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情報局】中共六代機殲轟36?美國早知情

2024年12月31日軍事情報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31日訊】12月26日,中國方面突然公布了兩段六代機的飛行視頻,一個是由成都飛機製造所開發,另外一個是由瀋陽飛機製造所開發。有一些粉紅說,中國的六代機水平已經超過了美國,那麼到底中國六代機的性能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幾個關鍵信息

關於成飛設計的這架飛機有幾個關鍵的信息點,第一,發布時間,中國這兩款現代戰機都是在12月26號一起發布的。12月26號是毛澤東的誕辰,同時,13年前中國空軍殲-20首次試飛。很明顯,選擇這樣的時間節點發布新聞,能夠喚起中國軍民的民族情緒。
第二個信息,飛機編號。我們看這張圖像,清楚地看到這架戰鬥機的編號是36011。飛機的編號大有講究,一般前兩個數字表示它的飛機代號,後面三位或者是兩位表示的是它研製時的編號。我們以殲-20為例,殲-20首個原型機是2001,20就指的是殲-20項目,01當然指的是第一台飛機。
通過戰鬥機的編號,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有用的信息。第一個36很有可能是指它的項目號碼,很有可能會被命名為殲36或者殲轟36。至於後面這三位數字011,第一種解釋,就是它是36這個項目裡面第11台原型機,我認為不太可能。如果一個項目需要11台原型機,說明項目進展太慢,時間跨度也很長。這個11中,第一個1表示的是全新批次,我們還是以殲20為例。殲20的原型機出現了2001,到2004等4台。之後在2013年,編號為2011的殲-20戰鬥機試飛成功。2011意味著全新的批次,並不是第11台原型機。
我們通過衛星圖像可以看到,早在2019年,成飛的飛機場商就發現一個類似於我們今天看到的殲-36一樣的飛行物。它採用大面積的飛翼結構,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一架無人機。現在看來它就是殲-36的早期批次,它可以用於風洞實驗,或者是靜態測試,甚至不具備飛行的能力。而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也出現了該飛機的模型,可以看到,無尾翼的飛翼結構,和今天看到的視頻一樣,也就是,該項目中國已經開發了數年之久。

具體性能

接下來我們就要詳細分析這架飛機的具體性能。它有三個重要的特徵,第一個就是低可探測度,有拍攝的照片顯示,飛機後部的排氣口尺寸非常小,這大大減小了飛機的紅外特徵,增加了飛機隱身性能。飛機採用的是一個改進的三角翼結構,接近於菱形。
殲36的第二個特徵,就是採用了飛翼結構,沒有任何尾翼。這是標準的六代機的特徵,這種飛翼結構最早是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出來的,它的創始人諾斯羅普在二戰時就提出了飛翼結構,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在他退休之後,終於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B2隱身轟炸機上首次運用了。
使用飛翼結構有幾個好處,第一,減小了飛機阻力,傳統飛機一般都有尾翼,從正面來看,一定會增大飛行阻力;第二,它不僅增大了飛行阻力,而且增大了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降低了飛機的隱身性能。所以,第六代戰鬥機的設計都要把垂直尾翼去掉。我們看到美國的NGAD項目就是下一代戰鬥機,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飛機,也是無尾翼的飛翼結構。
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了,傳統飛機主要是用尾翼來控制飛機的飛行,而沒有尾翼的飛翼飛機如何控制變向呢?我們仔細來看,在殲-36戰鬥機的尾部,有五個分離式的襟翼,又被稱為方向舵。
我們看看美國的B2轟炸機,在B2轟炸機機翼的尾部,兩邊各有一個分離式方向舵,這個方向舵有兩片,打開時,上下同時打開,就會產生阻力,所以當你一邊增加阻力時,飛機就可以轉彎了。
這種轉彎方式通常比較平滑,它會極大地減弱飛機的機動性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的殲-36戰鬥機上,它總共有五片分離式的方向舵,正是為了能夠更加細緻地控制飛機的轉向。
在這張圖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因為採用了翼身融合,所以飛機中間機體有著較大的彈艙,進氣道中間能夠容納更多的彈艙。這張圖片顯示在機身部位有兩個較短的彈艙和兩個較長的彈艙,看起來較短的彈艙應該是放空對空導彈,較長的彈艙可以掛載反艦導彈或者巡航導彈。
殲-20戰鬥機的標準配置是一個中央彈艙加兩個側面彈艙,兩個側面彈艙只能掛空對空導彈,而中央彈艙可以掛載四枚霹靂-15中程空空導彈。加起來是六枚導彈。現在看起來殲-36只有兩個彈艙,沒有側面彈艙,中部倉尺寸更大,空間也更大。具體分析後我們會結合戰鬥機的用途來進一步探討。
殲-36的第三個特點,也是最耐人尋味的,是它採用了三個進氣道。在飛機機體的兩側各有兩個加來特進氣道,而在機體的上方還有一個DSI進氣道,總共三個進氣道。
理論上來說,如果飛機只需要兩台發動機,就不需要配置三個進氣道,所以很有可能殲-36戰鬥機裝備了三個發動機,配備三個進氣道。從另外一張網絡上流傳出來的圖片可以看到,這架飛機的尾部確實存在三個進氣道。

