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5日訊】大家好,今天是2月24號星期一,歡迎收看《時事金掃描》。我是金然。請訂閲我們的頻道,支持我們,點讚、留言並且轉發推薦。
今天焦點:粉碎美軍政變?多位上將被撤職;澤連斯基高調放話 美烏礦產協議卻幾近完成;德國大變天 驚現一夜重回「東西德」;馬克龍動手攔下川普(特朗普) 川式調侃讓人哭笑不得。
自從川普上台後,大事兒一個接一個,做節目像是連軸轉的感覺,休息日也不敢懈怠,得隨時跟蹤時事。現在又加上個澤連斯基,對外一天一個說法,而且還是看似對著世界在說,其實還是對著川普在表達。
澤連斯基昨天說了兩段話,讓世界主流媒體突然找到了美國大選前的興奮狀態,這兩段話一段是說澤連斯基表示美國以前給的錢都是贈與烏克蘭的,所以不打算回報;另一段是說如果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他願意不當總統。
就在週日澤連斯基表達了很強烈的不會向川普低頭,主流媒體興奮得不得了,認為這下不但美烏協議會談崩,還等著看川普被打臉後有什麼反應的時候。烏克蘭副總理兼司法部長斯特凡尼希娜,週一也就是2月24號發文表示:烏克蘭與美國團隊正處於礦產協議談判的最後階段。相關磋商非常具建設性,幾乎所有關鍵細節都已定案。我們致力迅速完成協商以簽署協議。而且烏克蘭副總理表示,希望澤連斯基和川普能在美國首都共同簽署這個協議。
這也就是我不願意談一些純口水仗的原因。政治家有在他們那個層面不得不放的話兒,有時是硬話兒,有時是軟話兒,都屬於事態烘托到那兒不得不說而已。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觀其行」。
其實,有些政治事態和民間的一些狀況也是大同小異。你比如最近我自己頻道的一個現象。近期我談了大概四次有關川普和澤連斯基之間衝突的節目。表面上看留言裡出現了一大堆以前很少見的「義憤填膺」懟我甚至駡我的貼文,占比甚至超過一半,但是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YouTube自動統計的這四期節目的點讚和倒讚數的比例有兩集節目是在97%以上,另兩集在98%以上。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真正「沉默的大多數」的態度。是不是很有點像美國大選之前眾多的「民調」現象?
所謂「一葉知秋」,在美烏首腦之間最近越來越有純打嘴仗的情況下,我會更關注於雙方到底做了什麼,比如,雙方有關礦產的談判協議具體內容是什麼?川普提出的俄烏戰爭的停火協議中要俄烏雙方的讓步到底有哪些細節等等。因為我越來越感覺到,有背後的一股勢力已經從美國大選時主要在美國「帶風向」,現在轉移陣地集中在歐洲、特別在俄烏戰爭上興風作浪了。
昨天真正有實質意義的一件國際大事是德國的大選。今天終於有了官方的正式大選結果。應該說德國變天了。
正在執政的現任總理朔爾茨的左派社會民主黨慘敗,只獲得了16%的選票,而獲勝的是基督教民主聯盟,占比29%;而大選前被馬斯克強力支持的德國選擇黨雖然沒有獲勝,但也取得了德國第二大黨的地位,獲得了20%的選票。這意味著左派的朔爾茨將下台,代表著中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梅爾茨將擔任下一屆德國政府的總理。這裡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黑色的地方是當選的基督教民主聯盟,藍色的地方是右翼的德國選擇黨,而紅色的是被民眾否定了的現任左派社會民主黨。我說有意思是因為,人們發現,黑色和藍色的地圖正好就是原來東西德沒有合併時的地圖樣貌。因此有人驚呼:一夜間又回到了東西德。
其實在我看來,這次的德國大選是代表著整個西方世界從極左的全球主義風潮中回歸傳統和常識,這個大的走向中,之前是意大利,現在是德國,下面一個很可能就是法國。川普也發帖表示:看來德國的保守黨贏得了萬眾期待的大選。和美國一樣,德國人民厭倦了多年來沒有常識的議程,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方面。
有人說是「一夜又回到了東西德」,我倒是覺得此東西德已非彼東西德。有人貼出了一個描繪當今包括德國在內的整個歐洲的意識形態圖,我覺得非常形象。如果說整張圖的中心是曾經的人們認為的劃分左派和右派的中心點的話,那麽當今的西方世界已經極左到只有最左邊的一個小角被認為是左派,而且在主流媒體中只有最左的這部分極端「政治正確」的人才被稱作「好人」,而出了這個圈的都被認為是右派,搞到在以前屬於偏左的人現在都會被認為是極右分子了,甚至極端到所有非極左的人士都會被稱為「納粹」。這幅圖就是當今歐洲的現狀。而如今川普帶頭掀起的大潮就是要把人們的觀念拉回到正常,或者說回歸常識。
那麼當選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理念是什麼呢?就像這個黨的名字一樣,首先在價值觀方面,是強調基督教的傳統價值觀,特別是在家庭、道德方面,強調「人的尊嚴不可侵犯」;同時基民黨支持市場經濟模式,反對現任左派政黨的國家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更是明確反對現在執政黨無限制的移民政策,強調國家安全和文化認同。而對將要當上新的德國總理的梅爾茨,最值得關注的是他表示:將強化歐洲防務作為「首要任務」,以確保歐洲大陸「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這句話在我看來猶如雙面劍,用好了可以真正讓德國在國防上自立起來,用不好則是德國走向另一處彎路的開始。
