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2023年11月26日特稿

接前文)本章目錄:

第六章 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七、進化論阻礙對史前文明的研究 7.1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7.1.1 奧克洛鈾礦是核反應堆 7.1.2 「奧克洛現象」引起國際關注 7.1.3 令人費解的精準核反應條件 7.1.4 精準控制的慢化冷卻管理系統 7.1.5 讓人驚歎的核廢料處理方式 7.1.6 如何做到數十萬年穩定運轉? 7.1.7 科學家的質疑和不受拘束的思考 7.2 史前人類的腳印 7.2.1 猶他州2.5億年前的三葉蟲鞋印 7.2.2 內華達州500萬年前的鞋印 7.3 史前人類使用工具的證據 7.3.1 南非28億年地層裡的金屬球 7.3.2 美國5.7億年前地層裡的精緻金屬瓶 7.3.3 加州金礦3800萬年前地層裡的工具 7.4 奇特的月球 7.5 史前文明真實存在 八、進化論阻礙地質學研究 8.1 「漸變論」與「災變論」之爭 8.2 「新災變之父」布雷茨與彭羅斯獎章 8.3 化石講述的史前故事 8.3.1 化石沉積特點提示曾被快速埋葬 8.3.2 動物化石中的奇怪死亡姿勢 8.3.3 化石的特點不符合進化假說 8.3.4 災難性大洪水提供合理解釋 8.4 貴州2.7億年前的藏字石 九、進化論阻礙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 9.1 微觀原子需要設計 9.2 宇宙中其它被精準設計的現象 9.3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 9.4 牛頓眼中的宇宙天體 十、進化假說陰影障礙科學進步 10.1 進化假說進入學校課堂 10.2 違反科學求真精神 10.3 壟斷控制科學體系 10.4 排斥打壓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工作者 十一、人類科學應該回歸正路
科學發展到了今天,人們在慶祝所取得的科學成就的同時,其實還同樣面臨著許許多多無法解決的基本科學問題。
2005年和2021年,世界頂級的學術刊物《科學》期刊曾兩次發布基礎科學研究的125個科學難題,涉及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化學、醫學、生命科學、神經科學、生態學、能源科學與人工智能等領域。⁶⁷⁶
不僅如此,直至今日,世界各地還發現了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用當今的科學理論或達爾文進化假說無法解釋的現象比比皆是。

七、進化論阻礙對史前文明的研究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出現文明距今不超過一萬年。可是,在世界各地的出土文物中,人們卻發現了許多來自幾十萬年前、幾百萬年前、上億年前甚至於十幾億前的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

7.1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上個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從非洲加蓬共和國開採出來的鈾礦石中,鈾-235在總鈾標本中的含量偏低,異常貧化。
這引起世界多國科學家去加蓬實地調查研究,最後發現這裡有一些核反應堆的遺跡。科學家發現它們的建造時間是二十億年前,運轉了幾十萬年。不僅如此,這些核反應堆的設計之合理、性能之優越是當今建造核反應堆的工程師都難以做到的。按照達爾文進化假說理解,那時連人都沒有,更談不上科技文明了,怎麼卻有這麼高級的核反應堆呢?

7.1.1 奧克洛鈾礦是核反應堆

1972年5月,法國一家核燃料加工廠的工作人員H‧布齊格(H. Bouzigues)在檢查鈾礦樣本中鈾-235的含量比例時,發現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一個來自加蓬共和國奧克洛(Oklo)的樣本的鈾-235的比例僅占總鈾的0.7171%,低於其它鈾樣本的含量(0.7202%)。⁶⁷⁷
雖然這兩個數字的差別看似微乎其微,可是,對一個熟悉放射性同位素的人來說,其意義可非同一般。因為鈾-235的含量在地球其它地方的天然鈾礦中,甚至在來自太陽系的樣本如月球或隕石中,都相當穩定,占總鈾的0.7202%。
因為鈾-235是一種穩定的核反應堆燃料,所以當地鈾礦中的鈾-235的減少,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為什麼鈾-235的含量在加蓬的這些鈾礦標本中減少了呢?人們希望找到鈾-235丟失的原因,於是法國原子能委員會(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的科學家和官員們開始展開調查。
他們首先排除了污染的可能性,確認了加蓬奧克洛鈾礦樣本中鈾-235含量減少的現象真實存在,而且不是一個個別現象,是涉及到整個奧克洛鈾礦中的大約700噸的鈾礦的普遍現象。這些鈾礦中的鈾-235平均豐度僅0.62%,最低只有0.296%⁶⁷⁸。根據專家的計算,鈾-235總量減少了約200公斤⁶⁷⁹。
鈾在自然界中有三種同位素,鈾-238占比最多、鈾-234最少,只有鈾-235可以作為理想的核反應堆燃料。而自然界中不存在只選擇性消耗鈾-235的天然機制,除非鈾-235在核裂變反應中被利用了,否則很難解釋為何奧克洛鈾礦的樣本中普遍存在鈾-235的比例低於常規值的現象。
194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德國物理學家奧托‧哈恩⁶⁸⁰(Otto Hahn, 1879—1968)和弗裡茨‧斯特拉斯曼⁶⁸¹(Fritz Strassmann, 1902—1980)首次實驗證實,像鈾-235這樣比較大的原子核,被中子撞擊之後能分為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2、3個中子和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叫做核裂變⁶⁸²(nuclear fission)。他們的這一震撼世界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原來認為原子核不可分裂的觀念,顯示原子核可以通過人為方式被劈裂成更小的碎片。
一旦初始反應啟動,釋放的2、3個中子至少有一個能擊中附近的鈾-235原子核,能使核裂變反應持續下去。產生的裂變產物也不穩定,會繼續釋放出更多中子,繼續與其它可裂變核素發生碰撞,導致它們分裂並釋放更多中子,從而維持自身持續(self-sustaining)的連鎖反應,稱作核裂變鏈式反應。這就是設計核反應堆(nuclear reactor)的基本原理。⁶⁸³
本次人類文明歷史上的第一個核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堆(Chicago Pile-1)⁶⁸⁴,是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 1901—1954)⁶⁸⁵等,於1942年12月2日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斯塔格場(Stagg Field)建立的。他們利用鈾-235作為核燃料產生的裂變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能用於發電,最初輸出功率為0.5瓦特。
科學家們在奧克洛鈾礦地區檢測到大量鈾-235的極具特徵性的裂變產物,這些裂變產物的豐度如此之高,是支持鈾-235曾經發生核裂變反應的無可爭議的證據。這些裂變產物包括稀土元素鑭(lanthanum)、鈰(cerium)、鐠(praseodymium)、釹(neodymium)、銪(europium)、釤(samarium)和釓(gadolinium)以及釔(yttrium)、鋯(zirconium)、釕(ruthenium)、銠(rhodium)、鈀(palladium)、鈮(niobium)、銀(silver)、鉬(molybdenum)和碘(iodine);另外還包括惰性氣體氪(krypton)和氙(xenon)。
而如果只是一個不活躍的鈾礦,就不會有這些鈾-235的核裂變元素產生了,所以人們確信這裡曾經是一個核反應堆,鈾-235作為核反應的燃料被大量消耗了,因此才導致了現在測到的含量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奧克洛礦石中釹-142基本為零,而釹的七種同位素中除釹-142外,其它六種均能在奧克洛礦石中測到。這與鈾-235在裂變過程中不產生釹-142的特點是相符的,也側面證明了這裡發生過鈾-235的核裂變反應。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17 鈾-235核裂變原理:當中子撞擊鈾-235原子核時,它就會分裂成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2、3個中子和巨大的能量。(大紀元製圖)
那麼,這些核反應堆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
據大多數科學家的推算,早在約18億~20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時期,就存在這些核反應堆了。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在45億年前剛剛形成的時候,鈾-235含量占總鈾的17%。鈾-235半衰期為7億年,經過漫長的核衰變,到20億年前鈾-235含量約占3.68%⁶⁸⁶,達到了誘發持續核裂變反應所需要的鈾燃料水平。當今核電廠中人們通常採用的鈾-235的水平是3%,這是天然鈾礦經過濃縮以後的濃度。
鈾-235原子核不穩定,釋放出α、β和γ射線,粒子重新排列以達到更穩定的狀態,稱為放射性衰變(radioactive decay)⁶⁸⁷。鈾-235原子經過衰變,降低到初始一半的量所需要的時間為半衰期。鈾-238的半衰期為44.7億年,鈾-235的半衰期為7.04億年。
元素周期表中⁶⁸⁸,不同的化學元素是按照它們原子核中的質子數來排列的。鈾-238、鈾-234和鈾-235都是(uranium, U)元素⁶⁸⁹,都有92個質子,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數都為92,位置相同,因此得名「同位素」(Isotope)。238、234、235代表的是原子量,它等於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相加的和。如鈾-238有146個中子。改變中子數不會改變元素類型,但會改變元素的穩定性。
不僅如此,加蓬核反應堆持續運行的時間,長久得超乎想像。科學家通過測量鈾-235其它一些特徵性裂變產物(如鈽239,Plutonium 239)的含量,計算出加蓬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曾經持續了數十萬年
隨著進一步挖掘,科學家在加蓬鈾礦區內發現了十幾個核反應堆。加蓬核反應堆的平均輸出功率約100千瓦,可以給大約1000個燈泡供電,這相當於1951年12月20日人們在美國愛達華州用核反應堆發電時最初向外輸出的功率。

7.1.2 「奧克洛現象」引起國際關注

加蓬核反應堆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能奇跡般地持續平穩地運行幾十萬年呢?科學家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1975年6月23日—27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加蓬當局和法國原子能委員會(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在加蓬首都利伯維爾(Libreville)聯合召開國際學術專題研討會。來自19個國家的世界頂級科學家,熱烈地探討加蓬核反應堆的不同尋常之處,稱之為「奧克洛現象」。⁶⁹⁰
代表美國參加會議的是當時美國頂級核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喬治‧A‧考恩(George A. Cowan, 1920—2012)。考恩曾在美國能源部下屬的主導開發第一顆原子彈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就職39年,在二戰期間參與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⁶⁹¹。他因「一生在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a lifetime of exceptional achie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nergy)而獲得恩裡科‧費米獎(Enrico Fermi Award)、新墨西哥州科學院傑出科學家獎(New Mexico Academy of Science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羅伯特‧H‧戈達德獎(Robert H. Goddard Award)、E.O. 勞倫斯獎(E.O. Lawrence Award)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獎章(LANL Medal)──這是該實驗室授予個人或小組的最高榮譽。他還是著名的聖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創辦人之一。
考恩1976年7月為《科學美國人》寫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科學界對加蓬核反應堆的調查研究和假設。

7.1.3 令人費解的精準核反應條件

正如現代人要建造一個人工核反應堆時需要精心設計那樣,加蓬核反應堆的形成也同樣需要滿足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學條件,至少包括礦石中鈾-235的濃度、礦脈大小、形狀以及水和其它一些礦物含量的限制。而同時具備這些條件,在大自然中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今天的人們為了建造核反應堆,需要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核燃料。鈾-235要足夠多,能夠維持有意義的中子通量。平均而言,鈾-235原子核裂變會立即發射2、3個中子,其中一個必須被吸收,並且必須引起另一個核的裂變,其餘的可以吸收到別處或逃逸。
這類似於如果要做一個燃燒時間比較長的火堆,人們需要準備足夠的助燃品,並將它們合理地堆放在一起,才能讓火堆的燃燒時間持續較長;又比如,如果點一次火想要燃放500響的一連串鞭炮或一連串煙花,必須精心設計排列好裡面燃燒的布局才能做到。
除鈾-235含量至少占總鈾的3%之外,礦石中總鈾的濃度必須至少為10%。加蓬奧克洛反應堆區域富集的鈾濃度超過20%,而非反應堆區域的鈾濃度很少高於1%,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突兀的濃度跳躍。而且引人注意的是,這些反應堆多分布於鈾礦的邊緣地帶。⁶⁹²
核反應堆還得具備一定的厚度,尺度大小應超過裂變後再生中子的最小捕獲區間,厚度至少為半米三分之二米。這有助於確保一個鈾裂變核發出的中子在逃離鈾礦之前,被另一個裂變核吸收。在較薄的沉積物中,中子會逸出。球體是最有效的形狀,所需的鈾量也最少,奧克洛核反應堆區滿足厚度的要求。
另外,附近不能有大量的中子毒物(neutron poison),例如硼,因為它們會劇烈吸收中子、抑制核裂變反應。中子毒物若量太多,會使熱中子不足以激發核反應,甚至使核反應停止。
除此之外,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因重元素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格倫‧T‧西博格(Glenn T. Seaborg)教授曾評論道:要讓一個核反應堆運行起來,需要滿足許多精準條件,比如參與核反應的慢化劑與燃料都必須非常純淨,若有百萬分之幾含量的污染物,都會「毒害」反應堆,使反應終止。而他表示,自然環境下的地下如何滿足這些必要的條件?奧克洛核反應堆的情況「真是令人費解」。⁶⁹³
從鈾反應堆的地理位置和分布來看,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無法用「自然形成的」這種猜測來解釋。
另外,這些核反應堆大多埋藏在地下。在地下越深,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如果地下環境溫度超過200攝氏度,岩石就會發生形態變質(metamorphism),比如石灰石會變質成大理石。研究發現,反應堆區域埋入地下十幾億年間的最大溫度在180~200攝氏度之間,恰好在岩石變質的溫度邊緣。只要埋藏再深一點兒、溫度再高一點兒,反應堆區域就無法保持現在的面目了。⁶⁹⁴

7.1.4 精準控制的慢化冷卻管理系統

鈾-235裂變時釋放出的是快中子,又稱熱中子,它們速度快,多數會像電磁波穿越人體一樣穿過鈾-235原子核而不會使它分裂。
因此,要想在核反應堆發生受控和持續連鎖的核裂變反應並持續運轉,需要有精準含量的中子慢化劑(Neutron moderator)填充在鈾-235的間隙,來減緩裂變核發射出的中子的飛行速度。
只有慢中子才能有效撞擊附近的鈾-235原子核,使反應持續下去,所以用慢化劑填充在鈾-235間隙內,才可能使核裂變反應持續。
常用的中子慢化劑包括石墨及水。石墨中的碳及水中的氫,都能起到慢化快中子的作用。慢化劑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能充分慢化中子,多了會使中子慢化過度,這需要精準地計算慢化劑的含量和比例。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的猜想是,水透過岩石縫隙過濾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沒有水,加蓬核反應堆幾乎不可能發生鏈式反應。水減慢了從鈾中釋放出來的亞原子粒子或中子的速度,以便它們能夠撞擊並使其它原子分裂。當反應產生的熱量變得太大時,水就會變成蒸氣並停止減慢中子的速度,然後反應減慢直到水冷卻,這過程可以再開始。⁶⁹⁵
水的慢化作用主要是由水中的氫原子提供的。對於20億年前的礦石來說,最佳比例約為水重量的6%。奧克洛的沉積礦石(sedimentary ore)中的結晶水應該滿足此要求。作為慢化劑的地下水流入反應堆使核反應開始,核反應產生的熱量使水汽化增壓把液體水排出反應堆,反應堆失水使核反應接近停止進入休息期;在休息期,反應堆緩慢地降溫後,蒸汽壓力逐漸降低;在休息期末,水從新滲入反應堆開始了下一個反應期。⁶⁹⁶
另外核反應堆的平穩運行,既不能脫離臨界(criticality)狀態,又不可讓其長期在超臨界狀態或亞臨界狀態,否則會導致燒堆或停堆。超臨界狀態會使鏈式反應規模迅速擴大、核燃料堆快速升溫,若不加抑制,核燃料堆很快會熔毀;亞臨界狀態則會令鏈式反應規模迅速縮小,若不控制,鏈式反應會很快停止。
因此,一個成功的核反應堆或核電站,需要持續流動的冷卻劑,負責及時帶走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現代的核電站,人們為了使核反應動態地維持在臨界狀態,主要採取的方式是頻繁調節核燃料裡的中子吸收材料的面積以及調整冷卻水流。
問題的關鍵在於,加蓬核反應堆持續運轉了幾十萬年。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機制,能夠讓填充在鈾-235間隙的冷卻劑和中子慢化劑保持穩定不變的含量和作用呢?
任何一個核電站的建成都需要精心的設計和布局、具備各種系統條件才能運作成功。加蓬核反應的這些精準的物理參數條件,都說明了一個精心的規劃和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單純的沒有目的的材料的堆積是不可能出得來一個核電站的,更不用設想可能會讓它平穩運轉幾十萬年,用所謂的自然形成的猜測來解釋是根本無法自圓其說的。
考恩在反應堆內的一些斷層附​​近觀察到明顯的中子通量和鈾-235的損耗。他認為,這些斷層很可能是充滿水的通道。這說明這裡存在管道設計的可能性。然而,這還僅僅只是20億年之後人們看到的一點點殘存的痕跡。

