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歲兒童教育抓重點 專家:家長別做雙面人

2025年02月06日今日加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6日訊】近年來,不少華人家庭掀起「教育內卷」之風,但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可沒那麼容易。本台記者採訪到南加州教育專家「方孝偉律師」,他的一對兒女都是法學博士,年紀輕輕就成績斐然,他的教育祕訣有哪些呢。我們會分成三個專題,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們來看看,孩子處在0到12歲時,父母應重點培養孩子哪些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除了教他說話走路外,如何樹立孩子的三觀、教他與世界相處的法則也至關重要。
南加州教育專家方孝偉律師將0到12歲稱為「家庭教育」階段,這個時期父母要做到言傳身教。
南加州教育專家華人律師方孝偉:「華人的家庭,常常很虛偽,父母跟別人講,我們就隨便弄弄,不是那麼認真的,可是在回家裡面要求小孩子,要求非常高。小孩子不懂,他想『你是雙面人』。你怎麼外面講這一套,在家裡要求我這麼多,我不做這個事。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父母(教育孩子)『開車要小心,開車要守規矩』,他自己就不守規矩,你教出來小孩子,他怎麼會守規矩呢?」
方孝偉的兒子從小是網球運動員,在運動中,他培養兒子「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他建議家長要從小訓練孩子的潛力。
南加州教育專家 華人律師 方孝偉:「你的潛力,是你的能力的十倍。絕不輕易放棄,他就會把他平常訓練的東西,就全部表現出來,那你一次一次(訓練堅持的能力),他表現的深度就越來越多(潛力越大)。我們以前在臺灣,大學畢業要當預備軍官,臺灣叫做伏地挺身,大陸叫做俯臥撐,我只能做15個,要求200個。」
記者李佳音:「可是您當時只能做15個。」
南加州教育專家華人律師方孝偉:「對,所以怎麼樣呢,肌肉就拉傷,肌肉拉傷照樣做。我們都要穿迷彩短褲,我們光著上身,胸部天天打地上,手發抖,因為肌肉拉傷了,完全用不出來(力氣),天天吃傷藥,天天撐在那裡,天天胸部打地上。一個月的時間,傷好了,我下去就是200個。你說一個偉大的成功 ,你必須堅持在那裡,你必須把你的潛力發揮出來。」
記者李佳音:「那您的兒子,是通過網球這樣的一個運動,讓他養成了這麼好的一個習慣,其他的家長,你會建議他們,讓孩子去學習什麼運動。」
南加州教育專家華人律師方孝偉:「運動分成兩種,一種是團體運動,團體運動就是他們可能,會玩得比較高興,另外一種就是個別的運動,像網球高爾夫球,這兩個東西其實都蠻重要的,為什麼,(它們是)在上層社會的社交工具。你不會去學,很偏門的東西,像馬術,現在養馬很麻煩。你說遛冰刀,我們南加州冰刀的機會非常小。」「那你說打籃球,你可以啊,要評估自己的實力。我們東方人的手這麼小,塊頭不夠大,你的爆發力不夠,你走那條路是不是走得通,所以要把這些東西,都評估進去。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
他也提到,在小朋友不聽話、犯錯時,父母應該學會適當的糾正孩子。
南加州教育專家華人律師方孝偉:「我們記住一件事情,不當面糾正。你在他的同學,在他朋友面前羞辱他,他恨你一輩子。那個時候他下不了臺,你也很情緒化,這不好。早上犯的錯誤,晚上談,或者隔天談,大家都心平氣和。你要尊重他,很多東西都是小東西,可是很重要,對他的信心,對他的自尊心,因為你希望他能夠在別人面前,抬頭挺胸。」
父母還要教孩子,感恩身邊的每個人,學會團隊合作、做事專注等。
孩子養成優良的品格後,步入青春期又會遇到那些問題呢?下期方孝偉律師會繼續和大家分享。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李佳音、李真奇洛杉磯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