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好簡單 做好7件事全年無病

2025年02月04日社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4日訊】立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春季陽氣生發,萬物開始蓬勃生長。此時正是養生的好時候,也是人體調養肝臟和脾臟的好時機。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中醫認為,春氣與肝氣相通,肝臟在春季的生理功能最為活躍,因此立春後是「養肝黃金期」。
綜合陸媒報導,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排毒器官,維持著身體的代謝和消化。若能立春後好好養護肝臟,讓肝氣通順,陽氣滿滿,讓你健康一整年。
如何做好立春時節養生,以下幾個方法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穿衣養生 保暖防寒
孫思邈《千金要方》告訴人一些立春時節養生的要點,在著衣、飲食和入寢等方方面面都要順時氣,他說:「衣食寢處皆適,能順時氣者,始盡養生之道。」
立春後,早晚溫差較大,忽冷忽熱,俗話說:「春不減衣,秋不戴帽」。因此穿衣要 「下厚上薄」,就是下身穿得厚暖,上身穿得略薄些。特別是對頭、腳、頸、手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寒。
二、充足睡眠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也需要充足的睡眠,也是最好的保肝良藥。《黃帝內經》指:「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建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保證肝膽經氣血充足,早起到戶外散步,有利於陽氣的生發。
三、飲食養生
飲食上,遵循「春夏養陽」的法則。飲食應以少酸多辛為主,適當增加溫性食物,有助於發散陽氣。同時,避免食用過於辛辣或油膩的食物,還要減少食鹽攝入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春季飲食應多以健脾益氣為主,可選用大棗、山藥、扁豆、瘦肉、魚類、蜂蜜、姜、大麥、小麥等具備補益和緩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鮮蔬菜以疏肝理氣。
立春後應多吃8種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茼蒿和茴香。
四、調養情志
《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因此,立春時節要特別注意情緒的調節,避免過度憤怒或憂鬱,會導致肝火上炎,應保持心胸開闊和愉悅的心情,有助於陽氣順暢地在體內運行。
五、運動養生
立春後,適當增加戶外運動,但運動宜緩不宜急,緩步而行,全身放鬆,就能幫助陽氣生發,起到養肝的作用。
六、足浴養生
腳視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因為腳上有大量與腦和中樞神經緊密連接的神經末梢。立春後,適當用熱水泡腳,加速體內寒濕氣的代謝,還能夠促進體內陽氣生成,有益身心健康。
七、 保護眼睛
中醫認為「肝藏血,開竅於目」。眼睛的健康與肝息息相關,用眼過度很容易使肝血不足。應該適當休息一下眼睛,從而達到養肝的目的。
(責任編輯: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