7.1.5 讓人驚歎的核廢料處理方式

​​人們一直在尋找新的能源來滿足地球上人類的發展需求。其中之一的核能,被認為可能是最重要的中短期解決方案,不幸的是,現代的核能技術總是伴隨著放射性核廢料,而核廢料的處理問題一直是一個困擾科學家的難題。自從人們用核能發電以來,核電廠一直在產生大量對人和環境有害的高放射性廢棄物,包括鈽(Plutonium, Pu)、銫(Cesium, Cs)、鋇(Barium, Ba)以及惰性氣體氙(Xenon, Xe)和氪(Krypton, Kr)等。一旦它們被釋放到環境中,就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
如果要儲存核廢料,必須能將有毒放射性元素有效保存至少10萬年。問題是人們不知道使用什麼材料來製作儲存核廢料的容器,鋼材會生鏽,混凝土會滲漏,甚至玻璃也會被輻射損壞。
通過對奧克洛反應堆的研究,科學家看到了智慧、安全處置核電站產生核廢料的多種方法。
奧克洛的核反應堆,核廢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有效地捕獲和保留在反應堆區域周圍的花崗岩、砂岩和粘土的磷酸鋁礦物中,「固定」在奧克洛的地下深處,並沒有向環境中擴散,而且持續了數十億年不變。鈽(plutonium)是最令人擔憂的反應產物之一,它從近20億年前形成的地方只移動了不到10英尺。⁶⁹⁷
放射性銫同位素一直是核廢料處理中的長期難題。例如在福島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之後,為了對公眾的健康和環境安全負責,人們曾經花費了大量努力來繪製裂變銫在土壤、沉積物、植物和動物中的擴散和保留情況的地圖。
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PNAS)刊登了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同位素成像系統研究奧克洛反應堆中裂變產物放射性元素銫和鋇的處理方式。⁶⁹⁸
銫-134和銫-137是核裂變產物,其中銫-137是最易揮發的元素之一,也是危害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主要傳播途徑是大氣和水體,所以如何阻隔其進入空氣或接觸水流就成了防止核子擴散的重點。⁶⁹⁹
2018年的研究發現,在奧克洛反應堆中止後5年,具有較大健康危害的裂變物銫和鋇就被捕獲到釕(Ru)金屬及其硫化物聚集體中,而且,它們被保留在反應堆裡最活躍的區域,而沒有擴散或流失到周圍環境中。釕是一種稀有惰性金屬,釕像一層殼一樣幫助封存了放射性元素,把它們與環境安全隔離。⁷⁰⁰
也就是說,奧克洛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仍然靠近它們最初的產生地,並且在沉積岩中,所以不會被地下水溶解或擴散。這些方法都讓科學家感到非常驚訝。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F.高蒂埃-拉斐(F. Gauthier-Lafaye)的研究還發現,奧克洛反應堆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錒系元素和裂變產物在地質環境中保留很長時間的地方。他通過仔細分析確定了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地質、礦物和地球化學原因,主要有三個因素可以解釋:第一,奧克洛反應堆位於弗朗斯維爾盆地(Franceville basin),該盆地具有地質學的穩定性;第二,奧克洛反應堆周圍岩石的低滲透性,這主要是由於存在反應堆核心周圍的粘土層(clay layers)塞住了周圍砂岩(sandstone)的孔隙所導致的滲透度的下降,目前,奧克洛礦床砂岩的滲透率接近零;第三個因素是可溶性裂變產物可進一步被鈾礦中的二氧化鈾(UO2)保留,這些形成了奧克洛礦床在限制核裂變產物擴散方面的重要的第二道屏障。⁷⁰¹
如今科學家們仍然無法複製出古老奧克洛的核反應堆對核廢料的成功控制方法,只能說還在學習之中。

7.1.6 如何做到數十萬年穩定運轉?

核反應堆的順利運行,需要精密設計和非常高的協調機制作為保障。在漫長的數十萬年間,水循環環境、中子毒物存量、脫硅(矽)⁷⁰²、粘土化、地震、核燃料消耗、堆芯變形、孔隙率等諸多變量必然會發生不小的變化,而一點點細微的變化都可能使反應堆脫離臨界狀態導致燒堆或停堆,那麼除非在人造環境下運行,否則,這麼久遠的核反應堆絕無可能穩定運轉數十萬年之久。
回顧近代,1952年到2011年共59年間,世界各地的核電站已出現了至少33起值得記錄的重大事故或非正常事件。⁷⁰³
1979年美國賓州的三哩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站因為冷卻水大量流失,繼而爆炸,反應堆爐心燃料熔毀近半,造成5級事故。⁷⁰⁴
1986年前蘇聯時期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核電站,因控制棒無法順利插入反應爐堆,發生爆炸和爐心熔毀,造成7級事故。⁷⁰⁵
2011年日本福島(Fukushima)核電站,因為地震、海嘯後應急發動機也受損,無法靠電力對反應爐堆進行抽水降溫,發生爆炸和爐心熔毀,造成7級事故。⁷⁰⁶
在國際核能與輻射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 Scale, INES)中,根據危害嚴重性從小到大被評為1至7級。每高一級的事故,代表比前一級更嚴重約10倍。⁷⁰⁷
僅2021年3月到2022年12月的不到兩年時間,達到該分級表第1到3級的核能事件,在全世界至少發生了11起。⁷⁰⁸
為什麼加蓬核反應堆沒有在核鏈式反應開始後爆炸並自我毀滅?是什麼機制保障其安全運轉幾十萬年之久呢?

7.1.7 科學家的質疑和不受拘束的思考

綜上所述,加蓬核反應堆不僅在布局上合理,而且在物理化學反應條件方面體現了精心設計的構思。此外,它已經以井然有序的方式穩定運行了數十萬年,並成功處理核廢料。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一套經受時間檢驗的智慧、嚴謹和持久的運行管理系統。
就像建造核電站一樣,加蓬核反應堆顯然需要精心的設計才能實現。人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當今最優秀的核物理專家和工程師,也難以設計出類似加蓬核反應堆這樣的奇跡。
五十年來科學家們竭盡所能,仍無法說清這些反應堆如何形成且穩定運行數十萬年的機理,只是把它歸結為「自然形成的」假說,好像因為無法解釋,就只好用「自然形成」來勉強作為最好的解釋。
然而,根據地球形成的物理學知識,天然鈾是不能夠自動形成一個天然核反應堆的。原因有三:
其一,鈾-235屬於超重元素。超重元素的形成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產生的。超新星爆炸釋放了極大的能量,足以使得原子核發生合成和重排,從而形成超重元素。這是宇宙中超重元素的來源之一。⁷⁰⁹
超新星爆炸形成了地球上的眾多豐富的元素和礦脈。天然鈾礦在地球地殼上的分布,取決於超新星爆炸時相關超重元素的分布、地球形成過程和其中相關物理規律等⁷¹⁰。
其二,超新星爆炸是天然鈾礦形成的一種主要機制,但這機制並不能夠導致設計條件那麼複雜的核反應堆的形成,所以天然鈾礦自動形成這麼一個可控且高智能的核反應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可控核反應堆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設計和管理,而天然鈾礦並不具備這些特性。
一個可控的核反應器也需要精確的工程設計和控制管理,這些是至關重要的。包括對中子流的調控、反應器冷卻系統的設計以及對核燃料的處理等方面的要求⁷¹¹。而天然鈾並沒有經過這些精密的處理步驟,因此在自然狀態下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可控的核反應堆。
其三,前寒武紀時期天然鈾礦中放射性鈾-235的含量較高,當鈾-235含量足夠時,鈾-235核裂變鏈式反應可能會發生。但是可控核裂變反應自然發生,科學家是無法相信的,尤其加蓬核反應堆對有害核廢料的高智能的處理方式更是令人不可思議。
迄今為止,那些所有聲稱核反應堆為「自然形成」的文章,都只是停留在一個沒有根據的假說的階段,並沒有提供任何支持大自然如何生成這麼一個比人為設計還要精巧、強大很多倍的核反應堆的證據。一些人似乎只是在維護對自然形成假說的信仰,尋找拼湊支撐自然形成假說的證據,對大量疑點則避而不談。
法國核物理學家羅傑‧諾德(Roger Naudet)在加蓬反應堆的前期研究中,擔任項目組長。1996年他在總結自己20年研究成果的《奧克洛:化石核反應堆》(Oklo: The Fossil Nuclear Reactors)一書中,詳細列舉了奧克洛核反應堆大量無法以「自然形成」解釋的現象和技術細節⁷¹²。因為篇幅有限,這裡不詳述。
其實根據2004年美國能源部的記載,在20世紀70年代的早期,當各國科學家第一次聽說這些被稱為「天然」的核反應堆時,就表示了高度懷疑。一群世界上最優秀的物理學家在精心設計機械細節、材料純度和組件幾何形狀等等各方面的條件下,才建造出了「芝加哥一號」。科學家們反問:「建造核反應堆時,需要如此高度的工程、物理學和敏銳、細緻的關注,(可控)核裂變反應怎麼可能在自然界隨機發生呢?」(”How,” they asked, “could fission reactions happen in nature, when such a high degree of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acute, detailed attention went into building a nuclear reactor?”)⁷¹³
然而,進化假說否定了20億年前人類或高智能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因進化假說在科學界的壟斷地位導致很多科學家無法公開表達,而只好用隱晦的方式表示對自然形成理論的深度質疑。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設計者、美國頂級核物理學家考恩在他的文章中還有這樣一段有趣的評論,在1975年的會議之外的閒暇討論期間,與會的科學家們開始不受拘束地思考。例如,沒有細胞核的原核生物是否早在18億年前就進化成了有細胞核的真核生物?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些情節應該被改編成科幻故事,但若沒有大量的技術細節補充而能合理解釋其建造過程,這個電影也拍不出來,但是如果直接引進一艘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太空船的情節──太空船將用過的核反應堆傾倒在現場,補充了燃料供應並離開了──這個故事可能會好講得多。
考恩最後總結道:「無論如何,一個訊息已經很明確了。在核反應堆的設計中,人類不是創新者,而是對『自然』的模仿者。」
考恩還點評說,20億年前的反應堆運轉幾十萬年之後,在地下歷經近20億年仍保存完好,堪稱奇跡。後人發現加蓬核反應堆的經歷,更是一個足夠偵探小說題材級別的探險之旅。
因為長期受到達爾文進化假說的影響,很多人難以跨越雷池去大膽思考這些史前核反應堆的成因。
我們從客觀事實的角度來探討加蓬核反應堆的可能性,從理性上承認──當今人類都做不出來的東西,只有比當今人類科學更加發達的文明時期,才能設計、建造得出來。加蓬核反應堆反應了超越當今地球人類的文明,也就是除了本次人類文明之外,之前還可能存在著史前文明時期。

7.2 史前人類的腳印

科學家們不僅發現加蓬核反應堆可以作為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還發現了許許多多的支持史前文明存在的其它證據,比如史前人類存在的腳印。

7.2.1 猶他州2.5億年前的三葉蟲鞋印

1968年,美國繪圖員兼業餘三葉蟲收藏家威廉‧J‧梅斯特(William J. Meister)報告在美國猶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 Utah)附近的惠勒頁岩(Wheeler Shale)中發現了一個人的腳印,是穿著鞋踩上去的。這個鞋印,看起來跟現代人的鞋印很類似,被稱為「梅斯特腳印」(Meister Footprint)。⁷¹⁴
當梅斯特劈開一塊頁岩時,這個鞋印的凹痕及其鑄件顯露出來,這個鞋印長10英寸、寬3~3.625英寸,是成年男子鞋的常見尺碼。鞋印中清晰可見的是一種已滅絕的、生活在約6億年到2.5億年前的海洋節肢動物──三葉蟲(trilobite)的遺骸。⁷¹⁵
梅斯特在1968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這個古老的鞋印:「腳跟的印痕在岩石上比鞋底凹陷了約八分之一英寸。腳印顯然是右腳的,因為涼鞋在腳後跟的右側磨損得很嚴重。」(The heel print was indented in the rock about an eighth of an inch more than the sole. The footprint was clearly that of the right foot because the sandal was well wor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el in characteristic fashion.)
該鞋印沒有任何理由不被視為真品。鞋子可以在土質相對綿密、潮濕的沙灘上留下非常清晰的印記。形成該鞋印的岩石是頁岩,頁岩是由黏土、泥土或淤泥固結而成。鞋印的形狀,很大程度取決於頁岩的基質的性質和形成鞋印的周圍基質受擠壓的情況。
梅斯特陪同馬裡蘭州塔科馬市哥倫比亞聯合學院的克拉倫斯‧庫姆斯(Clarence Coombs)博士和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生地質學家莫裡斯‧卡萊爾(Maurice Carlisle)前往鞋印發現地點。經過幾個小時的挖掘,卡萊爾先生發現了一塊泥板,這表明該地層曾經是在表面的,這讓他相信在該地點發現化石的可能性很大。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18 猶他州頁岩中一塊含有三葉蟲的鞋印,被稱為「梅斯特腳印」,箭頭指向標本中的一隻三葉蟲。(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19 樣本「跟部」線的特寫,顯示裂紋線延伸到樣本左側的壓痕之外。(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0 標本中保存較好的三葉蟲的特寫(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地質學家戴維斯(Leland J. Davis)考察發現這塊含有三葉蟲的腳印化石的頁岩來自寒武紀。
因為這個腳印是埋在這個岩石中、被人敲開之後才發現的,所以這個腳印產生的年代通常估算應該跟岩石大致同齡。
最令人回味的是這個三葉蟲的化石。三葉蟲是一種已滅絕的節肢動物,出現在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奧陶紀時期種類較多⁷¹⁶,泥盆紀衰退,僅少數倖存,最終在約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滅絕。⁷¹⁷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時的身體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隨後,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逐漸分解,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petrification)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那些生物死亡之前生活的痕跡也可以保留下來。
化石(fossil)通常是岩石中保存的石化了的生物遺骸,例如動物或微生物的骨頭、貝殼、石印、琥珀中保存的物體、矽化木或DNA殘留物⁷¹⁸。所以化石記錄的實際上是生物體死亡後被掩埋時所發生的石化過程。人們通過測定岩石或化石中的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放射性碳14)的豐度與其衰變產物的豐度,來推算岩石或化石產生的年齡和地質年代。
三葉蟲之所以能存在於這個腳印上,說明當時這個人的這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是與三葉蟲同時存在的一個時期,也就是說,這個腳印產生的年代應該是6億~2.5億年前。
這個腳印,是一個遙遠過去存在史前人類的無可辯駁的證據。猶他大學冶金教授庫克(Melvin A.Cook)稱讚該發現是「人類足跡化石中最了不起的樣品」(most remarkable specimen of a fossil human footprint)。⁷¹⁹
1968年6月13日,《沙漠新聞》報(Deseret News)發表了題為「令人困惑的化石」(Puzzling Fossils Unearthed)的文章,報導了該發現。文章附帶了化石照片,隨後全美國各地報紙也報導了該發現。
實際上在全球各地都發現過史前人類腳印化石,最久遠的是美國肯塔基州岩堡縣發現的10個完整的人類足跡和幾個零碎的足跡,被稱為岩堡縣足跡(Rockcastle County footprints)。它們位於石炭紀的砂岩中。該化石年代可追溯到距今3.2億~2.8億年前。
然而,一些持進化觀點的科學家拒絕承認這個發現,僅僅是因為它的產生年齡超出了進化論所推算的人類生活的時間範圍。如格倫‧庫班(Glen J. Kuban)⁷²⁰或美國國家科學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⁷²¹等都把它當作是自然產物,或用一些地質現象來做牽強的解釋,而不敢突破進化論的局限來面對史前人類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7.2.2 內華達州500萬年前的鞋印

