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川普不願見戰爭傷亡 調停俄烏衝突盼和平

2025年02月23日焦點話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3日訊】美國總統川普在本週展開俄烏戰爭的調停,與俄羅斯、烏克蘭都分別通話、聆聽對方意見,美俄達成四個共識,不過,川普與澤連斯基卻在空中互嗆。就在看似破局之時,美烏又各自宣布有良好會談。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在本週團結起來,著手擬定了一項史無前例援助烏克蘭的計劃。
即將滿三周年的俄烏戰爭,停戰談判在上週出現了一線曙光,但在本週一度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川普的計劃是先了解雙方的停戰條件,再來進行磋商,由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負責與俄羅斯協商,而「俄烏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則負責聽取烏克蘭的意見。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我們的目標是達成一致,是以公平、持久、永續和各方均可接受的方式,結束這場衝突。」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人們會非常願意消除人為形成的互惠經濟合作的障礙。」
這次會議是美俄二國在2022年1月以來,外交首長首次會面交流,除了討論停戰協議,也討論了經濟發展,包括雙方將各自恢復大使館運作、支持烏克蘭和平談判、共同探索經濟以及進行地緣政治合作等。
美國「俄烏特使」凱洛格也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但應美國要求,取消了聯合記者會。
澤連斯基僅在自己的社群上發文,表示雙方討論了戰爭局勢、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以及如何送回戰俘等,他說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迅速、努力的與美國達成強而有力、真正有效的投資與安全協議。澤連斯基也稱,烏克蘭沒有美國,撐不到今天。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現在,他們可能不喜歡這些談判中的某些順序,但我必須反駁任何認為他們(烏克蘭)沒有被徵求意見的說法。他們(的意見)絕對會被聽取。」
即使沃爾茲出面解釋,在美俄會面之後,澤連斯基還是取消了訪問沙特的行程,理由是避免讓人聯想這場會談有烏克蘭的參與。
美國總統川普:「我們正在與俄羅斯、烏克蘭進行談判,試圖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我與普京的會談非常好,但與烏克蘭的會談就不是那麼好了。他們沒有任何底牌,卻繼續在打。但我們不會,我們不會讓這種局面繼續下去,這場戰爭太可怕。」
俄烏戰爭的停戰協議似乎萬事皆備,只欠東風——欠的是美烏稀土礦產協議的簽署,這份稀土協議是在2024年9月,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澤連斯基向川普競選團隊所提出的建議,而且稀土礦區多在俄羅斯占領的區域內。
但澤連斯基認為,美國要求相當於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產資源,但在將近三年的俄烏戰爭中,美國只提供了1,000億美元的援助;而且這份文件沒有列入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例如加入北約。
但至今為止,美烏雙方仍努力完成這份礦產協議,澤連斯基2月21日說,雙方正在進行磋商,而川普也在當晚證實了。川普說,我們要簽一項協議,但願在未來很短時間內。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協議最快可能在星期六(22日)簽署完成。截至發稿,協議還未簽署。
而歐盟在上週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之後,也動了起來。當時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歐盟將向烏克蘭提供一項7,32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歐盟在本週也舉行了二次會議。
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在國防支出方面加大力度。俄羅斯不僅威脅烏克蘭,也威脅我們所有人。」
荷蘭首相肖夫(Dick Schoof):「跨大西洋的關係對歐洲的安全至關重要,但歐洲必須做得更多。」
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也將在下週訪問華府。2月24日,俄烏戰爭滿三周年之際,歐盟預計對俄羅斯的新制裁將開始生效。
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宋國誠:「不要看目前好像川普一直在得罪他自己的盟友,甚至要拉攏一個俄烏戰爭的侵略者或者是始作俑者的普京等等,看起來是很不厚道,在道德上也不能夠接受。但是我的一個判斷是說,所有的這些做法,包括我們前面所講的,把中共當作是一個謹慎發言的一個對手,同時要從歐洲某種程度的抽離它的一個資源,集中於亞太。他最終的目的就是final battle,就是要把所有的精力在最後一戰的時候來對付中(共)國。」
新唐人電視台新聞週刊藺晁、明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