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選保守派獲勝 AfD躍居第二 組閣路不平坦

2025年02月24日全球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4日訊】上週日(2月23日),德國舉行備受矚目的大選。出口民調顯示,保守派聯盟獲得最多席次,極右翼「另類選擇黨」躍居第二。接下來,保守派政黨的組閣之路將面臨挑戰。
根據出口民調數據,保守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其姐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以29%的得票率領先,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獲得19%的選票,創下歷史新高,成為聯邦議院中的主要反對黨。社會民主黨(SPD)僅獲得16%的選票。
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期待大選最終結果,再決定與哪個政黨合作組閣,並有信心在復活節前組建新政府。
今年69歲的梅爾茨,也將成為自阿登納(Konrad Adenauer)以來就任時最年長的德國總理。
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總理當選人梅爾茨:「現在我們要進行對話,最主要的是在德國建立一個能夠儘快採取行動,並在議會獲得多數席位的政府。」
德國總理,社會民主黨領袖朔爾茨(Olaf Scholz),承認敗選,並恭賀基民盟取得大選勝利,同時表示他不會與極右翼政黨合作組閣。
社會民主黨領袖朔爾茨:「不與極右翼合作。社會民主黨堅持這一明確的方針。」
此次選舉結果對德國政局影響深遠。首先,基民盟和基社盟需要尋求聯合其他政黨組建聯合政府。然而梅爾茨也已明確表示,不會與另類選擇黨合作,這使得組閣談判更加複雜。
其次,另類選擇黨的崛起反映了德國政治光譜的右移,顯示出選民對傳統政黨的不滿和對移民、經濟等問題的關切。
另類選擇黨領袖愛麗絲‧韋德爾:「我們取得了歷史性的成果。我們在聯邦政府中從未如此強大。我們已成為德國黨派中的第二大力量。我們現在牢固確立了作為人民政黨的地位。」
本次大選,投票率達到84%,創造了自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高紀錄。
德國選民西爾克·蓋貝爾:「我認為今晚84%的投票率是一個積極的數字,這是關乎民主的選舉。」
德國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在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成為美國之後烏克蘭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國。
去年年底,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執政聯盟因分歧垮台,促使德國大選提前舉行。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於良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