1922年10月8日,W‧H‧巴盧(W. H. Ballou)博士在《紐約星期日美國人報》的《美國週刊》上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專題文章,題為「500萬年前的石化『鞋底』之謎」(Mystery of the Petrified “Shoe Sole” 5,000,000 Years Old)。
文中記述了美國傑出的採礦工程師約翰‧T‧裡德(John T. Reid)在內華達州(Nevada)潘興縣的費雪峽谷發現了一隻鞋子的化石印記,上面有縫線的痕跡和斷裂的鞋跟。這個鞋印被人們稱為「內華達州的鞋印」(A Shoe Sole From Nevada)。這個腳印記錄在《考古禁忌:人類隱藏的歷史》的第807~808頁。⁷²²
裡德在內華達州勘探化石時,突然停下來,低頭看著腳附近的一塊岩石,感到十分困惑和驚訝。因為那塊岩石本身的一部分似乎是人類的腳印!他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不是赤腳的痕跡,是石化的鞋印,前半部不見了,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輪廓,在這個鞋印周圍有一條輪廓分明的縫線。鞋底有一個凹痕,似乎是由於腳後跟的骨頭磨損鞋底材料而形成的凹痕。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1 內華達州三疊紀鞋底化石(公有領域)
裡德感到非常驚訝,接下來找到了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一位顯微攝影師和一位分析化學家,對標本進行了拍照和分析。
顯微照片的放大倍率比標本本身大20倍,顯示了縫線的微小細節。分析最終證明這個鞋底是人類的傑作。即使是用肉眼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縫線以及鞋底對稱的輪廓。
據當時的《紐約時報》報導:「它非常適合10歲或12歲的男孩。邊緣光滑,就像剛剪好的一樣。令人驚訝的是,縫線似乎是雙線,一條靠近鞋底的外側邊緣,另一個在第一條線的內側約三分之一英寸處。『皮革』在內部的貼邊較厚,並且似乎稍微傾斜,因此在邊緣處半英寸寬向外延伸,鞋底大概八分之一英寸厚,保持著良好的對稱性。貼邊的完美線條以及鞋底縫製到鞋子上的數百個微小孔的外觀,使該物體成為在檢查它的科學家眼中如此非凡的怪胎。」⁷²³
地質學家檢查了該印記,測出該帶鞋底的石頭是來自三疊紀的化石(三疊紀是2.13億~2.48億年前)。這塊岩石至少有500萬年的歷史。
1922年初裡德到紐約拜訪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威廉‧馬修斯博士(Dr. William Matthews),向他展示這塊三疊紀鞋底化石後,請他留意這個鞋印,並問他對此有何看法。
儘管馬修斯對這塊化石的鞋底與人的鞋底相似的細節表示了極大的驚訝,他說「我從未見過如此非凡的東西」(I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so extraordinary as this)⁷²⁴,但最後馬修斯這樣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自然模仿作品,但僅此而已。這不是人的作品。人們不相信人類在這片大陸上的存在超過了三萬年。」(It is the most perfect piece of natural mimicry that I have ever seen, but that is all. It is not the work of man. It is not believed that man has existed on this continent for more than 30,000 years.)⁷²⁵
不僅如此,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礦物學部館長赫伯特‧P‧惠特洛克(Herbert P. Whitlock)博士也稱其為「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標本」,但是他用了這樣的詞來形容──「他見過的最能騙人的」。
然而,鞋底就是鞋底,帶有斜角貼邊和縫接的痕跡,它當然是人製造的產物,而且是穿在人腳上的。任何一個不帶有先入為主觀念的客觀觀察者,都不會懷疑它的起源或性質。而使這些專家們拒絕這個化石的唯一原因好像就在於──「人類在當時並不存在」。
顯然,任何權威對這種奇怪化石的認可,都會顛覆達爾文的理論。
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到,馬修斯博士和惠特洛克博士等人顯然因為關於人類起源的進化假說的影響而拒絕接受這個化石上的腳印是鞋印的事實,這真是一個可悲又可笑的邏輯。
即使一個客觀事實再充分,一旦它違反了某些人的固有觀念,比如進化假說這樣的理論時,即使是科學家也可以忽略大量的證據,而寧願把持著自己的觀念,不願向前再邁出一步。
當人們發現了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時,由於無法解釋其存在,就認為它是自然形成的。科學家因為執著於進化論的觀念並不願意改變,從而阻礙了人們對人類起源以及史前文明存在真相的探索。

7.3 史前人類使用工具的證據

英國生物學家和作家伊凡‧T‧桑德森(Ivan T. Sanderson, 1911—1973)提出「異地文物」(Out-of-Place-Artifacts, OOPARTS)這一術語,是指人類的化石或印記、動物、人造物體等等在一些不尋常的地層或地質構造中被發現。而按照進化假說,這些物體不應該位於它們被發現時所處的位置。上面提到的腳印等就是這樣的物體之一。⁷²⁶
美國史前文化研究科學家邁克爾‧克雷莫(Michael Cremo, 1948—)曾走遍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異地文物的資訊。這些異地文物提供了一系列證據,表明早在這次人類文明歷史在地球上誕生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存在智慧生命了。他將自己的發現彙編成一本暢銷書《考古禁忌:人類隱藏的歷史》。⁷²⁷
除了這些發現之外,考古學家在世界上的許多發現顯示,不但有史前人類的存在,而且這些人類和我們一樣具有高度的文明,他們的特徵之一便是具有使用工具和製造的能力。

7.3.1 南非28億年地層裡的金屬球

上個世紀,南非克萊克斯多普(Klerksdorp)的礦工們在地層中發現了幾百個精巧的金屬球,它們帶著凹槽,看起來非常直,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像是手工製造的。其中至少一個金屬球的赤道周圍有三個平行凹槽。發現這些金屬球的地層大約在28億年前。⁷²⁸
南非克萊克斯多普博物館館長羅爾夫‧馬克思(Roelf Marx)對此表示:「它們是在葉蠟石(pyrophyllite)中發現的,葉蠟石是在西德蘭士瓦小鎮(Western Transvaal)奧托斯達爾(Ottosdal)附近開採的。這種葉蠟石是一種相當軟的次生礦物,莫氏硬度僅3,大約在28億年前沉積形成。」⁷²⁹
馬克思表示,雖然這些金屬球看起來是人造的,但地球歷史上當時並不存在智慧生命,這些球的來源是個謎。這是因為人們受到達爾文進化假說影響,而造成這些現象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2 南非的克萊克斯多普(Klerksdorp)一處約28億年歷史的地層中,人們發現一批這類帶有凹槽的金屬球。(Robert Huggett/英文大紀元)

7.3.2 美國5.7億年前地層裡的精緻金屬瓶

1852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多切斯特(Dorchester)的會議屋山(Meeting House Hill)的一場岩石爆破中,人們發現了一個精緻的鋅銀合金的金屬器皿,它被人們稱為多切斯特花瓶(Dorchester Pot)。同年6月,《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報導了這個器皿。⁷³⁰
這個小花瓶呈鐘形,頂部有一個小開口。約4.5英寸(11.5厘米)高,底部直徑為6.5英寸(16.5厘米),頂部直徑為2.5英寸(6.4厘米)。 它由鋅製成,並精緻鑲嵌著銀質的圖案,側面有六個花卉的裝飾條紋,底部有類似藤蔓或皇冠的條紋。
多切斯特花瓶的裝飾工作和完美製造表明它的創造者是大師級金屬工匠。這個金屬花瓶的發源地在羅克斯伯裡礫岩(Roxbury Conglomerate),其年代可追溯到5.7億至5.93億年前的埃迪卡拉時期(Ediacaran Period)。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3 1852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出土的鋅銀合金金屬花瓶,估計有5.7億到6億年歷史。(<a href="https://www.ancient-code.com/the-dorchester-pot-originating-from-the-593-million-year-old-roxbury-conglomerate/">https://www.ancient-code.com/the-dorchester-pot-originating-from-the-593-million-year-old-roxbury-conglomerate/</a> )

7.3.3 加州金礦3800萬年前地層裡的工具

1849年,人們在加州中部內華達山脈山坡上的古老河床礫石中發現了黃金,吸引了成群結隊的冒險家來到這裡淘金。很快礦工們在桌山(Table Mountain)和金礦區其它地點的隧道深處發現了數百件石器和人體骨骼的化石。
1880年,美國加州首席政府地質學家、哈佛大學地質學教授喬賽亞‧德懷特‧惠特尼⁷³¹(Josiah Dwight Whitney, 1819—1896)撰寫了關於加州金礦礦井深處發現的物品的長篇著作《加州內華達山脈的金礫石》(The auriferous gravels of the Sierra Nevada of California)⁷³²,向科學界報告了這一證據,該書於1880年由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出版。
這些石器工具包括尖矛、石臼和杵,在厚厚的未受干擾的熔岩層下面。地質學家證實,這些文物和骨頭被嵌入的地層屬於始新世時期(Eocene period,3800萬~5500萬年)。
19世紀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威廉‧B‧霍姆斯(William B. Holmes)說:「也許,如果惠特尼教授充分了解今天所理解的人類進化的故事,儘管他面前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證詞,他(也)會猶豫是否要宣布這一結論。」⁷³³(Holmes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one of the most vocal nineteenth-century critics of the California finds, wrote: “Perhaps if Professor Whitney had fully appreciated the story of human’s evolution as it is understood today, he would have hesitated to announce the conclusions formulated [that humans existed in very ancient times in North America], notwithstanding the imposing array of testimony with which he was confronted.”)
除此之外,類似的金屬工具還有很多。
例如,1968年考古學家朱伊特(Y. Druet)和薩爾法蒂(H. Salfati)在法國聖讓德利維(Saint-Jean de Livet)採石場的石灰岩層裡發現了一些金屬管,岩層年齡至少有6500萬年的歷史。在考慮並消除了幾個假設之後,朱伊特和薩爾法蒂得出結論,在6500萬年前已經有智慧生命存在。
1966年,胡安‧阿門塔‧卡馬喬(Juan Armenta Camacho)和辛西婭‧歐文-威廉姆斯(Cynthia Irwin-Williams)在墨西哥城附近的霍亞勒克(Hueyatlaco)挖掘出一批鐵矛,美國地質學家弗吉尼亞‧斯蒂恩‧麥金泰(Virginia Steen McIntyre)博士和美國地質調查小組的其他成員測定發現這是25萬年前的武器。
儘管地質學家做年代測定的技術是成熟的,但是,因為這些數據所顯示的人類文明歷史與當前達爾文主義對人類起源的解釋相矛盾,所以這些案例被從科學論述中刪除。換句話說,如果事實與現有理論不符,那麼這些事實即使非常確鑿,也必須被拋棄。

7.4 奇特的月球

在宇宙天體中,行星環繞恆星運動,衛星環繞行星運動⁷³⁴。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的一顆行星,月球是繞著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
月球是浩瀚宇宙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能照亮地球上的黑夜,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月球是怎麼形成的呢?
1879年,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George Darwin)認為,快速旋轉的地球排出的部分物體形成了月球⁷³⁵。這個假說雖然明顯缺乏依據,但是由於沒有其它解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著一定的流行度。
後來科學家認為一個行星天體撞擊了早期的地球,形成了一個碎片環,最終聚集成一顆天然衛星──月球。這個「大撞擊假說」是目前最被科學界接受的關於月球形成原因的一個假說。⁷³⁶
但是科學家發現月球具備與其它星體明顯不同的特點。第一個有趣的現象,要從人類的登月計劃說起。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成功登上月球,靠的是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的成功運送。美國NASA航空航天工程師沃納‧馮‧布勞恩博士(Wernher von Braun, 1912—1977)就是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的首席設計師。布勞恩當時是美國太空總署太空飛行中心主任,1967年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75年獲得國家科學獎章。他被公認是20世紀最重要的火箭開發工程師。⁷³⁷
儘管阿波羅登月艙的主要目的是讓人登陸月球表面,但它們的用途並沒有在離開月球表面後就結束。美國太空總署將廢棄的太空船用於科學研究。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第二次登上月球,按照事先阿波羅登月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太空總署故意讓一個登月艙墜毀,在月球上造成了猛烈撞擊,引發月震,然後科學家通過測量月球的振動,試圖弄清楚月球的內部結構。⁷³⁸
撞擊的結果如何呢?
1970年3月,布勞恩發表在《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月球像鐘聲一樣響起,迴響持續了將近一個鐘頭。布勞恩在文中表示,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顯示出月球神祕的地下結構(unearthly underground structure)。⁷³⁹
《大眾科學》另一篇2016年的文章的報導類似,阿波羅撞擊力相當於一噸TNT炸藥,由此產生的衝擊波在短短8分鐘內就形成並達到頂峰,然後又花了一個小時才完全消散。⁷⁴⁰
根據NASA網站的資料,1970年4月14日,當阿波羅13號的登月人員再次進行撞擊月球表面的實驗時,月球的反應是發出像鑼一樣響亮的聲音,在撞擊後振動和共鳴了近一個小時。⁷⁴¹
《大眾科學》2016年的文章也描述說,阿波羅13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這一次阿波羅撞擊月球的擊中威力相當於11噸半TNT炸藥。月震在撞擊7分鐘後達到峰值,產生的衝擊波比阿波羅12號登月艙撞擊的衝擊波大30倍、長度長4倍。 當時登月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開玩笑說,這是該任務中唯一順利進行的。⁷⁴²
這兩次撞擊造成的振動持續的時間比科學家預期的要長,遠遠超過地球上任何同等振動的持續時間;月亮發出的聲音幾乎就像鐘聲一樣。這一奇怪的結果迫使科學家對月球及其組成展開不同的思考。
什麼樣的物體被撞擊的時候能產生鐘聲呢?根據常識,我們自然不難得出一些基本判斷。一個實心球是不太可能發出鐘聲的。
月球平均密度約為每立方公分3.34克,表面密度接近每立方公分3.1克,明顯低於地球的每立方公分5.5克的密度。是什麼原因造成兩者密度的差距這麽大呢?⁷⁴³
科學家分析,月球內部結構具有薄薄的地殼和較小的緻密核心。分析月球樣本發現,月球可能擁有一個緻密、富含鐵和鈦的矽酸鹽「核心」⁷⁴⁴。有些科學家估計月球內部純鐵成分的核心半徑為310公裡~320公裡。
(Titanium)與鐵和鎳等金屬相似,堅硬且難熔。鈦具有高強度、低密度和優異的耐腐蝕性,經常被用於製作飛機、太空船、飛彈和船舶的許多零件。⁷⁴⁵
(Thorium)在月球上的含量也很高。添加到玻璃中的釷可產生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可用於專門的光學應用。鎂和鎂合金中添加釷可提高其耐高溫強度。釷是一種放射性元素,也是有用的核反應堆燃料。⁷⁴⁶
如果是一個自然產生的星球,怎麼會存在這些特別的金屬呢?
種種證據顯示,月球與地球的結構和性質的不同。科學家們不敢突破現有的各種理論的束縛,不敢去大膽假設和求證。如果人類能突破「進化論」的框框,相信人類對月亮的認識和研究會有一個本質上的飛躍。

