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3日訊】債務、失業、倒閉、消費降級成為中國社會熱詞的2024即將過去,多位海外學者發文,評中國近年來乏善可陳的經濟表現,或分析中國經濟2025更加驚險的走向,而「金融風險」和「危機」是關鍵詞。
中國經濟已陷入通縮怪圈 難以自拔
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上週日(12月22日)在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已走入通貨緊縮的怪圈。這篇題為《從線性發展到通貨緊縮的怪圈》的文章表示,習近平剛上台的時候,中國社會上曾充滿樂觀氛圍,不少經濟學家按照一種「線性思維」來看待中國未來的走向,認為中國在未來10年將進入 「上中等收入階段」;從2025年起,中國將會進入「高收入階段」。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北京當局在新冠疫情期間殘酷的清零政策,以及後來蹩腳的經濟政策,導致中國經濟陷入了通貨緊縮的泥潭。
文章表示,北京當局早在2017就宣稱中國的中等收入族群已超過4億,2020年又宣稱中國已實現「全面脫貧」,但是,中共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2020年卻在總理記者會上披露,中國有6億人的每月收入僅為1000元;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則估算,目前中國月收入低於3000元的人群約有9億人。
雖然官方不少數據依然在渲染「形勢一片大好」,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卻發現,中國的經濟增長數據,與就業、消費和投資數據無法吻合,並推斷出2021年至2023年期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GDP),累計比實際情況高估了10個百分點;東北證券經濟學家付鵬則指出,中國全民消費能力下降不是短期現象,而是一個結構性的轉變,「由於問題深重,政府通過加槓桿刺激經濟的措施,已難扭轉中產階級迅速萎縮的趨勢」。
文中直言,今年房地產危機持續惡化,地方政府債務高企,消費疲軟不振,出口乏善可期,企業與資金繼續外流。雖然官方陸續出台了不少紓困政策、刺激措施,卻始終難以奏效。基礎建設投資、房地產和出口,近年都面臨停滯。隨著中國經濟的明顯下滑,中國人的生活負擔日益加重,以致於到了有人「吃了上頓顧不了下頓」的地步。文章認為,中國目前法拍房劇增、無家可歸的人增加,以及無差別攻擊事件愈演愈烈,無不說明了「重返集體貧困」的問題。
北京當局在11至12日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許諾,要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等。對此文章指出,「迄今為止,習近平更關心的實際上是他的所謂『新生產力』,而非百姓的生活品質,中央寧願為製造業多花錢,也不願意為百姓提高收入。」
至於官方計劃在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率、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適時降準降息,以及將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政策,文章直言,這些政策的重點仍然是偏向「增加政府的開支」,卻缺乏如何「增加民眾的開支」以促進消費的方案,「最終,習近平上面一大串許諾即有可能成為一張空頭支票」。
文章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至少在今後一兩年內很難擺脫通貨緊縮的怪圈,這種惡性循環並非通過印鈔票所能解決。
經濟持續低迷 中共刺激方案無效 金融風險劇增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上週六(12月21日)發文,討論了2025年中國經濟的走向。文章表示,按照中共官方的宣傳,2025年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刺激消費及擴大內需。但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幾個問題,恐將導致上述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難以產生實質性效果。文章指出,中國內外部對社會經濟的信心不足,投資動能不足,長期依賴熱錢投入獲得發展的房地產市場至今未有回溫的跡象,甚至房貸利率及房價仍持續下跌。而今年9月至今,中共所採取的各種刺激方案並未讓投資看到市場的可預期性,甚至會對各種寬鬆政策產生排斥性後果。
然而,中共解決經濟困境的手段仍是「政府導向」,而不是「市場經濟」的決策思維。官方採取的措施仍然是以金融、貨幣及財政手段來力保經濟成長,「目標是鞏固政權,而不是滿足民生需求」。
文章直言,在缺乏自由市場和法治社會的大背景下,「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有助於政府增強公共投資,但同時也很可能引來財政赤字、通貨膨脹、金融風險等各種挑戰,最終引發經濟危機。
2024年中國關鍵詞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
經濟學家許成鋼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2024年中國的關鍵詞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無論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面對嚴重危機,在許多方面危機已經爆發,尤其是金融和財政方面的危機已經爆發,實際上全世界都看到了,但被行政方式來控制,凍結市場,現在在爆發過程中,帶動經濟巨大量的產能過盛,在衝擊國際市場,反過來影響中國社會。還有嚴重的限制言論自由,限制人的基本權利,本身也引起大量的社會危機。這些合併在一起,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四處都產生嚴重危機,給中國共產黨帶來的嚴重困難是一重接一重,越來越苦難。(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