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10日訊】7月份中國的消費和工廠生產雙雙受挫,對外出口也同時大幅下滑。外界擔心,中國經濟衰落的時代可能已經到來。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三(8月9日)公布,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跌0.3%,這是兩年來中國CPI指數首次下降。
疫情過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面臨通脹居高不下的問題,唯獨中國卻逆向而行,通脹反而出現負增長。經濟學家認為,這主要是中國的內需疲弱所致。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大家就是說沒錢了。沒錢了,經濟又不好,裁員又那麼多,失業率那麼高,大家儘量少花錢,不花不買貴重的、大件的物品。」
7月份,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跌4.4%,這是自去年10月後,中國PPI連續第十個月下跌,反映生產端依然萎靡不振。
而中國CPI與PPI雙負增長,除了在疫情高峰時外,上一次出現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
經濟學家擔心,中國經濟恐怕已開始進入螺旋式的下行循環,即低價格導致低生產,低生產導致工資削減和裁員,從而進一步壓低消費需求。
謝田:「這事實上預示中國經濟衰退,可能是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雖然中共政府還在不斷推出刺激政策,但房地產疲軟、青年失業率高、外企投資興趣減弱,消費力不振,都在牢牢困住中國經濟。
專家指出,歷史上的幾次經濟危機,中共都依靠外資度過難關,但這一次恐怕難尋出路。
謝田:「這次危機,西方資本不僅不會去救助,它們現在反而也看到了中國經濟崩潰的前景,它們也在撤出。事實上地球上已經沒有其它什麼力量,可以給中共繼續注資和輸血了。」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但能否見效,經濟學家普遍存疑。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金石紐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