7.5 史前文明真實存在

如前所述,如果用達爾文的進化假說來解釋人類的起源,那麼這個地球上的文明應該不超過一萬年,可是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許許多多久遠年代的文明古蹟,它們的發達程度甚至遠遠超過我們這一次有記載的人類文明。
有不少科學家已經提出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是周期性的。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弗裡德裡‧克索迪(Frederick Soddy)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人類存在時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誤用,使他們被毀滅。」(I believe that there have been civilizations in the past that were familiar with atomic energy, and that by misusing it, they were totally destroyed.)⁷⁴⁷
然而,很多科學工作者在面對大量史前文明的事實的時候,卻不敢跨越雷池一步,而失去了很多更新人類觀念、促進人類科學發展的良機。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達爾文進化思想的毒害所導致的深重不良後果。

八、進化論阻礙地質學研究

其實在人類居住的這個地球上,還有許多達爾文的進化假說解釋不了的關於地球本身的現象和事實,這裡牽涉到另一門學科──地質學(geology)。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科學,通過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歷史和過程,幫助我們了解人類所生活的這個地球的各個方面。地質學家研究地球的岩石、土壤、山脈、河流和海洋等等,研究它們如何形成、演變,也試圖通過研究地球的結構、地震、火山和地殼運動來了解地球的運動和變遷。⁷⁴⁸
地質學家既是科學家,又是探險家和偵探,他們時而穿越崇山峻嶺、時而潛入深邃海底。他們通過觀察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試圖解開地球的歷史之謎,尋找著地球的起源和祕密。

8.1 「漸變論」與「災變論」之爭

我們的地球在浩瀚的銀河系中只不過是一顆星體,它的穩定運轉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也會受到突發性事件的深刻影響。這些突然發生的事件,甚至可能是具有巨大破壞性的全球性事件。這些災難可能是火山噴發、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大型冰川湖水壩的決裂或非常強烈的地震。
可是這些災難對地球的影響,比較難被地質學家們所充分認識到。尤其是在19世紀,在達爾文提出進化假說的年代,地質學上實際上就開始了一場持續數百年的著名爭論──「漸變論」與「災變論」之爭。
漸變論(Gradualism)⁷⁴⁹,也稱均變論(uniformitarianism),認為地球變化的動力來自於微弱的地質變化的長期積累,長期演變不依靠大型災難也能夠發生。該理論最先於1795年由蘇格蘭地質學家詹姆斯‧赫頓(James Hutton, 1726—1797)⁷⁵⁰提出,1830年查爾斯‧萊爾(Charles Lyell, 1797—1875)在其著作《地質學原理》中認為地質變化是漸進且均勻的⁷⁵¹,自此均變論被人們奉為該領域的信條。
更不幸的是,這些理論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達爾文,而且被他吸納並被應用到生物學領域,作為他後來提出進化假說的主要假設和基礎。
可是,19世紀初,也不是所有人都盲目跟隨這些理論。例如,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的創立者、法國傑出的動物學家和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男爵(Georges Cuvier, 1769–1832),就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災變論提出者。⁷⁵²
居維葉做了大量影響當時科學界的關於動物解剖結構的原創研究。他的研究筆記驚動了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教授艾蒂安‧傑弗裡‧聖伊萊爾(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並因此而受聘於該博物館。他還擔任帝國公共教育督察並協助建立法國省立大學。由於這些卓越的學術和教育領域的貢獻,他於1811年被授予騎士爵位。
居維葉通過詳實的研究,認為每個物種都是為了其特殊目的而創造的、每個器官都是為了其特殊的功能而創造的。他進一步指出,根據動物的解剖學特徵,證明不同物種自創世以來就沒有改變。所以,在關於物種的起源問題上,居維葉完全不同意其他學者提出的進化論觀點。
我們在第三章列舉的大量的現代分子生物學的證據、詳細闡述的人體結構的精妙複雜無法用進化來解釋的現象,居維葉在一百九十多年就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
同時,居維葉還通過對化石系統性的研究,令人震驚地發現了一些滅絕的物種。例如重建了一種未知四足動物化石的完整骨骼,而證據顯示該動物物種已經群體滅絕。此外,他還在更深、更偏遠的地層中挖掘出包括大鯢、飛行的爬行動物和滅絕的大象的動物遺骸,而這些滅絕的物種與現在的動物相去甚遠。
居維葉對地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跨度發生的巨大地質變化印象深刻。他結合動物結構、化石考古和地質學研究,提出突然的災難包括地震和洪水等幾乎可摧毀整個地球的生物物種,重大的災難性事件使地球成為廢墟,生物向倖免於難的地區遷徙而重新繁衍生息。他將地球的歷史解釋為一系列造山、海侵以及生物的繁衍和滅絕的過程。
這就是災變論(Catastrophism)的主要由來。簡而言之,災變論認為地球歷史是循環往復的,曾發生過多次大的災難,是多次的災難導致了舊物種的滅絕和新物種的一次次再創造。這跟我們上面提到的史前文明多次存在的證據遙相呼應。⁷⁵³
而當今科學界已經普遍接受的災變論,也叫大規模滅絕(Massive Extinction),是指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全球性的、短暫的重大環境變化而導致地球生物物種的群體急劇滅絕。據估計,在過去的5億年中,地球上發生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至少有五次,導致地球上75%到90%以上的物種在眨眼間消失。⁷⁵⁴
1982年,芝加哥大學的兩位古生物學家大衛‧M‧勞普(David M. Raup, 1933—2015)和傑克‧塞普科斯基(Jack Sepkoski, 1948—1999)共同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確定了五次滅絕事件發生的特定地質年代。⁷⁵⁵
目前地質學家們公認的五次滅絕事件分別大致發生在4.44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3.83億~3.59億年前的晚泥盆紀、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2.01億年前三疊紀—侏羅紀和6,6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
勞普1996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⁷⁵⁶(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2002年當選為美國哲學會院士⁷⁵⁷(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塞普科斯基曾於1983年榮獲古生物學會查爾斯舒克特獎⁷⁵⁸(Charles Schuchert Award,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於196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實驗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⁷⁵⁹(Luis Alvarez, 1911年—1988年)曾與他的兒子、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⁷⁶⁰(Walter Alvarez, 1940—)一起發現,約6550萬年前的岩層的粘土層具有高銥含量。他們推測,銥是在一次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後沉積下來的。這種巨大撞擊的災難影響引發了大規模滅絕事件,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儘管最初存在爭議,但這一理論逐漸獲得支持,成為恐龍突然滅絕的迄今為止最合理的解釋。

8.2 「新災變之父」布雷茨與彭羅斯獎章

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哥倫比亞高原(Columbia Plateau)上,充滿了各種地質奇觀。超過16,000平方英裡的土地上分布著數百個乾瀑布(Cataract),尤其在中部的一片沙漠中,矗立著世界上曾經的最大的瀑布,它寬3英裡、高400英尺,如果現在有水,將會是尼加拉瀑布的10倍大。⁷⁶¹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奇怪的乾峽谷、摩天大樓那麼高的礫石堆、足以吞沒一個城市的深洞以及無數奇怪的東西。尤其是在整個華盛頓州東南部,肥沃的起伏的丘陵邊界被大片火山玄武岩侵蝕,形成了特有的奇特景觀,就好像農田和峽谷被切碎並縫合在一起,當地農民將這些地方命名為「疤痕地」(Scablands),他們只能在岩石之間的富含淤泥的地方種植小麥。
對於地質學家來說,疤痕地卻是一個謎。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奇特的地質景觀?誰能想到這個被人們爭論了幾十年的問題的答案卻被一個當時並不是地質學家的高中生物老師揭示出來。他為了找到這個答案而轉身地質行業,親身考察,敢於質疑他那個時代的科學教條。雖然這一發現曾經給他招來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質疑和批評,但最終他的理論被地質學界接受,他也因此而成為獲得美國地質學會最高榮譽「彭羅斯獎章」(Penrose Medal)的著名地質學家。
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傳奇人物呢?他就是美國近代地質學家哈倫‧布雷茨(J Harlen Bretz, 1882年—1981年)。
出生在密西根州的布雷茨,原本是生物學背景,是阿爾比恩大學(Albion College)生物學學士和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生物學碩士。
1909年,當年27歲的布雷茨在西雅圖的一所高中擔任科學課老師。有一天,他到華盛頓大學參觀美國地質調查局新繪製的哥倫比亞高原地圖。
當沒有受過正規的地質學訓練的布雷茨查看地圖時,馬上注意到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哥倫比亞高原的昆西盆地(Quincy Basin)西緣有一個巨大的乾瀑布,似乎是水從盆地溢出並流入哥倫比亞河的地方,墜入一個數百英尺深的峽谷。那個瀑布當時應該比尼加拉瀑布還要大,但奇怪的是,這個瀑布現在看來並沒有明顯的水源。
布雷茨向當時的教員詢問了這個現象,但沒有得到答案。在那時,布雷茨決定改行成為一名地質學家。四年後,他拿到了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博士學位,並於1922年畢業返回華盛頓,以便親自仔細研究調查這片神祕的高原地帶。
布雷茨當時多次協同學生和家人,親自前往哥倫比亞高原實地調查,積累了大量地形地貌的原始資料。經過半年實地考察後,他得出了一個甚至令他自己都感到震驚的結論:一場地球歷史上罕見的災難性大規模洪水曾經席捲了整個哥倫比亞高原,撕裂了那時的土壤和岩石,在幾天之內雕刻出峽谷和瀑布。
他在1923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所有其它假設都有致命性的弱點而無法自圓其說,而只有大洪水才是對該地區目前地質學特徵的唯一可能的解釋。布雷茨指出漸變式的緩慢侵蝕不可能造成這種獨特地貌,只能用一場災難性的、猛烈的大洪水來解釋,只有大洪水能造成這種「滿目瘡痍」。
他拿出了一張經過他現場仔細研究後繪製的「通道式疤痕地」(溝渠地,Channeled Scabland)的詳細地圖。這張地圖非常準確,幾乎是現代衛星圖像的虛擬追蹤版本。它能給人留下深刻的洪水沖刷高原之後形成的溝渠河道的直接印象。他論證說,這些通道只能由快速而猛烈的洪水雕刻而成。
布雷茨從1923年起開始發表系列論文,論證「災難性」的洪水是造成哥倫比亞高原特殊地貌的原因。
在1925年發表於《地理學期刊》(Journal of Geology)的一篇論文中,布雷茨寫到,華盛頓哥倫比亞高原的溝渠地地理學特徵是獨一無二的。大片細長裸露玄武岩,是被巨大高度的冰川河流所深深侵蝕的痕跡。⁷⁶²
「洪水的現場證據包括:(1)洪水沖下的斜坡有值得注意的甚至是壯觀的剝蝕和侵蝕;(2)河流在山丘之間有利的地方蔓延回流;(3)巨大的礫石壩(gravel bar)沉積現象,其中一些幾乎與洪水的深度一樣厚;(4)逆著蛇河(Snake River)河道逆流而建的三角洲(delta)在冰川河入口上方攔住了蛇河;(5)厚350英尺、面積200平方英裡的波特蘭三角洲的表面有100英尺高的壩體。」
布雷茨表示,快速侵蝕的關鍵是形成哥倫比亞高原的火山玄武岩(basalt)⁷⁶³。當玄武岩熔岩冷卻成岩石時,會形成垂直的六角形柱子,彼此之間的鍵結較弱,所以這些玄武岩柱子可以一塊一塊地被分離。因此,一場大規模的高通量的洪水可以迅速地撕裂基岩,以至於像大古利(Grand Coulee)這樣的峽谷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形成了。
涉世未深的布雷茨剛開始提出來大洪水理論的時候,就馬上被地質學界認定為異端邪說。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界人士一直信奉萊爾提出的漸變論,認為地質變化是漸進且均勻的。布雷茨的洪水論讓人聯想到聖經中的諾亞故事,似乎回到了前科學時代。難道神或創世主講的人類歷史居然是對的?
當時思想中充斥著進化假說的科學家們顯然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學說,也許只有像布雷茨這樣入道不深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之人,才敢於質疑他那個時代的科學教條吧。
1927年,布雷茨發表了另一篇關於「斯波坎洪水」(Spokane Flood)所形成的地貌的論文後,美國的地質界權威邀請他前往華盛頓特區演講。布雷茨向專家們推演了一場大規模的冰河時代洪水如何能在覆蓋了加拿大和美國北部的科迪勒拉冰原(Cordilleran ice sheet)以南形成了三片平行的洪道,並彙集在一個位於羅德島州南部邊緣的臨時湖泊中,然後像溢出浴缸的水一樣排入哥倫比亞河峽谷的場景。
但是,由於當時布雷茨只得出了結論,並未給出導致洪水產生的具體原因,所以他並沒能真正說服當時的地質界權威。
然而,20世紀40年代另一個地質學家的研究成果,卻意外地給布雷茨的洪水理論補足了這個遺憾。
1940年6月18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於西雅圖舉行的會議上,即將退休的美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約瑟夫‧帕迪(Joseph Pardee)發表了一篇題為「米蘇拉冰川湖的波紋痕跡」(Ripple Marks in Glacial Lake Missoula)的論文。他態度溫和,用安靜的聲音講述了他十幾年前的發現,18,000至13,000年前,在最後一個大冰河時期末期,蒙大拿州米蘇拉冰川湖形成。隨著湖水水位上升,最終導致2,000英尺高的冰垻破裂之後,大約500立方英裡的水以迅雷不及掩耳、摧枯拉朽之力沖破了冰壩殘餘物,冰壩中的水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外面的荒地──哥倫比亞高原,成為當年席捲哥倫比亞高原的大洪水的來源的有力證據。⁷⁶⁴
其實早在1925年,帕迪就以書信的形式向布雷茨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後來,帕迪通過對密蘇拉湖長達十年的調查,找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證據。他通過沉積物計算出了密蘇拉湖災難性決堤時的洪水量和水流速度,以及只有極其猛烈的水流才足以形成的波紋痕跡。在1942年發表的論文中帕迪寫道:「大約500立方英裡的水以不可思議的力量沖破了冰障。」
對許多地質學家來說,帕迪的研究讓他們開始重新看待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論,這是支持布雷茨洪水理論的令人信服的證據。其他地質學家後來也陸續發現了多次此類大規模洪水的證據。
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第一張地球衛星圖片,清楚地顯示了哥倫比亞高原的疤痕狀渠道,與布雷茨在20世紀20年代所繪製的完全相同⁷⁶⁵。因此《紐約時報》報導:「雖然他的提議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但一張由距頭頂約570英裡的地球衛星拍攝的照片現在為這場史前災難的範圍和性質提供了明確的證據。」
1965年召開的國際第四紀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會議發給布雷茨的一封電報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們現在都是災變論者。」(We are all now catastrophists.)
1994年,在華盛頓古利市乾瀑布州立公園遊客中心外,一塊紀念布雷茨的牌匾上寫著:「獻給J‧哈倫‧布雷茨,他耐心地教導我們,災難性的洪水有時可能在大自然持續上演的戲劇中扮演一個角色。」(Dedicated to J Harlen Bretz who patiently taught us that catastrophic floods may sometimes play a role in nature’s unfolding drama.)⁷⁶⁶
1979年美國地質學會授予布雷茨美國地質學會最高榮譽──彭羅斯獎章⁷⁶⁷。領獎後,布雷茨幽默地說:「我所有的敵人(大洪水論的反對者)都死了,所以我沒什麼可沾沾自喜的。」(All my enemies are dead, so I have no one to gloat over.)
然而,為什麼一個高中教師出身的布雷茨提出的合乎邏輯的理論,需要經過56年的時間以及幾代人的驗證才最終被資深的地質學家們所接受和認可呢?
在華盛頓州立公園的同一塊牌匾上,還刻著布雷茨的一句話:「沒有先例的想法通常不受歡迎,而且當有秩序的世界的概念受到挑戰時,人們會感到震驚。」(Ideas without precedent are generally looked upon with disfavor and men are shocked if their conceptions of an orderly world are challenged.)
為什麼布雷茲時代的很多專家對現在看來不言而喻的地質發現如此視而不見呢?這就是進化思想禁錮地質學界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當初出茅廬、有主見、敢於挑戰權威的布雷茲的發現衝擊當時人們對地質學的認識時,直接衝擊了進化論為主導的、排神的科學界的觀念,大多會引來質疑甚至抨擊。
然而,布雷茨是一位尊重事實、堅定反對教條的人。布雷茨通過詳實的調查資料,擺事實、拿證據,終於成為了「新災變之父」。他所留給世界的,也許不只是一種學說,還有面對質疑時一個真正的科學工作者所應該有的勇氣和態度。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4 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論指的是,在18,000至13,000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華盛頓東部的土地多次遭受大規模洪水的沖刷。它們開鑿峽谷、切割瀑布,並塑造了今天被稱為「溝渠地」的辮狀水道地形。(國家地理雜誌網絡截屏)

8.3 化石講述的史前故事

前面談到的鞋印化石提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這裡再從化石提示史前災難存在的角度來加以論述。
化石是過去生活過的動植物的遺骸或痕跡。它們通常被保存在岩層中,這些岩層以沙子或泥漿等沉積物的形式積累。化石要講一個故事──但是,是什麼故事呢?