我覺得,基督教民主聯盟的獲勝,反應了德國民眾已經極度厭倦了極左黨派的政治正確而希望回歸正常,但又有點擔心如果選更右的德國選擇黨將會讓社會變動太大,怕自己被左派折騰了很多年的小身板兒,身和心都適應不了「過山車」的心理狀態。
就在美烏以及美國和歐洲關係緊張的時刻,今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白宮,不要只看川普和馬克龍見面的時候,兩人拉鋸式握手、拍肩膀、寒暄一樣兒不少,真正有意思的應該是關上門後談出的內容才是重點。
2月24號,川普在白宮接見上台後的第一位歐洲領導人,有意思的是,川普和馬克龍兩個人一起在白宮參加了與七國集團(G7)其他領導人舉行的視訊會議。而到了兩個人會談後開始和記者交談時才是有意思的時候。川普首次親口表示:美國和烏克蘭之間的礦產協議「非常接近」達成,澤連斯基可能會在本週或下週來(白宮)簽署協議。
你們有沒有發現,上次川普發文對澤連斯基發了那麼大的火兒,而昨天澤連斯基當眾説出明顯讓川普面子過不去的話之後,川普和盧比奧等都對此不發一言像沒發生一樣,你們不覺得奇怪嗎?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澤連斯基昨天說的話是和美方溝通過的,其實川普剛才也點出來了,協議需要烏克蘭議會通過,而澤連斯基是處在一個非常難處理的可以說是進退兩難的位置上,所以澤連斯基在政治層面需要有某種「政治正確」的表態,而川普的目的很明確——「美國優先」,把美國老百姓的錢收回來,只要目的達成,誰願意說什麼就說吧。
在川普和馬克龍的記者會上,還出現了一個很少出現的,馬克龍用手攔著川普的場景,讓這種政治場面變得有趣了不少。注意看川普的表情和體態啊。
說實話,作為媒體人,不但是我,所有媒體人都希望嚴肅的政治場合中能出點有色彩有意思的事兒,而川普就是能天馬行空製造這種場景的人。當川普影射所有首腦在這三年裡和普京溝通都解決不了戰爭問題的時候,馬克龍一著急突然開始說法語進行解釋,而川普的讚揚式調侃讓嚴肅的馬克龍都哭笑不得了。
本週除了法國總統外,週四英國首相斯塔默也會去白宮,據透露剛剛贏得大選勝利的德國基民黨黨魁梅爾茨,儘管希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但他估計也會儘快來會見川普,如果按照川普上台後,接見各國政要的這個前後順序: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日本首相石破茂;約旦國王和印度總理莫迪來看,已經非常明顯地說明了川普心目中的未來戰略重點是從歐洲轉向中東和亞太,而在中東所有人都清楚有以色列在那裡坐鎮就可以威震四方,而亞太才是川普要自己親自下重手的地方。
任何國家元首上台,毫無疑問都要掌控國家軍隊,而川普這兩天不聲張地幹了件大事兒。
川普上週五突然解除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也就是美軍參謀總長布朗的職務,並且馬上提名退役空軍中將凱恩接任。很多人不知道美國軍隊除了總統是三軍統帥外,排名第二的國防部長其實是個文職官員,也就是說美國《國家安全法》要求美國軍事體系必須是「文官統治軍隊」,來避免出現軍事獨裁。而除了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外,有軍銜的最高首領是美軍參謀總長,他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川普開除的布朗是在美軍中大搞所謂「覺醒」文化,特別是推行DEI政策的代表人物。而川普提拔的凱恩曾是F-16戰機的飛行員,最重要的是他曾在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川普稱他是「真正的將軍,而不是電視上的將軍」。而川普的一段講話讓人們知道了凱恩這位擔任過打擊「伊斯蘭國」特別行動副指揮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就在川普突然撤職美軍總參謀長布朗的同時,國防部長海格塞斯也跟著動手了,他炒掉了海軍作戰部長弗蘭切蒂上將和空軍副參謀長斯利夫上將,還有陸海空三軍軍法檢察長的職務。
據透露,美國的一位獨立調查記者在之前曾發布視頻。他們穿著便衣偷偷「釣魚」採訪了總參謀長布朗的一位高級顧問。沒想到這位高級顧問居然泄漏了他在川普宣誓就職的前幾天參加了在五角大樓舉行的一次祕密會議,參加的人中不乏四星級上將——會議的內容居然是討論所謂「保護人民不受川普侵害」,這對於美國總統來說無異於是在祕密計劃對三軍司令發動軍事「政變」。因此,有評論也稱川普和海格塞斯是在同一天發動軍隊清洗行動,確保軍隊不被暗藏的黑勢力利用,而是牢牢掌握在民選總統的手中。
好了,這次的《時事金掃描》就聊到這兒。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訂閲我們的頻道,支持我們,點讚、留言並且轉發推薦。如果願意在資金上直接支持我們就更加感謝了。下期再見。
新唐人《時事金掃描》製作組
(責任編輯:王馨宇)