為什麼殲-36要配備三個發動機?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殲-36要配備三個發動機?
理論上來說,我們看到六代戰鬥機的進氣道都在機翼上方。比如,美國的B-21轟炸機,其外形設計幾乎是縮小版的B-2轟炸機,兩個進氣道都位於機翼的上側,而進氣口尺寸變得更小,使得它更難被雷達偵測。另一個例子是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NGAD樣機,視頻中可以看到,這些戰鬥機的進氣道依然位於機翼的上側。
將進氣道放置於機翼的上側,最大好處是提高飛機的隱身性能,進氣道結構複雜,會增加雷達反射面積。將進氣道放置在機翼上側時,當敵人的雷達波從地面或海洋發射時,無法探測到飛機的進氣口,它只看到一個平整而光滑的飛機底面,這大大增加了飛機的隱身性能。
但是,殲-36戰鬥機這樣的設計,有兩個機腹進氣道,加一個背部進氣道,完全不會改善飛機的隱身性能。
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推力不足,當需要增加飛機載重時,現有的兩台發動機無法提供足夠動力,所以才需要增加第三台發動機。你看,美國的B-21隱身轟炸機載重要大得多,但只需要兩台發動機就足夠了。
而殲轟36配置三台發動機,就意味著必須有三個進氣道。所以,這樣的氣動布局設計是基於發動機推力不足的無奈之舉。

