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0日訊】中國曾經的零售業巨頭蘇寧集團旗下的蘇寧電器等三家公司已進入重整程序。該集團上市公司蘇寧易購緊急撇清自身與前述三家公司的關係,並稱這三家公司系「債務重整」並非破產。但陸媒披露,蘇寧易購本身也岌岌可危,而蘇寧集團旗下公司的負責總額已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日,中國大陸互聯網上瘋傳蘇寧系三家公司已進入「破產重組」程序,引發市場對蘇寧集團整體債務危機的極大關注。而上述傳聞的主要依據是中國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2月7日發布的一份公告。
根據這份公告,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重整案已於2025年1月26日由南京中院受理,案號分別為(2025)蘇01破2號、3號、4號。相關公司的「重整案件信息」 公告已發布,三家公司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於4月2日召開。
其後,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又於2月8日發布了上述三家公司重整案管理人帳戶開戶銀行比選公告。截至2月10日上午該網站陸續披露了蘇寧系三家公司「重整案件「的新進展。
![三公司被重整蘇寧易購急撇清 債務危機受關注](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5/02/id103957549-c12a1ab5dacb7d3d5d23152202656dd4.jpg)
(網頁截圖)
以上信息被市場普遍解讀為蘇寧集團「已進入破產程序」,並引發了市場恐慌。為此,蘇寧集團旗下重要的上市公司蘇寧易購2月10日通過接受陸媒《華夏時報》的採訪,公開進行澄清,堅稱前述三家公司「不是破產重整,其實是債務重整」,且三家公司所持蘇寧易購的股份合起來也不超過5%。
此前,蘇寧易購曾於1月26日針對股東重整被受理發布公告稱,被申請重整的兩家公司均非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上述股東被申請重整不影響公司治理結構,不影響公司持續經營。
蘇寧易購方面並強調,全國蘇寧家電3C門店、百貨門店、電商、政企等業務及相關物流售後服務,均為蘇寧易購開設與經營。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不經營同類業務。同時,公司在資金、資產、財務、人員、技術等方面都完全保持獨立性,經營管理層也沒有交叉任職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蘇寧電器集團曾是蘇寧系的非上市融資平台,在2020年之前,電器集團並表了蘇寧易購和置業集團。從2015年開始,蘇寧電器共發行各類債券36隻,累計債券融資475.33億元。但據其年報,截止2023年,蘇寧電器資產總額為1249.6億元,負債總額為1344.79億元,已經資不抵債。
置業集團則是蘇寧系唯一的房地產開發平台,不過此前因建設單位資金困難,該公司開發的合肥蘇寧廣場、仙林中心蘇寧廣場、杭州臨平區蘇寧廣場等項目已停工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與蘇寧易購的創始人均為張近東,其本人持有蘇寧控股51%股份、蘇寧電器50%股份、蘇寧易購17.7%股份。換言之,雖然被重整的蘇寧電器和蘇寧控股在蘇寧易購的持股及業務關聯度小,但是與蘇寧易購目前的實際控制人張近東以及卜揚等經營管理層,存在著密切聯繫。
此外據公開的資訊,蘇寧易購本身近幾年的負債也十分沉重。
從經營情況來看,蘇寧易購近幾年的營收起伏較大,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2020年,蘇寧易購首次出現年度虧損。2021年,蘇寧易購營收1389億元,總負債卻高達1397.09億元,淨虧損達到432億元,其資產負債率上升至約82%,成為A股虧損榜的榜首。2022年,其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全年營收713.74億元,同比下降48.62%,資產負債率攀升到89.22%,還因拖欠供應商貨款、廣告費多次被起訴。2023年年底,內江錦華物流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內江蘇寧物流有限公司破產,不久後,蘇寧易購、鞍山蘇寧易購又被債務人申請破產清算。
不過,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2024年蘇寧易購業績有了明顯好轉。今年1月20日晚間,蘇寧易購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歸母淨利潤可達5億元至7億元,但扣非淨利後,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而蘇寧集團整體上是從2021年起陷入嚴重債務危機。為了還債,蘇寧集團開始甩賣物流倉儲、PPTV、阿裡股票、蘇寧金服等資產。2023 年的財報顯示,蘇寧集團旗下的蘇寧電器負債達1344.79 億元,蘇寧易購負債達1086億元。也就是說,蘇寧系的總負債仍然超過2000億元。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