8.3.1 化石沉積特點提示曾被快速埋葬

根據常識,如果我們取出一條新鮮鱒魚去除鰓,大約4~5小時,鰓組織就會被細菌感染並開始分解,一週後鰓軟組織完全消失。魚死後次生片層(secondary lamellae)塌陷更快,在1到3小時之間就可發生。
然而,1989年11月《今日地質學》期刊報導了巴西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魚化石,保留了當時化石記錄中已知的最精緻的結構,包括鰓、肌肉、胃甚至有黃的魚卵,最壯觀的組織是魚鰓(grill)。許多標本的鰓動脈和靜脈都保存完好,次生片層也完好無損。⁷⁶⁸
而巴西魚化石的次生片層是完整的,幾乎沒有塌陷的跡象,以至於地質學家認為,這些化石是在魚死亡後不久產生的,並且可能僅在不到5小時內完成石化過程、變成化石。
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地質學博士安德魯‧A‧斯內林(Andrew A. Snelling)在《地球災難性的過去:地質、創造與洪水》(Earth’s Catastrophic Past: Geology, Creation & the Flood)書中列舉了生物在被快速掩埋之後形成化石的大量證據。⁷⁶⁹
例如,在加拿大洛磯山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寒武紀伯吉斯頁岩發現的各個緊密地層中保存了120餘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其中大多數是軟體動物,但它們的軟體部分保存完好,通常內臟中還含有食物。節肢動物占化石物種的近40%,其中包括三葉蟲。
在南非開普省(Cape Province)桌山奧陶系頁岩地層中,人們發現了一種廣翅類(eurypteris)的節肢動物(arthropods)化石標本。它們的壯觀之處在於,不僅展示出完整的角質層骨骼,還展示了通常因為在死後早期腐爛而丟失的感覺螯肢和行走附肢。而且,支配附肢的纖維肌肉也得以保存,有時在頭後部也可看到螺旋狀的食物道以及前腹部保存完好的鰓道和樹突結構。
如果化石形成緩慢,化石中的大部分貝殼應該是厚實的,脆弱的貝殼相對不常見。那麼最厚實的貝殼類群也是海洋化石記錄中最常見的嗎?
2015年《古生物學》期刊的一篇來自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系的安娜‧K‧貝倫斯梅爾(Anna K. Behrensmeyer)的研究,發現了意料之外的結果。
他們對古生物學資料庫(PBDB)中450個最常見貝殼類的出現頻率進行了研究。根據貝殼大小、厚度、加固因素(肋、褶皺、刺)、礦物學和微觀結構有機物含量,對結構的持久性進行評分。與預期相反,研究結果表明,小而薄的貝殼化石與大而厚的貝殼化石,在化石中出現的頻率一樣多,這說明大部分化石在被沉積物埋藏的時候是速度很快的、化石是迅速形成的。⁷⁷⁰
綜上所述,許多化石生物顯示出它們被活埋或死後不久被埋葬的明確證據。快速埋葬是化石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除非迅速掩埋,否則大多數生物的遺體及其精細結構都將無法保存。
在現代地質環境中,沉積物的沉積速度太慢而無法保存化石,但許多沉積岩層富含化石。古老的岩石中發現的大量化石表明,它們當時的被埋藏速度肯定比通常要快。
當然,促進化石在地層中形成和保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快速埋葬之外,還包括擁有貝殼或骨頭等堅硬的部分和低氧環境能幫助抑制腐爛等等其它輔助因素。

8.3.2 動物化石中的奇怪死亡姿勢

研究化石的專家們發現,脊椎動物的化石經常呈現出一種奇特的姿勢,張著嘴,頭骨和頸部向後彎曲,尾巴拱起。這種姿勢在許多保存完好的羊膜動物(鳥類和其它動物)包括恐龍化石中可以觀察到。
長期以來,專家們一直在爭論這種奇怪姿勢的原因,通常把它稱之為「角弓反張」(opisthotonus),極端的、背側脊柱過度伸展的姿勢,類似於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引起的抽搐。
專家們分析,引起這些姿勢的不可能是死後的原因,而應該是死前各種因素導致的肌肉痙攣。死後原因包括屍僵、乾燥以及肌腱和韌帶的收縮,都不可能產生這種持續的角弓反張姿勢。⁷⁷¹
角弓反張更多地告訴我們動物死亡之前的情況,而不是死後發生的事情。如果這些生物突然被洪水淹死和掩埋,引起缺氧窒息,可能導致類似這種情形。
當古代動物在泥土或沙地上行走、爬行或奔跑時,它們的腳會留下印記。這些足跡可以是腳印、爪印、尾跡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足跡被埋藏在沉積物中,經過地質作用,如壓實和礦化,最終形成了石化的足跡化石。
足跡化石的存在本身就暗示著動物被快速埋葬,這種短暫的腳印才能被保存下來。另外,考古學家和專家們通過比較脊椎動物足跡化石與身體化石的地層分布,發現一些奇怪的特徵。例如爬蟲類和兩棲類的足跡在中生代上部和第三紀沉積物中罕見,而相應的骨骼卻很豐富。人們分析這些數據之後,發現如果使用世界範圍洪水的地球歷史模型,可以得到自然的解釋。⁷⁷²

8.3.3 化石的特點不符合進化假說

化石的特點,不符合進化假說推演的規律,主要有三點。⁷⁷³
第一,化石的發現順序與進化假說不符。
化石專家將主要化石群的首次出現順序與根據進化假說預測的順序比較,發現大部分化石的順序與根據進化假說所預測的順序不符。
第二,化石中出現的現代物種比例與進化假說不符。
如果達爾文進化假說是正確的,物種是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形成的,那麼,理論上應該非常低比例的現代物種才會形成化石。而研究表明,迄今為止記錄在案的250,000種化石物種中,大多數現代生物體都有化石記錄,這表明化石記錄比進化假說所假設的要完整得多。
而如果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災難,可導致化石迅速沉積,這樣化石才可能會「捕獲」更大比例的曾經生存過的生物物種,包括現代生物物種。
第三,含化石岩層的分布與進化假說不符。
一個例子是煤,它代表植物遺骸的積累、壓實和改變。一些單獨的煤層可以追蹤到數百甚至數千平方英裡。煤作為一個整體從美國延伸到歐洲,進入裡海以北的頓涅茨盆地。
白堊(Chalk)是構成英格蘭南海岸著名的多佛白崖的岩石。白堊是一種石灰石(limestone),由數十億海洋藻類的微小「裝甲板」(armour plates)組成。白堊位於英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大部分地區,橫跨英吉利海峽,它可以在法國、德國、瑞典和丹麥找到,也可以追溯到波蘭、保加利亞、土耳其、埃及、以色列和前蘇聯,類似的白堊甚至出現在澳大利亞和北美。
與現代環境比較,我們不難看出,當今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沒有形成如此規模的化石礦床的可能性。

8.3.4 災難性大洪水提供合理解釋

保羅‧加納(Paul Garner)主修地質學和生物學,同時擁有環境科學學位,還是倫敦地質學會的會員。他通過大量的研究,總結了異常的化石現象,結果顯示生物是被迅速埋葬的,而且化石的特點與進化論不符。⁷⁷⁴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化石的快速掩埋?加納認為,災難性大洪水事件可為如此奇特的化石現象提供合理的解釋。⁷⁷⁵
第一章裡提到的寒武紀化石和線粒體DNA研究,提示地球上的生命是以大爆發的形式產生的。地球上的生命不是單一線性慢慢演化,更可能是多次「爆發—滅絕」的重複循環。而科學家們往往因為受到達爾文進化假說的錯誤影響,不敢大膽突破進化假說的局限、承認史前存在大洪水等地質學災難的可能性,從而阻礙了地質學研究的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洲、多個民族都有洪水的傳說,而且內容驚人的相似。全球性洪水是導致大量化石產生的重要促發因素之一,這也與其他地質學家提到的災變論不謀而合。隨著人們進一步的研究,這方面的證據也會越來越多的被揭示。

8.4 貴州2.7億年前的藏字石

2002年6月,中國貴州省平塘縣掌布鄉的桃坡村前村支書王國富清掃景區時,無意中發現一塊巨石上有「產」「黨」兩個大字。當他清理掉巨石旁邊的雜物後,驚奇地發現石壁上清晰地顯現出如浮雕般的幾個約一尺見方的一橫排大字「中國共產黨亡」。大陸媒體只提前面五個字,其實最後還有一個「亡」字。⁷⁷⁶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5 貴州平塘藏字石(原圖來自雲村寨: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218998.jhtml)
2003年8月至12月間,先後有三批地質專家鑑定「藏字石」形成的原因。⁷⁷⁷
2003年8月中旬,貴州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毛健全等專家教授作地質考察,認定這塊藏字巨石是從河谷左岸陡崖上墜落下來的,崩塌岩體墜地後,分裂為左右兩塊巨石。
這塊巨石重約170噸,平均寬3.2米,高2.6米。這些字在右邊巨石的石壁面上,大小相當,分布勻稱,平均高25.2厘米,平均寬17.8厘米,字體較石壁突出0.5厘米~1.2厘米,是陽文。河岸另一側的破裂面上則能看出有這幾個字凹陷的形態(或稱陰文),但字形難以辨識。人們可以想像,這塊巨石一分為二的時候,形成了右邊石頭凸顯出來的字,左邊石頭則有凹陷進去的字的情形。
經鑑定,「藏字石」上所出現的字有許多橢圓形和柱狀結構。構成字體的礦物成分是方解石(碳酸鈣),與巨石的成分一致;另外,組成字體的成分還有化石生物包括海綿、海百合莖、腕足類等。
2003年9月2日,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吳道生率領有關處室人員及省地礦局地質專家、教授級工程師王立賢等到掌布作現場考察。經專家鑑定,巨石中的字渾然天成,未發現人工雕琢、塑造、粘貼、充填的痕跡。破裂的兩塊巨石的相應部位均顯示出字形結構,表明在兩塊巨石破裂之前就已存在於岩石內部。其結論與第一次考察的鑑定結果一致。
2003年12月5日至8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學家李廷棟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專家劉寶王君及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國土資源部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著名古生物學家李鳳麟等15人組成的考察團,再次深入掌布河谷對「藏字石」進行實地考察。
這些中國地質科學的泰斗級人物對「藏字石」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考察鑑定後一致認為,掌布河谷景區的「藏字石」距今已有2.7億年,屬於二疊統棲霞組深灰色岩。字體均勻排列,沒有人工雕鑿及其它人為加工的痕跡,堪稱世界級地質奇觀。
儘管中國大陸假冒偽劣的產品很多,但是這塊石頭和裡面的字可是貨真價實的古董真貨。專家們反覆調查鑒定,為什麼一致認為這些字不是現代人造的呢?
首先這塊石頭是真古董,巨石的年齡有2.7億年,而字是從墜落崩裂的巨石裡面發現的,這是人力所不能為的,是非現代人工製造的最直接證據。如果是現代人造假、人為把字的圖案「做」在石頭表面的話,應該會有人工雕琢、水泥或者膠體黏連的痕跡,而且會有縫隙。然而巨石與字渾然一體,專家考察沒有發現任何人工痕跡。
其次,字的化石成分鑒定發現的2億年前的海綿、海百合莖、腕足類動物等古生物化石都和現代生物截然不同,這些化石更不是現代人能偽造、製造出來的。
另外,發現巨石的地方是貴州省平塘縣,非常偏僻,人煙稀少,中共紅軍在長征時都沒有到過這裡。布依族人也有自己的文字,漢語並不是他們民族世代相傳使用的,近代在石頭裡造字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排除了現代人工造字的可能,而這塊石頭又是2.7億年前形成的。若按照達爾文的進化假說,一萬年前地球上沒有生命,也不存在現在的文字。
平塘縣的這個藏字石中,「黨」字是簡體字(簡化字),「國」和「產」字是正體字(繁體字)。「中」「共」「亡」三個字則是正體字和簡體字寫法相同。楷書始於東漢(西元25年—220年),簡體字是1956年開始在大陸推行的。
那麼,2.7億年前形成的石頭上,天然顯現著當今人們不僅能看得懂而且仍然在使用中的文字,是在向人們提示什麼呢?
這是否向人們提示,2.7億年前就存在著生命,不僅會文字,還能預見未來人使用的文字字形呢?難道那個時代的生命穿越時空到了現代?
奇字天成的背後是什麼呢?專家報告中指出天然成字的概率是1,000億分之一,還沒有考慮各字體大小一致、方向一致、間隔一致、字形一致的限制條件。也許再加上第6個字出現的概率組合,可能就是萬萬億分之一的可能性。
那麼,2.7億年前,是誰運用了這麼高的智慧,對未來的事情做出類似於指引人們的預測呢?藏字石在中國產生了轟動效應,被列為2004年中國境內十個未解謎團之一。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6 貴州平塘藏字石門票(長松/大紀元)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7 貴州平塘「藏字石」景點解說詞。(長松/大紀元)

九、進化論阻礙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

天體之大,無窮無盡。再大的天體,從更遙遠的天空來看,可能也只是更浩瀚宇宙當中的一粒塵埃。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物理學與天文學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研究的都是宇宙中不同物體或粒子的運動規律,只是尺度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我們這裡把它們放到一起討論。
隨著人類科學研究的發展,在物理學、天文學方面研究越深入的科學家,就越感慨宇宙的奧祕非人類所能認知。
2021年《科學》期刊再次發布的《125個科學問題:探索與發現》中列舉的18個物理學和23個天文學難題,其中一些根本性的難題,是不可能通過現有的科學框架體系來回答的。⁷⁷⁸
這樣的天文學問題包括:5. 宇宙何時消亡?8.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9. 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體嗎?11. 質量的起源是什麼?17. 我們的銀河系特別嗎?23. 什麼是重力?
類似的物理學難題包括:5. 什麼是物質的最小組成部分?9. 為什麼時間似乎只朝一個方向流動?10. 什麼是暗物質?
人們對宇宙和物質的基本認識,為什麼到現在還有這麼多的難題得不到解釋?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跳出進化論和無神論的束縛,考慮整個宇宙、地球和人類可能是被超越人類的智慧生命所設計或創造的這個可能性的時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類即使窮盡智慧也無法探其究竟的奧祕。
宇宙中萬事萬物都體現了特別的設計,而且這些特別的設計相當精準,差一點都不能夠形成我們的物質和組成我們的宇宙。這些都是用進化論和無神論的隨機碰撞、偶然產生理論無法解釋的。進化論和無神論給人灌輸的許多概念、觀念,讓人們在物理學、天文學方面的研究裹足不前。