美國早就有三發動機的嘗試

美國其實早就有三發動機的嘗試了,這款戰鬥機叫做NR349,我可以看到,飛機的尾部有三個發動機,呈三角形放置。從飛機正前方看過去,分別有四個進氣道,機身兩側有兩個進氣道,在兩個進氣道的上方,飛機的機背還有兩個小的進氣道,這兩個小的進氣道合二為一,給第三台發動機提供空氣。這樣就形成了四個進氣道,三台發動機的奇特布局。
而整個殲-36的外形設計還讓人想起美國另外一款沒有服役的驗證機,叫做YF-23。我們來看它的氣動布局,整個飛機的機身呈現的是近於菱形的三角翼設計,而且發動機的位置位於機身後部偏上的方向。和美國YF-23不同的是,殲-36在機身上增加了一個進氣道,增加了一個發動機,取消了尾翼結構。同時使飛翼和機身之間的過渡更為平緩,形成翼身融合的結構。
我們剛才簡單地根據現有的視頻分析了成飛殲-36的技術性能,接下來有一個關鍵問題,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它是不是中國的第六代戰機?
這款戰鬥機可能承載了中國空軍對於第六代戰鬥機的一些設想,但它最主要的目的,則是第五代戰鬥轟炸機,中國叫做殲擊轟炸機。中國最著名的殲擊轟炸機就是殲轟7,它是由西安飛機工業研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對地作戰,飛機總共有九個掛點,除了常規的空對空導彈之外,還可以掛載鷹擊81反艦導彈,KD-88空對地導彈,YJ-90反艦導彈以及反輻射導彈等等。
而對於目前的中國空軍來說,有了殲20和殲35,但是他們都無法在隱身狀態下攜帶反艦武器。
比如殲-20的內部彈艙長度大概在4.5至4.8米,而中國目前亞音速巡航導彈鷹擊83的長度達到6.86米,根本沒有辦法放入殲-20內部彈艙中。
你我都能看出來,中共空軍急需一款能夠執行對海任務的轟炸機。
但有一個巨大的問題,轟-20項目遲遲沒有進展。中國有各個飛機研究所,負責戰鬥機開發的是成飛和瀋飛,負責轟炸機開發的是西安飛機研究所。西飛的科技實力和成飛相比有不少差距。美國的隱身轟炸機,無論是B-2還是B-21也好,都是相當複雜的項目。可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轟-6轟炸機竟然還是仿製蘇聯50年代的圖-16轟炸機,你想讓它一步到位,開發出H-20轟炸機,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擺在中共面前,有一個折中解決方案:西飛自己開發轟20,而由成飛基於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開發一款全新的戰鬥轟炸機。這樣的項目也得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驗證。我們來看2019年美國戰區網站的報導,美國情報部門公開證實,中國有兩個隱形轟炸機開發計劃,除了廣為人知的轟-20隱身轟炸機之外,中國還在研發一種體積更小的戰術轟炸機,項目稱之為JHXX,也就是殲轟XX。美國情報評估,這種新型的轟炸機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美國的情報,就和今天的視頻相吻合了。早在幾年之前,由成都飛機製造所就著手開發一款基於殲-20的戰鬥轟炸機,JH-XX項目。最後定名為36,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殲轟36。
內部彈艙的尺寸也能印證,這更像是一架戰鬥轟炸機。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兩個較長的彈艙,差不多有整個飛機尺寸的三分之一,根據目前網絡上的推測,殲轟36的長度達到22米,所以,較長的內部彈艙長度達到7米是沒有問題的,而短的內部彈艙長度也能達到4.5米至5米左右。
這樣的話,短彈艙可以掛載PL-15中程空對空導彈,而長彈艙掛載鷹擊83反艦導彈是沒有問題的,而鷹擊18反艦導彈的長度達到8米以上。如果搭載在內部彈艙的話,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進。

結論:這並不是所謂的第六代戰鬥機

總的來說,關於成飛的這款轟炸機,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這並不是所謂的第六代戰鬥機,而是中國的第五代戰鬥轟炸機,JH-XX項目。主要目的是在轟20進展緩慢的情況下,填補中國空軍隱身轟炸機的空白。
第二,這款轟炸機採用了奇特的三引擎配置,並不是因為中國的技術先進,而是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無法提供足夠動力,設計方不得不做出的妥協。這種三引擎的配置占用了大量的內部空間,也限制了飛機的機動性。
第三,這款飛機是中國第一次使用了飛翼技術,這一點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是一個突破。證明了目前中國空軍已經掌握了飛翼的飛行控制技術。飛行控制其實是航空工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飛機如何通過控制多個飛行舵面來達到特定的飛行姿態。而不同的氣動布局會導致飛控設計的巨大差異。這次成飛對飛翼技術的研究,未來將會運用到轟20的項目中。
我們今天簡單分析了中國最新的殲轟36項目,除此之外在瀋飛也出現了一個新的視頻,這款新的戰鬥機有什麼性能?和成飛的殲轟36相比有什麼不同?我們將在下一集節目中與大家詳細解析。
探索時分》(新頻道《軍事情報局》)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