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自打臉 徵台灣34項農產品進口關稅

2024年09月19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20日訊】中共一方面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另一方面,在行動上又將台灣作爲獨立國家來對待。9月18日深夜,中共財政部宣布,將停止執行對台灣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的政策,在兩岸貿易中採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方式。引發外界議論。
中共當局宣布對台灣再度採取關稅緊縮政策,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相關農產品進口關稅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這是今年5月底,中共公告第二批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清單後,又一對台重大經貿政策調整。
台灣前國大代表、政論家黃澎孝認為,中共當局因政治理由,以經濟措施對台進行施壓恐嚇的政治操作,是故意刁難執政黨當局。
台灣前國大代表、政論家黃澎孝:「因為賴清德最近特別提到《璦琿條約》的問題,中共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正面的面對,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中共的不滿是可以想像的。不過採取這些行動其實沒有多大的效果。」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認為,中共採取「選擇性的經濟制裁」,挑軟柿子來進行對台經貿的壓迫。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中國在選擇台灣的農產品作為制裁的項目,其實是有點像是選擇一個對中國影響最低的項目來去做制裁。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更能凸顯中國在某一些尤其是具有重要的生產鏈的零組件,從台灣進口的依賴度還是很強,但是中國卻不選擇這些來作為制裁對象,顯然中國也是挑軟柿子來進行對台經貿的各種動作。」
吳瑟致表示,中共也不是第一次對台灣的經濟制裁,在過去幾次總統大選,北京也幾次宣布所謂的對台經濟制裁。
吳瑟致:「過去在大選期間,透過ECFA或是其他各個單項農產品的限制,這些動作其實過去都有提出來過。顯然中共對台經貿施壓的手段已經沒有任何的新意,或者是說沒有新的更大的措施。」
面對中共持續性的脅迫手段,中華民國行政院發言人表示,政府早有掌握與因應,也降低對於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開拓中國以外的高消費市場。
吳瑟致:「因為中國想要試圖凸顯出來的,是透過對台灣的經貿施壓,來讓台灣的政治上產生一定程度的效益,或是讓台灣的社會輿論形成一股壓力。但是某個程度上,它也破壞了兩岸的政治關係,它也破壞了兩岸關係的穩定性。中共的一個對台策略,確實是中共在打自己的臉,因為中共一再宣告說台灣是屬於中國一部分,但是卻又是在兩岸之間的貿易上,或關稅上進行很多的手腳。我覺得某程度上,這更凸顯其實中共也很清楚知道,兩岸之間貿易的往來就如同國家跟國家之間的貿易的往來。」
黃澎孝表示,自從中共開始使用關稅手段或者以各種名義來刁難台灣的農產品以後,大多數的台灣農民學會如何避險。
黃澎孝:「自從前幾年中共開始使用關稅手段,或者說以各種名義來刁難台灣的農產品以後,絕大多數台灣的農民都會規避這樣的一個風險,而且有很多台灣農民發現,危機就是轉機,過去因為長期依賴中國的市場,反而忽略了到其他開發一些新的市場。那麼現在經過中國的幾次的打壓以後,讓台灣的生產者不得不要努力去開發其他市場,所以現在譬如像說我們台灣的鳳梨,由於中國的打壓,結果反而在日本開發出了比中國更好的市場。」
根據中華民國農業部資料,台灣農產品109年來外銷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貿易額為38.94億美元,112年達到43.9億美元,包括109年鳳梨鮮果實輸澳洲,113年鳳梨輸新西蘭,113年紅肉紅龍果輸日本等,逐步開拓中國以外的農產外銷市場。
編輯/黃億美 採訪/常春 後製/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