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刺激措施實質作用小  IMF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2024年10月23日金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0月24日訊】鑒於北京當局的財政刺激措施缺乏細節,而貨幣刺激措施對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質作用不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 和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均表示,北京最新刺激措施不能有效提振消費,其國際貿易摩擦的根源仍然存在。
本週二(10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這份報告中,IMF提升了對2024年美國、英國和巴西經濟增長的預期,卻下調了對中國、日本和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估。報告表示,武裝衝突和隨時可能發生的貿易戰以及緊縮貨幣政策的殘留影響,都會給世界經濟帶來風險。
這份報告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7月時的5%下調至4.8%,而對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仍維持在4.5%不變。
IMF並警告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狀況可能還會惡化,導致銷售和投資萎縮,而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的危機,仍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重大風險。
報告直說,「(房屋)價格繼續下跌可能會進一步打擊消費者信心,從而進一步削弱家庭消費」,報告進一步指出,「這可能導致國內需求疲軟,並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產生負面溢出效應。」
週二當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秋季年度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表示,北京當局的財政刺激措施迄今為止仍缺乏細節,因此未被納入IMF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當中;而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上個月出台的貨幣刺激政策,旨在促進貸款,對實質性提振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大。
古林查斯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中國出口增長有助於防止其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但這「主要不是因為中國或其他地方的產業政策,而主要是由宏觀力量所推動。」
他分析指出,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消費支出低迷,在房地產市場危機讓家庭財富的主要來源受損的情況下,部分生產力「自然地轉向出口部門」。而中國內需不足和美國的過度消費,是中國貿易順差擴大的關鍵驅動因素。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也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對於中國經濟的來說,提高中國消費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非常重要,同時還需要北京當局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問題,也需要吸收中國國內的過剩產能。她說:「到目前為止,我會說我還沒有真正聽到過中國方面有任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