9.1 微觀原子需要設計

這裡先舉一個關於原子核結構的特別設計的例子來初步說明。原子核為什麼能夠穩定存在呢?
依照量子色動力學(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質量有一部分來自電磁相互作用。帶電粒子的質量與不帶電粒子的質量相比,帶電粒子的質量要重,不帶電粒子的質量要輕。對於質子和中子而言,質子帶電,中子不帶電,那麼如果沒有特別設計的話,應該是質子質量大於中子質量。⁷⁷⁹
同時按照物理學規律,所有的粒子衰變成質量最小的粒子才能夠最後穩定下來,所以質子就應該會衰變成中子。這種情況下就沒有穩定的質子,也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元素。
那麼,怎麼解釋物質中的原子大部分都是穩定的呢?只有靠特別的設計才能做到。
設計者先準備不同的夸克,比如上夸克(up quark)帶2/3e的正電荷,下夸克(down quark)帶1/3e的負電荷,e為基本電荷單位(elementary charge);然後再設計讓質子和中子分別由不同的夸克構成──質子由兩個上夸克(up)和一個下夸克(down)組成,中子由一個上夸克(up)和兩個下夸克(down)組成。這樣巧妙設計的結果就是質子帶電、中子不帶電。
而且設計者還特別設置為下夸克的質量稍大於上夸克的質量,就形成帶電質子的質量比中子的質量稍微輕一點,這樣就能夠形成穩定的帶電質子或不帶電的中子,從而形成穩定的帶電原子核。特別是中子與質子的質量的差異僅為0.14%,又是經過特別設計選擇的,否則如果下夸克與上夸克的差異太大,導致中子與質子的質量的差異太大,原子核就很難穩定。
原子核再與電子結合形成穩定的元素,元素再進一步構成各種物質,構成這個穩定的世界,所有這一些都反映出特別設計的結果。

9.2 宇宙中其它被精準設計的現象

除微觀世界的原子核的精準設計之外,物理方面還有許許多多例子可以體現非常精彩的設計理念。幾乎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被精準的、嚴格平衡的物理定律和常數規定、設計出來的。
例如,為什麼地球會留在繞太陽的軌道上?光是如何傳播的?是什麼將原子和原子結合在一起?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從行星到粒子的最大和最小尺度上,宇宙中有四種基本作用力:萬有引力(Gravitational force)、電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強力(Strong Force)、弱力(Weak Force),這些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在不同的粒子所處的空間維度上,負責塑造我們所居住的宇宙和世界。⁷⁸⁰
曾經研修過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的美國彌賽亞學院(Messiah College)的哲學教授羅賓‧柯林(Robin Collin)⁷⁸¹在接受美國耶魯大學法學碩士李‧史特博(Lee Strobel, 1952—)採訪時,闡述了物理學定律如何被精準地設計、規定和搭配組合,然後這個宇宙才得以運作。⁷⁸²
柯林說:「一切的物理定律是如此精準(就像在剃刀邊緣,on a razor edge),使生命得以存在。例如,宇宙中如果沒有引力(gravity)這樣的力去拖住物質,就不會有星球,沒有星球,也就不會存在任何複雜的生物體;如果沒有『強力』(strong force)的存在,原子核無法把質子(protons)和中子(neutrons)聚攏在一起,也就不會有任何原子,也不會有化學;如果沒有電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的存在,化合物之間就不會有任何的連結力,也就不會有光,不會有很多、很多其它物質。因此,所有這些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或規則都必須到位,使生命得以存活;若是拿掉這些規則,甚至只是拿掉一個物理原理或規則,就不會有生命了。」
所以,任何一個物體能存在於宇宙中,至少需要幾十種不同的參數,而這些參數都必須在精準的位置上、被微調在一個精準的範圍。重力(引力)不過是這些參數的其中一個而已。如果引力的作用常數大一些,宇宙中將到處都是黑洞;引力的作用常數小一些,將不能形成像現在這樣的星系。
有趣的是,人們研究發現,從微觀到宏觀的不同物質層次,其物理參數(例如尺度)是以10的5次方的數量級遞增或遞減的。這種現象至少涵蓋了從夸克—輕子層次到核子層次、到原子層次、到細胞層次,再到人層次、地球層次、太陽層次、太陽系層次以及銀河系層次。這些應該不是偶然現象,體現出被精心設計的痕跡。⁷⁸³
對於現代物理學家來說,如果按進化論或無神論這種封閉的思維模式去推測,上述這些現象似乎永遠也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而如果能打破進化論或無神論的條條框框、承認有一個設計者的存在,人們可能馬上會豁然開朗。那麼誰又是設計者呢?

9.3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

成立於1958年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是美國在太空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領先研究機構,他們的成就很多,包括製造衛星、探索月球或火星或甚至太陽系更遠的地方等等。⁷⁸⁴
1994年2月8日,美國《世界新聞週刊》(Weekly World News)刊登了一張照片,美國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Telescope)於1993年12月26日將數百張照片傳回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Greenbelt)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指揮中心。這些照片清楚地顯示了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市漂浮在茫茫的黑暗太空中。這個歷史事件於2009年9月10日被《世界新聞週刊》再次報導。⁷⁸⁵
照片的拍攝者兼研究員馬西婭‧梅森博士(Marcia Masson)引述NASA內部專家的話說,那片城市絕對是天國(Heaven):「因為,我們人類所知的生命不可能存在於一個冰冷的、沒有空氣的太空中。」
梅森博士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目的是要拍攝遠在宇宙邊緣的影像,但是鏡頭曾發生故障,直到有太空人將它修復。修復完成後,望遠鏡傳回的第一批圖片是萬花筒般的色彩和亮光。但當調整焦點後,傳回的圖片中居然出現了天國城市。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航天史上最強大的天空望遠鏡之一,它能夠觀測到遠至數十億光年之外的物體。這意味著什麼?如果一個物體距離10億光年遠,那麼光從該物體到達地球需要10億年,而光從太陽到達地球只需要8分鐘。⁷⁸⁶
哈勃太空望遠鏡被放置在大氣層之外的太空中運行,這可以消除大氣造成的天文觀測干擾問題,比地面望遠鏡工作得更好。在紫外線、伽馬射線和X射線等某些波長到達地球之前,大氣層會部分阻擋它們,這使得對太空物體的觀測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將哈勃望遠鏡放置在太空中可以解決這個問題。⁷⁸⁷
梅森博士表示,NASA在正確的時間將哈勃望遠鏡瞄準了正確的地點,然後在膠片上捕捉到這些影像,這需要巨大的運氣。
美國航太局分析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經過反覆檢查數據後,他們得出結論:這些圖像是真實的。他們也推論,那個城市不可能居住著我們已知的生命。
【大紀元特稿】進化假說使科學誤入歧途(下)
圖6-28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天堂(作者兼研究員馬西婭‧梅森博士《世界新聞週刊》截屏<a href="https://weeklyworldnews.com/headlines/11684/new-hubble-images/"> https://weeklyworldnews.com/headlines/11684/new-hubble-images/ </a>)
儘管有媒體報導,可是NASA發言人一直保持沉默,但機構內部人士承認,美國太空總署「已經發現了一些可能改變全人類未來的東西」。

9.4 牛頓眼中的宇宙天體

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年),是17世紀科學革命的巔峰人物,他提出了解釋物體運動規律的三大運動定律,成為經典力學的基礎;用萬有引力解釋地球上物體的下落規律以及行星運動等天體現象;在數學方面,他是無窮小微積分的最初發現者。牛頓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⁷⁸⁸
牛頓曾說,「當我觀察太陽系時,看到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剛好使地球得到適量的光和熱,這可不是偶然的現象!」(When I look at the solar system, I see the earth at the right distance from the sun to receive the proper amounts of heat and light. This did not happen by chance.)⁷⁸⁹
他說,人們應該思考這樣的事實:太陽,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產生熱和光的天體,事實上,它向六顆行星【編者按:當時人們只發現了六顆太陽系的行星】發出了適當的光和熱,這種情況只能通過設計才能出現。此外,神確保行星以正確的速度運行、與太陽的距離正確(並且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具有正確的質量(因此也有正確的引力),並以正確的速率繞軸旋轉。只有精通機械和幾何學的人才能比較和調整所有這些特徵,只有偉大的哲學家才能發現其運動背後的原則。[ The latter should ponder, he continued, the fact that the sun and no other body in the solar system produced heat and light, and indeed, gave out exactly the appropriate light and heat to the six plan- ets, a state of affairs that could only have arisen by design. Moreover, God had ensured that planets travelled at just the correct velocities, were at just the right distance from the sun (and travelled in just the right orbits), had just the right mass (and hence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gravitational power), and revolved on their axes at just the correct rates. Rehearsing a remark he had made about a perfect (i.e., divine) mechanic in the “Preface to the Reader” of the Principia, he insisted that only a being exquisitely skilled in mechanics and geometry could have compared and adjusted all these fea- tures; he might have added that only a great philosopher could have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ir motions.]⁷⁹⁰
牛頓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也被稱為《普林斯頓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中說:「這個最美麗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系統,只能源自一個智慧和強大的高級生命。而如果恆星是其它類似系統的中心,這些系統也是由相同的智慧所形成,那麼這些恆星都是由類似的智慧生命組建的;特別是因為恆星的光與太陽的光具有相同的性質,並且來自每個系統的光都會傳遞到所有其它系統;為了避免恆星系統因引力而相互撞擊,他把這些系統放在彼此相距遙遠的地方。」(This most beautiful system of the sun, planets and comets, could only proceed from the counsel and dominion of an intelligent and powerful being. And if the fixed stars are the centres of other like systems, these, being forme by the like wise counsels, must be all subject to the dominion of One; especially since the light of the fixed stars is of the same nature with the light of the sun, and from every system light passes into all other systems; and lest the systems of the fixed stars should, by their gravity, fall on each other mutually, he hath placed those systems at immense distance one from another.)⁷⁹¹
儘管牛頓生活的年代還沒有進化論的出現,但他卻因為提倡宇宙是智慧生命設計的產物而被人們批評,人們認為其理論不科學、走入誤區。難道只有符合進化論、無神論的探索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科學嗎?這不是在用進化論、無神論的棒子來打擊人們探索真理、真相的勇氣和努力嗎?

十、進化假說陰影障礙科學進步

進化假說阻礙了人們在科學研究中大膽接受史前文明的真相,阻礙了人們應該取得的進步。
不僅如此,進化假說還阻礙了地質學、物理學、天文學等等各種學科方方面面早就應該取得的發展和進步。因為篇幅所限,我們這裡不能一一列舉。
一百多年來科學領域的很多發現已經直接挑戰甚至直接否定了進化假說,但是,很多科學家至今仍迫於社會壓力,不敢挑戰進化假說,這些都已經直接阻礙了科學的進步。
在一些不容否認的新的科學發現面前,到底是削足適履、一味維護這個漏洞百出的進化假說,還是破除陳舊的進化觀念、發展和完善科學理論?人們真的是到了應該冷靜下來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英國著名化學家威爾德‧史密斯(Wilder Smith)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就曾這樣:「我們正站在一個科學起源理論特別是生物學起源理論發生劇變的邊緣。物理和化學領域已經發生了這樣的劇變;在生物科學領域,這種理論的劇變早就該出現了。一百多年來,達爾文主義和科學唯物主義的黑手(dead hand)一直嚴重影響著進步。」⁷⁹²

10.1 進化假說進入學校課堂

儘管進化假說如此漏洞百出,卻被堂而皇之地引入學校課堂。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美國建國早期主要是由歐洲人組成,很多是由於宗教信仰迫害流亡到美國來的,大部分信仰上帝。神創論當時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根本沒有爭議;而進化論因為缺乏證據,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美國關於進化論和有神論的教學爭議是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當時美國開始形成現代公立學校系統,要設立生物課。這時就面臨一個問題:生物課講進化論還是講神創論?美國南方的很多州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時候就紛紛立法,規定學校生物課只能教神創論,不能講進化論。這裡的神創論主要指的是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說,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等。
1925年3月25日,田納西州曾通過一項《布特勒法案》(Butler Act),禁止公立學校教師教授進化論。⁷⁹³
1925年7月,田納西州代頓小鎮的一名24歲的中學教師約翰‧托馬斯‧斯科普斯(John Thomas Scopes, 1900—1970)在美國民權聯盟(ACLU)的支持下,在課堂裡面公開講授進化論。州政府就起訴他違反田納西州的《布特勒法案》,法庭判決他違反了州的法律,斯科普斯被定罪並罰款100美元。⁷⁹⁴
官司打到田納西州高等法院的時候卻推翻了原判,作的裁決是原判不合理,說罰款應該由陪審團定,而不是由法官來定,就這樣在程序上推翻了原判。
這個「斯科普斯審判(Scopes Trial)案」是第一起關於課堂教授進化論的法律案件,又稱「斯科普斯猴子審判」(Scopes Monkey Trial),當時受到高度關注,那時候收音機剛剛發明,很多人都在收聽這個案件的進展情況。
但因為州法院並沒有就能不能教進化論作出裁決,所以在法律上通常認為這個案件意義不大,但是它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從那個時候抵制學校教進化論的力量就慢慢減弱,直至1967年《布特勒法案》被廢除。
第二次大事件發生在1968年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頭城。小石頭城一個高中教師發現她的教科書上有進化論的內容,如果她教進化論,就違反阿肯色州的法律,因為阿肯色州是禁止教進化論的;如果不教進化論,她就違反了校區教育委員會的規定。她處於一個左右兩難的境地,而她必須要做一個選擇。⁷⁹⁵
她實在沒辦法,就起訴州法律違憲。因為她起訴的是州法律違憲,所以官司一下就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決說阿肯色州的州法律違憲了,裁決說是禁止各個州把任何一個宗教信條作為教育的基礎。
這個裁決不允許各州在公立學校禁止教授進化論,這是法律上最重要的第一步,但是也沒有禁止教授神創論,所以在1968年這個事件以後,南方很多地方是神創論和進化論同時教的。
第三個是1987年愛德華茲訴阿吉拉德案,美國最高法院裁決路易斯安納州的《神創論法案》違憲。從那以後,全美的公立學校基本上就把神創論排除出公立學校了,只講進化論了。直至現在進化論進入了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學校和課堂。⁷⁹⁶
就這樣,這個毫無科學根據、漏洞百出、錯誤的「進化假說」開始堂而皇之地從學校教育開始,被當成不證自明的「真理」,被以「科學」的名義,灌輸給沒有思想準備和抵禦能力的孩子們。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披著科學外衣的偽理論裡充滿了許多假證據,並出現在教科書中。當時那些信奉進化思想的人用這荒唐的謊言誤導一代又一代人,迷惑、欺騙、束縛了無數人。
儘管迄今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進化論是正確的,可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在教授、灌輸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概念,這顯然是不尊重事實、自欺欺人的作法。
在進化假說被威權化之後,連科學家要公開質疑,都需要十足的勇氣,對判斷能力不強的孩子更是先入為主,毒害之巨大可想而知。

