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龍橋牌教室】基礎叫牌觀念「序章」

2025年01月10日棋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10日訊】作者楊欣龍,是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橋牌混雙金牌得主,現任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常務理事、桃園橋藝協會理事暨教練組成員、A級教練、《中橋季刊》主編。近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台灣橋牌運動的推廣發展,幫助橋牌愛好者學習和掌握橋牌技能。本台將連載其在《中橋季刊》刊登的《基礎叫牌觀念》系列文章,以饗讀者。
【楊欣龍橋牌教室】基礎叫牌觀念「序章」
楊欣龍資料照。(作者本人提供)

序章(1)

台灣橋牌近年來持續向下扎根,許多熱心橋友與老師們從小學生開始教。由於橋牌是資訊不充分的心智活動(看不到其他人手中的牌),因此涉及較多抽象思考與推理能力的應用,這對心智發展程度尚淺的小朋友而言,形成了很大的進入障礙,而圍棋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再加上橋牌的進行規則相對複雜,一個新手往往需要相當的時間與心力去適應「叫牌決定合約」與攻防階段的「莊夢家機制」。為了讓小朋友們不要在產生興趣之前就先被嚇退,「迷你橋牌」誕生了。
許多資深橋友可能沒聽過迷你橋牌,它其實是個簡化版的橋牌遊戲,如同樂樂棒球之於棒球,省略了競叫過程,每局四家直接報出大牌點,由總和點數多的一方當莊家,莊家是誰端視這對搭檔誰的點數比較多,如果兩人點數相同,例如:12對12,就按規定的叫牌序位(叫牌即報點),先叫牌的人當莊家。莊家定了,夢家(中國大陸稱「明手」,下同)直接攤牌,由莊家看著兩家牌決定合約。
合約種類也比正規的合約橋牌簡化,只需要決定王牌(中國大陸稱「將牌」,下同)花色,也可選無王(中國大陸稱「無將」,下同)以及成局或非成局,沒有大小滿貫,取消了身價機制(中國大陸稱「局況」。無身價,即「無局」;有身價,即「有局」),一律無身價。
合約決定之後,莊家的左敵家可以參考夢家牌決定首攻,接下來的進行規則便與合約橋牌相同。一局打完後查表計分,也可以搭配Two Table(複式橋牌)的競賽機制,IMP與VP計算皆與合約橋牌相同。
【楊欣龍橋牌教室】基礎叫牌觀念「序章」
圖為迷你橋牌叫牌紙。(中華民國橋藝協會提供)
這種進行方式消除了由四家競叫的不確定性,不會再有叫錯王牌的尷尬,叫牌技巧只有一項——根據兩手牌判斷是否能完成一局,這又顯然與主打能力高度相關。至於防禦就頂多只能學習一些簡單的原則,如:無王攻長門、王牌攻短門或連續張、穿強擊弱、第三家撲大牌等等。基本的信號,由於缺乏叫牌交換資訊的過程,防禦方的視野只剩夢家的13張牌及四家點力,基本上跟弱視差不多。
綜上所述,迷你橋牌的技巧性受到了高度限縮,而且會產生許多與合約橋牌不同的幽默現象。橋友們可試著想像一下,你拿著一手8張黑桃的大天牌,卻只能報出自己9點,然後眼看敵方主打低花不成局合約,這是何等憋屈呀?因此許多資深橋友不能接受迷你橋牌,認為只是沒技巧的小遊戲。
然而這種機制卻是讓小朋友們輕鬆進入橋牌殿堂的一條蹊徑,許多橋牌老師會先教小朋友1—2年迷你橋牌,儘管技巧發展空間有限,但能讓孩子熟悉合約機制與出牌方式,以及習慣如何當莊家指揮兩手牌。接著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反思這種叫牌機制的合理性,還有興趣繼續下去的孩子,就可以進入合約橋牌的領域了。
這種模式看似行雲流水,但迷你橋牌與合約橋牌如何無縫接軌是另一個教學上的挑戰。因為也有部分孩子習慣了簡易的迷你橋牌,而難以適應合約橋牌所帶來相對複雜的機制,技巧上的挑戰也更大,迷你橋牌的基礎反而成為學習合約橋牌時的包袱。
是以基層教學的領域其實也有兩種聲音:一派主張先「迷你」後「合約」,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模式;但也有人認為,直接學習合約橋牌才不會受限(台灣中小學橋牌教學目前多採前者)。
看到這裡,讀者們可能嫌我囉嗦了,主題不是「基本叫牌課程嗎」,幹嘛要詳細介紹迷你橋牌?我之所以先談迷你橋牌,是為了界定我這系列叫牌論述的學習起點。我希望能為基層教學的橋牌教師們幫上一點忙。
這系列課程的受眾,是針對已經學會合約橋牌,同時已開始學習叫牌制度的初階選手,多數牌例運用的是很簡單的叫牌制度,主旨在於澄清觀念。對於高手而言,這些論述內容著實淺了些,但如有興趣也不妨看看,歡迎不吝指教。如果您有機會指導新手,這些想法也或有值得參考之處。
註:編者按,一些橋牌術語為因應中國大陸讀者習慣有作註解。
(轉自中華民國橋藝協會電子期刊 楊欣龍/責任編輯:葉誠允)
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官網:https://ctcba.hihost.com.tw/index.php
作者教學粉專:金牌橋藝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