在市場上減持,或者賣出了,做一些動作和調整。我想這還只是目前外國資本的一個輕微反應,如果中共真的這麼做,估計下一步那就是要調低中國的銀行的信用等級了,它們的債券可能就成了垃圾等級了,中國的銀行在國際上海外融資的成本就會大幅度上升。
金融進入動蕩期 地方債務將壓垮全系統
資深金融分析師何冰在《菁英論壇》表示,地方債就是一個黑洞,因為這些地方債為這二十幾年以來中共的這個基建狂魔形象立下了大功,對於當地的GDP貢獻很大,就所有的這些基建對於整個中共的GDP貢獻也是很大,但是這些基建項目效益如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們從許多地方的這種高鐵空空蕩蕩的車廂,還有從最先擺爛地方債的貴州省的情況來看,網上流傳的一些視頻,就是在人跡罕至的那些崇山峻嶺裡頭,都會有巍峨的高架橋網絡,它不是一個橋,而是一個高架橋網絡,從這些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基建項目它是沒有創造收益的,由此產生的債務,只能夠依靠地方的財政收入來還本付息。所以單只是利息,就會吃掉許多的財政收入,那現在的問題是地方財政變得很困難,因為它是土地財政,只要房地產不行了,地方財政收入就有問題,所以它為什麼叫黑洞呢?就是它每年要付利息,要往裡吸資金的同時,它又不吐出來東西。當然不是說中國所有的基建項目都是如此,但是非常大量的基建項目應該是這樣子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讓銀行去兜底,對於銀行整個系統就會是災難性的。因為從現在中共的整個銀行體系來看,城商行,還有像農商行,這些銀行基本上品質都不行了,很多都在破產,但是國有大銀行,它的資產品質相對比較好,因為它能夠擁有最好的客戶,就是在經濟運行這麼多年裡,始終是有一批企業是在盈利的,而這些企業就是大銀行的客戶。所以只要企業盈利,那麼銀行也就能夠盈利,這些銀行它的資產品質是相對不錯的,但是現在呢,你要讓這些銀行去兜抵地方債,那對於股東和儲戶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所以華爾街是最早做出反應,其實高盛做的事情就是它的一種憤怒的反應,那就是大家都賣了它吧,就是這樣子。但是高盛所依據的這個消息,其實華爾街也算是闢謠了。
石山在《菁英論壇》指出,中國的金融行業已經進入了動盪期,我們有幾個跡象,第一個就是匯率問題,匯率波幅非常大;第二個就是政府債務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經濟裡面的所謂資金密集型產業,就是房地產,房地產對銀行業衝擊非常大,因為許家印一個公司,就恆大一個公司就有1.2萬億的債務,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石山說,中共政府強迫企業,強迫銀行去做一些事情,實際上你把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政府已經沒有力量能控制局面的時候,最後一旦垮起來,它就是一種崩潰式的、雪崩式的一個垮台。以前有人用那個幹沙粒堆到很高很尖的時候,最後只是放一粒沙在上面,它整個沙堆轟就垮下去了,所以現在就差最後這一粒沙子,其實我個人認為,這粒沙子已經掉下去了,這就是地方政府的債務。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推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