10.2 違反科學求真精神

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科學的基本精神是尊重事實。達爾文對科學的不良影響,直接體現在一言堂的宣教、指鹿為馬、否認事實的荒唐邏輯上,使很多科學界人士的思維觀念在不知不覺中也慢慢變得不科學,失去了科學最核心的本質──最基本的尊重事實的精神。
進化假說嚴重地傷害了人們對科學和理性的正常思維活動,極其嚴重地阻礙了人類科學的正常發展,並導致極其敗壞、淪喪的科學倫理之風橫掃在全球社會各個領域裡。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馬克‧斯托克爾(Mark Stoeckle)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大衛‧塞勒(David Thaler)發現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種是在10萬到20萬年前形成的,而不是慢慢進化而來的。這樣一個明顯的駁斥進化論的證據,當他們將其發表在2018年的《人類進化》期刊上時,卻在醒目的標題位置寫著──文章是支持進化論的。⁷⁹⁷
美國著名地質學家,萊斯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明尼蘇達大學水利工程博士、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亨利‧馬迪森‧莫裡斯(Prof. Dr. Henry Madison Morris, 1918—2006)⁷⁹⁸在他的著作《與神的長期戰爭》(The Long War Against God)中說:「有趣的是,進化論思想的實際影響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更能感受到,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廣泛宣揚進化論已經被自然科學『證明』的信念。然而事實是,儘管自然科學通常是在進化框架中解釋的,但沒有人觀察到真正的進化發生,甚至在任何生命科學中都沒有,更不用說地球科學或物理科學了。」⁷⁹⁹

10.3 壟斷控制科學體系

世界上的很多學問、科學,都允許多個理論體系同時存在。比如物理學研究目的是探究世界的來源,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學說,包括宇宙大爆炸學說、量子力學相對論、多維空間理論、暗能量和暗物質理論等等,這些學說都可以並存探討。
可是在生物學領域就很不正常,尤其在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這個重大命題上,生物學採取的是絕對排他主義方式,除了達爾文提出的進化假說,其它都不允許存在,違反進化假說的一切理論似乎都會就被視為「偽科學」。
比如在人類的起源問題上,至少還有造物主、智慧設計或神創論。很多進化假說無法解釋的現象,用「造物主創世」的觀點都可以解釋(詳見《第八章》。神學或許是更高的科學體系,比如在牛頓生活的時代,神學是很受尊重的。
現代還是有很多人信神,科學家都有很多人信神,由於受這種不相信有神的觀念的影響,一旦有人發現與神有相關的一些人、事、物或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幾乎都會被打上「封建迷信」「不科學」的標籤。
進化思想還幾乎主宰了所有的科學體系,凡是不符合進化論的發現都會被排斥在外,例如前面提到的對於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的起因的探索。對一些客觀存在的地質考古學現象的研究,都是因為質疑甚至否定了進化論,才導致人們裹足不前、無法突破。

10.4 排斥打壓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工作者

儘管進化不符合科學事實的地方可謂漏洞百出,可是一百多年來,進化論卻被視為絕對不允許任何質疑、批評和挑戰的特殊宗教神話了。
維護進化假說體系的人,甚至把進化論作為一種價值觀、一種工具,用來打壓一些敢於堅持真理、說真話的科學界人士。
美國地質學家弗吉尼亞‧斯蒂恩‧麥金泰(Virginia Steen McIntyre)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就曾經因為報告科學事實而被迫沉默。⁸⁰⁰
如前所述,1966年人們在墨西哥韋亞特拉科(Hueyatlaco)考古遺址現了一系列石器,包括葉狀尖矛。
麥金泰作為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小組的成員,開始對此進行調查。當他們第一次開始工作時,認為該遺址的葉狀尖矛可能有2萬年歷史,已經很古老了,但還沒有老到引起爭議的程度。
麥金泰使用各種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對尖矛進行年代鑒定(Radioactivity Dating)並加以驗證,最後結果都顯示葉狀尖矛約有25萬年的歷史,這直接觸犯了當時科學界所信奉的達爾文進化假說。⁸⁰¹
麥金泰博士在採訪中講述道,「而當時我相當天真。我想我們這裡有件大事,而我只會堅持這個日期。我們已經得到了信息,我們得到了事實。讓我們找出事實並從那裡繼續研究下去。我沒有意識到這會毀掉我的整個職業生涯。」(And I was rather naive. I thought okay, we’ve got something big here. But I’m just going to stick with the date. We’ve got the information, we got the facts, let’s get the facts out and go on from there. And I didn’t realise it was going to ruin my whole career. )
如果她放棄「25萬年」的結果、採用「2萬年」的數據,可能會成就她的職業生涯。由於她堅持事實,她後來所有的職業機會都對她關上了大門、網站被關閉,進一步作地質學調查的許可證也被吊銷。後來就沒有在她自己選擇的領域工作過。(According to Dr. McIntyre, and because she stuck to the facts, all of her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were closed off she’s not worked in their chosen field since site was closed and permiss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was denied forever.)
自從美國智庫發現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2001年發起「對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的科學質疑」宣言以來,幾乎每位簽署聲明的科學家都需要勇氣、承受異樣的眼神甚至被懷疑是否有什麼不光彩的動機。
不少一流科學家因為反對進化論而被壓制,甚至成了被嘲笑、被鄙視、被邊緣化的對象,所以導致很多科學家要想發表論文,首先要取得所謂「政治正確」的標籤──與進化論保持一致。
許多科學家不敢公開反對「進化假說」,或是因為自身沒有仔細驗查揣摩,或是安於「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而非「科學正確」(scientifically correct)的基點,避免公開質疑後受排斥、損失個人利益甚至拿不到科學研究的資金。

