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3日訊】去年夏天,西方國家提供的F-16戰鬥機終於抵達烏克蘭前線,它們主要都是由北歐國家比利時、荷蘭提供的退役戰鬥機,正式型號叫做F-16AM/BM。經過90年代的中期性能提升計劃,航電和雷達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美國為烏克蘭的F-16戰鬥機配備什麼樣的導彈和武器呢?他們能否對抗俄羅斯的蘇-30或者是蘇-35呢?
近日烏克蘭空軍公布的視頻顯示,一架F-16戰鬥機攜帶了三個油箱,同時掛載了AM-120導彈和「響尾蛇」導彈。它們可不是普通的「響尾蛇」導彈,而是最新版本AIM-9X,也是世界最強的短程空對空導彈,您在台灣空軍和美國空軍都可以看到它。
AIM-9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短程空對空導彈,它可以和F-16的抬頭顯示器配合使用,用於大離軸角交戰。簡單來說,就是它幾乎可以進行全角度攻擊,可以從敵機的尾部或者是側面發射導彈,發射後自行跟蹤,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除此之外,採用了更加先進的紅外成像制導系統,擁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
而出現在F-16上的另外一種新武器,就是AIM-120C版本。目前中距離空對空導彈AIM-120總共有A、B、C、D四個主要版本,D版本是最新型號,使用雙脈衝發動機,射程提高到180公裡左右,目前由美國空軍使用。C版本的射程沒有那麼遠,但更為重要的是,這是烏克蘭第一款真正的主動雷達空對空導彈。
烏克蘭飛行員安德烈曾經告訴記者,缺乏發射後不管的導彈是烏克蘭面臨的最大問題。
烏克蘭空軍主要使用蘇聯的戰鬥機和導彈,但在蘇聯解體之後,軍工技術幾乎沒有發展。雖然使用的是和俄羅斯相同的蘇-27和米格-29等,但武器裝備、雷達、航電都已經落後一個時代,特別是空對空導彈。
烏克蘭使用的主要是80年代研發的R-27和R-73等導彈,R-73是短程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基本是美國版本的「響尾蛇」,R-27是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什麼意思呢,就是在發射導彈之後,自己戰鬥機的雷達要不斷照射敵方目標,反射回來的雷達波才可以被R-27導彈接收,而R-27導彈本身不能發射雷達波進行照射。那如果自己戰鬥機的雷達無法長時間照射敵方目標,或者跟丟了目標,那麼R-27導彈就像沒了頭的蒼蠅,飛到哪兒自己都不清楚。
而烏克蘭空軍的對手,俄羅斯空軍則不一樣了,90年代之後,俄羅斯研發了更加先進的R-37和R-77等空對空導彈,不僅射程大為增加,R-37的射程達到300公裡以上,而且是主動雷達導引,發射後就可以不管了。這就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空軍在交戰時,俄羅斯戰鬥機可以在更遠的距離發現烏克蘭飛機,發射完導彈,扭頭就走。而烏克蘭空軍不行。不僅看不到敵人,就算看到敵人,發射導彈之後還要不斷地追蹤和照射敵方戰鬥機,這就大大增加了危險。
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兩年時間,烏克蘭空軍儘量避免和俄羅斯空軍直接發生交鋒,而擊落俄羅斯戰鬥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對空作戰的任務主要交給了地面防空部隊,比如說「愛國者」導彈、S-300防空系統,他們往往比烏克蘭自己的米格-29和蘇-27更為有效。
AIM-120C的到來,可以更好地幫助烏克蘭解決這一問題,AIM-120C的射程達到100至120公裡,雖然沒有辦法和俄羅斯最新的R-37M媲美,仍然能夠大大增加烏克蘭空軍的作戰能力。
目前看起來,烏克蘭空軍對於F-16戰鬥機的使用比較謹慎,並沒有太多直接和俄羅斯空軍交手的機會。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烏克蘭仍然忌憚俄羅斯的防空能力,和R-73、R-37等遠程空對空導彈的威脅。第二,俄羅斯空軍過去一段時間也大大減少了直接在烏克蘭前線的活動,去年烏克蘭使用「愛國者」導彈和S-300,包括改裝蘇聯時期的S-200,不僅先後兩次擊落俄羅斯的A-50預警機,而且擊落多架蘇-34「鴨嘴獸」、和蘇-30戰鬥機。俄羅斯空軍也不得不大大減少了戰鬥機在第一線執行任務的頻率。
