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3日訊】中國傳統新年剛過,有財經媒體盤點歲末年初大股東減持套現上市公司情況。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少有上千家公司股東減持,套現累計金額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1月份,也有數百家公司的大股東減持套現約150億元。
據中國國內股權投資與產業投資媒體平台「融中財經」2月2日報導,剛剛過去的2024年A股整體保持震盪上行,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們減持股份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據其統計,去年全年A股共有1668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進行過減持,涉及金額累計高達1701億元;而中國新年過年前一個月(即2025年1月),有近500家龍頭股企業重要股東發生過減持行為,合計減持套現約150億元。
其中,君正集團第三大股東田秀英於2024年11月20日晚間宣布,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53億股,預計套現總額將超過13億元,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旋即有媒體披露,田秀英是君正集團實控人杜江濤之母。
讓投資者坐立不安是,那些大筆減持的大股東當中,不僅有阿裡巴巴、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還有不少央企、國企和大型基金也在減持其掌握的股份。例如:國家大基金在去年年中就減持了中電港、聞泰科技、中國西電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九號公司的原始股東紅杉、順為等多家機構紛紛減持退出;加華資本宋向前也減持東鵬飲料套現約19億等,這些案例都引發了行業的極大關注。
具體來看,阿裡巴巴在剛剛進入2025年的第一天就發布公告,擬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每股1.75港元的價格,向德弘資本出售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全部股權;此前半個月,阿裡剛剛以74億元的價格將銀泰100%的股權出售給「由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購買方財團」,錄得虧損約93億元……阿裡內部人士稱,阿裡正在「有序退出部分已投資產」,以便「聚焦核心業務」。
中國互聯網的另一家巨頭騰訊,近期也宣稱要「聚焦主業,降本增效」,不斷在縮減或出售其非核心資產。過年前,騰訊大幅度減持了微盟集團和優必選的股份,總計套現16.6億港元。
號稱「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則是在2024年12月29日到了原始股東持股的解禁期。解禁當日優必選宣布,公司CEO周劍終止了與趙國群等其他個人股東及員工持股平台深圳智能優選投資合夥企業的一致行動方協議。為穩定投資者信心,周劍緊接著公開承諾個人持股在未來一年內不減持。但此後的4個交易日內,該公司的其他幾個大股東仍然大筆減持,導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超50%,與其最高峰值相比跌幅更高達80%,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
根據港交所發布的公告,當時優必選的機構股東民銀資本在12月30日出售了174.82萬股,套現約為1.38億港元;股東夏佐全也減持套現約1.12億港元;股東王琳在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2日多次減持,累計套現超過1.6億港元;原第二大股東騰訊於2025年1月3日和7日分別減持了928.95萬和975.31萬股,合計套現超10億港元。
此外,數據顯示,中國傳統新年過年前的一個月,有近500家龍頭股企業的重要股東有減持行為,合計淨減持套現約148億元。
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中科曙光第一大股東中科算源減持2926萬股(上限),預估減持金額達到18.35億元;盛科通訊的第一筆股票被國家產業投資集團進行了大規模股權轉讓,總共減少1230萬股,約套現10.82億元;射頻微波MLCC市占率國內第一、全球前五的達利凱普,大股東磐信投資大幅減持4.5%,套現金額接近3億元......
機構投資者及公司大股東的集體「逃離」,加劇了A股市場上的恐慌情緒。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