十一、人類科學應該回歸正路

如前所述,科學發展到今天,雖然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就,但同時也帶來許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從荒唐的克隆人鬧劇到失去倫理的塔斯基吉梅毒實驗,再到令人怵目驚心的中國器官移植;從18歲男孩傑西接受基因療法之後的猝死到賀建奎編輯人胚胎事件;從病毒「功能獲得」研究與新冠疫情的關係到基因改造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這一切生物科技亂象,都與進化假說所提倡的否認精神道德、強調生存競爭導致現代科學界盲目追逐科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進化假說是導致生物科技弊端反覆再現背後的重要推手。
更有甚者,被進化假說所加強的機械唯物生命觀、治標不治本的機械對抗的治病思路以及所引發的西藥毒副作用,都非常令人擔憂;被忽略的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更是西方現代醫學無法根本解決的難題。
而且,進化假說忽視精神的起源,令人類科學誤入歧途,甚至帶來災難性的負面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生物學、醫學,還涵蓋了很多其它科學領域。
從巴克斯特反覆重複的生物間的原始感應現象,到江本勝發現的水也能感知人和周圍環境的信息,再到量子物理學有名的雙縫實驗,都證明人的精神不僅具有物質屬性,還時時刻刻影響著客觀世界。
更有趣的是,從唐雨會認字的耳朵到嚴平生比CT還準的透視能力,再到張寶勝通過意念憑空取出的藥片,人們思想中的壁壘被一個一個的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科學實驗所突破。天目、透視、遙視、預測、心靈感應、特異致動六種功能已經被世界公認的事實,是精神可以改變物質的無可辯駁的直接證明,更是進化假說完全無法解釋的人體生命現象,也更直接地、更本質地擊垮了「進化論」所精心構建的堡壘。
而一場1979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持續了20年的熱潮,直接引發了人們對人體科學和生命本質的深入探討,法輪大法更是作為其巔峰,直接揭示了很多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和人體科學問題的答案,給國家、人民和社會帶來無窮益處,可是卻到最後,被信奉進化論的中共政權殘酷鎮壓。
這一自然界的混亂和災難、科技界的腐敗和變異以及社會敗相的背後,都與達爾文進化思想息息相關。人類真的到了應該冷靜下來好好反思的時刻了。
科學的真意是探索宇宙、生命和人體的真相。茫茫宇宙,無論天文地理、歷史古蹟,都充滿了許許多多現代科學迄今為止無法解釋的奧祕。當今科學發現的許許多多的現象,都足以改變人類今天的教科書。
科學界不斷發現的許多現象都提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從2.5億年前的三葉蟲鞋印到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從南非28億年前的金屬球到美國5.7億年前的精緻金屬瓶;從地質考古學家發現的大洪水災難,再到美國宇航局拍到的星際城市等等,不勝枚舉。
當人們用進化論或無神論的框架體系無法解釋各種宇宙現象、物質或生命現象的時候,往往就說是「自然」形成的;由於各種觀念的障礙,不願意思考那「自然」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任何一種自然現象的背後往往並不偶然。
目前整個人類科學技術都是遵循著進化論的思路在發展,其弊端已經彰顯,甚至危及人類的未來。如果今天人類能夠正確反思其禍害的深重,打破思維定勢,勇於糾正錯誤、撥亂反正,相信對人類的未來必將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義。
因為進化論違背了科學的精神,打著科學的旗號反科學,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科學,所以人類的正本清源必須從認清在科學界幾乎占統治地位的進化論上著手。人類不能迷信達爾文搞的進化論。如果進化論根本無法證實,那麼就不能說它是正確的;如果進化論是錯誤的,那麼所有從進化論發展起來的東西也都是錯誤的。
既然進化論是錯誤的,那麼,它也不能被稱為「科學」,我們就應當把它從科學的殿堂中清理出去。
科學家的視野應該更為廣闊,不能自我封閉。只有保持一個開放的心胸和求真的精神,才能理解這個宇宙的存在密碼以及人類的來源和生存的價值,才能解決現代科學以及整個人類正在面臨的種種困境和難題。
科技需要發展,但發展科技的同時需要回歸理性、重視道德,這樣才能走正路。在規劃人類未來發展的道路時,首先需要糾正進化論對生命的錯誤認知,從思想上擯棄進化論,肅清進化論對人們的毒害和對科學的毒害。
進化論對科學發展的危害之大,超越人們的想像。進化論不光影響了自然科學的研究和發展,對社會科學也起到了同樣嚴重的負面阻礙作用,我們會在第七章詳述。
參考文獻:
676. SCIENCE, 2005-01-07, Special Issue 125 th Anniversary, 01 JULY 2005, VOL 309, ISSUE 5731. https://faculty.cc.gatech.edu/~turk/science_125/science_125.pdf. 125 questions: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14 MAY 2021. Science/AAAS Custom Publishing Office. BOOKLET SPONSOR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resource/125-questions-exploration-and-discovery
677. By Alex P. Meshik. The Workings of an Ancient Nuclear Reactor. Two billion years ago parts of an African uranium deposit spontaneously underwent nuclear fission. The details of this remarkable phenomenon are just now becoming clear. Scientific American. January 26, 2009.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227134554/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id=ancient-nuclear-reactor
678. Oklo – A Nuclear Reactor 1800 Million Years Ago. Dr. S. Eklund, Director General.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17304780204.pdf
679. George A. Cowan. A Natural Fission Reactor.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35, No. 1 (July 1976), pp. 36-47. Publish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 Inc. https://sci-hub.st/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natural-fission-reactor/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680. Spence, Robert. “Otto Hah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Otto-Hahn.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Fritz Strassman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8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Fritz-Strassmann.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2. nuclear fission, physics. Also known as: atomic fission, induced fission.Written by Ellis P. Steinberg. Director, Chemistry Division,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rgonne, Illinois, 1982–88; Section Head, Nuclear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1974–82.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Sep 27,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uclear-fission
683. Marcum, Wade and Spinrad, Bernard I.. “nuclear reacto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6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technology/nuclear-reactor.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4. Reactors Designed by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Energy.gov.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Science. UChicago Argonne LLC. https://www.ne.anl.gov/About/reactors/early-reactors.shtml
685. Badash, Lawrence. “Enrico Ferm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nrico-Fermi.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6. Nature’s Nuclear Reactors: The 2-Billion-Year-Old Natural Fission Reactors in Gabon, Western Afric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guest-blog/natures-nuclear-reactors-the-2-billion-year-old-natural-fission-reactors-in-gabon-western-africa/
687.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radioactive isotop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1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radioactive-isotope.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8. Pauling, Linus C. and Lagowski, J.J.. “periodic tabl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3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eriodic-table.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9. Morss, Lester. “uran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2 Sep.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uranium.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90.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OKLO PHENOMENON LIBREVILLE, GABON, JUNE 1975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73 participants from 19 countries.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magazines/bulletin/bull17-5/17505004447.pdf
692. J. C. Ruffenach et al., Isotopic Abundances Measurement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Oklo Phenomenon, November 1979.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zna-1980-0202/pdf
693. Evidence Shows a Nuclear Reaction Occurred Spontaneously Long Ago. By Walter Sullivan Sept. 26, 1972. https://www.nytimes.com/1972/09/26/archives/evidence-shows-a-nuclear-reaction-occurred-spontaneously-long-ago.html
694. F Gauthier-Lafaye, P Holliger, PL Blanc, Natural fission reactors in the Franceville basin, Gabon: A review of the conditions and results of a “critical event” in a geologic system.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0, 4831–4852 (1996).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16/S0016-7037(96)00245-1
695.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ecolo.org/documents/documents_in_english/oklo-reactor.html
696. George A. Cowan. A Natural Fission Reactor.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35, No. 1 (July 1976), pp. 36-47. Publish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 Inc. https://sci-hub.st/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natural-fission-reactor/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697.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ecolo.org/documents/documents_in_english/oklo-reactor.html
698. Groopman, E. E., Willingham, D. G., Meshik, A. P., & Pravdivtseva, O. V. (2018). Discovery of fissionogenic Cs and Ba capture five years after Oklo reactor shutdow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35), 8676-8681. https://doi.org/10.1073/pnas.1807267115
699.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銫 http://nehrc.nhri.org.tw/toxic/toxfaq_detail_mobile.php?id=40; 核事故中常見放射性核素的種類與危害是什麼? 生態環境部核子與輻射安全中心 2015-11-17,資料來源:《核子與輻射安全百問百答》 http://www.chinansc.cn/gzxc/bwbd/fsfhxgwt/201607/t20160701_550583.html
700. This Two Billion Year-Old Natural Reactor May Hold The Key To Safe Nuclear Waste Disposal. David Bressan. Senior Contributor. Aug 14, 2018,01:33pm EDT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idbressan/2018/08/14/two-billion-year-old-natural-reactor-may-holds-key-for-safe-nuclear-waste-disposal/?sh=423b47333c72
701. F. Gauthier-Lafaye et al., Les gisements d’uranium du Gabon et les reacteurs d’Oklo, May 1986. https://www.persee.fr/docAsPDF/sgeol_0302-2684_1986_mon_78_1_2365.pdfhttps://www.persee.fr/doc/sgeol_0302-2684_1986_mon_78_1
702. 矽和硅是同一種化學元素的不同中文名稱,它們都是從英文名稱silicon音譯而來。矽是從拉丁語silicis音譯而來,最早由清朝的徐壽在1871年出版的《化學鑑原》中使用,後來被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33年公布的《化學命名原則》中採用,並沿用至今。硅是從荷蘭語keiaarde音譯而來,最早由日本學者宇田川榕庵在1837年出版的《捨密開宗》中使用,後來被中國大陸在1956年公布的《化學元素名稱暫行規定》中採用,並沿用至今。兩個名稱的意義都與燧石有關,因為燧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是硅元素的一種氧化物。矽和硅的區別,其實就像英文中的sodium和natrium、potassium和kalium一樣,只是反映了近代歐洲化學用名中西歐的兩大主流語族——日耳曼系和拉丁系的不同而已。
703.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2011/mar/14/nuclear-power-plant-accidents-list-rank#dat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s:listed and ranked since 1952, Mar 2011
706. Japan: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Update Log, Updates of 12 April 2011 https://reliefweb.int/report/japan/japan-fukushima-nuclear-accident-update-log-updates-12-april-2011
707. International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 Scale (INES). https://www.iaea.org/resources/databases/international-nuclear-and-radiological-event-scale
708. The Information Channel on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s https://www-news.iaea.org/EventList.aspx
709. S. E. Woosley, A. Heger, and T. A. Weaver. The evolution and explosion of massive stars. Rev. Mod. Phys. 74, 1015 – Published on 7 November 2002. https://journals.aps.org/rmp/abstract/10.1103/RevModPhys.74.1015, https://sci-hub.yt/10.1103/RevModPhys.74.1015; Woosley, S. E., & Weaver, T. A. (1995). The evolution and explosion of massive sta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v.101, p.181. 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1995ApJS..101..181W/abstract.
710. Taylor, S. R. (1974). Abunda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 new tab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38(5), 855-86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0016703764901292https://sci-hub.yt/10.1016/0016-7037(64)90129-2
711. J. R. Lamarsh’s A. J. Baratta’s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3rd (Third) edition(Introduction to Nuclear Engineering (3rd Edition) [Hardcover])(2001) Hardcover – January 1, 2001. https://www.academia.edu/34880308/Introduction_to_nuclear_engineering_lamarsh_3rd
712. R. Naudet, Oklo:The Fossil Nuclear Reactors (Translation of Chapter 6, 13 and Conclusions), SKB Technical Report 96-14, September 1996. https://www.skb.com/publication/12534/SKB96-14_OCR.pdf
713.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ecolo.org/documents/documents_in_english/oklo-reactor.html
714.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3704922E8126096B0D5898D2D844890, Page 810.
71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trilobit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animal/trilobite. Accessed 10 November 2023.
716. Gutiérrez-Marco, J., García-Bellido, D., Rábano, I. et al. Digestive and appendicular soft-parts, with behavioural implications, in a large Ordovician trilobite from the Fezouata Lagerstätte, Morocco. Sci Rep 7, 39728 (2017). https://doi.org/10.1038/srep39728
717. Hollingsworth, J. S. (2008). “The first trilobites in Laurentia and elsewhere”. In I. Rábano; R. Gozalo; D. García-Bellido (eds.). Advances in trilobite research (PDF). Fourth International Trilobite Conference, Toledo, June, 16-24, 2008. Cuadernos del Museo Geominero, Nº 9. Madrid, Spain: Instituto Geológico y Minero de España. ISBN 978-84-7840-759-0. https://www.igme.es/museo/trilo08/archivos/TRILOBITE.pdf
718.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fossil record”.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6 Jan. 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fossil-record. Accessed 11 November 2023.
719. Geological Specimen Rejuvenates an Old Controversy. Wm LEE STOKES. Dialogue 139. https://www.dialoguejournal.com/wp-content/uploads/sbi/articles/Dialogue_V08N0304_140.pdf
720. “The “Meister Print” An Alleged Human Sandal Print from Utah”. TalkOrigins. Retrieved 4 May 2019. https://www.talkorigins.org/faqs/paluxy/meister.html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721. “Tripping Over a Trilobite: A Study of the Meister Tracks”.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trieved 4 May 2019. https://ncse.ngo/tripping-over-trilobite-study-meister-tracks
722.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3704922E8126096B0D5898D2D844890, Page 807.
723. God — or Gorilla. : how the monkey theory of evolution exposes its own methods, refutes its own principles, denies its own inferences, disproves its own case. by McCann, Alfred Watterson, 1879-1931. Publication date 1922. New York: The Devin-Adair Company. https://ia600207.us.archive.org/14/items/godorgorillahowm00mcca/godorgorillahowm00mcca.pdf P353-354.
724. God — or Gorilla. : how the monkey theory of evolution exposes its own methods, refutes its own principles, denies its own inferences, disproves its own case. by McCann, Alfred Watterson, 1879-1931. Publication date 1922. New York: The Devin-Adair Company. https://ia600207.us.archive.org/14/items/godorgorillahowm00mcca/godorgorillahowm00mcca.pdf P353.
725. Todd Wood. John Reid’s Amazing Fossilized Sho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Bo-ecRhlo
726. OOPARTS! Out-of-Place-Artifacts in Pennsylvania. 2014-07-25 11:54 Topics: Environment and Nature, Pennsylvania. https://hsp.org/blogs/hidden-histories/ooparts-out-of-place-artifacts-in-pennsylvania
727.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3704922E8126096B0D5898D2D844890
728. A Relic of a By-Gone A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7, no. 38, p. 298 (June 5, 1852 or June 7, 185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rchester_Pot#/media/File:SciAm1851_optimized.jpg The Dorchester Pot: Originating from the 593 million year old Roxbury Conglomerate https://www.ancient-code.com/the-dorchester-pot-originating-from-the-593-million-year-old-roxbury-conglomerate/
729.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3704922E8126096B0D5898D2D844890
730. A Relic of a By-Gone A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7, no. 38, p. 298 (June 5, 1852 or June 7, 185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rchester_Pot#/media/File:SciAm1851_optimized.jpg The Dorchester Pot: Originating from the 593 million year old Roxbury Conglomerate https://www.ancient-code.com/the-dorchester-pot-originating-from-the-593-million-year-old-roxbury-conglomerate/
731. Gilman, D. C.; Peck, H. T.; Colby, F. M., eds. (1905). “Whitney, Josiah Dwight” .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1st ed.). New York: Dodd, Mead.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he_New_International_Encyclop%C3%A6dia/Whitney,_James_Amaziah
732. The auriferous gravels of the Sierra Nevada of California. J. D. Whitney. DOI: https://doi.org/10.5962/bhl.title.65298. LCCN: https://lccn.loc.gov/a49007061. OCLC: 6664992. View online: https://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item/91613#page/1/mode/1up
733.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3704922E8126096B0D5898D2D844890
735. Wise, D. U. (1966). “Origin of the Moon by Fission”. In Marsden, B. G.; Cameron, A. G. W. (eds.). The Earth-Moon System. Boston, MA: Springer. pp. 213–223.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1-4684-8401-4_14https://sci-hub.yt/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1-4684-8401-4_14.
736. Canup, R.; Asphaug, E. (2001).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PDF). Nature. 412 (6848): 708–71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30135923/http://es.ucsc.edu/~rcoe/eart206/canup_Moon_Nature_01.pdf
737. Wernher von Braun. Former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Director. NASA. https://www.nasa.gov/people/wernher-von-braun/
739. Wernher von Braun (March 1970). “How APOLLO 13 Will Probe The Moon’s Interior”. Popular Science. https://books.google.ch/books?id=6QAAAAAAMBAJ&pg=PA57&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740. Does the Moon Sound Like a Bell? Though the Apollo lunar modules were built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landing two men on the surface of the…BY AMY SHIRA TEITEL | PUBLISHED MAY 27, 2016 10:00 PM EDT. https://www.popsci.com/does-moon-sound-like-bell/
741. Apollo Expeditions to the Moon. CHAPTER 12.3. https://history.nasa.gov/SP-350/ch-12-3.html
742. Does the Moon Sound Like a Bell? Though the Apollo lunar modules were built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landing two men on the surface of the…BY AMY SHIRA TEITEL | PUBLISHED MAY 27, 2016 10:00 PM EDT. https://www.popsci.com/does-moon-sound-like-bell/
743. Solomon, S. C., & Toksöz, M. (1968). On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oon.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7), 475-484. https://doi.org/10.1016/0031-9201(68)90016-2https://sci-hub.yt/10.1016/0031-9201(68)90016-2
744. Mark Wieczorek and 15 coauthors (2006). “The co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lunar interior” (PDF).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60 (1): 221–36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221063318/http://scripts.mit.edu/~paleomag/articles/60_03_Wieczorek_etal.pdf
74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titan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titanium. Accessed 16 November 2023.
746. Morss, Lester. “thor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Sep.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thorium. Accessed 16 November 2023.
748. Windley, Brian Frederick and Harbaugh, John W.. “ge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geology.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49. Gradualism. Ge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gradualism
750. James Hutton. Scottish geologist.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mes-Hutton
751. Macomber, Richard W.. “Charles Lyel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0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harles-Lyell. Accessed 13 November 2023.
75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Georges Cuvie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 Aug.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es-Cuvier.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5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atastrophis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n. 201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tastrophism-geology. Accessed 13 November 2023.
754. What are mass extinctions, and what causes them? In the last 500 million years, life has had to recover from five catastrophic blows. Are humans dealing the planet a sixth? BYMICHAEL GRESHKO ANDNATIONAL GEOGRAPHIC STAFF. PUBLISHED SEPTEMBER 26, 2019 13 MIN READ.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article/mass-extinction
755. Raup, D. M. (1982).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https://doi.org/1501https://sci-hub.yt/10.1126/science.215.4539.1501
756. David Malcolm Raup.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https://www.amacad.org/person/david-malcolm-raup
758. Charles Schuchert Award. https://www.paleosoc.org/schuchert-award
759.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atastrophis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n. 201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tastrophism-geology. Accessed 8 May 2023.
760.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Walter Alvarez”.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Walter-Alvarez.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61. Formed by Megafloods, This Place Fooled Scientists for Decades. Geologists couldn’t account for the strange landforms of eastern Washington State. Then a high school teacher dared to question the scientific dogma of his day. BYGLENN HODGES PHOTOGRAPHS BYMICHAEL MELFORD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dventure/article/channeled-scablands
762. Bretz, J. Harlen. “The Spokane Flood beyond the Channeled Scabland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vol. 33, no. 2, 1925, pp. 97–115. JSTOR, http://www.jstor.org/stable/30067418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epdf/10.1086/623179. Accessed 14 Nov. 2023.
763. Columbia River Basalt Group Stretches from Oregon to Idaho. By 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gov). https://www.usgs.gov/observatories/cvo/columbia-river-basalt-group-stretches-oregon-idaho
764. Bretz, J Harlen (1882-1981). By Cassandra Tate Posted 11/29/2007 HistoryLink.org Essay 8382. https://www.historylink.org/File/8382
765. Legacy: J Harlen Bretz (1882-1981). A scablands geologist whose theory finally won out.By John Soennichsen. https://magazine.uchicago.edu/0912/features/legacy.shtml
766. A plaque Archived 13 December 2013 at the Wayback Machine was dedicated to Bretz in 1994 outside the Visitor Center at Dry Falls State Park in Coulee City, Washington that reads “Dedicated to J Harlen Bretz who patiently taught us that catastrophic floods may sometimes play a role in nature’s unfolding drama”.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3144053/http://glaciers.us/sites/default/files/states/washington/JH_Bretz/harlen20.jpg
767. The Man: Geologists accept Ice Age floods theory, honor Bretz with Penrose Medal. http://digitalexhibits.wsulibs.wsu.edu/exhibits/show/2013commread/megaflood/bretzconclusion
768. D. M. Martill, ‘The Medusa effect: instantaneous fossilization’, Geology today, Vol. 5, 1989, pp.201-20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j.1365-2451.1989.tb00671.x
769. A. A. Snelling, Earth’s catastrophic past: Geology, Creation and the Flood, Volume 2. Master Books (October 2014), ISBN : ‎978-0-89051-873-1. pp.537-575. https://libgen.fun/get.php?md5=A0BBAE362B92E1C6E2D0FACEA1B36645&token=d418b9fb5c82458b
770. A. K. Behrensmeyer and eight others, ‘Are the most durable shelly taxa also the most common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Paleobiology, Vol. 31, 2005, pp.607-623. https://www.jstor.org/stable/4096887https://sci-hub.yt/10.2307/4096887
771. C. M. Faux and K. Padian, ‘The opisthotonic posture of vertebrate skeletons: post-mortem contraction or death throes?’ Paleobiology, Vol. 33, 2007, pp.201-226. https://www.jstor.org/stable/4500148https://sci-hub.yt/10.2307/4500148
772. L. Brand and J. Florenc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vertebrate fossil footprints compared with body fossils’, Origins (Ge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Vol. 9, 1982, pp.67-74. https://www.grisda.org/origins-09067
773. Fossils and the Flood. Paul Garner. https://www.evangelical-times.org/fossils-and-the-flood/
775. Fossils and the Flood. Paul Garner. https://www.evangelical-times.org/fossils-and-the-flood/
776. 一塊奇石成就一個景區。出版日期:2013-01-01。雲村寨。 http://www.yuncunzhai.com/book/218998.jhtml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218865.html
777. 藏字石,貴州藏字石事件。2021-10-04 14:40:01 來源:新奇世界 網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L3JJUIN05527VSW.html
778. 125 questions: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14 MAY 2021. Science/AAAS Custom Publishing Office. BOOKLET SPONSOR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resource/125-questions-exploration-and-discovery
779. Sung Chang; The neutron and proton weigh in, theoretically. Physics Today 1 June 2015; 68 (6): 17–18. https://doi.org/10.1063/PT.3.2804
780. The Four Fundamental Forces. NASA. https://universe.nasa.gov/universe/forces/
781. Robin Collin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Messiah College. https://closertotruth.com/contributor/robin-collins/
782. Physics Prove The Existence of God (On A Razor’s Ed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2Hsi_gln8
783. C. Huang and Y. -C. Huang. Anthropic Principle’s Predicting Symmetric Distribution Matter Strata, Their Physics Laws, and Verifications. Advances in Astronomy; Volume 2019; Article ID 2501417, 16 pages.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aa/2019/2501417/
785. NEW HUBBLE IMAGES. September 10, 2009 by Marge Floori. Weekly World News. https://weeklyworldnews.com/headlines/11684/new-hubble-images/
786. The Farthest Visible Reaches of Space https://imagine.gsfc.nasa.gov/features/cosmic/farthest_info.html
788. Isaac Newton. English physicist and mathematicia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792. Arthur Ernest Wilder Smith, The Creation of Life: A Cybernetic Approach to Evolution, Wheaton, IL: Harold Shaw, 1970, pp. 244-245. https://www.sermon-online.com/contents/34550; https://info2.sermon-online.com/english/ArthurErnestWilderSmith/The_Creation_Of_Life_1970.pdf
793. “Full text of the Butler Act and the bill that repealed it”. Tennessee Evolution Statutes PUBLIC ACTS OF THE STATE OF TENNESSEE PASSED BY THE SIXTY – FOURTH GENERAL ASSEMBLY 192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9-05-20. Retrieved 2023-11-16.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20091924/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scopes/tennstat.htm#
794. “Scopes of ‘Monkey Trial’ Is Dead at 70”.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3, 1970. Retrieved December 5, 2014. https://www.nytimes.com/1970/10/23/archives/scopes-of-monkey-trial-is-dead-at-70-scopes-of-monkey-trial-is-dead.html?_r=0
795. Ten Major Court Cases about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June 6, 2016. Written by Molleen Matsumura & Louise Mead.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https://ncse.ngo/ten-major-court-cases-about-evolution-and-creationism
796. Ten Major Court Cases about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June 6, 2016. Written by Molleen Matsumura & Louise Mead.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https://ncse.ngo/ten-major-court-cases-about-evolution-and-creationism
797. M.Y. Stoeckle, D.S. Thaler. Why should mitochondria define species? Human Evolution. Vol. 33; n. 1-2 (1-30) – 2018. DOI: 10.14673/HE2018121037; https://phe.rockefeller.edu/wp-content/uploads/2018/12/Stoeckle-Thaler-Final-reduced-002.pdf
798. Dr. Henry M. Morris.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 https://www.icr.org/henry_morris/
799. The Long War Against God Author(s):Henry Morris; Publisher:Master Books; Year:2000; Edition: Language: English; Pages (bibl\file):344\0; ISBN: 0890512914, 9780890512913. https://libgen.fun/book/index.php?md5=9ECE7C46BFA548BB5B93A43A779AD0F9
800. Krishna Tube. The Mysterious Origins of Man. Starting 6’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tC141Ma4E
801. Geologic evidence for age of deposits at Hueyatlaco archeological site, Vasequillo, Mexico [archive]; 1981 (PDF-Datei; abgerufen 8. Juli 2016) https://www.pleistocenecoalition.com/steen-mcintyre/Quat.Research_1981.pdf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點閱【透視「進化論」】系列文章。
(版權歸大紀元和寫作組所有,歡迎轉載,不得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