烏克蘭空軍還多次將F-16投入到對地作戰任務中,使用的是SDB小直徑炸彈。我們來看看這個視頻,一架F-16戰鬥機超低空飛越烏克蘭領空,機翼下方的3號和7號掛架裝有BRU-61掛架,這掛架專門為了小直徑炸彈設計,每一個掛架可以掛載四枚炸彈。從去年開始,烏克蘭就改裝了自己的米格-29戰鬥機和蘇-25戰鬥機用來發射GBU小直徑炸彈。
SDB是由波音公司開發的,彈頭重量是250磅。SDB小直徑炸彈有兩大特點,第一就是精度非常高。到目前為止,小直徑炸彈已經開發了兩代產品。第一代產品採的GPS和慣性制導。基本上你給它輸入什麼坐標,它就努力朝那個坐標飛過去。
第一代的精度是5至8米。我們要知道,SDB是一顆炸彈,它本身沒有動力,它僅僅依靠自己的制導系統和飛行結構件,就能夠達到5至8米的精度,已經非常驚人了。
SDB從空中發射,射程能達到110公裡。而在攻擊移動目標時,它的射程更短,大概只有40公裡。您沒有看錯,這個SDB雖然是個炸彈,但它竟然能夠攻擊移動目標。不過攻擊移動目標,並不是第一代小直徑炸彈具有的能力。因為僅僅依靠GPS制導,是無法追蹤移動目標的。
那怎麼辦呢?美國人開發了第二代小直徑炸彈,除了GPS和慣性制導以外,還加裝了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就是它的雷達波長工作在毫米段,一般是1至10毫米,10毫米以上就叫做厘米波雷達了。這種雷達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非常常見。
我們平時開的汽車上面的雷達就是毫米波雷達,比如說你快要撞上別人了,或者你的右後方有輛車汽車,汽車要提示你。它怎麼知道的?就是通過毫米波雷達知道的。
除了毫米波雷達,SDB還加了雙向數據鏈。這就意味著它可以從它的戰鬥機上接收目標的最新位置信息,從而提前調整它的飛行姿態。GPS制導,雙向數據鏈,加上毫米波雷達,就保證了SDB雖然是一個炸彈,但它的精度能達到1米。
小直徑炸彈另外一個特點是成本非常低,只有4萬美元。這個價格非常親民了,你我都能買得起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北約庫存中有大量的GBU炸彈,可以供烏克蘭空軍敞開了使用。
除了小直徑炸彈,另外一個烏克蘭F-16戰鬥機搭配的裝備,則是ALQ-131電子對抗吊艙。
ALQ-131電戰吊艙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設計,主要目的是為戰鬥機提供干擾和保護,具備主動電子對抗能力,通過干擾敵方的雷達系統,減少戰鬥機被敵人鎖定的機會,從而保護飛機免受敵人導彈的攻擊。它既可以對敵人空中目標執行干擾任務,也可以對敵方的防空導彈系統發起電子干擾。
除此之外,烏克蘭的F-16戰鬥機還裝載了PIDS系統,中文叫做「掛架綜合分配系統」,由丹麥公司製造,裝有導彈告警器,可以預告來襲的導彈,同時配有發射干擾泊片和熱焰彈的功能,干擾敵方來襲導彈。
目前看起來,烏克蘭的F-16雖然不是最新版本F-16B,但是都獲得了比較新的武器裝備,使用的是AIM-9X「響尾蛇」導彈,AIM-120C中距離空空導彈,外加ALQ-131電戰系統,擁有不錯的自衛和空戰能力。
不過,目前烏克蘭並沒有將F-16戰鬥機大量進行空對空作戰任務,其戰場上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在大城市附近進行空中巡邏,偵測和攔截敵方的巡航導彈,另外則是在前線執行一些對地攻擊的任務,使用的則是美國提供的小直徑炸彈。
截止目前,西方國家總共向烏克蘭提供85架F-16戰鬥機,其中荷蘭提供24架,丹麥提供19架,挪威提供12架,外加10架戰鬥機提供飛機備件,比利時則表示將提供30架。隨著更多的F-16戰鬥機抵達烏克蘭,更多的烏克蘭飛行員熟悉F-16戰鬥機,相信F-16能夠在烏克蘭戰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H3tDcNAnptPO_EJytXm2g?sub_confirmation=1
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7Rbr3gcLeMtv0n13p0c
訂閱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suoshifen/
捐款網址:https://donorbox.org/tssf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