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印製鈔票走勢示意圖。數據來源:聯邦儲備經濟數據(FRED),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圖表製作:Jeffrey A.Tucker。
這種情況究竟還能持續多久呢?
仔細觀察高度槓桿化的經濟環境,我們發現這很有可能始於大城市商業地產的蕭條狀況。紐約尤其是熱點地區和風向標。全國範圍來看,形勢發展往往存在某種規律。在城市房地產長期繁榮、工人異地長途通勤、銀行零利率政策大規模補貼企業槓桿和企業瘋狂招聘之後,四年前的COVID-19全球疫情封鎖改變了這一切。
突然之間,大批職業經理人被迫在家從事遠程工作。這不僅導致了家庭衛生紙的突然短缺,還為美國企業引入了一種新的勞動力管理方式。即使過了這麼久,每天上下班的習慣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成為工薪一族的日常了。
從外向內看,將巨大的辦公摩天大樓改建成公寓似乎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而目前在這方面卻存在著巨大的缺口。然而事實證明,這並非易事。這些辦公空間的設置決定了它們的性質,不可能簡單地變成公寓。實際上只有一個選擇:要麼讓勞動力全職回歸,要麼縮小租賃辦公面積。
這些商業租約的有效期通常為5到10年。兩年前,許多租約開始到期。去年,許多租約逐漸到期,今年又有許多租約即將到期。公司在審視其龐大的辦公面積後意識到,他們可以將占地面積減少一半或更多。目前實施的混合工作制根本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租用多層辦公樓。
因此,許多公司都在縮減這方面的開支,導致抵押貸款持有人的收入減少,因此可用於償還大型金融公司所持有的大型物業的巨額貸款的資金也減少了。
紐約市股票交易市場上的一家主要公司是紐約社區銀行公司(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簡稱NYCB)。去年,該公司開始報告其指標不達標,陷入困境。它的股票開始受到打擊。隨著報表越來越糟糕,賣盤也在不斷增加。
其股價從接近14美元的高位開始下跌,甚至跌破了2美元。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遭到解僱,由他人接任。隨後,幾家主要的貸款機構拿出10億美元,提出了一攬子拯救計劃,以挽回頹勢。之後股價略有回升。
紐約社區銀行公司(NYCB)股價走勢示意圖。
換而言之,這是一次深層政府的救助行動,是一次全員參與阻止擴散的嘗試。這是非常嚴肅的。儘管這個行動確實占據了許多頭條新聞,然而如果要用一句詩來形容,它可能只是一片比人的手掌大不了多少的烏雲而已。
《華爾街日報》就此評論道:「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譽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已將紐約社區銀行的信用評級下調至投資級以下。」
眾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救助措施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大城市,尤其是波士頓、紐約和芝加哥等地的商業地產問題從來不會消失。今年全年,這些問題都將惡化,導致主要貸款機構更加疲軟。這將引發更多的集中化和救助。對此,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將自始至終密切關注。
他們能控制住局面嗎?不太可能,即使長期來看也不可能。金融危機即將到來。他們只是在拖延時間。
如果大家想知道為什麼美聯儲一直在談論降息,這就是原因所在。儘管從任何歷史指標來看,通貨膨脹都遠未得到控制。這是美聯儲向市場保證隨時準備開動印鈔機的一種手段。他們絕對不會讓系統崩潰。
那麼,這對於普通民眾意味著什麼呢?首先,這意味著通貨膨脹不會消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明年和後年開始,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我們可能會重蹈20世紀70年代的覆轍,經歷三次不同的通脹浪潮。我們可能已經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只會接踵而至。
經驗老到的投資者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這也是黃金和比特幣(Bitcoin)屢創新高的原因。在這種環境下,黃金是唯一真正的避風港。無論誰當選總統,這都將是下一任期的巨大問題。這可能會成為核心問題。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請記住問題的根源,它不僅可以追溯到疫情封鎖,還可以追溯到應對2008年危機的措施,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2001年後信貸放鬆的措施。
迄今為止,這是一個通脹金融(inflationary finance)的世紀。這怎麼可能不以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告終呢?唯一的問題就是,金融危機將以何種方式展開。值得警惕的是,金融危機已經向我們走來。
作者簡介:
傑弗裡‧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2020)。他也是雜誌《米塞斯之最》(The Best of Mises)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並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廣泛發聲。
原文: The Financial Crisis Begin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